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湖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新校区占地673亩,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黄石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大道。这里东邻西塞山,西视古矿冶,南依大冶湖,北接黄金山,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环境幽雅,交通便捷,是莘莘学子求知的理想佳园。 学院新校区按照现代化大学的标准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现已建成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标准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 学院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现设有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互联网金融、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美术学、音乐学和学前教育等32个本科专业;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导游、汉语、应用英语、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美术教育、社会体育、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音乐教育等16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文、法、经、管等多个学科领域。专业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设有人文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学部、理学部、艺体学部和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六个学部,现有在校学生6000余人,自有和聘任教师396名,其中教授55名,副教授145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77名;外籍教师2名。学院教学资源充沛,师资结构合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和今后的职场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运用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依托湖北师范大学办学,严格管理、因材施教,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本(专)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达90%以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专升本升学率、学生满意率在湖北省独立学院中排名前列。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发展目标是:立足鄂东南,服务湖北,面向全国,努力建成适应基层需求、服务基层建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独立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021-02-01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成立于 2002 年 6月,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师范类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有“华夏文明之源,炎黄子孙之根”之称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现有在校生8700余人,设有16个系、28个专业及方向。所设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主体,教师教育学科为特色,应用学科为增长点,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4名,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24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7.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7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71.8%。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学院秉承山西师范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制度规范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督导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自2016年以来,学院紧跟山西师范大学的改革步伐,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改造现有的大学课堂,全面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创新计划,全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办学16年来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2万余人,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文化传播基地。学院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多次被《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山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与国内兄弟院校的校际交流日益频繁,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逐步深入。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4年被临汾市授予环境友好型学院;2017年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被授予山西省园林单位。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实行早读、晚自习和期中考试制度,严格课堂纪律,完善听课、评课督导机制,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核心课程实行过程性评价考核,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认识和充实自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用科学的管理和“人性化”的制度引导学生,督促学生自觉学习、刻苦钻研,形成了“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位于全省独立学院前列。 新的时代承载新的使命。学院将以提升内涵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学院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的时代汇聚新的力量。学院将继续秉承“崇文明理 知行合一”的院训精神,以新时代奋斗者的进取姿态,在新一轮的新征程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创造学院新的辉煌。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2021-02-01
镜像组织研究法:一种本土管理学研究资源的开发思路
本土管理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镜像组织研究法",拥有当前管理学主流实证方法中所不具备的刻画心理活动等特点,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存在着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长春大学 2021-04-30
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警官学院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管会公安部公安学校、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公安学校、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云南政治学院、云南省公安学校、云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和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历史时期。1978年开始中专学历教育,1984年开始大专学历教育,2003年4月升格为本科院校。 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培训基地、公安部禁毒警察训练基地、公安部科技信息化教育训练基地、公安部警务保障培训基地、东南亚警察训练基地、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培训基地、全国武术段位考试点、全国自卫防身术培训基地、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测评基地、云南毒品问题研究基地。先后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2011年通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取得招收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2014年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拓宽了办学空间。 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教职工477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16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84人。占地1382.16亩,总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馆藏图书102万多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期刊708种8462册。拥有普通教室54间3935个座位,多媒体教室87间 7456个座位,教学实验室3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188台,体育运动场面积72659平方米。 学院现有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五个学科,设有禁毒学、法学、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情报学、经济犯罪侦查、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信息安全、警犬技术、体育教育等15个本科专业以及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14个专科专业。内设9个党政管理机构,禁毒学院、反恐怖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治安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研究生部等教学部门和6个专业学生管理机构。公开出版学报和校报。 学院致力于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等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并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设有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禁毒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有3个国家(省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门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名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名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1名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11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教学团队,100多人成为省(部)级专家。