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绿色高效路基边坡排水技术
排水钉节段由PVC或PE管外周包裹一层毛细透排水带装配组成。毛细透排水带,是一种在表面开设形如Ω型的密集导水通道的软质薄塑带,厚约2.0mm,在宽度方向每隔1.5mm开设直径约1.0mm的导水槽孔,每个导水槽孔下方,开设约0.3mm宽度的毛细槽沟。 铺设时,毛细槽沟面朝下。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水经毛细槽沟进入导水槽孔中;土颗粒因重力作用自然沉淀,不会随水进入导水槽孔内,产生淤堵。导水槽孔中的水在虹吸和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向出口,继而在导水槽孔内产生负压,毛细槽沟附近的水,在毛细力和导水槽孔内负压的作用下,被源源不断地吸出和排出,可大幅增加排水效率。排水钉主要由排水钉节段和排水钉接头组成。其中,排水钉节段长1-3m,排水钉接头是将2个排水钉节段对接起来的连接套。接头内径与排水钉节段的外径一致,内部留有较大的对接缝隙,可将上一排水钉节段收集起来的水通过此缝隙排入PVC管内,以缩短排水路径,加速排水。
中南大学 2023-04-19
低碳高效转化与利用技术
本成果通过系统计算、材料筛选等方式对氢能、生物质能和二氧化碳实现高效转化利用,同时可对污染物(CO、VOCs、COS、CS2等)化学链脱除,具体包括:制氢、储氢研究;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包括生物质/污泥/塑料/固体废弃物的热解、气化、碳化等处理,得到高值化合成气、生物油或炭基材料等;CO2的高效转化利用,包括CO2吸附剂的设计制备,CO2的热化学裂解等;基于化学链的能源转化技术,具体包括化学链制氢、化学链甲烷转化、化学链甲醇转化、化学链丙烷脱氢、化学链高炉煤气脱除CO、化学链VOCs转化、化学链脱硫等;先进能源材料制备,可研究性能优异的气凝胶材料,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低碳转化与利用。
中南大学 2023-06-05
天然植物、香料精油高效提取技术
植物香精油,又称芳香油,是天然植物和香料的精华,被誉为“植物香料的灵魂”,它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蕴含于植物香料体内,具有浓郁、鲜明的香气特征和一定挥发性。植物精油,在植物学上称精油(essential oil)或香精油(ethereal oil),商业上称芳香油(aromatic oil),化学和医药学上称挥发油(volatile oil),是天然香料的代名词,它是一类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体内分子量较小,用水汽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几乎不含高沸点成分,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有一定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物质。精油的提取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传统的水汽蒸馏提取、压榨法、吹气吸附法和现代的超临界CO2提取。 本试验首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对天然植物(生姜)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蒸馏萃取(SDE,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solvent extraction)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易挥发成分提取方法。它把食品的浆液置于一圆底瓶中,圆底瓶连接在仪器的右侧;以一鸡心瓶盛装溶剂,连接于仪器的左侧,2瓶分别加热,水蒸汽和溶剂蒸汽同时在仪器中部被冷凝下来,水和溶剂不相混溶,在仪器的“U”形管中被分开来,分别流回两侧的瓶中,结果蒸馏和提取同时连续进行,并且只需要少量的溶剂就可提取大量的食品。该方法利用Likens-Nickerson装置,把蒸馏和萃取两步合二为一,提高了提取效率,减少了溶剂用量,节省了时间;并且同时蒸馏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不需复杂预处理,可直接进行GC/MS分析,免去了操作污染,节省了萃取时间,得到的提取物气味浓郁,能把mg/L级挥发性有机成分从脂质或水质介质中浓缩数千倍。同时蒸馏萃取应用在苦杏仁挥发油、花椒挥发油、四川凉山杜鹃挥发油、芥末膏制品的风味成分的提取中并达到了很好的提取效果,在乌龙茶和鲜茶香气成分的提取上也有应用;该法还用来提取牛肉风味料、蒸煮鸡肉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甚至还可以对烟草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安全高效磁力耦合软启动技术
针对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特性,以磁力耦合传动技术为理念,发明了一种可控磁力软启动装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1 项。该项目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下一阶段将开展可控磁力软启动装置研制工作以及实验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马铃薯渣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对产量大、干燥储藏难、易腐坏变质的马铃薯渣进行高效整体综合利用,发 展增重效果显著的功能性饲料、高膳食纤维增稠剂、瓦楞纸板粘合剂等产品,实 现马铃薯淀粉加工废弃物快速、规模化消纳技术的产业化,可有效解决马铃薯淀 粉生产企业薯渣处理的难题,提高企业效益,推动马铃薯淀粉加工行业健康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中草药活性成分高效筛选技术
我国中草药资源并未随着药物现代化发展而得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中草药活性成分高效筛选鉴定技术。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在靶向药物筛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多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同时检测的中草药活性成分高通量靶向性筛选技术,为基于中草药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高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
