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金诚联创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诚联创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位于世界足球和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临淄,是一家专业从事管道系统研发、生产、销售、设计服务为一体的规模化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有国内外生产线23条,设备精良,工艺先进。公司利用先进的试验设备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从原材料购入、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等环节以高于国标/行标的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公司主导产品涵盖市政水利管道系列、矿用管道系列、石油管道系列三大类。主要产品包括: 1.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DN300-DN3600一体式柔性双密封承插口钢塑复合管 2.PE80/100 级Φ20-1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3.PE80/100 级Φ20-400 燃气用聚乙烯(PE)管材。 4.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大口径煤矿抽放瓦斯用涂层螺旋焊接复合钢管 5.煤矿井下用纤维增强聚乙烯管(工作压力可达 10Mpa,是行业内*高,并获国家煤检塑料管道*高压力 4.0Mpa 煤安标志认证) 6.Φ63-400 钢丝网骨架/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7.Φ219-3000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新基建、市政基础设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水利管道的市场前景将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务院在政府工作重点报告中多次重点强调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近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 针对市政水利管道公司自2016年开始科技攻关,研制“超大口径管端数控扩口成型设备”,属国内首台套专用设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2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一体式柔性承插口钢塑复合管生产线”,首次实现了TPEP(外3PE内熔结环氧)技术和承插口钢管的结合,获得了革命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体式柔性承插口钢塑复合管” 集钢材优越的机械性能与高分子材料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于一体,延长了钢管的使用寿命,具有独特的防腐耐酸碱性、抗磨损、无结垢、助润滑、 耐负压,安装试压便捷等优越性,集合多种管材的优势于一身,是一种新型的给水、防腐管道。 多年来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各大煤矿集团的高度认可,已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恒源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矿业集团等国内各大矿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公司现有职工178 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52 人,其中高级职称5 人,中级职称18 人,专业功底扎实,技术力量雄厚,并与多家科技院校及专业设计研究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组建新型智能防腐管道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2014 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目前拥有2项发明专利和18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6年山东金诚联创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股权代码:“100395”。在刘开良董事长的带领下,公司员工不忘初心,勇往前行,公司规模和业绩呈程序倍增的趋势。十一年,公司始终坚持尊才重质、联通四海、创领未来的企业精神,我们愿以安全、可靠、环保、高品质的产品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企业形象: 对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以客户的满意为我们的服务准则: 对员工:倡导内部坦诚的沟通,以团队的成功带来个人的成功 对社会:实现企业价值,树立现在企业良好形象。
山东金诚联创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7
XM-ZX3中心静脉置管术训练模型
XM-ZX3中心静脉置管术训练模型   该模型主要用于训练经中心静脉插管给予病人肠外营养的治疗和护理,使用者可训练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消毒、穿刺、固定等操作,也可用于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一、主要功能: 1、模拟正常成年男性体型大小,解剖结构准确真实; 2、具有中心静脉置管术相关解剖结构:锁骨、肋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心脏、头臂干、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其相对解剖关系; 3、备有普通穿刺皮肤用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训练; 4、进针及置管可通过不同视窗展现。   二、标准配置: ■ 中心静脉置管术训练模型:1台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双极探火管 间接式 感温自启动 灭火装置
