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锦正茂磁场控制平台磁控原理磁测量系统
概述: FCP磁场控制平台是根据磁控原理设计的理想磁测量系统,磁场范围超过3T,利用TESTIK475高斯计稳定磁场控制,适合各系列电磁铁配置,连续可变的电磁气隙,实心的和光学入口极帽,线型双极,真实四象限电磁铁电源。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锦正茂磁场控制平台磁控原理磁测量系统 FCP磁场控制平台控制特征: TESTIK475型高斯计努力保持确切的磁场密度,用户输入的控制设定点,用G、T、Oe、A/m来表示。北京锦正茂的电磁铁磁场控制平台集成了硬件和控制部件来形成一个变化的磁场平台,可以被独立的被利用或做为用户设计的测量系统的一个基础。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锦正茂磁场控制平台磁控原理磁测量系统 ※ 磁场控制平台包括锦正茂公司的电磁铁、双极电源、具有控制能力的DSP技术的高斯计、霍尔探头及支架等。 锦正茂提供的磁场控制平台具有不同的配制用来满足在磁场强度、磁场均匀性、样品尺寸、自定义测量要求等基础之上的用户要求。可以独立的形成用户所需要的不同磁场强度的可变磁场。广泛用于磁光测量系统、VSM测量系统、在线退火、霍尔效应、磁化率测量、自旋磁共振、B-H曲线测量和精准的传感器校准等领域。 475高斯计从高斯计霍尔探头得到反馈来计算并调整控制(模拟)输出。为了更大程度实现控制的稳定性,475型高斯计每33毫秒更新模拟输出。结果是一个内置的PI 控制器提供了峰值-到-峰值的0.5 G*的磁场稳定性。 ※ 当设定点速率激活的时候,仪器会开始从当前磁场读数加速而不是当前设定点,基于对P和I的设定。另外,475高斯计能设定速率来控制设定点,从当前磁场读数到一个新的值,使用一个磁场中平滑线性变换而不是瞬态特性的PI控制。 ※ 开环磁场控制也可能用手动输出来使用475模拟输出,这意味着忽视了反馈并且模拟输出停留在手动用户调整。这个方法使磁体电源操作处于恒定电流模式。 ※ 475也包含了用户可设定的控制斜率限制和模拟输出电压限制。这些软件限制保证了磁体电源如果磁场控制系统遭到不合适的调整或开始摆动而不会损坏。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FCP磁场控制平台标准配置: TESTIK475有1个计算机接口:RS-232串口:。这个接口可以设置所有仪器参数和测量值得读回。在磁场控制期间,接口的读数率是额定每秒30个读数。475的LabVIEW驱动是提供的(选配)。磁场控制平台不含应用软件。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4-07
钛产业绿色发展补短板
钛和钛合金大量应用于航空工业,有“空间金属”之称。此外,在造船工业、化学工业、制造机械部件、通信器材、硬质合金等方面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我国钛产业主要分为钛矿采选、钛白粉生产、海绵钛—钛材生产三大板块。
经济日报 2023-06-06
云母钛系列珠光颜料
成果描述:云母钛、铁等系列珠光颜料是一类非金属装饰颜料,具有优良的珍珠光泽,喷涂于物体表面上能赋予物体珍珠般的光彩,使其斑斓夺目,表面丰满,华丽动人。与老式的珠光颜料(如碱式碳酸铅等)相比,云母钛、铁系列珠光颜料具有无毒、优良的耐热性、耐光性、耐候性、耐紫外、耐硫化性、耐溶剂性等特性。视不同的品种,颜料具有多种多样的珠光光泽,其光泽范围从柔和的丝绢光泽到闪烁的金属亮光光泽。珠光色泽:云母钛系列——银色、金色、红色、紫色、蓝色、绿色6个品种。 云母铁系列——金黄色、金红色、铁红色、红棕色4个品种。 着色系列——艳蓝色、蓝紫色、玫瑰色、果绿色等多个品种。 外观:白色或彩色干燥粉末。 粒度: 120目、160目、200目、325目、400目、500目、800目。 比重: 3.0—3.3 g/cm3 堆密度: 0.2—0.3 g/cm3 有效折光率: 2.3 重金属含量(以Pb计): <20PPm。市场前景分析:1、用于化妆品制备珠光指甲油,珠光唇膏、珠光眼影、珠光香粉; 2、用于油化行业制备珠光油漆,以喷涂高档轿车、摩托、自行车、家用电器; 3、用于建筑行业制备珠光乳液内外墙涂料; 4、用于塑料行业制备珠光塑料制品; 5、用于皮革制备珠光皮革; 6、代替金粉、银粉用于油墨印刷,广泛用于包装、装潢; 7、用于纺织行业丝绸绒的装饰印染等等。 以湿磨云母粉为基材,在云母表面包覆一层金属氧化物,再经洗涤、干燥、煅烧、表面处理而成。该技术具有原料价廉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品种齐全、成本低、利润高的优点,是前景极好的精细化工系列产品。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微细碳酸钙増白技术
项目简介石灰石中含有铁、锰等有色金属,在碳酸钙钙生产过程中以Fe3+、Mn2+、Co3+、Ni2+离子及氧化物形式存在,带入产品中使白色碳酸钙着色因而产品白度降低。对于高档产品使用的碳酸钙的白度难以达到,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本技术采用化学增白方法,根据原料不同,可以使其白度增加10度左右。对于使用低品位石灰石矿的厂家,结合降镁技术,可以生产高品质碳酸钙产品。二、技术路线加入强还原剂,配合还原反应进行,适当调节酸碱度。也可采用络合过程除去或隐蔽有色的离子等。另外,选择适宜增白工艺条件如温度、浓度、反应时间等,能够收到良好的增白效果。根据加入强还原剂等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消化时增白、碳化时增白、熟浆液中增白或产品増白。方法不同,添加助剂及工艺条件不同,效果各异,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因厂而异选择适宜的化学增白方法。三、规模与投资除产品増白外,其它三种增白方式均不需增加设备投资,只需改变操作条件,在适当位置加入增白剂即可,工艺简单,只增加增白药剂的投资即可。药剂价格便宜、性能稳定且用量小。四、合作方式技术转让。项目负责人: 胡琳娜联系电话:  022-60204744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MSER:聚合物基三维连续网络的导热复合材料
