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1万吨/年四乙酰乙二胺(TAED)生产技术
漂白剂是洗涤剂中一种重要的助剂。与含氯漂白剂相比,含氧漂白剂因其无毒性,无氯味,相容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目前,欧洲市场90%以上的洗涤剂中均加有含氧漂白剂,美国市场上这种含氧漂白洗涤剂的销售量,也以20~25%的年增长率在上升。含氧漂白剂中使用最多的是过硼酸钠,约占总数的75%。由于过硼酸钠稳定性高,只有在使用温度超过70℃以上释放初生态氧时,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漂白效果,而大量合成纤维及毛织物不能适应这种温度。这就需要开发研制出能促使其在低温下发挥漂白效力的活化剂。四乙酰乙二胺 (TAED) 正是能够适应这种要求的漂白活化剂,它具有优越的低温漂白性能,能促使氧系漂白剂在低温条件下充分发挥增白、增艳、杀毒、消菌的独特功效,与各种酶和其它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影响其它洗涤助剂的功能,并且价格适宜、无毒素能生物降解对环境无任何危害。目前TAED/过硼酸钠系统已成为欧洲标准的漂白活化剂系统,欧洲所使用的漂白洗涤剂中,75~80%采用TAED/过硼酸钠系统。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对四乙酰乙二胺的合成和生产进行了开发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身的条件和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路线。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生产路线合理,操作简单,产品纯度及收率高,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一系列优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喹啉异喹啉二甲基喹啉的节能型分离技术 及应用
喹啉、异喹啉、二甲基喹啉是医药、农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它100%的来源于煤焦油化 工。依据熔点差节能分离获得高纯度原料后,再研制喹啉酮、喹啉酸、以及喹啉肽等农药、医 药中间体,用途广,附加值高。 本项目具有安全性高,产品质量好,设备通用性强的优点。拥有的中试设备可以进行不同 原料组成的试验研究,为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化学催化芳香烷烃碳氢键直接胺化反应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精细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催化芳香烷烃碳氢键直接胺化反应的方法,本发明经一步反应将一级或二级芳香烷烃高效转化为相应的胺化反应产物。与目前常用方法相比该方法具备显著优势:(1)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一级或二级芳香烷烃作为起始原料;(2)无金属催化剂,无外源性氧化剂和碱参与,以电子作为清洁的氧化媒介,摒弃了传统外源性氧化剂的添加,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3)温和反应条件实现惰性碳氢键的活化官能团化;(4)反应以磺酰亚胺类底物作为氮源引入氨基,能够以较为理想的分离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产物结构丰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发动机尾气中的银掺杂钙镁复合储存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尾气中的银掺杂钙镁复合储存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ZSM‑5分子筛颗粒为载体,以可溶性镧盐和银盐为原料,碱性溶液为共沉淀剂,将La与Ag负载于分子筛颗粒表面,焙烧得到负载第一层的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置于溶解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的丙三醇溶液中,向溶液内滴入氨水再加入硫醛或硫脲等有机物,将Ca、Mg和S负载于已负载有第一层催化剂颗粒的表面,干燥后得负载有两层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颗粒。所述催化剂可同时存储尾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气体,可解决传统氮氧化物存储催化剂价格偏高、于含硫尾气中脱氮效率下降较快等技术问题,且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缩短合成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腈水解酶催化制备亚氨基二乙酸项目
亚氨基二乙酸(IDA)是生产除草剂草甘膦的重要中间体。它也被用于生产新型两性铬络合 品红染料、漂白活化剂、顺铂类抗癌药物等。目前生产亚氨基二乙酸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 合成法。利用高效、高酶活、稳定的产腈水解酶生产亚氨基二乙酸,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 向,有着化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项目筛选到一株高效、高酶活、稳定的产腈水解酶的 菌株,一步水解得到所需的亚氨基二乙酸。 本项目通过筛选适合的菌株、对菌株发酵优化以及整个催化过程的优化,最后分离纯化得 到亚氨基二乙酸。整个反应过程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副产物产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二苯胺催化制备咔唑的方法
目前,咔唑在工业上是从煤焦油中提取。国内生产咔唑的方法是以粗蒽为原料,方法是硫酸萃取,形成硫酸咔唑盐溶液,然后用氨水反冲析出咔唑,参见:燃料与化工 2013,44(6)37-40。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易产生大量工业废水。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CN 101993411A 公开一种合成咔唑的方法,该方法是用邻氨基联苯闭环脱氢,所用原料是氨或氯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但其缺点是无市场竞争力,因为:(1) 合成路线长,反应步骤多。每步反应都需要复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分离
兰州大学 2021-04-14
无卤阻燃剂改性三聚氰胺氰脲酸制备技术