探火管式灭火装置是一套简单、低成本而且可靠度高的独立式自动灭火系统,随着行业场所的广泛应用,误启动情况偶有发生,造成一定的麻烦,为避免此类情况,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大力攻关,创新研发了双极探火管式灭火装置,极大地降低灭火装置误动作的比例。 优势特点:双路探测,动作可靠,结构简单,安全方便。一级预警,二级确认后启动,减少误动作。双探火管释放,灭火剂喷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应用范围:探火管式灭火装置解决了电器设备、控制箱、配电柜等易发生火灾的狭小空间的防火问题(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目前,该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石化、铁路、金融等行业。TH-J-E-42/150/170-SF间接式装置构成及原理双极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由容器、容器阀以及双极探火管、压力表等组成、探火管通过容器阀连接到容器上,一路探测到火源时发出预警信号,另一路再次探测到火灾信号并爆破压力下降,启动容器阀,通过释放管将灭火剂通过喷头释放,扑灭火灾。释放方式:间接式型号规格:TH-J-E-42/150/170-SF灭火剂充装量:42kg(0-5%)20℃贮存压力:5.7MPa最大工作压力:12.4MPa单位体积所需灭火剂最小量:1.14kg/m3(A类)0.69kg/m3(B类)探火管最大长度:2×25m释放管最大长度:12m工作温度范围:0~50℃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0
BEX-8510 理想真空二极管综合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但电子在金属内部所具有的能量低于在外部所具有的能量,因而电子逸出金属时需要给电子提供一定的能量,这份能量称为电子逸出功。研究电子逸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很多电子器件都与电子发射有关,因此研究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对提高材料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本实验还可以利用磁控法测量电子荷质比,研究真空中电子能量遵从费米-狄拉克分布。   仪器概述 本实验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只理想(真空)二极管和套在理想二极管外的通电螺线管线圈。本实验通过测量金属钨的电子逸出功,将钨丝作为“理想”二极管阴极材料,阳极做成与阴极共轴的圆柱,把阴极发射面限制在温度均匀的一定长度内而又可以近似的把电极看成是无限长的无边缘效应的理想状态。金属电子逸出功(功函数)的测定实验,综合性地应用了里查逊直线测定法、外延测量法、补偿测量法和磁控法等基本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有比较好的技巧性训练。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实验。   仪器特点 独立的理想真空二极管座:理想真空二极管插在独立的管座之上,并且配有透明的亚克力保护罩,既可以直观的观察真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有效地保护玻璃器件。独立的管座上刻有清晰的实验原理图,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整个实验原理。   精确的阳极电流测量模块:阳极电流测量模块采用微安级电流放大器,采用四位半数显表,测量范围可达0.1uA~20mA,可以准确、精细、稳定地测量到微弱的阳极电流。 稳定的阳极电压输出模块:阳极电压输出采用线性电源,输出幅度达到0~160.0V,可以稳定、高效地提供真空二极管的阳极电压。 便捷的数据采集接口:每个实验电源都配置模拟数据采集接口,可以连接电压传感器和PASCO数据采集软件,可以实时地采集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测试结果,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及典型数据 实验一: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表1:在不同阳极电压和灯丝温度下的阳极电流及其对数值,作 lgIa~√Ua 图,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截距 lgI 填入表2。     表2: 在不同温度T时所算得的 lg( I / T2) 和 1/T 的值 根据表2作 lg( I / T2) ~1/T 图,求直线斜率 m 直线斜率:m = -22802 逸出电势: φ = 4.53 (V) 逸出功(功函数)eφ = 4.53 eV 与逸出功(功函数)公认值 eφ=4.54eV 相比的相对误差:Er = 0.33%   实验二:电子在径向电场和轴向磁场中的运动(磁控法测量电子荷质比)   实验三:费米-狄拉克分布的研究     实验四:理想真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部件清单 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仪   BEM-5715    可调直流 (恒压恒流) 电源I,12V/1A   BEM-5055    理想真空二极管盒   BEM-5716    螺线管线圈   BC-105236    连接导线,2mm护套香蕉插头,红   BC-105238   【2】 连接导线,2mm护套香蕉插头,黑   BC-105239   【2】 连接导线,4mm香蕉插头,红   BC-105084    连接导线,4mm香蕉插头,黑   BC-105083    连接导线,4mm护套香蕉插头1m, 红   BC-105074    连接导线,4mm护套香蕉插头1m, 黑   BC-105073    电源线   BC-105075    用户手册   CD-M-BEX-8510B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17
浙江“揭榜挂帅”产研融合平台上线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表示,“找教授”平台与“揭榜挂帅”平台的融合,将提升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增强企业发布技术难题需求的积极性,提高“揭榜挂帅”项目转化率。期待厅校能够继续共同探索浙江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
浙江省科技厅 2021-04-27
模拟驾驶六自由度动感平台仿真
针对六自由度电动或液压平台,输入六个缸体的空间几何数据,建立电动缸空间运动模型。在六自由度平台合理的运动范围内,输入任意六自由度数据(X,Y,Z坐标,以及绕X,Y,Z轴的旋转角度),可以精确计算出每个缸体运动的长度,并用三维图形进行显示。 每个缸体采用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缸体长度,通过给定不同的驱动电压和驱动时长,可以使得六自由度平台做出预定姿态。 若相关企业需要,该专利可低额转让,具体价格面议。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FC-AE航电地面仿真测试平台
