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功能性米线加工及保鲜关键技术
"米线又称米粉、米面条或米粉丝,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米制品消费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主食的消费需求更加趋向于追求方便、营养和健康,同时适用于糖尿病人、肾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食用的功能性(中低 GI、低蛋白、高纤维等)米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针对传统米线行业原料标准缺乏、加工技术落后(粉碎不均一、糊化不充分、老化难控制)、产品品质低(断条率、糊汤率高,质量不稳定等)、保质期短、系列产品匮乏等突出问题,通过原料标准化、精准配米、回生调控、栅栏保鲜等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开发了品质优良、方便营养的速食米线、适用于糖尿病人、肾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食用的系列功能性(中低 GI、低蛋白、高纤维等)米线产品。该项目对于推进我国米线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产品创新性: (1) 基于米线原料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精准配米技术,实现米线原料的标准化。 (2)革新了传统米线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的半干法柔性粉碎-回流增压自熟-回生精准调控技术,显著提升了米线产品的品质; (3开发了物理-化学栅栏保鲜关键技术可有效抑制鲜湿米粉的微生物增殖、水分流失,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货架期在 6 个月内以上,成本低,绿色安全。 (4) 通过植源性活性成分适度调控内源性消化酶,控制淀粉的消化速率,结合功能性多糖,调控葡萄糖释放速率,使得米线可以在肠道内缓慢消化,保证血糖平稳,避免血糖骤升,适合糖尿病及控制体重人群食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通过酞菁纳米线掺杂来提升P3HT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的表现
对于空穴传输材料而言,最常见的小分子掺杂是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和4-叔丁基吡啶。这两种掺杂的引入虽然可以提升性能,但是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对于水较好的亲和力会使得器件的稳定性大幅下降。Solar RRL发表的成果中,许宗祥课题组找到了一种新型p型掺杂有机小分子Zn(C6F5)2来提高P3HT的载流子提取与传输性能,并进一步提升了其器件稳定性。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清华大学任天令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清华大学 2022-03-11
油菜品种亚华油10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亚华油10号是由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7-23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165.2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1.52%,产油量65.8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38%;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173.56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7%,产油量72.0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2.46%。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0.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
创立了过冷共晶合金凝固的理论模型,阐明了深过冷单相合金和共晶合金凝固组织的形成机制,发展了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的扩扑准则,显示了非晶合金不均匀塑性变形过程中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素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国际旅游岛海南省三亚市,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别具特色,毗邻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海棠湾一线海景等风景名胜,是理想的学习生活之地。 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三亚第一所高校,现有财经与文旅系、城建与设计系、信息与服务系、传媒艺术系,开设旅游类、经济类、信息类等专业。学院依托北京法政集团的国际教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主品牌,已逐渐形成旅游与酒店类,信息与数字媒体类及建筑设计、财经、传媒类等五大专业集群与服务中心,满足社会发展的高标准,高素质的人才需求。 学院秉承科学发展观,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发展观念,着力提升学院办学活力,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争创海南一流,全国知名的应用型国际化职业学院。截止2024年1月,学校设有7个教学单位;有教职工344人,其中专任教师259人,学院在校生5900人。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2021-02-01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亚信公司,1993年,由几名留学生在美国创办。1995年起,在"科技报国"的理念下,亚信开始中国的业务,立足于为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提供解决方案和核心管理软件。2003年10月,亚信成功收购太平洋软件公司核心HRM(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BI(商业智能系统)业务,亚信公司成功转型为中国领先的全客户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承建中国第一个商业化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开始,在亚信的业绩上,写着中国六大电信运营商全部互联网骨干网工程和数百项大规模网络建设的傲人成就。在不少具有"世界之最"规模的电信建设项目上,也刻下了亚信的名字:全球最大的VOIP骨干网、全球最大的视频会议网、全球第二大移动BOSS业务系统等。成立伊始,亚信就立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软件产品,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大型软件开发体系和流程,是中国重点软件企业之一。亚信在大型软件上的成功,不但标志着中国人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在网络通信的核心业务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亚信从中国走出去,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带进来,逐步摸索,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全的高科技企业管理体系。一支由留学生、职业经理人、本地优秀人才组成的管理团队,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体系、资本等与中国大陆丰富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和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使亚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最优整合。这些优势保证了亚信能够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为客户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亚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现拥有员工近千人,在香港、成都、广州、武汉、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2003年,亚信实现销售收入1.16亿美元,净收入5750万美元,净收益440万美元。2000年,亚信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亚信曾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500家高速成长企业,并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优300小企业”。亚信还被公认为"新一代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典范。国家的强大和经济发展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亚信正肩负这样的使命,亚信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根植于中国、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宏伟远景的世界级高科技企业”。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2021-01-05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创建于1991年,是规模较大的仪器制造专业工厂,拥有“亚荣”“金叶”注册商标,生产SY系列高温旋转蒸发器,RE系列水温旋转蒸发器,自动纯水蒸馏器等产品是医药工业、化学工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实验室等单位的必备仪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建厂以来,企业生产逐步扩大,拥有完备的生产制造设备和各类检测仪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产品制造要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质量具有可靠的保证。旋转蒸发器系列产品已得到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多项专利证书。获得国家技术监督颁发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计量合格证》并每年通过年审。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的产品质量,精益求进,不断提高。技术力量日益雄厚,与时俱进,从单一品种发展到品种成系列,从多功能型到简便型,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五大类、几十种规格的产品行销全国23个省市。同时出口远销亚非欧美等地。RE52系列旋转蒸发器和93型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产品多次在国外展出。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工程技术人员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国内采用高强度、高耐磨、润滑优的新一代聚四氟乙稀(塑料王)用于旋转蒸发器的蒸发管道免除因玻璃管道爆裂,损坏溶液和中止实验等缺陷,受到国内外广大用户的好评。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以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服务质量深受用户的信赖和赞誉,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厂员工始终奉行“敬业、务实、竞优、拼搏”的企业精神。“立足广大用户,面向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以质量求效益,以规模效益参与竞争,以优质服务占领市场”为企业的目的。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2021-12-07
浙江腾亚工贸有限公司
浙江腾亚工贸有限公司 2022-05-24
结核亚单位疫苗的应用开发技术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已有的结核疫苗BCG对预防儿童严重的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效,但其免疫保护作用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至成人阶段已无有效的保护作用。兰州大学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发结核亚单位疫苗,经八年潜心研究,已筛选获得有效的结核亚单位疫苗。我们融合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时期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构建ESAT6-Ag85B-Mpt64(190-198)-Mtb8.4(缩写为EAMM)、Mtb10.4-Hspx(缩写为MH)、EAMM-HspX(缩写为EAMMH)和EAMM-Rv2626(缩写为EAMM26)等八种以上融合蛋白亚单位疫苗。通过动物毒力株攻击保护效率试验评价,筛选到EAMM+MH、EAMMH和EAMM26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力,其保护效果与BCG疫苗诱导的保护力相当或更强。
兰州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