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控制端和 多个列车端、基站端,每个列车端安装有摄像头、信号调制器和发射 天线,每个基站端安装有接收天线和多路无线选择单元,当列车端经 过两个相邻基站端的重复覆盖区域时,两个多路无线选择单元对接收 的无线信号强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选择接收高于预定阈值的无线 信号并传输至控制端,当两个无线信号的强度都低于预定阈值时,则 均传输至控制端,由控制端判断接收,通过基站端的多路无线选择单 元的选择切换接收,减少了信息传输量、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并减轻 了控制端的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出行者在出行之前提前规划出行路径,在出行之中选择最优出行路径,同时可以获取实时交通诱导信息、服务信息、事故信息等,提高了出行舒适度和自由度;能够将快速路交通流合理的分配到路网之中,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局部区域交通拥挤,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益。另外,所开发的系统将车辆、道路和使用者应密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问题,还能对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等都有显著的效果,最终有利于交通动态及静态信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被交通管理者、出行者、驾驶员所共享,并通过集成挖掘和多方式的交通信息的发布,从而实施整个快速路交通系统的优化运行,实现快速路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射频识别卡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智能交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在车辆牌照中嵌入射频识别卡(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结合由所有路口和主要路段地下铺设的读卡器、手持终端、监控中心构成车辆交通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一个城市(地区)的完整、严密的交通管理,大幅度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并具有以下有突出的效果: (1)统计该路口的交通流量及其时间、车型分布,为正确引导和调度车辆行驶、道路改造提供依据。 (2)追踪被盗车辆和特定车辆。 (3)跟踪肇事逃逸车辆。 (4)跟踪报废车辆和逃避规费的车辆。 (5)跟踪套牌、伪造(RFID)车牌车辆。 (6)配合车辆传感器、摄像头和专用 PDA,可以准确甄别无合法 RFID 车牌的车辆。 (7)对在路口的车辆交通违章可以实现自动判断、自动记录和自动通知相关人员等功能。 (8)统计车辆运行的种类、时刻与时间等,为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基本数据。 (9)为各种智能交通子系统提供基础条件。如在此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建立: (一)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 (a)静态交通管理及停车诱导系统; (b)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c)公共交通自动监控及通信调度系统; (d)城市交通一卡通智能支付、结算系统。 (二)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三)城市对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 (a)不停车收费系统; (b)出入口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系统构成如图所示。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机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 RFID(射频识别卡)、 微处理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专利申请号:200510013229.X)。并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基于 RFID 的车辆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原始创新性,该系统可望解决车辆交通中多数的管理问题,而且易于实施和低成本,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 车辆交通管理。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生产不需特殊条件,但投资需要千万元以上。 合作方式及条件:专利许可(费用=实施地车辆总数×5 元×年数)。
天津大学 2021-04-1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院长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光德教授。学院的校训是:尚德笃学,守正创新。办学定位是:服务陕西,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名校优质的学科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护理系、传播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等10个系,4个教学部,16个研究所,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类、经管类专业为支撑,以艺术、文学、医学类专业相配合协调的多学科结构。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8708名。 学院秉承西安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育人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保证基础,强化实践,注重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学科大类打好基础,按就业方向安排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提升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综合素质、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强的优秀人才。 学院坐落于西安经济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校园占地523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校园周围绿水环绕、花果飘香、空气清新,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现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电工电子、计算机、物理等教学实验中心,以及电气信息类、机械能动类、土木建筑类、艺术设计类、医学护理类和经管类等六大类100余个专业实验室,此外还有11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兴通讯、中航联盟等国内著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学院还有5.5万平方米的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图书馆现有面积4347平方米,建设有4个借阅一体的图书借阅室,1个拥有65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共有1106个阅览座位;已形成以经济、管理、外语、工程技术类纸质图书为主体的藏书体系。馆藏图书现有79.46万册,数字图书15265GB,期刊1000余种,全文数字期刊8300多种,有万方、维普、超星、读秀等7个电子数据文献库,所有资料全天候全开架。 学院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建成覆盖现有园区的校园网信息点11275个,园区内铺设光缆25000余米,实现楼与楼之间主干千兆光缆连接,百兆到桌面的网络基础应用环境。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82间,座位数12749个;语音室5间,座位数238个;计算机教学机房10间,座位数766个。于2007年开通了电信(Chinanet)及中国教育网(Cernet)两条校园网出口,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与资源共享,学院中心机房现有60多台专用服务器,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多项信息应用服务。 学院已经建立起一支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学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整体结构合理且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530余名,45%具有高级技术职务,8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11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4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5人,外籍教师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50余人。2014年起,学院在省内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招生质量位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院的综合声誉不断提高,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与品牌,学院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中国10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中学生最信赖的十佳独立学院”和“陕西省文明校园”等。 学院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部分影响力较大的专科、文体类赛事,累计常规参赛项目三十余项。各类获奖总数累计达76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4项,省级奖项621项。 校园文化精彩纷呈,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学生社团106个,迎新晚会、新年音乐会、毕业生晚会、“星光大道”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学生自发组织、自发筹办的活动已逐渐向着多样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展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开展学生交流和合作办学等活动。在校学生均可选择2+2双学士、1+3双学士、3+2本硕双学位、一学期、寒暑期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外院校相应学位证书或修读证书,同时可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目前,已累计有近千名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标志着学院已迈开国际化办学的坚实步伐。 下一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继续弘扬好、传承好“西迁精神”,扎实推进“125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的实现,稳步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切实保证人才队伍质量提升工程、教学改革成果培育工程、科技研发推进工程、办学资源拓展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五项工程落地生根。经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独立学院运行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优势突出,育人环境优良,校园设施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2018年9月13日更新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2021-02-01