国家社科支持科研项目位居全国公安院校前列。 学院坚持公安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协调发展,不断强化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已经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成立警察训练部以来,紧密结合全国公安机关“三个必训”、“大练兵”、“三基工程”建设、“三项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四项建设”等总体部署和阶段性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在职民警教育训练质量,截至2015年8月,累计完成全国性、全省性和各警种在职民警培训300余期4万余人,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作出了贡献。 弘扬“忠诚、责任、奉献”校训精神,致力于服务社会。师生在全国大中专志愿者“三下乡”暑期实践等活动中多次受到表彰。在弘扬参加制止89动乱、99昆明世博会安全保卫精神,参加“昆交会”、昆明国际旅游节、昆明民族服饰博览会、GMS会议、北京奥运会火炬昆明站传递、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 、南博会等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及3.14、7.5、5.16等重要节点、昆明长水机场执勤等工作中,在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全保卫、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首届全国公安院校培训基地师生文艺大赛等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素质和精神面貌,连续3次被公安部记功表彰。 重视与周边国家,欧洲、美洲、非洲部分国家内政部、警察机构、警察教育机构交流合作,与泰国皇家警察尉官大学、柬埔寨警察学院、老挝人民警察学院、缅甸中央警察训练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推进合作共赢。保持与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警察机构、警察教育机构等建立的良好交流合作关系。累计为亚洲、欧洲及非洲40多个国家培训禁毒、边境管理和交通管理中高级执法警官60余期2600多人。援建尼泊尔武警学院、缅甸中央警察培训学院、柬埔寨警察学院、老挝人民警察学院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建校60多年来,学院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迄今为止,已为全省各级公安政法部门及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培养输送各类专门人才8万余人。全省16个州(市)公安机关及所辖129个县级公安机关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都是学院毕业生或在学院接受过中短期培训。同时培养出明正彬、陈新民、龚志华、和贵华、杨丽胜等一批杰出的英雄模范。近几年来,教学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发展成就、师生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办学成效先后被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人民公安报》、《云南日报》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适应中推进、在改革中创新。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发展警察职业教育、在职民警及外籍警察培训,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立足公安,服务社会。坚持立足云南,服务全国及东南亚。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坚持警务化管理和政治意识、忠诚意识、警察意识培养不动摇。大力弘扬“忠诚、责任、奉献”校训精神,巩固教育训练工作中心地位,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地位,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地位,夯实基本设施建设保障地位,努力把学院建成现代警察大学和区域性知名大学。
云南警官学院 2021-02-01
物理学院田雨团队在黑洞性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田雨团队和合作者的研究不但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黑洞“长毛”机制,给出了长毛的动力学过程,而且在该过程中发现了一类奇妙的“动力学临界现象”。该研究成果是国内研究团队在国际基础物理前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我校理学院曾红丽副教授在新冠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曾红丽副教授与合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序列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预测了该病毒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适应性,指出并分析了该病毒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分析了相应综合医药开发应注意的关键基因位点。该成果以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于2020年11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COVID-19疫情是由β-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类数据库搜集了大量的且不断增加的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本工作利用这些序列,研究其是否显示出病毒演化过程中上位性对适应性的影响。在具有高重组率的种群演化中,本工作创新性地发展和应用了统计物理学中的反Potts模型,来检测自然选择过程中的上位性影响。该工作为利用大量基因组序列来获取具有高重组率的病原体在演化过程中的弱点开辟了广阔前景。 该研究工作最终将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约3万个基因位点浓缩为存在显著相互影响的8对基因位点(ORF3a和nsp2,nsp12和nsp6,ORF8和nsp4,以及基因nsp2,nsp13和nsp14),为寻找病毒病原体结合和重组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带来了希望,对开发临床治疗的综合靶向药物、研究病毒进入宿主后的发病机制有着很强的生物医学指导意义。 和其他许多疾病一样,针对COVID-19的潜在药物靶标的组合数量非常多。本研究工作不仅提供了哪些基因位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可以对其进行排名,从而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研究。结合随机性检验,该研究工作最终预测了存在显著上位性的8对基因位点中,有3对涉及到与新冠肺炎的重症密切相关的病毒基因ORF3a。遗憾的是,目前关于针对ORF3a基因的临床靶向药物的报道还较为罕见,值得医药学研究人员在该方面加强研究。另外,本研究工作中预测的8对基因位点可作为实验生物学的原假设,以供生物学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微生物实验,研究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机理。 此项研究工作由南京邮电大学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古巴哈瓦那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及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合作完成。曾红丽副教授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号11705097)、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基金号BK20170895)以及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的大力支持。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26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一、学校基本情况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紧跟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把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家长、学生认可度不断提高。学校占地面积659亩,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在专职教师队伍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学校下设“六院两部”,分别是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信息学院、教育学院、五年制高职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思政部和基础教学部,共设置口腔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0个专业,涵盖了医药卫生、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水利、财经商贸、资源环境与安全、公共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大类,建有汽车与机电技术实训中心、经济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与管理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管理实训中心和高铁、空中乘务实训模拟舱,设施先进齐备。经过多年的办学沉淀,学校办学成果丰硕。2014年,被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文明办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2015年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高等院校”,201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审定我校顺利通过“内涵与特色”评估。2016年,成为云南省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16年获批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点资格,每年组织近1000人的“专升本”考试。2017年经过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获得云南省高职(专科)单独考试招生资格。2017年10月,经过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被立项为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2018年,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云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被云南省教育厅列入云南省学生管理15强,学校获得“产教融合优秀高校”称号,荣获云南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是云南省民办院校中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院校;学校被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高等院校”,建筑工程学院荣获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生工作部德育教学团队被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境内外各高校共建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博乐大学、韩国培才大学、泰国商会大学、泰国吞武里大学等开展合作交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发展。