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云终端“乾Q100”
水滴浮雕 超强散热新典范 ·3000个超强散热孔,酷冷风暴开启 ·水滴浮雕造型排风,双侧面出风口联合散热 ·内置风扇快速排出热量,低温低噪表现佳,保障性能释放 ·环保升级,绿色节能,极致宁静 精致轻盈&小巧灵活 ·精致轻盈 轻薄的合金金属机身,秉承简约外观风格 体积仅1.5L,比普通主机减小97.5% ·小巧灵活 支持VESA底座,易拆装,方便大规模配置升级 可壁挂、可立式,优秀的“空间收纳大师” 产品规格 类别 技术指标 型号 Q100-E50 Q100-E10 Q100-E80 Q100-E30 ... CPU 支持Intel I3/I5/I7 标压处理器 内存 4G/8G/16G/32G 存储 - SSD 128G/256G/512G/1T- HDD 128G/256G/512G/1T 显示 VGA + HDMI 网络 2*1000M + 无线网卡 外设接口 - 8*USB口- 最少1*(Audio_out+Mic_in) 类别 技术指标 型号 云终端 Q100-G60 CPU Intel第十代I3 10100处理器(四核八线程3.6GHz) 内存 16G DDR4 支持扩配 显卡 Intel UHD 630 硬盘 512G SSD 支持扩配 网络 2*千兆网口;配置802.11ac无线网卡 显示接口 1*VGA,1*HDMI 产品尺寸 20cm*20cm*4.44cm(L*W*H) 产品接口/配置 赋予终端“无限”权力 ·双频WIFI+蓝牙:外置无线WIFI和蓝牙选配,专为办公量身打造 ·千兆网口,稳定可靠:标配RTL8111H千兆网卡,更快更稳定 ·4K高清,视不可挡:4K高清分辨率,配置HDMI+VGA接口,支持双屏同显异显 ·配置方案,自由可选:Inteldesktop方案,自由搭配intelLGA1151Socket不同代处理器,成本可控 ·多硬盘位存储,秒速开机:支持1*msata,1*M.2NVMe固态硬盘,开机速度快人一步 自主研发OEIDP桌面协议 ·桌面带宽占用更小 内置场景智能切换压缩算法和智能数据缓存技术,高清视频播放、图形图像处理,同等画质均降低50%带宽,节约成本 ·用户体验更流畅 上百个应用程序窗口多开,平滑切换,稳定流畅不卡顿 ·外设兼容更广泛 自动识别/自定义识别双重保障,广泛支持上千种新旧外设型号 产品优势 八大产品技能,创新研发 单云终端多操作系统 一个云终端可以部署多个桌面操作系统,提供系统选单,支持win7、win10、Linux、国产操作系统 云终端断网,可使用桌面 支持复杂分布式的网络环境,终端离线,桌面可继续使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云端,保持连续性 桌面“U盘急救系统” 桌面宕机,无网络情况下通过U盘启动,3分钟恢复云终端操作系统,应急预案更有保障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120000小时 盘网双待,关机不留痕 桌面虚拟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也可通过本地硬盘缓存,两种模式无缝切换 云终端统一下发桌面镜像 无需配置服务器,采用云终端作为服务端,实现镜像统一下发,降低建设成本 端到端100MB/S极速下发 通过网络直连,实现终端到终端的极速下发,千兆网络环境下,下发速度可达100MB/s 跨网段智能远程管理 大规模、分散云终端跨网远程统一管理,支持远程批量唤醒、关机、重启
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23
奥威亚智慧云眼
奥威亚智慧云眼 简易而不简单 轻松满足: ·视音频采集 ·督导巡课 ·高清录播 ·直播互动 优势特点: ·体型小巧 功能全面 极简部署 拍摄、录制、直播、互动、跟踪、音频处理功能“All in one” 小巧体积,便于安装;极简化设备搭配,接线、运维更便捷 ·高清拍摄 智能跟踪 内置高清超广角镜头,保障课堂画面的高清采集效果 具备智能图像识别功能,支持课堂多画面自动跟踪切换 ·高还原画质 传输无延时 标准网线“一线通”专利技术 高度还原视频质量,防干扰、无延时 ·教学音质清晰保真 内置数字音频算法,拥有回声消除、自动增益、噪声抑制等功能 ·兼容多种控制方式 网络控制面板、大屏端控制软件、触控面板等多种控制方式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12-21
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系统
完成人简介:耿国华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且杰出会员。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新性研究,近年主持完成973前期预研、中奥合作项目、国科金面上项目5项等多个项目,合作完成国科金重点及863目标导向项目,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能信息处理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6项。 成果内容: 针对文物形状的特殊性,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破碎文物的计算机辅助复原。本系统采用形状匹配技术,通过三维输入设备实现文物碎片的数字化,研究其空间曲面轮廓线的提取,并根据轮廓线的匹配结果实现破碎文物的拼接复原。实现了曲面模型的匹配拼接、三维曲面模型的融合和复原后曲面的三维编辑,构造了自动拼接与手工调整相结合的文物复原过程模型,为文物研究及文物保护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的数据。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文物的三维数字化;破碎物体的自动拼接;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破碎物体拼接方案的输出;修复后三维模型的三维展示。 成果用途:本项目研究为考古文物及古生物学遗物的复原、修复、仿制提供依据,填补国内空白,开辟计算机辅助复原的新领域,另外还可应用于工业检测过程中的工业件识别及医学领域的外科手术导航。 成果成熟度:市场化产品阶段(技术完全成熟,缺乏资金进行产业化) 投资方式:企业出资采购,学校为主体和企业共同实施转化;学校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与其他单位共同实施转化。 预期成果收益: 平台进一步优化推广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1510072633.8 一种压缩感知矢量几何模型的压缩及恢复方法 授权 自有 2013SR090796 兵马俑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 获批 自有
西北大学 2021-05-11
