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学生综合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基于学工核心业务,结合智慧校园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前端通过一站式平台、校园APP、自助终端方式呈现,基于表单流程工具开发的流程服务,并与学工业务打通,实现线上线下打通,实现无纸化办公; 提供从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离校的全流程化管理,实现服务和管理打通; 另外学工业务和学校现有门户平台、认证平台、教务平台、一卡通平台在数据上实现完全共享,依托数据中台,提供强大的自定义数据与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全面动态管理和学生数据的精准化管理,能更好的辅助决策; 结合业务中台流程工具和消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工作提醒机制,实现消息及时、全方位触达,各层次用户可快速准确的点击进入操作,真正做到快捷、方便学生办事、高效解决学生困难。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30
锐取“云端学校”解决方案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3
一种研磨制备具有交换耦合作用的复合铁氧体粉末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381605.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磨制备具有交换耦合作用的复合铁氧体粉末的方法,属于磁性铁氧体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的硬磁相是水热法制备的SrFe12O19铁氧体粉末,软磁相是熔盐法制备的Fe‑B粉末,硬磁相和软磁相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后,研磨10到30分钟,即可形成具有交换耦合作用、呈单一相磁行为的复合铁氧体粉末。该方法无需高温烧结即可产生交换耦合作用,因而对制备复合铁氧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具有双相交换耦合并保持高矫顽力的复合永磁铁氧体
(专利号:ZL 201510023278.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相交换耦合作用并保持高矫顽力的复合永磁铁氧体,属于磁性铁氧体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铁氧体是采用水热法单独制备、并经过酸洗的SrFe12O19和CoFe2O4铁氧体纳米粉末按照一定质量比压成圆片,然后分别在700~900℃的温度下煅烧2h制备而成,含两相的铁氧体即对外显示单一相磁性行为,即存在交换耦合作用。该复合铁氧体由于采用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CoFe2O4铁氧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成果介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深度调峰就是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将机组的负荷调节下限从原来的50[[[[%]]]]Pe下调至30[[[[%]]]]Pe,甚至更低。控制难点在于:当机组处在低负荷工况时,机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具有快速变化的特征,常规控制策略难于有效控制。本项成果采用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技术,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平稳控制。市场前景本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能丹东、华能大连、华能营口、华能井冈山、华能大坝、国投钦州、大唐当途、中铝银星、国信射阳港、国华筹光等电厂近30台300MW亚临界、600MW和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深度调峰中。特别是,已成功将华能营口电厂#4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负荷深调到15[[[[%]]]]Pe,并实现了机组”干态/湿态”的一键转换控制,达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深调水平。目前,在国内已完成的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大部分均采用了本深调优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1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深度调峰就是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将机组的负荷调节下限从原来的50%Pe下调至30%Pe,甚至更低。控制难点在于:当机组处在低负荷工况时,机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具有快速变化的特征,常规控制策略难于有效控制。 本项成果采用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技术,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平稳控制。 本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能丹东、华能大连、华能营口、华能井冈山、华能大坝、国投钦州、大唐当途、中铝银星、国信射阳港、国华筹光等电厂近30台300MW亚临界、600MW和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深度调峰中。特别是,已成功将华能营口电厂#4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负荷深调到15%Pe,并实现了机组”干态/湿态”的一键转换控制,达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深调水平。目前,在国内已完成的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大部分均采用了本深调优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3
大型直驱式风电机组并网变流器及变桨距系统
当前风力发电技术具有大功率、直驱式、采用变桨距技术等发展趋势。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5MW 以上直驱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模块化多重并联变流器的研制”等课题的支持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W 级全功率风电变流器,通过了满功率试验,实现了国产化全功率并网变流器关键技术的突破,可广泛应用于 MW 级直驱式风电机组。另外,自主研发了变桨距系统试验平台,采用“直流伺服 + 超级电容”的技术方案,已完成全部功能试验,其变桨距控制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 MW 级风电机组的变桨距系统。考虑到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风电变流器和变桨装置远期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找正测量仪