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4.0、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功率、高集成化和便携式的方向发展,这亟需高效、轻质和高稳定性的热管理材料和方案来保证电子产品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如何大幅提高导热材料的热导率一直是热管理材料行业的技术痛点,也是促进消费电子、5G设备、高功率芯片、集成电路、电池等突破功率限制的关键。由于传统导热材料如金属、无机导热材料存在质量大、柔性差等缺点,导热聚合物的应用正在不断向高导热材料领域渗透。聚合物导热材料在成本、可加工性、柔韧性及稳定性等方面更有优势。但绝大多数的聚合物自身的导热性很差(一般导热系数为0.2 ~ 0.5 W/mK),无法满足高导热的需求,开发高导热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复合高导热填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氮化硼、金属氧化物等)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式来提高聚合物基体的热导率,目前在工业生产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聚合物材料内部构建导热网络可以在低添加量的条件下实现热导率的大幅度提高,这种三维渗流网络(如图1所示)可以为声子的快速传递提供通道,从而加速热量沿着三维网络进行传递。 封伟团队在综述中重点介绍了不同三维导热网络的构建及在制备聚合物导热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如石墨烯三维网络、碳纳米管网络、氮化硼网络、金属三维导热网络等。讨论了不同导热材料三维网络的构建方法、结构取向调控方法及影响导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取向性、界面连接性、网络密度等)。同时,比较了不同的填料形式(分散颗粒填料与三维连续填料网络)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相比于共混法制备的导热复合材料,基于三维填料网络的复合材料在填充比、分散性、取向控制及热导率提升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毫无疑问,三维连续导热网络的形成对于提升聚合物热导率至关重要。可以预见,三维导热填料网络的设计将作为一种实现聚合物高导热率的重要手段,成为新一代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热点。 极端环境热管理系统在能源化工、通讯卫星、高速飞行器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导热复合材料作为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着其在不同环境内的热传导方向和效率。近年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以高导热碳复合材料为研究基础,针对其存在的导热各向异性、易损伤、压缩回弹性差以及与高弹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微观结构设计、界面优化、分子级相互作用优化,分别实现复合材料的定向高导热、弹性高导热及自修复高导热,探索其在复杂界面和极端环境热传导领域的应用。
天津大学 2021-02-01
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室温磷光与荧光相比具有特殊的延时特性,一方面,可避免短寿命的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另一方面,特殊的延时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防伪信号,具有难以模仿的防伪性能。 然而现存的无机室温磷光材料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稀土长余辉材料,由于其室温磷光寿命过长、难加工成型,使其在防伪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大多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存在难合成、难加工、加工过程污染大的问题。大量的室温磷光材料都含有重金属、卤原子,不仅污染大、毒性高、不易加工而且价格昂贵,合成危险且难度高。 同时有机磷光材料的三重态对温度和氧气极其敏感,传统观念认为对有机化合物而言,磷光只能在低温、无氧条件下获得,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各类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基于商品化的水溶性聚合物材料,合理设计开发出高效的、成本低、易加工成型的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聚合物材料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目前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例如专利201610563059.0,其是将磷光单体和荧光聚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磷光和荧光性质的聚合物。同样,专利201610428357.9公开了带有卤素的化合物制备的具有磷光性质的聚合物。虽然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但是实际可应用的材料较少,仍然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具有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的特性,且为纯有机物,不含有卤素等毒性高的元素,也不含有贵金属,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作为室温磷光材料进行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作为或制备发光元器件或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防伪标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可水性印刷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 2021-02-01
