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hining3D-Metric三维摄影测量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Shining3D-Metric摄影测量系统-三维摄影测量    先临三维自主研发的Shining3D-Metric 摄影测量系统,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是大范围三维测量的必备工具,可对中型或大型工件(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快速三维测量和检测;特性 1、快速三维测量与检测-  Shining3D-Metric 摄影测量系统能快速计算出工件表面标志点的精确三维空间坐标,形成一个全局坐标系统,既可与CAD模型进行误差比对,实现大型工件快速三维检测;2、测量结果精确-  控制全局精度,搭配各种三维扫描仪使用,可进一步降低拼接的累计误差;产品规格(Shining3D-Metric摄影测量系统)产品型号 Shining3D-Metric-N     三维测量精度 ≤0.10mm/3m                       测量范围 0.1×0.1×0.1~10×10×10m3          工作环境 -20°~100°C 参考标准 VDI 2634/1 相机标定方式 自标定 匹配方式 编码点全自动匹配 数据传输方式 闪存卡或无线传输 相机规格 单反相机,28mm镜头,≥1200万像素 拼接方式 标志点全自动拼接,手动选点拼接 产品型号   Shining3D-Metric-H 三维测量精度  ≤0.10mm/4m 测量范围   0.1×0.1×0.1~50×50×50m3 工作环境 -20°~100°C 参考标准 VDI 2634/1 相机标定方式 自标定 匹配方式 编码点全自动匹配 数据传输方式 闪存卡或无线传输 相机规格 单反相机,28mm镜头,≥1200万像素 拼接方式 标志点全自动拼接,手动选点拼接 更多三维摄影测量系统,可见:http://www.shining3dscanner.cn/zh-cn/product_3dmetric.html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苏州容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容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设备(SLM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拥有十多年增材制造的从业经验、积累以及对创新应用的深度理解,将技术能力与应用经验融合到行业需求中,提倡行业细分领域定制概念,从而形成具备差异化优势的增材制造定制设备。         公司拥有7000㎡的研发与应用创新中心,以及一支成熟稳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我们致力于成为客户首选的工业级增材制造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以“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为使命,提供定制化“设备+工艺+耗材”整体应用解决方案,竭诚为航天航空、汽车、模具、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客户的转型升级而助力。 
苏州容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21
盐城威布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盐城威布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1
维视智造MV-HS系列高速工业相机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MV-HS系列工业相机为维视推出的高速数字相机。具有高清晰度、高精度、低噪声等特点;涵盖多种分辨率、多种数据传输方式,性能稳定;支持自定义AOI,降低分辨率可提高帧率;同时配套多种主流语言开发包及例程,支持Halcon、Labview、Matlab等第三方图像处理软件直接调用,支持外触发输入控制采集及信号输出。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品质控制、半导体及零部件检测、食品和饮料、智能交通系统、医药等领域,亦能稳定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是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工业数字相机产品.12产品特点● 结构紧凑、低功耗、高信噪比● 覆盖多种分辨率、帧率高,性能稳定● 采用GigE、CoaXPress、USB3.1、10GigE高速数据接口● 增益、曝光时间及白平衡可编程设置(白平衡功能仅对彩色相机有效)● 支持连续采集 、软触发采集 、外触发采集的工作方式● 可输出闪光灯同步信号实现曝光与补光的精确同步● 支持调节包长、包间隔,优化多机同时采集传输● 提供颜色校正功能,提高采集图像的色彩还原度(仅对彩色相机有效)● 支持WinXP/7/8/10 32bit / 64bit Windows操作系统● 提供VC/C#/OpenCV多种开发例程● 支持Halcon、Labview、Matlab等第三方图像处理软件直接调用 性能参数GigE接口相机主要参数
陕西维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光电材料三维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根据学校光电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如下全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中心软件建设解决方案。主要包含集成电路原理演示模块、硅热氧化工艺模块、扩散工艺模块、硅片清洗工艺模块、湿法刻蚀工艺模块和集成电路芯片工艺模块。这些实验模块以培养集成电路人才为目标,由浅入深,覆盖基础型、专业型、特色创新型等不同层次与深度。 开放式网上材料光电材料工程虚拟实验室软件是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通过信息网络操作实验设备,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虚拟实验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各种虚拟实验环境,实验者以交互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实验的场景,并提供与实际实验的操作方法相类似的实践体验。 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典型实验: •    直拉法制备硅单晶虚拟仿真实验 •    区熔法单晶生长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物理气相传输晶体生长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粒子注入及退火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氧化增强扩散效应虚拟仿真实验 •    金属化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化学气相沉积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多形态光刻与刻蚀虚拟仿真实验 •    氧化硅薄膜制备虚拟仿真实验 •    扩散反应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有机物清洗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氧化反应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氮化硅刻蚀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硅各向同性刻蚀原理虚拟实验 •    硅各向异性刻蚀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金属离子清洗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铝刻蚀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颗粒清洗原理演示虚拟实验 •    局部场氧化虚拟虚拟实验 •    硼再扩散虚拟实验 •    硼预扩散虚拟实验 •    磷再扩散虚拟实验 •    磷预扩散虚拟实验 •    去胶清洗虚拟实验 •    工艺流程间清洗虚拟实验 •    炉前清洗虚拟实验 •    氧化硅刻蚀虚拟实验 •    氮化硅刻蚀虚拟实验 •    硅各向同性刻蚀虚拟实验 •    硅各向异性刻蚀虚拟实验 •    铝刻蚀虚拟虚拟实验 •    沟道效应虚拟实验 •    硅晶圆切片、研磨抛光工艺虚拟实验 •    发射区推进效应实验 本系统可满足以下主要性能指标: 1、为保证系统的交互性和扩展性,系统须采用国际领先的Unity3D引擎开发而成; 2、为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实验系统所使用的网页播放器插件须采用主流3D引擎插件,且插件在近1年内有更新版本,并可支持后续的优化升级; 3、系统提供VR互动的功能,在实验过程中,通过VR手柄交互,用户可以在场景中移动,增加用户的交互体验感; 4、系统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软件无缝对接,教师端能够自动生成智能指导和自动批改规则,且教师能够对规则进行细节修改; 5、系统提供实验过程中的智能指导功能,该指导为启发性指导,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式引导,进而启发学生思考; 6、系统提供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功能,学生实验结束且提交后,系统调用自动批改规则可以自动算出学生实验得分,教师端还可以查看得分细节,了解学生的得分细节; 7、系统服务器端用户分为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四种角色,不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 学生:选课、选择实验、开展实验、接受实验指导、在线提交实验报告、保存和提交实验结果、查询实验成绩和批语。 