成果(技术)简介: 本技术通过分子技术合成了系列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具有高防水和拒水性,将其应用于织物涂层时,该织物涂层具有干爽、柔滑手感;在织物增重 15 g/m2 情况下,其透湿量最高已达 2310g/m2·d,耐静水压可达 2-3 万帕,与市场溶剂型防水透湿涂层胶性能相当。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新材料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 外 观 乳白 不挥发物含量(%) 25±3% 耐水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
成果(技术)简介: 本技术通过分子技术合成了系列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具有高防水和拒水性,将其应用于织物涂层时,该织物涂层具有干爽、柔滑手感;在织物增重 15 g/m2 情况下,其透湿量最高已达 2310g/m2·d,耐静水压可达 2-3 万帕,与市场溶剂型防水透湿涂层胶性能相当。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新材料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 外 观 乳白 不挥发物含量(%) 25±3% 耐水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采用湿法凝固涂层技术开发一种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该涂层材料具有透气(包括水蒸气)防水、防紫外线、耐化学药品侵蚀,可完全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80~120 nm)和脊髓灰质炎病毒(27 nm)等,涂层材料的最小孔径可根据涂层剂配方和加工条件控制在 1 nm 左右,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阻隔防护服装面料、隔离封闭空间材料、高级篷盖布、帐篷和遮阳篷等。涂层剂的主体成分是一种介于一般橡胶与塑料之间的高分子,此外还添加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的有机氟拒水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和光催化杀菌灭毒剂,具有塑料的高强度,又具有橡胶的高弹性,且伸长率大,硬度范围宽。具有优异的耐油、耐低温、耐臭氧、耐辐射和绝热、吸振的特性。其负重性、电性能、耐霉菌、耐酸雾和耐某些化学介质的性能也相当优越,耐磨性更为突出。通过对目前医疗卫生行业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的综合考察并结合工农业、运输业、仓储业、物流业、潜水以及功能服装行业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能高效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80~120 nm)和脊髓灰质炎病毒(27 nm)、耐酸碱、耐老化、耐紫外线和防水透湿的多功能材料。该多功能涂层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耐水压 5 m 以上; (2)有效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3)高的透湿量和透气性; (4)优良的抗紫外线和耐候性能; (5)抗静电; (6)耐酸碱,耐化学药品侵蚀; (7)手感柔软,耐低温; (8)优良的机械性能。 技术原理及流程: (1)涂层剂配制 本专利使用 FR902 作为涂层剂的主要成分,溶剂选择 FR903。用 FR904、FR905 对涂层剂溶液进行改性,并按比例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及光催化杀菌灭毒剂。 (2)阻隔防护材料加工 涂层方法选择凝固涂层法,所使用的设备为湿法凝固涂层机,据了解天津纺织集团有一台从英国进口的设备,另外南方江浙一带纺织品后整理企业有这样的设备。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已获一项发明专利。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利用这种多功能滤材可以生产高级医用防护服,避免了目前医用防护服层数多、透气性差、液体容易穿透、透湿性差的缺点;利用这种材料还可以制作移动隔离舱的隔离层、疫区帐篷等。通过变换支撑面料还可以加工成可密封篷盖布,保证跨疫区运输物品的卫生安全。 
天津大学 2021-04-11
高耐磨性螺旋输送机成套技术
螺旋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连续输送,在输送矿物等硬质物料时,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螺旋输送机出现早期磨损失效,寿命普遍只有半年左右。这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并且由于事故频繁和设备更换,导致停工停产,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螺旋输送机失效的形式主要是螺旋叶片的磨损,产生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叶片—磨料—筒体”这一组摩擦副中,叶片的磨损条件比筒体严重,二是为了便于成形和焊接加工,叶片普遍采用低碳钢制造,耐磨性不好,并且,一旦叶片和筒体间的间隙增大,物料会粘结到筒体上,从而显著的增大叶片的磨损,并降低了输送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1、对设备进行刚度与变形设计;2、对筒体和叶片进行间隙可调整设计;3、对磨损最严重的叶片部分采用创新性的高耐磨性结构设计,从而大幅度提高叶片的耐磨性。设备研制完成后,进行了三年的现场使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项研究,有效延长了螺旋输送机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更新设备和返修设备的费用;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维修和停机时间;实现了将螺旋输送器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半年提高到三年的预期目标,并且经过三年运行后,螺旋叶片无明显磨损,预计还可更大幅度的提高使用寿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742 7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