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学校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始称“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也是1921年中国首次建立“交通大学”的最早源头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屡迁校址,数度更名,先后为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毛泽东主席为北方交通大学题写校名。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一大批在全国卓有声誉的系、组调至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号召,铁道部决定学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九里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2020年与成都市合作共建成都东部(国际)校区。现有成都九里、犀浦、东部(国际)和峨眉四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 在12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断奋进的光辉历史,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4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5位海内外院士和38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十余位两院院士。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轨道交通学科群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已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现设有33个学院(中心)等二级办学单位,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以“工科优势引领、文理内涵支撑、生医特色拓展、前沿智能交叉”举措,全力打造一流学科梯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A序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遥感技术等进入世界前50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US NEWS学科排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经济学与商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0.21‰。 竢实扬华,交通天下。西南交通大学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紧围绕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学科牵引、教学核心、科研驱动、人才支撑、经费保障”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以“一园五区”新形态科创园建设为抓手,坚决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答好“教育强国、交大何为”这一时代命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时代交大人的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2-01
南昌交通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是2001年经江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5年,学校成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目前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当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地处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家湖畔。随着2019年6月新校区正式动工建设,学校目前形成两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校园占地3169.08亩。学校配备有大型电子阅览室、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以及物理、机械、汽车、检测、力学、建筑、电工、电子、通信、单片机、网络、3D打印、物流、摄影、演播等1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17.06万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122万余册,电子文献122万余册。学科专业:学校现有土木建筑分院、机电工程分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人文法学分院、艺术与体育分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基础学科部等七院一部。学校目前开设了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艺、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及管理学类专业有26个,占全部专业的70.27%,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并且在交通工程类专业形成一定特色。近四年,学校共有25个专业参与全省专业综合评价,有5个排名第一,9个排名第二,总体排名靠前。通信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3个专业被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控机床与编程》《中级财务会计学》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教育教学: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点,学校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达40%左右。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大唐移动、省建科院、江西中核测绘院、南昌铁路局、江西运通汽车、中铁二十四局等几十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100%,进一步健全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依托铁路系统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和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的丰富企业资源(在赣企业6万多家,上规模企业1万多家,亿元企业1千多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位于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含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录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上市大型企业等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屡创新高,三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668项。科研创新: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组建了“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教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用”探索,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三年来,学校获批省级科研立项一百多项,签订横向课题12项,发表SCI论文、CSSCI论文、EI论文、中文核心论文、出版教材专著等数量也有所增加。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市厅级科研成果,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二百多项。学校移动通信实验室获批南昌市重点实验室,节能与结构实验室获批赣江新区重点实验室,微纳米功能材料团队获批赣江新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师资队伍:截止目前,学校共有自有教师694名,外聘教师174名,折合专任教师总数781人,生师比为17.80:1。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0.73%;研究生学历占比48.53%;双师型教师占比10.5%。开放办学: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已与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组织学生赴海外研学交流,有近百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党建思政: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和使命,把党的建设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教育事业,切实以“服务学生成才、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为核心,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保证政治方向、领导思政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学院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党建成果。