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生产技术
本技术以对苯二甲酸(PTA)或其废料、异辛醇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先酯化合成增塑剂DOTP,然后经过中和、水洗、脱醇、过滤等操作,最终获得成品。该技术可采用精对苯二甲酸(PTA),也可采用PTA废料为原料,同时,在相同装置也可柔性生产其他增塑剂系列,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 年产5000吨DOTP,设备投资约350万。主要设备包括:提升机、计量罐,酯化釜、酯化塔、中和水洗罐、脱醇汽提塔、过滤机、成品罐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有机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吸声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产品是一种以多孔二氧化硅为基体,聚合物为增韧剂的多孔吸声隔热材料。由于该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孔洞,因此具有很好的吸声功能,对消除噪音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孔洞内部为空气,该材料的隔热性能远远低于其他固体材料,并可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对孔隙率的调节来调节导热系数。 该材料成分及制备工艺与在合成的过程中伴随着有机单体聚合,从而可达到无机物与聚合物在分子水平的结合,使该材料比其他无机材料具更大的韧性,同时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与钢筋混凝土墙体很好的粘合,且其防火性能远远高于有机材料。 将该材料作为隔热填料与涂料树脂相配合,配为隔热涂料,将涂层涂覆于墙体表面,形成吸声隔热涂层。材料为白色粉末,与墙体颜色基本一致。 将制备的材料在压机上与玻璃纤维复合压制,可以形成隔热板,由于板内部有大量的孔洞,密度较低(约为450-600Kg/m3),因此将其粘合到墙体不易脱落,即使脱落也不至于发生比较大的伤害。该材料的隔热性能优越,30mm厚的隔热板的隔热性能与350mm的水泥墙相当,与400mm厚的粘土砖墙相当。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锐钛型微孔二氧化钛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锐钛型微孔二氧化钛材料制备方法。目前尚无成功合成含有大量微孔结构的晶型二氧化钛的报道。该方法是将钛酸丁酯乙醇溶液与十二胺乙醇溶液按1:0.5~2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搅拌1~3h后加入到反应釜,100~130℃水热反应12~48h,自然降温并离心,取固体加入到乙醇-盐酸溶液中搅拌反应1~4h,离心;再重复乙醇-盐酸溶液洗固体的操作2~4次;将离心后得到的固体水洗至pH值为6~8,离心,自然风干或烘干得高活性锐钛型微孔二氧化钛材料。本发明材料孔径小于2nm,同时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呈锐钛矿型,可以高效吸附-光催化降解低浓度有机污染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可见光响应的磁性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见光响应的磁性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1:将磁性粉体和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混合并搅拌形成表面吸附有溶胶凝胶的磁性前驱体;S12:将磁性前驱体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干燥并煅烧后得到负载有二氧化钛的磁性粉体;S13:将负载有二氧化钛的磁性粉体和硝酸银溶液混合并搅拌形成表面吸附有 Ag<sup>+</sup>的二氧化钛磁性粉体;S14:将表面吸附有Ag<sup>+</sup>的二氧化钛磁性粉体分离干燥后与含卤素离子溶液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第二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
11月1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教育在线支持的“第二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该论坛是“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同期学术活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9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韧性高,能够广泛用于能源、交通、化工等领域的关键部件,比如摩擦制动材料、耐化学腐蚀叶片等。
东南大学 2025-02-08
长寿命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研发团队针对NASICON型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新颖的合成方法和材料晶体结构设计理念,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功率和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及其超稳定的正极材料。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中试,具备了公斤级的制备能力。成果具有高的振实密度,可实现高体积能量密度,具有非常优秀的实用化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
卫星在轨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需经历极端高低温环境,构件尺寸的稳定是保证卫星在轨高精度、返回高安全、任务高可靠的关键。针对卫星搭载的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极易导致的载荷在轨及返回过程中载荷接收精度不稳定、信息传输不连续等问题。我校陈骏教授团队以原创的负热膨胀技术研发了具有轻质、热膨胀系数低、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的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并研制了系列关键连接内置件、环件等高性能低膨胀构件,首次将负热膨胀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卫星上,填补了高性能低膨胀金属构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空白。该技术使得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之间热膨胀匹配性增强、界面应力大幅度减小,保证了卫星在轨与返回过程中信号高精度传输与接收,助力卫星成功返回。 图1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返回(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图2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应用于全球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绿色二次电池
吴锋是我国绿色二次电池(二次电池: 可充电电池)与相关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我国新能源材料和新型二次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多项;还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四项国际奖。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子午工程二期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简称子午工程二期)是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工信部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8个部委,下属15家单位共同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已于2019年11月14日正式启动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4年,后期运行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是子午工程二期项目的主要参建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哈工大深圳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站的建设实施和后期的运行管理。该站面向南方低纬度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开展实时监测,承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317 3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