成果概况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找正测量仪是专为汽轮发电机组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测量对轮的张口误差和偏心误差而研制。也可以用于大型多轴段设备(如大型风机、水泵、建材炉窑等机械)的找正误差测量。 该测量仪主要由专用传感器D、专用传感器L、采样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等组成。整套仪器安装在被测对轮上随机组轴系一起转动。测量时,由采样控制器发出采样指令,传感器在预定的位置进行对轮对中误差信息采集,处理器对采集的误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并在LCD显示器显示出检修现场习惯采用的水平端面误差、垂直端面误差、水平圆周误差和垂直圆周误差值。 该测量仪已通过了省部级技术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是对大型旋转设备特别是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中心找正技术的一个革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数据处理方法,采样位置控制,实用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产品已经在125MW、200MW、300MW、330MW等多台进口、国产机组上推广使用。实践表明:该测量仪工作可靠,测量重复精度高,适用于目前国内各种型号机组“狭小”测量空间的需求。 主要特点该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可靠;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能满足“对轮外”径向空间不小于50mm狭小空间各种机组的对中测量需求。彻底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读表困难、测量不准的问题,是对传统的找正测量方法的重大革新。技术参数 量  程:0~10mm; 精  度:0.01mm; 采样点数:4×3;显示方式:LED数显; 通信方式: RS232      数据存贮:最新50次测量数据 显示内容:①上下、左右张口误差②上下、左右圆周误差③机组号、对轮号④日期、时间 市场前景 该项目成果主要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大型多轴段设备如大型风机、水泵、建材炉窑机械等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同轴度误差的测量。以火力发电机组为例,据了解,全国火力发电厂有数百上千家,以300MW发电机组因使用该测量仪器缩短检修工期1~2天计算,可多发电720~1440万度。因此,该项目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该项目成果产品视不同配置制造成本为1~2.5万元,市场参考价为10~15万元。按年销售100台估计,可创利税1000余万元。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JXPC系列汽轮发电机组检修盘车
成果概况 JXPC系列汽轮发电机检修盘车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在安装、检修过程中盘动转子轴系,以完成对轮找中心、滚压气封、测量动静间隙等工序。该检修盘车主要由电动机、主传动系、摆动箱和电器控制箱等主要部分组成。安装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大齿轮的一侧,利用气缸盖联接螺栓固定在下缸体中分面上。摆动箱可以绕盘车主轴来回摆动,保证盘车驱动齿轮很方便地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大齿轮进入或脱开啮合。检修盘车处于脱开啮合状态时,发电机转子可以自由吊入或吊出机组缸体。 主要特点 该项目成果产品已经在125MW、200MW、300MW、330MW等多台进口国产机组上推广使用。实践表明:该装置结构新颖、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用于600MW及以下各种规格的汽轮发电机组。 技术参数      参数 型号动力参数转速rph重量Kg适用机组容量Mw电压V功率KwJXPC1253802.239.5220125~150JXPC2003803.040.2260200~250JXPC3003804.043.2500300JXPC3503804.045.0500350JXPC6003807.545.0600600市场前景 该项目成果主要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大型多轴段设备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盘动转子用。一方面可以大大缓解机组大修过程中“抢行车”得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对轮找中心、滚压气封、测量动静间隙等工序的工作效率。以300MW火力发电机组因使用该测量仪器缩短检修工期2天计算,可多发电1440万度。据了解,全国火力发电厂有数百上千家,因此,该项目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深度调峰就是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将机组的负荷调节下限从原来的50%Pe下调至30%Pe,甚至更低。控制难点在于:当机组处在低负荷工况时,机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具有快速变化的特征,常规控制策略难于有效控制。 本项成果采用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技术,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多模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平稳控制。 本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能丹东、华能大连、华能营口、华能井冈山、华能大坝、国投钦州、大唐当途、中铝银星、国信射阳港、国华筹光等电厂近30台300MW亚临界、600MW和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深度调峰中。特别是,已成功将华能营口电厂#4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负荷深调到15%Pe,并实现了机组”干态/湿态”的一键转换控制,达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深调水平。目前,在国内已完成的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大部分均采用了本深调优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