《独立学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学生党建中心》获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学生入党公开答辩机制》获江西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三等奖;获评江西省高校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一个;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一个。社会声誉:学校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开拓办学思路,办学水平已位于全国独立学院前列,省内独立学院第一方阵,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总评榜综合实力独立学院20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宗旨 ,秉承“自强 厚德 求实 创新”校训精神,恪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德育教育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抓手,聚焦“双转”目标任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南昌交通学院 2021-02-01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公办本科层次理工类职业院校,创建于1958年,历经“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2024年升格为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学校占地1300余亩,建筑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在校生1.3万余人,设13个二级学院,开设30余个本科、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7个。建校以来,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质量立校、特色优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十余万技术技能人才,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贵州交通人才的摇篮”,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职业院校第一梯队。 学校聚焦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人才培养,重点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西部山区智能交通)两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以“高原峡谷高桥技术之塔、交旅融合研学之塔”为标志,带动交通物流等专业群的协同发展,形成“双塔交辉、群雄拱卫”的专业特色布局。学校育人环境资源优质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00万册,建成国家级课程19门,拥有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15个。建有全国独具特色的卧龙山实体隧道、鲲鹏实训桥梁、喀斯特山地道路智能运输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交通土建开放实训基地、智慧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网联虚拟仿真中心、绿色交通机电应用技术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等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和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195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33个。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近8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超过30%,博士等高学历教师超过60%。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4个国家级教师团队为引领,带动其他教师团队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40余项,教师(团队)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2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首批中央和国务院授予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2名核心成员担任学校专业带头人;免试专升本学生人数占全省高职院校近20%;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排名在全国1500余所高职院校中持续保持在前30位。 学校育人文化特色鲜明,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广阔舞台。贵州交通博物馆·教育馆、文化千岛艺术馆等11个“通途文化”育人场馆展现贵州千年交通发展和民族文化魅力;花卉种植基地、劳动教育基地“育”见劳动之美,点亮成长底色;舞台上、运动场、校园道路,打造时时、处处的真实课堂;通途双创园、创客空间释放创新潜能、点亮创意之光;科技社、艺术团等30余个社团助力每一个梦想自由飞翔。 聚焦新目标,迈向新征程。学校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塑造“胸中有大道、眼里有光亮、脑中有文化、手上有绝活、脚下有力量”的独特精神标识,建设“西部领先、行业标杆、全国一流、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职业大学,努力实现“学交通、到贵交,交旅融合、中国样板”的发展愿景。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2021-02-01
花生试验研究辅助工具
该项目在多年花生栽培和育种过程逐渐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法,技术内容涵盖了花生鲜样保存、果针标记、洗根、断根追肥、土壤样品处理等方面,可为花生栽培、生理生态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便捷有效的辅助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花生鲜样保存装置:可以避免传统保存方法对花生植株样品的破坏,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封存样品的精确拿取;一种花生果针标记装置:标记装置主体可以连续循环使用,做到了节能环保,使用过程便捷高效;一种节水便捷式花生洗根装置: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又解决了较小的根系无法被筛选,容易随水流冲走的问题,提高了花生根系的清洗效率;一种花生断根追肥培土一体机:通过断根作业,可以减少花生营养体生长冗余,通过同步追肥、培土,改善了花生生长土壤条件与营养需求,可以实现追肥、培土、断根等措施的机械化一体作业;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土壤研磨装置:设计便于研磨发力,实时观察研磨过程,又可避免研磨过程土壤细粉的溢出,实现了操作过程的清洁化;一种便捷省力的土壤筛:可实现便捷省力的筛分土壤,极大的节省了人力,使用更加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花生试验研究辅助工具
