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根际调控肥料研发
一、成果简介 本研究研制的根际调控肥料为一类新型复合肥料,通过控制不同养分组分的比例和添加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其具备能够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吸收,提高光合效率,活根,状根,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抑制病菌滋生等作用。本根际调剂肥养分全面、均衡,生产工艺先进,施用方式简单,收益显著,环境友好。广泛适用于作物耕种,园艺,草坪种植,土壤原位改良等方面 二、技术指标 (1)本产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作物连作障碍调控剂
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连作障碍是指同一块地连续栽培同一种植物,第二季以后作物生长发育状况极度不良,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病虫害发生频繁。农民为了防治蔬菜连作障碍,往往过量投入肥料和化学农药,直接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农作物食用安全问题已经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强烈关注。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可对作物连作障碍进行有效防治,根据作物生长的特性和作物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有针对性地对添加一些天然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可显著地对作
南开大学 2021-04-14
基于新材料的新型真空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
本项目研究了超材料的电磁特性、基于超材料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基于纳米材料冷阴极的场发射特性以及它们在高效率、高功率和高频率的真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相关SCI论文共计153篇,SCIE数据库中的他引次数为1058次,代表性论文被《自然-纳米技术》、《物理评论快报》、《先进材料》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他引157次。这些学术成果解决了真空电子器件所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在国际真空电子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TX-18型通用电工、电子二合一实验室设备
TX-18型系列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适用于高等院校、中等、职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术电工学、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等课程实验。可完成交直流、振荡、磁路电路、运算放大器、整流电路、交直流放大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等电路实验。该设备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或新建、扩建实验窒的理想产品。它的配备是学校上水平、上等级的重要标志。  本产品的特点:    实验台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较齐全的功能(详见实验台结构简介)。实验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板,电路板注塑而成,表面布有九孔成一组相互联通的插孔,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性好,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体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边左右柜内,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等、中等、职校及技校电工学、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等课程实验。可完成交直流、振荡、磁路电路,运算放大器、整流电路,交直流放大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等电路实验。该设备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或新建、扩建实验室的理想产品。它的配备是学校上水平、上等级的重要标志。 实验室设备的实验台及操作桌结构 :  1、 实验台外壳尺寸:123×35×20cm  2、三相保险座  3、三相电源输入指标  4、总开关:实验台电源总开关,带漏电、过载保护  5、试验按钮:试验漏电开关漏电功能  6、电源输入指示1只  7、电源输出指示3只(红、绿、黄三色)  8、交流电压表:指示输出线电压  9、电压转换开关:与电压表配合使用,监示输出线电压的大小与对称情况  10、接线座5只:A单元三相四线及地线输出  11、电流表W相电流输出指示  12、O/I开关:三相四线电源输出控制(提高安全系数)  13、接线座2只:B单元交流低压电源输出  14、电表(2A):B单元交流电流指示  15、旋钮:B单元3-24V交流低压选择输出  16、开关:C单元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开关  17、旋钮:C单元双路Ⅰ路稳流调节  18、旋钮:C单元双路Ⅱ路稳流调节  19、接线座2只:C单元Ⅰ路直流稳压输出  20、保险座:C单元双路稳压电源保险  21、电表4只:双路稳压电源电压、电流指示  22、接线座:D单元直流5V稳压输出  23、电表:D单元电流0.5V输出指示  24、开关1:控制各低压交流电、信号源  25、开关2:控制E单元交直流调压电源  26、电表:E单元交流电压输出指示  27、接线座4只:E单元交流、直流输出口  28、旋钮:E单元0~240V电压调节  29、插座:G单元220V输出插座  30、旋钮: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量调节  31、接线座2只:音频信号输入  32、按钮:单次脉使能开关  33、接线座3只:单次脉冲输出口  35、旋钮:正弦波输出三级衰减幅度粗调  36、旋钮:正弦波输出口  37、接线座:正弦波输出口  38、旋钮:矩形波输出幅度调节  39、接线座:三角波输出口  40、旋钮: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细调  41、接线座:矩形波输出口  42、旋钮:函数信号发生器五级频率粗调  43、电表: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指示  44、万用表:500型  45、直流电机Ia、If指示:2只500mA直流电表  46、直流电源:0-220V输出,直流电机工作电源。  47、直流电机调速环节:Ra、RF调节装置  48、实验桌面尺寸:160×70cm  59、通用电路板:规格35×90cm,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进行实验  50、储存板:放置元件盒  51、左储存柜:放置储存板(带门锁)  52、抽屉:放置常用工具  53、右储存柜:放置储存板(带门锁)  54、示波器:型号不限(用户自备)  55、工具  注:45、46、47三项功能仅在“电工、电子、电拖(带直流电机 )实验台”上有。 实验台主要技术指标:  一、 输入工作电源:三相四线  二、 输出电源及信号  1、 A单元:三相四线  2、 B单元:交流3、6、9、12、15、18、24V  3、 C单元:双路恒流稳压电源(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二路输出电压都为0~30V,内置式继电器自动换档,由多圈电位器连续调节,使用方便,输出最大电流为2A,具有预 设式限流保护功能。