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膜融合抑制剂针的研究
2020年3月12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孙飞和朱赟团队,在预印版bioRxiv上发表了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previously 2019-nCoV) by a highly potent pan-coronavirus fusion inhibitor targeting its spike protein that harbors a high capacity to mediate membrane fusion,确认了SARS-CoV-2的膜融合能力强于SARS-CoV。 识别 6-HB融合核心的X射线晶体结构之后,发现HR1域中几种氨基酸突变可能有助于增强其与HR2域的相互作用。然后作者研制了一系列脂肽类物质,发现EK1C4是对抗SARS-CoV-2 的S蛋白介导的膜融合、假病毒感染和live病毒感染的最有效膜融合抑制剂,IC50s分别为1.3nM、15.8 nM和36.5 nM,比此前该团队设计的广谱冠状病毒融合抑制剂EK1强约241、149倍和67倍。EK1C4还对其他人类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和MERS-CoV)以及SARSr-CoV的膜融合和感染作用非常有效,潜在地抑制了4种人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2的复制。此外,EK1C4还可以保护小鼠免受 HCoV-OC43的感染,结果表明EK1C4对预防和治疗目前正在流行的SARS-CoV-2和新兴的SARSr-CoV感染很有潜力。
复旦大学 2021-04-10
“科技协同 融合创新”论坛在福州召开
本次论坛以“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协同高校、科研院所、智库及产业界力量,深入研讨一体化融合发展及科技创新相关议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2-22
一种融合蛋白 CMFO 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蛋白 CMFO,其应用于制备的结核病亚单位疫苗。所述结核病亚单位疫苗,含有融合蛋白 CMFO,其浓度为0.1mg/ml 至 1mg/ml。本发明通过选择抗原基因和融合顺序制造出融合蛋白 CMFO,配合相应的疫苗佐剂 DMT 作为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潜伏感染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虚实融合沉浸式互动演播室
趣看虚实融合沉浸式互动演播室,以“简约、先进、实用”为设计理念,以虚实融合技术为核心,以演播室技术为基础框架,满足新闻资讯虚实融合制作、新闻+政务+公共服务全媒体制作、新闻+商务融合制作、多演播远程现场云制作等等业务场景。
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7
超融合一体机
云之翼超融合一体机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融合解决方案。基于云之翼自研的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集成于X86服务器之中,并通过云管理平台实现IT资源的可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硬件与软件,产品与服务一体的云数据中心。  云之翼超融合一体机实现了资源模块化的横向弹性伸缩,形成统一的计算与存储资源池,不仅可以减少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整合IT资源,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整体拥有成本的目的;而且可以利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建立一个安全的、资源可按需调配的数据中心环境,为业务部门提供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的IT基础架构,从而能够针对业务部门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 一、产品优势 降低成本 1、空间、电力和运维成本都大幅降低,可有效节省40%-60%的综合成本;2、支持存储旧产品,可对现有的物理存储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利旧建设; 数据更安全 1、数据多副本存储,无需任何额外成本,即可实现数据双活;2、数据可靠系数高达99.99% ;3、数据可用性更高,最大支持10副本; 多平台支持 1、支持Citrix、VMware、Hyper-V、KVM等多种虚拟平台,实现不同的超融合组合方式;2、支持与Amazon S3等第三方平台对接,实现混合云存储模式; 降低门槛  1、软硬件一体化整合,开箱即用;2、仅需x86服务器,无需购买独立存储, 简化网络拓扑; 性能更卓越  1、I/O路径全优化,多种数据本地化优化;2、对服务器及存储虚拟化进行深度优化,存储性能提升30%〜50%; 按需建设 1、根据当前需求最小化建设,支持横向扩展,避免硬件过度投资;2、支持动态添加、积木式建设、线性高效扩容,适应不同时期业务,按需扩展; 二、应用场景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借助超融合架构,以软件定义的IT架构实现统一融合的数据中心全虚拟化资源池建设。 开发与测试平台 借助超融合架构,智能调度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开发测试环境的快速搭建。 分支机构 借助超融合架构,为分支机构提供一站式业务应用交付,实现总部对分支机构资源的统一管理。 桌面云建设 通过超融合构建桌面云,不仅可以提供桌面云所需的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架构的复杂性、管理难度,以及建设成本。 关键业务应用 关键应用对业务连续性和性能都要求非常高,将关键应用部署在超融合上,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同时降低成本。 应用新建及扩容 借助超融合架构,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池化,提供应用快速上线和资源按需扩展的能力。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互联网教学管控融合系统
深圳市中科卓软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0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体健融合”项目高质量建设培训会在南京召开