该项目在多年花生栽培和育种过程逐渐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法,技术内容涵 盖了花生鲜样保存、果针标记、洗根、断根追肥、土壤样品处理等方面,可为花生栽培、 生理生态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便捷有效的辅助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花生鲜样保存装置:可以避免传统保存方法对花生植株样品的破坏,装置操作 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封存样品的精确拿取;一种花生果针标记装置:标记装置主体 可以连续循环使用,做到了节能环保,使用过程便捷高效;一种节水便捷式花生洗根装 置: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又解决了较小的根系无法被筛选,容易随水流冲走的问题, 提高了花生根系的清洗效率;一种花生断根追肥培土一体机:通过断根作业,可以减少 花生营养体生长冗余,通过同步追肥、培土,改善了花生生长土壤条件与营养需求,可 以实现追肥、培土、断根等措施的机械化一体作业;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土壤研磨装置: 设计便于研磨发力,实时观察研磨过程,又可避免研磨过程土壤细粉的溢出,实现了操 作过程的清洁化;一种便捷省力的土壤筛:可实现便捷省力的筛分土壤,极大的节省了 人力,使用更加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码齐试卷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齐试卷工具,包括试卷盛放板,所述试卷盛放板顶部两侧通过铰链连接试卷传动箱,所述试卷传动箱一侧设有试卷入口,所述试卷传动箱内腔从上到下设有第一传动辊轴与第二转动辊轴,所述第一传动辊轴与第二转动辊轴两侧均固定设有传动滚轴,所述传动滚轴一侧与试卷传动箱内壁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滚轴另一侧穿过试卷传动箱一侧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开关,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齿轮,第一传动辊轴一侧还设有斜板,斜板底部设于试卷盛放板上方,传动出的试卷经斜板的作用落入到试卷盛放板上,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考完试后试卷交放整齐不一的问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绘图工具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绘图工具箱,包括盖子、盒子和把手,所述盒子活动连接在盖子背面的底部,所述把手活动连接在盒子的正面,所述盒子靠近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盖子靠近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u形环,所述连接块通过u形环与固定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盖子腔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所述盒子靠近两侧的正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盒子的正面对应通孔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橡胶套。该绘图工具箱,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该工具箱能够在展开的同时作为画板使用,节省了在绘图作业的时候需要另外支起画板的时间,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使用的效果更好。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多用日用品工具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用日用品工具箱,包括箱子本体,箱子本体分为上层箱和下层箱,上层箱中心设有凹槽,凹槽中设有化妆箱,化妆箱周围设有储藏箱,化妆箱与上层箱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由支撑套筒和支撑杆组成,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化妆箱上,支撑套筒的下端铰接在上层箱上,支撑杆的下端插装在支撑套筒的内部,化妆箱的左右侧面均设有滑条,化妆箱的底面设有摆放槽,摆放槽的上端设有滑板,滑板设置在滑条中;下层箱内部设有抽屉,下层箱的左右侧面上设有固定带,底面设有支撑腿。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日用品分类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电机驱动控制快速开发工具
为电机驱动项目定制的快速开发工具,包括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及上位机软件。无需编程,可由MATLAB自动生成代码,在Simulink中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在线调节电机的运行状态,实现发电机的并网等功能
东南大学 2021-04-13
千玉QIANYU 东方美学书写工具
千玉将一流的中国漆艺术与钢笔结合,表现中国东方美学魅力。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鼓励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尤其在消费领域,中国世界级的品牌还是太少。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是做世界级的好品牌。 现在不管从市场、技术、基础设施、人才各方面都具备孕育世界级品牌的土壤。 2020年我国的GDP是114.4万亿人民币,按平均汇率折算成美元,是17.7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9.4%,美国GDP的77.12%。  对比之前,2019年我们GDP是美国的68%,2020年是71%,去年到了快77%,这很明显是一个加速性进步。  这样一种加速性进步,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代表着中美博弈从过去的不对称,开始全面向对称性博弈转变。 中华民族回归世界舞台中央,需要一流的科技技术,民族文化自信和世界级的好品牌。 当代青年要认清一个事实:中美之间的竞争是不可调和的,而大国与大国的竞争是全方位各维度的。 新一代创业者,新一代的青年,需要做的就需要以品牌为单位,去到国际上去竞争,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成就世界级的品牌。 这是这代年轻人必需做的事,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使命。   1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1.1.1 千玉新型钢笔笔舌 提供一种钢笔笔舌供墨结构,能顺畅供应墨水,能够解决因钢笔笔尖外露引起的墨水干燥的问题,操作方便。   1.一种钢笔笔舌供墨结构,包括引墨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墨槽(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孔槽(2),所述引墨槽(1)右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方形储墨槽(3),所述引墨槽(1)右端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形储墨槽(4),所述引墨槽(1)的右端开设有圆弧三角形储墨槽(5),所述引墨槽(1)的背面设置有排气通道(6),所述引墨槽(1)外表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储墨鳍片(8),所述引墨槽(1)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储墨鳍片(7)。 2.根据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笔笔舌供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墨鳍片(7)的数量为15片,所述第二储墨鳍片(8)的数量为21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笔笔舌供墨结构,包括引墨槽,所述引墨槽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孔槽,所述引墨槽右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方形储墨槽,所述引墨槽右端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形储墨槽,所述引墨槽的右端开设有圆弧三角形储墨槽,所述引墨槽的背面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引墨槽外表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储墨鳍片,所述引墨槽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储墨鳍片。 所述第一储墨鳍片的数量为15片,所述第二储墨鳍片的数量为21片。 1.1.2 新型笔舌与现有国产笔舌的对比试验结论  新型出水槽直接与笔舌顶部和笔尖接触,让墨水能更紧密与笔尖接触,并提供稳定的墨水供给,第一储墨鳍片可以储存更多墨水,防止在钢笔使用过程中产生断墨现象,第二储墨鳍片可以保障墨水供给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防止快速书写时的字迹飞白现象,并且能有效防止墨水意外溢出,即便极端情况溢出,也会被层层分散储存,不会出现漏墨,滴墨现象,相当于一个保险措施,引墨槽储藏墨水的同时,对于热胀冷缩等外界压力变化能有效避免供墨系统内部变化,以保障墨水均匀,稳定供给,由于墨水的表面张力,圆弧三角形储墨槽能将附着于笔舌的多余墨水吸附进去储存,保证出墨稳定的同时也保证笔舌不会出现漏墨现象,由于笔舌的引墨槽在与笔舌笔尖相贴覆,且出水槽在笔舌中央,使得在书写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墨水的蒸发保证笔尖供墨流畅,也可以保持笔尖内有墨水存在,不会断流和凝固,笔舌前端的第一储墨鳍片使得在笔尖即使暴露在空气中,墨水也能不容易干结,从而使钢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备续写能力,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能顺畅供应墨水,能够解决因钢笔笔尖外露引起的墨水干燥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解决了书写速度过快,墨水供应不畅,导致部分字迹飞白的问题。 1.2 中国文化、中国非遗漆艺与书写工具的结合 千玉将一流的中国漆艺术与钢笔结合,表现中国东方美学魅力。       1.3 为汉字书写量身定制的14K金笔尖 经历9道大工序,百道小工序流程,与国内外研磨大师一起研发更适合中国人汉字书写的金笔尖。    
贵州大学 2022-08-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5 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