轨道交通教学实训解决方案
在轨道检测实训中利用各类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可以对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线路进行检测及精调实训以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完成实训项目,对轨道线路结构进行检测及精确调整作业流程进行整体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同学们还可以掌握高精度伺服马达全站仪在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的运用,了解无砟轨道线路控制测量作业流程,以及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及粗铺、边线放样测量等。在掌握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学会无碴轨道线路 CPIII 控制测量作业流程,最终具备高速铁路线路工岗位检测及调整轨道结构的技能,成为行业需求性人才。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2022-07-01
专家报告荟萃⑱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永泉: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西安交大实践
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与保障机制。智能制造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发展核心在于学科交叉融合。然而,如何在交叉点上实现学术突破并构建高效的保障机制,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17
西湖大学李旭团队揭示Notch通路信号整合传递及转录复合物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
Notch通路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及遗传病等。尽管目前已有十余种针对Notch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针对携带Notch激活突变的癌症均收效甚微。特异性靶向活化Notch及其下游转录复合物药物的缺乏与其复杂的转录调控机制密切相关。
西湖大学 2022-09-23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的通知
现将《交通运输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修)定相关管理政策,报部备案。
交通运输部 2022-05-30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在Molecular Cancer发表关于结直肠癌中Wnt信号通路的论述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海波教授团队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唯一单位于2022年7月14日在《MolecularCancer》(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Wntsignalingincolorectalcancer:pathogenicroleandtherapeutictarget(结直肠癌中的Wnt信号:致病作用和治疗靶点)”的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09-21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交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74年,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特色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发展建设,综合办学实力稳步增强,人才培养水平逐年提升,现在是全国交通类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自治区首批建设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自治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技师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是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职业技能和较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办学情况 学院拥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实训设施和后勤保障设施,现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18个设施完备的教学实训中心和50多个实训实验室,在全国各地建有59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校内仿真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化、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在专、兼职教师627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26%,研究生学历教师占18%,“双师型”教师占72%,培养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多人分别获评“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草原英才”、“全区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赤峰市玉龙人才及人才培带人”,在全国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30余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育人能力突出。学院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全区高等职业院校中位居前列,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全区各大技能竞赛中先后获奖达60余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特色专业建设凸显品牌竞争力 学院围绕“大交通”——道路、水运、航空、轨道拓展专业,围绕“新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调整专业,逐步形成融合区域经济、对接交通运输、彰显品牌特色、结构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主要开设汽车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建筑工程、机械电子等八大类33个专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品牌专业4个,学院专业建设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学院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 课程体系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学院积极实施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健全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过程,持续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和开发,坚持实施精品课程战略,以专业群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目前共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改革立项12项,校本教材15本,建成微课视频40余节,启动示范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7个,课程体系持续优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学院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陆续组建了“中德合作汽车机电项目实验班”、“博世汽车工程师班”、“一汽大众工程师班”、“奇瑞公司物流班”等订单式项目班;开展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一汽大众、奇瑞汽车、庞大集团、中铁集团、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等100余家大中型企业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与赤峰市人民政府、各行业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校企合作四方联席会”,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的职业教育四方联席制度。同时,学院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合作方式、多元主体的办学机制与格局,与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合作共建“内蒙古民航特种车辆培训学院”,与大连明洋船员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船员培训基地”,与金融物流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金融物流职业学院”,与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合作共建“地勘实训中心”,与市交通运输局、河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内蒙古交科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与赤峰市邮政管理局合作共建“快递业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机构,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专家、岗位能力标准、职业素质要求和学院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上的经验,搭建起一体化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平台,推动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积极拓展和践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 学院积极发挥职教资源平台优势,面向社会开展交通、电监、建筑、邮政、消防、内河船员、职业核心能力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年均培训达15000人次以上;学院现阶段正全面实施交通运输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可承担大型车驾驶人职业教育、桥隧公路试验、工程及农业机械实训等任务,将成为自治区东部集教学、试验、科研、驾驶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