8月19日至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体健融合”项目高质量建设培训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8-21
科技讲堂第三讲预告|李志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中国教育在线及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共同举办的“落实全会精神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讲堂第三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9-29
专家报告荟萃⑦ | 彭育园:推进“六个融合”,加强新工科建设,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
湖北工业大学近年来不断强化新工科建设以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新型工业化战略背景、二是“六个融合”改革举措、三是新工科建设实践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2
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技术内容: (1)破传统喷雾泵生产设备机械结构设计,采用凸轨、凸轮机构,创新性 研制了高精度、高效率的喷雾泵电化铝壳抓口机、喷头打喷咀机等系列装配设备, 提高了设备的装配精度和效率。提出集成基于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与参数智能辨 识的智能驱动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微型喷雾泵现场设备层不确定干扰、电机参 数的时变性对装备电机控制性能影响问题,提高了生产装备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 (2)集成 RFID 与 WSN,构建微型喷雾泵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网络,创新性地 引入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采集网络节点部署;动态选择通信节点数目,在 获得最大网络覆盖范围的同时,避免节点间的冲突,降低网络能耗,保证了生产 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微型喷雾泵制造过程多目标资源优化调度技术。 建立生产车间多目标资源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 粒群优化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成功实现了微型喷 雾泵生产全流程的精益管控,全面提高了生产质量与资源效率。 (4)创新性研发了一种面向制造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平台。将生产过程信息、 管理信息等数据高度融合,实现底层物联网到互联网的无缝连接;解决了常规 DCS、MES、ERP 三层架构存在的数据交换困难、系统庞大、功能定制性差、难以354 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业等缺点,为微型喷雾泵制造装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提供 了解决方案。 行业意义: 项目通过攻克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关键技 术,突破国外先进技术的壁垒,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体系,项目成果提 升了微型喷雾泵加工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绿色制造技术,可带动和促进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向高档化的高层次技术方 向发展。 获奖情况:2015 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1)引入凸轮、凸轨等机构,并结合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智能辨识等方 法设计控制策略,从机械和控制两方面进行突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2)集成 RFID 与 WSN,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节点,动态选 择通信节点数目,降低网络能耗,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高。 (3)建立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机器空转时间、降低产品次品率为等为目 标,采用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生产过程优化调度问 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实现微型喷雾泵生产全流程精益管控。 (4)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 DCS、MES、ERP 三层架构的模式,直接面向生 产、管理全过程,开发信息集成平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度高、适用于中小 型制造业。 技术的成熟度: 相关技术已经形成产品,在无锡圣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下游企业进行了产业 化。 应用情况: 针对微型喷雾泵加工装备产业当前普遍存在材料消耗大、能耗高、可靠性差、 加工效率低、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本项目以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 平为目的,在装备高性能自动化控制、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优化调度、精益管控、 平台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了提炼、集成,从 2012 年开始,针对本项目整体技术展开全面推广,应用于江苏、广东等地区的 10 多家轻工装备制造及使用企业。355 应用实践证明了,本项目成果总体技术创新程度高、成熟度高、附加效益显 著,显著提升了我国塑料装备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塑 料装备的设计制造智能化水平,推动了我国塑料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700 7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