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激光微投M2
激光光源, 投影黑科技 同尺寸更亮,同亮度更小 激光光源亮度高,在图像色彩、均匀度、稳定性、能耗、使用寿命、健康环保和价格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实测真亮度, 不虚标! 800流明亮度, 告别“灰蒙蒙” ALPD®激光光源,亮度达800流明,不惧灯光、环境光,有效解决开会关灯的尴尬;在明亮的环境下,也能看到清晰亮丽的投影画面。 影院级色彩标准,真实色彩还原 ALPD®激光显示技术,色彩亮度等于白色亮度输出色,色彩丰富,画面均衡,再现自然本色。 2000:1对比度,画面更通透 画面过渡真实,灰阶显示细腻,画面高光位和黑位细节清晰可见,投射出更加通透和锐利的画面。 25000小时光源寿命,衰减低 一直都很亮,不会用着用着就变暗 应用ALPD激光光源寿命长达25000小时,在整个寿命期内,色彩饱和度和亮度衰减幅度也很小,不用换灯泡,省钱省心免维护。 漫反射成像原理,绿色健康光源 交互式平板、LED光源中保留了大量蓝光,长期观看,容易造成眼睛的伤害,而激光投影机通过反射式原理,自然光漫反射,减少了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无线同屏,小屏变大屏 无线多屏互动,wifi无线传输,不受线缆束缚,资料文档秒传大屏幕,兼容ios、windows、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支持小明助手、miracast、airplay同屏推送功能,影音、游戏、音乐随手分享到大屏幕 全自动对焦,智能梯形校正开机就是清晰画面 具备自动对焦、智能梯形校正功能,立刻还原清晰方正画面,想怎么投就怎么投。 全铝合金金属外壳一体成型工艺 与 MacBook 表面工艺一致 航空级铝材,阳极氧化一体金属机身,200目精细喷砂,128道工艺,苛求精致,无可挑剔 性能强劲 4K投影不卡顿 强劲内动力,从CPU开始!采用四核2.0处理器及强大的八核Mali450专业图形处理器性能强劲,稳定流畅不卡顿 真正影院120:1级别NXGA 斓曦非圆结构镜头 八片式NXGA斓曦全玻璃镜头,悬浮 搭载,缔造出非圆结构镜头系统 全通道激光3D,震撼画面跃屏而出 光峰助手APP,移动商务全兼容 全面兼容PPT、Word、Excel、PDF、图片、视频存储在移动设备里的演示文件,均可通过APP智能管理、一键投屏 不只是遥控器,还是红外激光笔 弧形人体工学设计,追求更舒适的操控,一键切换红外激光笔,让商务演示可圈可点。 界由我定,想投多大就多大 超大屏幕,百吋高亮大屏 让你的观点更震撼 实拍应用场景展示 小空间大屏演示,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百吋大屏玩赛车游戏,这种震撼是电脑体验不能比拟的浪漫时刻,在家享受大屏好戏换个高亮大屏,阅读新闻、看股票,体验相当好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19
80-2 离心沉淀器
产品介绍: 离心沉淀器是离心分离实验仪器,它采用旋转离心力使溶液中物质分层分离。该仪器采用无级调速和自动调节平衡装置,具有运转平稳、体积小、造型美观、温升低、使用效率高以及适用性广等优点。特制铝合金离心转盘,确保离心管不易损坏。 该仪器广泛用于医院、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实验室对血清、血浆、免疫等作定性分析实验。 技术参数: 1、速度范围:0-4000转/分钟(无级调速) 2、容量:20ml×12(角式) 3、相对离心力≥2325×g 4、定时范围:0-30分钟 5、电源:交流220V50Hz40W 6、重量:12Kg
江苏金怡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19
第二届高校办公室主任工作创新与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
11月15日,第二届高校办公室主任工作创新与发展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
高教秘书学会 2024-11-29
乳白色 大粒径硅溶胶 50%含量二氧化硅溶液 源厂发货
大粒径硅溶胶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涂料、建材、电子、陶瓷、橡胶、纸张、纺织、环境保护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大粒径硅溶胶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将进一步拓展,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7
生物法固定二氧化碳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
丁二酸又名琥珀酸,是生物炼制产品工程中最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是制备多种重要化工中间体(1,4-丁二醇、四氢呋喃、g-丁内酯等)与生物可降解材料(PBS)的原料,市场需求总量将有望由目前的1.8万吨扩展至400万吨。传统生产方法采用的是从丁烷经顺丁烯二酸酐通过电解生产,生产污染大,成本高,抑制了丁二酸这一大宗化学品的发展潜力。生物法生产丁二酸的主要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玉米、废乳清、工农业生产废料等),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微生物合成丁二酸的过程中吸收并固定CO2用于菌株的代谢,并最终生成丁二酸,每生产1kg丁二酸,将会有0.37kg的CO2被固定。如果将发酵生产丁二酸与另一大宗发酵产品乙醇的生产过程进行耦合,更可将发酵生产乙醇产生的CO2加以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同时生产出丁二酸、乙醇等产品。该制备技术具有产物浓度高、原料来源丰富、分离简便、产品质量高等优势。可利用葡萄糖、玉米粉糖化液、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糖液并在发酵中固定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碳源,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100g/L)实现了较高浓度产物的累积(60~70g/L),生产强度达1.5g/(L•h),丁二酸提取收率≥80%,产品纯度≥98%。