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自治区粮食局。学院位于绿城南宁,傍临景色秀丽的邕江之滨。学院建于1953年,半个世纪薪火相传,弦歌不断,历经64年的传承发展,几经改革变迁。其前身为广西粮食干部训练班、广西粮食干部学校、广西粮食学校、广西贸易经济学校(1994年确定为国家重点中专),以及1978年成立的黎塘粮食技工学校、广西粮食技工学校、广西经济贸易技工学校(1988年确定为省部级重点技校)。2004年6月,广西经济贸易技工学校与广西经济贸易经济学校合并升格组建为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3月更为现名。学院坚持依托行业、突出财经、服务三产的办学指导思想,现已发展成为财经管理特色突出,以财经大类专业为主体,电子商务、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以及相关新兴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鹏飞、中尧、新村、武鸣四个校区。鹏飞校区(校本部)位于南宁市鹏飞路15号;中尧校区(东校区)位于南宁市中尧路15号,新村校区(西校区)位于南宁市西乡塘新村路8号,两个校区共占地7万平方米;武鸣校区计划建设净用地1332.37亩,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目前已征地700亩。学院共有25个内设及有关党群组织。内设机构中,党群行政部门11个,教学科研机构7个,教辅机构3个,自主设置机构4个。目前,全校在职教职工307名,其中专任教师246名,教授、研究员、副教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68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4名,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级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区级精品课程6门,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还长年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师的顾问。 学院设有会计系、经贸系、管理系、财务金融系、工业与信息化系、公共基础部和社科部7个教学科研机构,开办有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食品营养与检测、工商企业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类别共28个专业(含方向),全日制在校生8775人(不含成人教育学员),其中财经专业大类在校生占84.08%以上。学院拥有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综合实训楼、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图书馆和学生阅览室,拥有馆藏书42.81万册,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考点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点)。截止至2016年8月底,学院共建有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食品营养与检测、电子商务等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52间,校外实习基地100多个,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 建校64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相关高等素质技能型人才,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自治区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卫生优秀学院、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学院地址: 校本部:南宁市鹏飞路 15 号 东校区:南宁市中尧路 15 号 西校区:南宁市新村路 8 号 招生工作处电话:0771-3151559、3151595(传真)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豫西师范学校(始建于1946年)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86年)合并基础上成立的一所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实施业务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南省同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长、获得高职教育资格最早的院校之一。 学院现有食品园林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师范学院、医护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公共教学部、基础部2个教学部。另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1个,现有专兼职教师9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1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45人,双师素质教师382人,各类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成人电大在校生6000余人。 学院占地面积1400亩(另有1150亩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开设64个招生专业,涉及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等专业门类,已经形成以工科为主,理、经、文、管、教育、艺术、医学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国家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单位、河南省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院校、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等百余项殊荣,学院目前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办学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15年,三门峡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依托我院教育资源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工学院,目前拥有10个普通本科专业,4个专升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余人。 长期以来,学院把“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作为价值追求,提出了“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树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管理治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全面完成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两大目标任务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将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条工作主线,加快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构建了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层级式实训基地体系,依托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项目,以教学改革带动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在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涵盖各专业门类的实验实训室130余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并建成“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4个研究所(中心)、三门峡市众创空间暨创业孵化基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办学、培育校企合作育人环境,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多方合作、产教研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院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市政府携手成立了三门峡市大数据中心、三门峡市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 学院以国家级优质校建设和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按照“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积极而稳妥地推行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开展“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学生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贷助补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覆盖面约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达6000元/生/年。同时,学院还设有“自强之星”等多项奖学金和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和16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和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开展交流活动。学院积极对接丝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招收了首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43名留学生到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三门峡市建设省际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为全面完成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和早日建成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2001年7月批准成立的13所独立学院之一,由河北医科大学主办,于2004年首批通过了教育部的确认,为全日制本科层次教育。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高教区,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楼、食堂、标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临床学院依托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高效的办学体制。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独立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六个专业,生源遍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等22个省市,现有在校生9060人。学生毕业时由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颁发国家统一的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2021-02-01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学院概况: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成立于2001年7月,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由河北农业大学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独立学院。目前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八大门类,形成了相互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体系,现有在校生9600余人。 