教师:典型实验库维护、发布实验、安排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系统指导、统计并发布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批语。 教务管理员:课程计划、开课计划、选课日期设置、开课审核、开课查询。 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分组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 性能指标: 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1万人以上,经测试,系统运行稳定,不限终端用户数,完全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 服务器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Linux/UnixServer Web服务器:Tomcat6.0,JDK6.0 数据库:MySQL 客户端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AllWindows系列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甘油催化氢解制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及其生产工艺
成果在甘油氢解中的反应条件温和,甘油的单程转化率大于 55%, 1,2-丙二醇和 1,3-丙二醇的选择性之和大于 90%,其余副产品也具有比原料甘油高得多的市场价格。
扬州大学 2021-04-14
二氧化钒基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及二氧化钒基单晶体
绝缘体-金属相变材料领域。 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大尺寸高质量二氧化钒单晶体,实现了二氧化钒单晶体电阻的快速温度响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一种强磁场下电子枪式电子束注入约束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磁场下电子枪式电子束注入约束的装置和 方法;装置包括分段的负极板、正极板和电子枪;负极板与正极板相 对并与磁场方向平行放置;电子枪位于极板边缘且平行于极板。本发 明采用电子枪,能发射出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束;电场由通电极板产 生,电场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电子枪位于极板边缘且与极板平行, 电子枪能发射出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这些电子束经过分段的电场 区域时产生电漂移运动。在极板出口收集电子束,根据收集电子束大 小,反馈调整电子枪发射面角度与发射功率。本发明通过分段的电场, 克服单一极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20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3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7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全校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正高职称29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0余人。拥有院士3名,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5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二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逾亿元。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中国财务云服务研究院、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0项。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学风浓郁,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200余项,4次冲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与学生拥有专利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获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第12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数全国高校排名第一。 办学60多年来,学校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电熊猫、长虹、海信、海尔、创维、中芯国际、厦门宏发、北信源、京东方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浙江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的起薪率、职业稳定性、国内外升学率、对母校的忠诚度等方面指标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拥有网络文化、原创音乐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学科竞赛文化等一批国家级文化品牌,每年均开展“大学之道”人文讲堂、“缤纷下沙”高雅艺坛、社团文化节等数十个文化主题活动以及科技文化节、研究生IT创新学术论坛等一批学术主题活动。金庸、王蒙、泽尔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李昌钰等众多海内外名家大师都曾来校,与师生切磋交流。校园环境优美,书海风荷、雅湖云影等“杭电十景”风光如画。 学校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等。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1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台完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开展了博士、硕士、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和硕士、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实质性合作。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学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拥有中美、中俄、中德、中法、中澳、中芬、中日、中白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研究团队,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近千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01
原位合成AlN/Al电子封装材料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2007年开始就对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开始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AlN/Al、SiC/Al系列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涉及原位合成、无压浸渗、热压烧结等多种制备方法。本项成果为一种原位合成AlN/Al电子封装材料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 89 90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