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酸生产菌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丁二酸生产性状,生产水平目前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建立了从种子培养、厌氧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及检测分析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上下游工艺,具有路线简单、便于操作、绿色清洁等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二氧化碳法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
一、项目简介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单体,其共聚物通常称为CR-39,具有高透光性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如重量轻、硬度高、抗冲击、抗磨损、耐红外、紫外和射线等性能,尤其它的耐腐蚀性高出普通有机玻璃30倍。优良的光学和物理性能使CR-39在光学仪器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ADC的工业生产主要有采用光气法,该工艺虽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后处理相对简单,但由于光气原料剧毒,且副产HCl腐蚀设备,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本项目采用CO2法代替光气合成ADC,彻底解决了光气法存在的问题。二、市场前景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为生产折射率为1.499的树脂镜片单体,市场前景广阔。三、规模与投资主要原料为:二甘醇、氯丙烯、二氧化碳。四、生产设备  高压釜、过滤机、精馏塔等。五、合作方式:寻求中试放大伙伴。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合成丙二醇、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丙烯酯的绿色催化
Ø 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以及碳酸丙烯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丙二醇在食品和医药工业有多种用途,可制聚醚多元醇等。碳酸二甲酯可以用作汽油添加剂、甲基化反应试剂,以及用作合成医药、农药和香料的原料等。碳酸丙烯酯是无毒高效的有机溶剂,也可用于酯交换反应制碳酸二甲酯。现在的市场售价是: 丙二醇11000 - 13000元/吨,碳酸二甲酯(医药级)9000 -10000元/吨,碳酸丙烯酯6000元/吨。我们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已有3年多,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3篇,并申请获得了日本发明专利一项。使用我们筛选出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二月二龍抬头|创美实业集团天津分公司正式开业!
天津分公司正式开业
深圳市创美实业有限公司 2023-02-24
多模态皮肤三维CT系统
项目简介 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主要负责人体内部与外部的隔离与沟通,起到保护体内环境、排汗和感受外部刺激的功能。由于直接接触紫外光、化学物质等,皮肤的病变机率非常大。皮肤病能给患者带来瘙痒、疼痛、及各种美容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皮肤病的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应用范围北京大学工学院成功研发“共焦反射/ 荧光实时成像系统”,即用两路激光同时激发反射和荧光信号,可同时、同焦点得到对生物体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信息,实现皮肤影像学分析,结合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对皮肤组织的三维共焦功能成像。三维CT 系统样机项目阶段将两类信息同时得到的共焦成像系统设计方案为世界首创,将大大加强对皮肤黑色素瘤、白癜风、黄褐斑等皮肤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由于本检测在活体上无创进行,因此具有取样检测无可比拟的实时性、多次观察性,且可大大降低检测成本。目前,课题组已经完成产品样机研发。知识产权 已申请相关专利。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北京大学 2021-04-11
全视差三维显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视差三维显示装置。它包括投影机阵列、正交柱面光栅屏,正交柱面光栅屏包括第一柱面光栅、第二柱面光栅,依次放置的投影机阵列、正交柱面光栅屏,投影机阵列向正交柱面光栅屏投影图像,正交柱面光栅屏中的第一柱面光栅和第二柱面光栅的光栅方向分别平行于x轴和y轴。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产生高图像分辨率、高视角分辨率的三维图像。极细腻的视角间隔,会给观察者带来完全连续无跳变的三维感知,减轻常规三维显示中视角不连续带来的疲惫感,并且能够实现包括横向视差、纵向视差在内的全视差三维显示。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202 2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