办学特色: 学院秉承河北农业大学百年学府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十余年的积极探索与不懈追求,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传承“太行山精神”,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确立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根据社会需求,突出“厚基础、宽专业,高技能、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1+3+N”学分制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教学资源充足,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依托河北农业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所有的任课教师、管理干部均从河北农业大学选聘。目前,学院有在校生9600余人,占地面积84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7.95万平方米。专任教师566人,外聘专任教师140人,生师比约为14:1;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2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93.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33.29万元,生均约5913元;纸质图书资料70.8万册,生均约73册。 ●强调过程管理,紧抓学风建设 学院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学年审核、中期审核等工作,将教学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本着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每学年初,学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着力提升专业素养 学院为学生搭建专业学习平台,以学术报告会、阅读专业书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巩固专业意识、强化专业思想、开拓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将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工作与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个体核心竞争力。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院已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参与以学科竞赛为主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并形成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竞赛体系,配备高素质的学科竞赛指导队伍。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设有学生社团40余个,并根据专业特点,设立学习兴趣小组30余个,为同学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学院每年举办读书节、社团文化交流节、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荣誉: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农林类独立学院第一。 ●学院于2007年荣获“社会捐助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1连续两次荣获河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2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6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突出贡献奖”、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 2017年荣获“2015—2016年度安全、综治、维稳工作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优秀组织奖”、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连续数次被授予省、市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保定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生获奖情况: ●学院累计共有29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56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197人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学院累计共有18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学院在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累计荣获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25项,河北省特等奖17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141项。 ●学院在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共有19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8人、二等奖68人、三等奖88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有4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7人。 考研就业: 学院成立十余年以来,累计有3800余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院校;620余名同学考取公务员、河北省组织部选调生;4200余名同学进入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东北小延安”之称的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佳木斯市,学院南毗水源山公园、北邻火车站,风景秀丽、交通便利。 办学历史悠久 学院始建于1948年,历经松江省呼兰农林技术专门学校、松江省佳木斯农林高级职业学校、松江省农业技术学校、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合江地区“五·七”中等专业学校、合江地区“五·七”大学、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等时期,2001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省内首批由中专学校晋升为高职学院,步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行列,现为黑龙江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学院。 办学条件优越 学院校区占地面积660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1亿元,专业实验室138个,校内实训基地13个、校外实训基地300多个、多媒体教室51个。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水平较高,校园内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4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4人,副教授94人,“双师型”教师103人,博士10人,硕士15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8人,省级名师4人,省级教学新秀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个人4人、集体3个,省高校师德标兵6人,第六批佳木斯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3人。同时,学院还聘请了美国新泽西大学赵庆十教授等一大批行业内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专业门类齐全 学院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军事体育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理、工、农、经、建等学科门类的38个热门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精品课11门,分析检测中心1个,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个。目前在校学生5653人。 办学形式多样 形成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出国留学”为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国内订单培养与青岛海尔集团、北汽福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集团、深圳博伦特光电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订单培养。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环首都经济圈的30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毕业生高层次、高薪酬就业。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85%以上。对外国际合作与日本拓殖大学、苫小牧驹泽大学、新泻国际综合学院、仓敷艺术科学大学、千叶科学大学、罔山理科大学、东日本国际大学和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社会科学院、联邦纳霍德卡商业技术学院、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现有近500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办学成果丰硕 近几年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省级骨干高职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高校文明校园标兵”等。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22-05-24
科技部党组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决落实会议部署 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3年科技创新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 2022-12-21
高博会快讯 | 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论坛暨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信息化论坛在重庆召开
4月9日, 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论坛暨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信息化论坛在重庆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孙泽平出席论坛并致辞。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北京大学教授汪琼、清华大学教授陈起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等作主旨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4-18
立达信马永墩:打造数字化底座,让教育管理更简单、更有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元年,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科技引领和支撑未来。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给行业带来创新性发展。在教育行业,正在形成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教育行业发展新格局。
慧聪教育网 2021-06-08
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办法》中借鉴省外管理经验,在惩戒失信行为的同时,列出了正面清单,增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免责条款,明确了不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具体情况,使诚信管理工作即强化了约束也体现了温度。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1-1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0 291 292
  • ...
  • 332 3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