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背景技术:室温磷光与荧光相比具有特殊的延时特性,一方面,可避免短寿命的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另一方面,特殊的延时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防伪信号,具有难以模仿的防伪性能。然而现存的无机室温磷光材料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稀土长余辉材料,由于其室温磷光寿命过长、难加工成型,使其在防伪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大多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存在难合成、难加工、加工过程污染大的问题。大量的室温磷光材料都含有重金属、卤原子,不仅污染大、毒性高、不易加工而且价格昂贵,合成危险且难度高。同时有机磷光材料的三重态对温度和氧气极其敏感,传统观念认为对有机化合物而言,磷光只能在低温、无氧条件下获得,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各类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基于商品化的水溶性聚合物材料,合理设计开发出高效的、成本低、易加工成型的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聚合物材料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目前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例如专利201610563059.0,其是将磷光单体和荧光聚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磷光和荧光性质的聚合物。同样,专利201610428357.9公开了带有卤素的化合物制备的具有磷光性质的聚合物。虽然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但是实际可应用的材料较少,仍然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具有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的特性,且为纯有机物,不含有卤素等毒性高的元素,也不含有贵金属,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作为室温磷光材料进行应用。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作为或制备发光元器件或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防伪标志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可水性印刷发光材料中的应用。项目阶段:成果已转化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是由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20~30wt.%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或高炉矿渣粉)组成;其通过机械球磨氢化铝锂(或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锂的混合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混合粉末而获得。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改善材料的储氢性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所提供的氢化铝锂基复合储氢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具有低的放氢温度和高的放氢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纸基离子印迹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离子印迹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材料领域。利用可逆加成链转移聚合技术和纸材料可随意裁剪/折叠的优势,在纸材料表面修饰出链转移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随后,以醋酸镉为模板,甲基丙烯酸和 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在紫外灯照射下在纸材料表面可控制备离子印迹聚合物,实现对镉离子的高选择性识别。纸基离子印迹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容易回收的特性,特别是其具备了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水/亲水特性,可以直接作为光学检测池,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快速、高通量检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系列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
项目组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性能树脂及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在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下,从分子结构出发,发明了三种含芳杂环结构的新型双马单体,在国际上创制了服役温度介于280~350℃可调控的系列耐高温双马树脂,比国内外同类产品高40~114℃;发明了优化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在线低温等离子体调控技术,其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349 3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