电压稳定度:4.5V、250KHZ-550KHZ>3.5V,幅度连续可调     三角波:5HZ-550KHZ>1V  五、 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入音频电压不低于10mv,输出功率不小于1W,音量可调,内有喇叭,用于放大器电路扩音,也可作信号寻迹仪器使用。  六、 智能型多功能交流测量电表:精度1.0级,能同时测量电路电流I、电压U、功率Kw、电能Kwh和工作时间T,八位液晶显示。  七 、绝缘电阻:>5MΩ  八、 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A 该设备是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三门课程综合实验设备,可完成电工学、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等课程近400项实验。所有的元器件均已装在元件盒上(内),元件盒盒体透明,盒内元件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元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的元件符号,符号线条美观、清晰,盒盖与盒体的结构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非常方便。实验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注塑而成)。尺寸为90×35cm,表面均布有九孔一组互相通电插孔。元件盒在其上拼插成实验电路,具有使用方便、灵活、插拔自如等特点。所有带电部位均隐蔽,实验安全可靠,局部跨线由插块来实现,连成的实验电路直观、清楚。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面左右抽屉内,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三套设备合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结构与配备 (二十四座为例)  (一) 实验桌: 12台学生实验桌,一桌两座,桌子外形尺寸:160×70×80cm。桌中央配置九孔电路板(尺寸:35×90cm),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盖与盒体采用压卡式,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电路板与桌面(如需要在桌面放置电动机,焊接等)。台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件。 (二) 示教控制台: 1台示教控制台,分别控制12台学生台的电源。通用电路板演示屏立在实验台上,尺寸为160×70cm。用于讲解、演示。 (三) 实验台: 共13台,学生实验桌及示教控制台上各配备1台。  (四) 器材配备: 13台三相电动机,26只时间继电器,26只热继电器,65只交流接触器,117只交直流电表 ,13只万用表,13套剥线钳、尖嘴钳、螺丝刀等工具,13套实验所需的电阻、电位器、电感、电容、变压器、条形磁铁等元件单元盒(元件已装在单元盒内)。 实验项目   1、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  2、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3、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4、电源的外特性  5、电位值、电压值的测定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扩程  7、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8、验征楞次定律  9、迭加原理与互易定理的验证  10、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征  1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2、受控源特性的研究  13、一阶电路实验  14、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  15、研究LC元件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16、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17、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18、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的特性  19、RL及RC串联电路实验  20、RLC串联谐振电路  21、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改善  22、三相负载的星、三角接法  23、三相电路及功率的测量  24、R-C选频网络的研究  25、二端口网络研究  26、单相变压器实验 27、互感电路实验  2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起动  29、三相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的基本电路  30、三相电动机Y一△起动控制实验  31、三相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  32、三相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实验  33、最简单的电路  34、电路中个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  35、电阻的串连  36、电阻的并联  37、电阻分压器电路  38、电阻的混连  39、全电路欧姆定律  40、电桥的应用与平衡条件  41、节点电压法  42、回路电压法  43、支路电流法  44、RCL并联电路  45、串连电路  46、变压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47、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48、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49、日光灯电路原理  50、扩大电压表量程  51、扩大电流表量程  52、RC电路的过度过程 53、RL过渡过程  54、电容的串联电路  55、电容的并联电路  56、电容器的充放电  57、电容器在交直流中的作用  58、条形磁铁在线圈中的运动  59、电容的混联  60、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  61、磁耦合线圈的顺串  62、磁耦合线圈的反串  63、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64、双联开关二地控制  65、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  66、磁路欧姆定律  67、两线圈的互感及同名端  68、互感耦合  69、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0、单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71、收录机电源电路  72、滤波电路  7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用伏安法测出灯丝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  74、三相异步电机闸刀控制正转实验  75、具有过载保护的控制线路  76、按钮控制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7、接触器控制星一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保温材料
成果创新点 与市场上现有气凝胶产品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不同, 本产品采用常压干燥方式制备。 粉体的导热系数达到 0.015W/mK,复合保温毡垫的导热 系数达到 0.022 W/mK,保温性能优于市场上有机保温材料, 而且燃烧性能达到 A 级不燃,兼有保温和防火效果。 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常压干燥制备有机溶剂使用量大 和制备周期长的缺点,而且使用无机硅源和有机溶剂使用 少,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保温材料
