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报告荟萃⑦ | 彭育园:推进“六个融合”,加强新工科建设,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
湖北工业大学近年来不断强化新工科建设以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新型工业化战略背景、二是“六个融合”改革举措、三是新工科建设实践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2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展示宣传高校高质量建设成果,助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助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4-17
数字化轮胎全系列成套装备工程化技术
关键技术及水平:数字化轮胎全系列成套装备涵盖了从轮胎配料、密炼、压延、裁断、成型、硫化至检测共7个工序,产品“软硬结合、管控一体”,将信息技术与轮胎装备制造相结合,实现了全流程工艺控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属世界首创。 该项成果的研发综合利用机械与自控技术、振动与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研发装备与传统轮胎生产线相比,更加突出智能化和网络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轮胎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大量削减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取得主要成果:主要攻关突破了高效低温一次法炼胶技术、高性能半钢一次法成型装备控制技术、电子辐照预硫检测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申请专利52项,共获得授权专利29项。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4-22
自动化码头堆场装卸设备及系统国产化替代方案
项目背景: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码头都 是国内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港口大国,在“交通强国” 国家战略的统筹下,国内各大港口先后开展了自动化智能化码头 的新建和改造升级工作。但国内现有、在建及规划中的所有集装 箱自动化码头装卸设备控制系统、自动化单元、自动化管控信息 化系统的核心技术及部件基本依赖进口,这些核心技术及部件被 ABB、SIEMENS 等国外公司所垄断,并形成了技术壁垒。面向国 内集装箱港口自动化智能化的现实需求,加快“卡脖子”关键核 心技术的突破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依据国产工业控制平台的技术特 点和现有港口场景的业务需求和任务流程,搭建基于国产平台的 物理架构。对标 ABB、西门子等成熟平台,主要考核指标:每秒 至少处理 500 个任务、软件响应时间为毫秒级、支持多系统扩展; 在国内一流大港的集装箱码头实现工程应用。堆场效率不低于 30 循环/小时,人工介入率不高于 5%;与 ABB 或西门子等管控系 统下辖场桥设备实现同堆场组网、互联互通以及无缝替代。2. 结合目标工程研制测试验证平台,实现单机控制系统和堆场管控 系统的数字仿真测试、半物理仿真试验。为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在测试验证基础上,完成控制系统和管控系统迭代优化,并实现在智慧港口的生产联网应用。主要考核指标:(1)具备按目标港 口实际实现三维场景快速搭建能力,具备多接口接受不同的数据 驱动源的能力;(2)具备关键设备数据收集及数据实时可视化展 示的能力;(3)软件系统支持多客户端计算机同时运行(10+); (4)系统支持第三方三维模型导入;(5)系统模型数量级不低 于在场箱 10 万,其他运动机械模型 1 万;可实现在场岸桥≥6 台、场桥≥20 台、AGV≥20 台、集装箱≥2 万 TEU、年吞吐量 200 万 TEU 规模集装箱码头的模拟仿真。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 拥有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符合国 标的质量管理体、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2. 拥有与本项目 技术方向相关的省部级工程技术科研平台及测试中心;3. 承担 过本项目相关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4. 设有硕士点、联 合博士点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站。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02
细胞体外收集方法及其应用、体外细胞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收集方法、细胞材料。针对现有Transwell迁移研究对实验结果提示的科学内容利用有限的缺陷,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细胞体外收集方法。本方法在Transwell细胞迁移培养结束并去除Transwell上室、下室内培养液后,采用胰酶消化并结合机械振荡的方法分别对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后上室、下室中的细胞进行消化、收集;胰酶细胞消化操作中,洗涤液为pH 7.35~7.45磷酸盐缓冲液,胰酶细胞消化液含0.25%胰酶和0.01%EDTA。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包括由相同趋化因子诱导下分离产生的高迁移性活细胞材料与低迁移活性细胞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收集方法与细胞材料在细胞生物学行为分析试验中的应用。本发明能够使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拓展到细胞迁移的细胞生物学行为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四川大学 2016-10-21
新型铼功能材料应用
建立稀散金属铼功能材料催化氧化烯烃反应体系,实现反应选择性大于 99% ,产率大于 95% ,控制反应连续或循环可逆,并达到该类催化氧化技术的绿色工艺要求。研发了以铼离子液体既为催化剂又为溶剂的新型均相催化体系。实现了以多种铼离子液体为反应媒介,环辛烯、环己烯等烯烃为底物的高效催化烯烃环氧化工艺。将原催化体系转化为均相催化体系,降低反应条件至常温常压下进行,彻底改变了原体系回收率不高,在循环反应中选择性、催化活性变低等缺点。控制反应条件在常压进行,反应温度为 60 ℃ -80 ℃,实现了反应循环 12 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并实现了选择性几乎 100% ,无副产,产率约 98% 。
辽宁大学 2021-04-11
永磁磁场分析及应用
一、 项目简介与电磁场相比,永磁体不消耗任何的水和电,无噪声干扰,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课题组于1992年开始对永磁磁场数值求解方法及应用进行研究,2006年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单晶生长用永磁磁体的研制与产业化”。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在永磁磁场数值求解方法方面,分别采用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对二维、三维永磁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编写了相应的永磁磁场数值分析软件包,实现了对永磁磁场的二维、三维磁场分析及磁场分布显示;采用场路耦合方法对永磁体充磁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确定了充磁电路参数和磁路参数对永磁材料剩磁的影响规律。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完成和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检索;申请专利5项。 