当前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 以其高速率和高可靠性在航空电子环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典型的战机航电系统如下图所示: 为研究航电系统的性能,经常需要搭建地面仿真平台进行预先的评测。对应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搭建如下的地面仿真系统: 该系统包括自研制的: FC-AE仿真接点卡、FC-AE协议分析/监控卡、 FC-AE故障注入卡、 FC-AE网络交换机、FC-AE 数据监控记录分析仪。上述五项设备可以独立使用,也可部分或全部联合构成航电地面仿真测试平台使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是将CPU刀片、DSP卡、GPU卡通过高速总线进行互联;采用异构并行计算框架,实现多机、多卡、多核的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提供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算法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采用传统的串行思路编程即可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 该计算平台相对于传统的服务器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计算能力强的优点。由于CPU适合逻辑业务、DSP适合粗粒度的并行计算、GPU适合规整数据的细粒度计算,所以通过CPU刀片、DSP卡、GPU卡数目的组合配置,可适合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业务。 1.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为6U高标准的服务器,最多可支持三类(CPU/DSP/GPU/)、9张板卡。在板卡间提供网络和PCIE的高速数据总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 平台硬件包括一个主控板和8个扩展插槽。主控板集成1片Intel i7的CPU;8个扩展插槽可插CPU刀片、DSP板卡、GPU板卡及其任意组合。因此即可组成小型的PC集群,也可以组成高性能的GPU服务器、DSP服务器,或它们之间的组合。该硬件平台还可通过InfiniBand高速网络进行扩展,最大可形成20个服务器互联的统一的软硬件系统。 2. 软件环境: 平台中的CPU主要起控制作用,计算任务主要由DSP和GPU承担。针对高密度计算资源,通过软件框架屏蔽硬件差异。软件框架如图2所示。 平台提供动态链接库,封装任务的调度、CPU与DSP之间的通信、CPU与GPU之间的通信等功能。用户在动态链接库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3. 参数指标: ? 单台计算能力:插8张DSP卡,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当于40台8核Intel i7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插4张GPU卡,做场强计算,相当于50台Intel i7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 尺寸:6U标准高度,(420±0.6)mm×(256±1)mm×(≤500)mm(宽×高×深);重量:<35公斤;功耗:<1000瓦。 图1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硬件示意图 图2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软件框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与应用
研制背景:企业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需求在扩大,数据投入在持续增加;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潜在价值高;使用者难以有效地操作使用;业务复杂,调参静态组合参数过程繁琐; 平台技术: 微服务的构建方式,微服务、前后端完全分离。 分布式开发框架——SpringCloud Web开发框架——SpringBoot 、VUE(ELE) 机器学习算法框架——R、Spark集群计算 数据存储工具——Mysql、JPA、Hadoop(集群) 中间件: RabbitMQ
山东大学 2021-05-11
文档数字化与资源共享平台
完成团队简介:高岭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流量与性能分析,以及嵌入式Internet服务、网络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领域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3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陕西省、西安市等颁发的优秀成果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陕西省科技文档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体系 成果内容:文档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是承载未来陕西省科技信息资源中心四大平台之一,以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全省科技文档统一建设、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其主要核心技术如下:(1)海量异构资源动态管理模型:针对服务类型和服务属性的多样性,提出了动态模型管理方法,结合数据挖掘、策略设计模式等理论,采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实现资源动态定义模型。对不同服务类型,根据不同类型调用相匹配的函数,实现43类不同格式服务资源自动化转换为规范格式的服务资源。(2)属性级可控访问:基于规范属性标准与RBAC模型,将资源属性信息独立保存,建立授权用户与资源属性的直接关联,实现对资源的属性级授权控制,在单次授权的基础上实现二次授权及多次授权,进一步提升权限控制的灵活性。(3)多类型径向筛选:通过对筛选条件的优化分析,构造以筛选关键字、公共信息服务类型、规范属性、属性值为筛选路径的径向筛选技术,并通过匹配用户历史筛选,主动对筛选结果进行内容过滤,返回个性化的可控筛选。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合作推广。 预期成果收益:进一步市场化放大约需投入180万元,若建成覆盖陕西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年服务人群数量10万计,每人次节约相关费用15元计,每年能够为社会节约150万元。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2 93 94
  • ...
  • 161 1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