与市场上现有气凝胶产品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不同, 本产品采用常压干燥方式制备。 粉体的导热系数达到 0.015W/mK,复合保温毡垫的导热系数达到 0.022 W/mK,保温性能优于市场上有机保温材料, 而且燃烧性能达到 A 级不燃,兼有保温和防火效果。 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常压干燥制备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和制备周期长的缺点,而且使用无机硅源和有机溶剂使用少,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冶金焦炭微晶结构的定向控制与提高热性质集成技术
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和优质炼焦煤资源的紧缺加剧,以热性质为重点的焦炭质量优化制备技术得到冶金界越来越重视。从炼焦煤性质、配煤原理、配煤技术、焦炭分子和微晶结构、焦炭热性质控制因素、焦炭炉外处理技术及降低焦炭制备成本等方面持续研究焦炭优化生产理论和技术,提出了焦炭微结构与热性质的定向控制的集成技术。 利用现代分析仪器XRD/XPS/SEM/TEM/ROMAN/AFM等全面系统的研究焦炭的碳微晶结构、气孔结构,以及矿物质的化学组成等,提出了表征焦炭碳微晶的微晶化度、表征气孔性质的气孔粗糙度、表征矿物质对焦炭化学反应催化作用的催化指数等参数,揭示了控制焦炭热性质的本征因素是焦炭微晶化度-气孔结构参数-催化指数。 将冶金焦炭作为多孔脆性材料,运用材料力学及其破碎断裂有关理论,研究了焦炭在加热过程中的形貌变化、高温热膨胀性能、高温弹性模量、高温抗拉抗折强度等,提出了焦炭热性质的新概念。 在全面系统的研究了炼焦煤性质和配伍性、配煤炼焦过程机理及其与焦炭热性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碳合金”配煤新概念和初步实现焦炭微晶结构定向控制,建立了基于碳合金配煤理论的焦炭冷热强度预测模型,扩大了炼焦煤源,使大型高炉用焦炭配煤中不粘煤配比最高可达到20%,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针对优质炼焦煤源日益紧缺的状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焦炭热性质的炉外处理技术设想,并在实验室内详细研究了基于化学催化理论的负催化技术、化学气相热解沉积理论的表面处理技术等对提高焦炭热性质的作用,表明合适的炉外处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焦炭热性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机器人群编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
研制了网络化移动机器人群编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系统,系统地开展了关于多机器人编队寻迹控制方法、无线网络下多机器人通信环境的建模和协议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基于OPNET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仿真平台和具有非完整约束的多移动机器人实物演示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面向大型燃煤机组全工况灵活智能运行的协调控制策略
高效利用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灵活深度调峰优越性促进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对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积极影响。准确掌握燃煤机组频繁变化的调峰过程动态特性是设计高性能协调控制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成果推出面向燃煤机组实际发电过程的智能抗扰控制关键技术及其控制器参数在线优化机制。 创新点 随着频繁大范围调峰已成为大型火电机组的常态化运行趋势,本成果设计了一种兼顾机组发电成本及碳排放量的全工况智能抗扰控制策略。通过有机融合误差自抗扰控制器与快速鸽群优化器,机组实现了对电网负荷指令的迅速响应。
华北电力大学 2025-03-26
MSER:聚合物基三维连续网络的导热复合材料
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4.0、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功率、高集成化和便携式的方向发展,这亟需高效、轻质和高稳定性的热管理材料和方案来保证电子产品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如何大幅提高导热材料的热导率一直是热管理材料行业的技术痛点,也是促进消费电子、5G设备、高功率芯片、集成电路、电池等突破功率限制的关键。由于传统导热材料如金属、无机导热材料存在质量大、柔性差等缺点,导热聚合物的应用正在不断向高导热材料领域渗透。聚合物导热材料在成本、可加工性、柔韧性及稳定性等方面更有优势。但绝大多数的聚合物自身的导热性很差(一般导热系数为0.2 ~ 0.5 W/mK),无法满足高导热的需求,开发高导热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复合高导热填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氮化硼、金属氧化物等)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式来提高聚合物基体的热导率,目前在工业生产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聚合物材料内部构建导热网络可以在低添加量的条件下实现热导率的大幅度提高,这种三维渗流网络(如图1所示)可以为声子的快速传递提供通道,从而加速热量沿着三维网络进行传递。 封伟团队在综述中重点介绍了不同三维导热网络的构建及在制备聚合物导热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如石墨烯三维网络、碳纳米管网络、氮化硼网络、金属三维导热网络等。讨论了不同导热材料三维网络的构建方法、结构取向调控方法及影响导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取向性、界面连接性、网络密度等)。同时,比较了不同的填料形式(分散颗粒填料与三维连续填料网络)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相比于共混法制备的导热复合材料,基于三维填料网络的复合材料在填充比、分散性、取向控制及热导率提升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毫无疑问,三维连续导热网络的形成对于提升聚合物热导率至关重要。可以预见,三维导热填料网络的设计将作为一种实现聚合物高导热率的重要手段,成为新一代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热点。 极端环境热管理系统在能源化工、通讯卫星、高速飞行器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导热复合材料作为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着其在不同环境内的热传导方向和效率。近年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以高导热碳复合材料为研究基础,针对其存在的导热各向异性、易损伤、压缩回弹性差以及与高弹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微观结构设计、界面优化、分子级相互作用优化,分别实现复合材料的定向高导热、弹性高导热及自修复高导热,探索其在复杂界面和极端环境热传导领域的应用。
天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420 4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