该技术采用分子复合方法制备改性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同时实现对MCA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的改善,通过在超分子层次上破坏MCA平面规整性,大幅度降低反应体系粘度,提高反应速率,解决了传统合成工艺中搅拌困难、反应时间长、工艺复杂、催化剂残留等难题,所得产品无需洗涤纯化处理。通过与低熔点改性剂的分子间复合,可使MCA的熔点降低,使其在加热过程可熔融,实现阻燃剂粒子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超细均匀分散,从而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改性MCA可用于工程塑料尼龙、聚酯以及橡胶、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阻燃,具有环保高效、质优价廉等显著优点。 主要技术、指标: 该合成方法可将水/反应物配比由传统MCA合成反应的4/1降至1/1,反应时间由两小时以上缩短至30分钟,不使用传统催化剂,无洗涤纯化工艺。 可实现非增强尼龙(包括PA6和PA66)材料的0.8-1.6mm的UL94V0阻燃级别(燃烧滴落不引燃脱脂棉),对玻纤增强尼龙也有很好阻燃效果。 在树脂中具有超细分散性能,阻燃剂基本无团聚。 比传统MCA具有更广的应用领域,如可扩展应用于橡胶、环氧树脂等阻燃。 建设投产条件(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设备投资约100万,即可实现上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四川大学 2023-05-15
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节能降耗的 优化运行技术
面向国家发展自主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大型PTA装置优质增产、节能降耗和减排 目标,综合应用化学工程、过程建模与流程模拟、智能计算与优化、工业过程数据协调与校正 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了PTA装置对二甲苯(简称:PX)富氧氧化反应 过程、粗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共沸精馏溶剂脱水过程等关键生产单元的系列建模与优化操 作技术,研发了氧化反应尾气冷凝系统的用能优化、加氢反应器进料预热系统与后续五级结晶 器换热网络的节能优化技术以及PTA 联合装置PX 氧化反应尾气优化利用、中低压蒸汽优化配 置、PTA装置循环水、蒸汽换热网络等系统用能优化技术,为工业装置优化运行提供实用技术 和软件。研发和实施的技术与软件具有“智能化”功能,适应性强,多项技术和软件属国内首 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适合国内PTA 装置优化运行的需求。 上述技术成果自2004 年开始陆续在扬子石化2 套36 万吨/年、65 万吨/年PTA 装置、天津 石化34 万吨/年PTA 装置上成功应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同类装置国际先进水平 (装置综合能耗平均降低20%) ,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利税7.79 亿元,已形成11 项国家发明专利 (授权7 项、申请4 项) ,登记5 项软件著作权和6项专有技术。技术成果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 进步一等奖,2007年上海市发明创造发明专利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二甲苯联合装置资源配置与 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由于装置扩容改造,现有芳烃二甲苯装置都存在多线联合处理具有不同组分分布的原料 情况。为使得所需处理原料与处理装置的特性相匹配,必须对二甲苯装置各单元处理负荷和操 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装置整体运行水平,才能实现二甲苯生产装置经济效益的提升。本项目 针对二甲苯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开展甲苯歧化和混合二甲苯异构化过程的机理建模、芳烃分 馏过程的工艺建模、对二甲苯吸附分离过程的工艺建模、及抽出液与抽余液精馏过程的工艺建 模,实现二甲苯联合装置的全流程模拟,以及基于机理模型的工艺流程改进和工业装置关键工 艺参数操作特性研究,完成二甲苯联合装置工艺改进和优化运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工业装置 实际应用,实现装置运行过程中物耗和能耗的降低与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节能降耗的优化运行技术
面向国家发展自主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大型PTA装置优质增产、节能降耗和减排目标,综合应用化学工程、过程建模与流程模拟、智能计算与优化、工业过程数据协调与校正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了PTA装置对二甲苯(简称:PX)富氧氧化反应过程、粗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共沸精馏溶剂脱水过程等关键生产单元的系列建模与优化操作技术,研发了氧化反应尾气冷凝系统的用能优化、加氢反应器进料预热系统与后续五级结晶器换热网络的节能优化技术以及PTA 联合装置PX 氧化反应尾气优化利用、中低压蒸汽优化配置、PTA装置循环水、蒸汽换热网络等系统用能优化技术,为工业装置优化运行提供实用技术和软件。研发和实施的技术与软件具有“智能化”功能,适应性强,多项技术和软件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适合国内PTA 装置优化运行的需求。上述技术成果自2004 年开始陆续在扬子石化2套36 万吨/年、65万吨/年PTA 装置、天津石化34 万吨/年PTA 装置上成功应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同类装置国际先进水平(装置综合能耗平均降低20%),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利税7.79 亿元,已形成1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申请4 项),登记5 项软件著作权和6项专有技术。技术成果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上海市发明创造发明专利一等奖。该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一等奖,形成了4项国家专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204 2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