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耿国华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且杰出会员。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新性研究,近年主持完成973前期预研、中奥合作项目、国科金面上项目5项等多个项目,合作完成国科金重点及863目标导向项目,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能信息
西北大学 2021-01-12
RandomGo计算机围棋博弈系统*
  成果完成年份:2011年7月 成果简介:本项目构建了基于windows平台及linux平台的分布式计算系统,用以完成十九路围棋的计算机博弈。本项目由学生自主开发并且参加2010/2011年的中国机器博弈锦标赛获得全国银牌(2010)及金牌(2011)。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 应用范围:计算机围棋博弈 现状特点:国内第一 技术创新:独创的基于蒙特卡洛的概率拟合算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 FPGA 的实时视差计算系统
基于 FPGA 的实时视差计算系统,属于图像处理系统,目的在 于获得更快的视差计算处理速度,从而提高视差计算的实时性。本发 明包括左图像获取模块、右图像获取模块、变换模块、海明距离计算 模块、视差计算模块、一致性检测模块和表决模块,左、右图像获取 模块从外部读取左右图像数据,变换模块缓存左右图像数据,进行中 心变换得到左右位向量,海明距离计算模块计算左右位向量之间的海 明距离,视差计算模块根据海明距离计算左右视差,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应用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其中计算机视觉所做贡献最大,其规模占比超过35%。面向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发展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重大需求,攻克了多任务迁移目标检测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高精度人脸/掌纹识别技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一系列奖项,在目标检测与跟踪、目标识别、医学图像智能分析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相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通用锅炉水动力计算软件 HYDROSYS
基于复杂流动网络计算理论,将电站锅炉蒸发受热面抽象为以节点、受热回路和连接管等元件组成的流动网络系统,根据遵循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流动传热试验关联式,建立流量分配的非线性计算数学模型,采用Fortran和Visual Basic混合编程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电站锅炉水动力计算软件HYDROSYS。 软件根据系统部件以及实际功能划分为不同的设备和功能模块,各个模块间相互结合,可以对各种容量等级、各种蒸汽参数、各种炉型(П型、塔式、T型)、各种管圈型式(螺旋管圈水冷壁、垂直水冷壁)和燃烧技术(切向燃烧方式、墙式燃烧方式、W火焰方式、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的亚临界汽包锅炉、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动力和壁温特性进行计算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大规模虚拟场景的构建与优化技术
探索虚拟环境的真实感知以及虚实环境融合的一致性理 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虚拟环境的构建、大规模场景绘制、沉 浸式真实感漫游、目标检测与识别等关键技术,在高分遥感 影像增强的虚拟仿真、高清立体显示、多用户虚拟漫游等方 面研究特色鲜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多通路环绕声和虚拟听觉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声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1958年)开展空间声重放的研究单位。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声学、电声学、声信号处理、室内声学、音乐声学等,特别侧重于双耳听觉与心理声学、声场空间信息重放方面的基础研究。 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系统地开展了立体声、环绕声及其重放声场方面的研究工作。从 2000 年代开始,对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重放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已设计和建立了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快速测量系统。2005年建立了首个中国人受试者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数据库,2009年和2010年分别建立了KEMAR人工头的近场和超高空间分辨率的HRTF数据库,2010年完成了虚拟听觉环境实时绘制系统的研究工作,2015年已建立了中国人受试者样本的近场HRTF数据库(国际上第一个真人受试者的近场HRTF数据库)。成果“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重放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与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如华为、国光电器公司、TCL等)合作开展虚拟听觉与多通路环绕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已实现产品产业化生产。 快速HRTF测量系统 多通路环绕声重放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 92 93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