二、2020年招生专业2020年招生计划数详见各省、市(区)普通高考招生专业目录等官方书籍,具体招生专业如下:云南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三年制大专招生专业表序号院(系)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类别1建筑工程学院540504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应用)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2540501建设工程管理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3540301建筑工程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4540406消防工程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国土资源类5540502工程造价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6540101建筑设计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7520301工程测量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8550204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952010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1055020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11540505建设工程监理文史、理工、三校生水利水电类12540201城乡规划文史、理工、三校生国土资源类1354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14540702房地产检测与估价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15540703物业管理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16540503建筑经济管理文史、理工、三校生建筑工程类17教育学院670102K学前教育文史、理工、三校生教育类18600112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文史、理工、三校生铁道运输类19600405空中乘务文史、理工、三校生旅游类20690104社区管理与服务文史、理工、三校生护理类21690306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文史、理工、三校生护理类22经济信息学院540104建筑室内设计文史、理工、三校生计算机信息类23630302会计文史、理工、三校生经济管理类24610215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文史、理工、三校生计算机信息类25610213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文史、理工、三校生计算机信息类26610119物联网应用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计算机信息类27610202计算机网络技术文史、理工、三校生计算机信息类28610203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史、理工、三校生计算机信息类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学院代码:5356),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创办伊始,即以医药专业为主,师资雄厚,教学实验设备齐全,是一所云南省著名的老牌医药专科学院。学院离市区近,学生可在云南省会昆明更多的了解国家医药健康产业信息及各类科技信息,拥有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学院坐落在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的昆明。校园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80亩,规划用地1500亩,实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人数22000余人。学院设有护理学院、医学康复学院、药学院三大学院,医药专业齐全。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现有专职教职工48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9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98人,主任医师职称的130人,较好的保障了各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 学院重视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遵循“技能决定一世,道德决定一生”的教育模式。特别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踏入社会很快打开局面,淘到第一桶金。同时在校学生除享受党和政府拨发的困难助学金外,还可享受国家级、省级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各级奖学、助学金,学院还特别重视贫困生就业问题,每年都拨有专款设立奖学金和困难补助金,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同学,并设有勤工俭学岗位,工读结合,顶岗实习,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被教育部教育报刊社评为“社会公认成功育人单位”、曾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和“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就业创业工作连续五年荣获教育厅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连续五年过关率居同类院校第一(过关率达92%以上)。 办学二十五年,学院始终以“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特色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爱国、爱党、勤学为民”的校训;坚持“技能决定一世,道德决定一生”的办学理念,以实现中国梦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求真务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新时代,沐浴科教兴国的春风化雨,簇拥“十二五”教育的春晖春潮,我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全面推进人格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坚持和发扬我院优良传统和办学优势,突出特色,追求卓越!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为国家、为社会各级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人才,昆明各大医院的康复科、骨干队伍均是我院毕业学生,药系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为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正以全新的姿态展露峥嵘!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2021-02-01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历经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云南省财经学校,至今发展为一所专科层次的财经职业学院。学校位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市,背靠蜿蜒的长虫山,毗邻秀丽的盘龙江,校园占地253亩,校舍建筑面积10.0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双师”素质教师9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8人;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和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快速动态校园网;图书馆现有藏书24.75万册,电子图书8万余册;体育设施完善;校内实训基地23个,先后与59家企业、行业协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云南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实训基地和代理记账工厂,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风雨兼程,矢志耕耘,传承发展,在8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以会计、金融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会计、金融管理、电子商务专业为特色专业的办学体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创新高等财经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注重“有职业道德、有健全人格、有文化素养、有职业技能、有发展能力”的特色办学。学校是全国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云南省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云南省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是中国职教学会表彰的“黄炎培优秀职业学校”,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为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被誉为“云南财经人才的摇篮”。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良好校风;确立了“立德立信立己,达观达技达人”的校训;传承了“严谨、务实、敬业、奉献”的文明教风;培养了“虚心、好学、善思、勤勉”的扎实学风。学校发展愿景:建设成为服务和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现代财经高等职业学院。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2021-02-01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是云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通过、公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组建于2017年。隶属云南省教育厅。学院位于昆明市安宁职业教育基地宁泊路54号,占地面积430.81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人;学校拥有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能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学院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为主,学制三年;以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为辅;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在云南经济发展常态下,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基层,采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式,着力打造轻纺行业生产、管理、经营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强化特色专业;力争建成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西部优质、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职业院校。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31 3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