运行中的环形永磁体     自控永磁可变磁场装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试点院校,是三晋大地本科教育升起的又一颗新星。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以倡导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是一所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普通高校。 建校27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以“追求应用型与学术性融合、致力于专业与产业链接轨”为核心理念,始终以“专家治校,名师执教”为立校之本。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六百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80人,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2.70%,同时还组成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百名专家教授团”,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提高专家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充实“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掌握真才实学,毕业后同生产一线实现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和24个专科专业,在校人数12000余人。历年来学校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成为最有活力的、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 学校奉行“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步履科学规范的全新教育,为山西民办教育带路、闯关,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书写了民办教育的壮丽篇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嘉奖。 “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开拓未来”是学校的发展目标。2016年6月,学校成为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2017年2月,学校成为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西省应用型高校联盟与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均设在我院,这必将为学校的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应用型办学方向,推动内涵发展,打出“组合拳”,实现“三级跳”,即完成学位授予权、本科合格评估及设置专业硕士点的三大任务;未来发展将通过创建大学生创业励志基地、社区文化发展基地、晋商传播教育基地、三创活动实践基地、民办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五个基地和创建山西民营科技创新园区、小发明小创造园区、民办教育示范园区等三个园区,扩大学校影响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1-02-01
智能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智能检测方法作为当前测控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航空、航天、国防、电测仪表、智能制造等诸多行业中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窗函数与改进FFT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机理与仪器设计、电气参数测量理论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开发、发动机振动信号分析与测试装置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针对窗函数与改进FFT信号分析方法已形成3款软件产品;研发的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在室温条件下完全满足量程为210g、感量为0.1mg的设计要求,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研发了虚拟化电能参数自动测试系统、三相多功能电能表、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电能质量在线检测仪等新产品;采用独创的精细谱分析和迭代滤波算法实现发动机振动信号准确分析,该技术已成功应用至汽车发动机振动检测和压路机压实信号分析中。
湖南大学 2021-04-11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滇西大充分借鉴德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模式,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按照“分层治理、产教融合、需求驱动、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省部共建”原则,从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学校总部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规划用地面积329 亩,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首批建设傣医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茶学院(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珠宝学院(位于保山腾冲市)3个特色学院;2018年5月,学校直属的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学校总部成立滇西金融研究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恒丰银行共建)、滇西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特色学院分别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与多所部属高校开展经常性的访学项目,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 为尽快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云南省教育厅同意2016年滇西大3个特色分别与大理大学、普洱学院、保山学院全面开展康复治疗学、茶学、工艺美术三个本科专业的合作培养工作。三个本科专业计划各招生100人,共计300人。2017年,学校圆满完成康复治疗学、傣医学、中药学、茶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和产品设计6个专业480名招生计划,2017级学生目前已顺利转到各特色学院开始新学年学习。2018年学校增加了7个本科招生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休闲体育)和3个专科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休闲体育),计划招生1050人(其中本科910人,专科140人)。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带动周边,按照“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急需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引领全省乃至西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0 61 62
  • ...
  • 412 4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