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原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原巢湖卫生学校、巢湖农业学校(安徽省土地管理学校)、巢湖财政学校三所省重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是我省成立较早的高职院校之一。随后,安徽省汽车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巢湖分校和巢湖商业干部学校先后并入。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后,2012年4月,教育部批准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是合肥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高职院校,是省教育厅确立的安徽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之一,是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 学校现占地面积126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现有教职工600名,其中专任教师442人,教授2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0人,校内外兼职教师175人;拥有纸质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36TB,纸质中外文期刊650余种,电子期刊8596种;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7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8个,教学用计算机3800余台。学校获得“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学院”称号。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尚德重技,质量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以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设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和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现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汽车应用及轨道交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物联网学院)、经贸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十二个学院近50个招生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安徽省“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会计专业为安徽省“高职高专精品专业”;药学、工程造价、电子商务等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检验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汽车示范实习实训中心、会计实验实训中心、药学示范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动漫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基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医学检验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省级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为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的“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的“NIT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计算机系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考点、安徽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点、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园区人才培养基地、巢湖市餐饮服务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巢湖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巢湖市计算机安全员培训基地,学校建有安徽国家职业能力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机构。2015年,学校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公安厅和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的大客车驾驶专业首批试点学校。截止2018年,学校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800人,其他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000余人。 学校按照合肥市委提出的“拉高标杆、加大力度,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的要求,确定了“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建设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合肥市支柱产业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内的大中型企业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办学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效应。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办学实力、条件和定位,提出了“一校两区一园”(“一校”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两区”是巢湖鼓山校区、合肥汇心湖校区,“一园”是合肥金寨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的战略构想,并且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5年8月12日,时任合肥市委副书记凌云亲自主持召开我院合肥新校区规划论证会。10月23日,新校区项目立项获得合肥市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在合肥新站区磨店高教城建设占地面积446亩,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8亿元的合肥校区。2016年9月,合肥汇心湖校区正式动工兴建,合肥校区建成后,将围绕合肥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专业群,规划建设涵盖机电、信息、经贸旅游、轨道交通、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群,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巢湖鼓山校区结合巢湖市区域发展定位,以发展学院传统优势医学相关类专业为目标,保留生物、建筑、汽车等专业,进一步拓展医学相关类的专业领域,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将通过“一校两区一园”的办学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将学校建设成为 “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争取早日成为安徽省高职教育排头兵!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滁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皖东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滁州市,紧邻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和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连续八年荣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标兵单位”称号、连续两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3140人,教职工673人。 校园设施功能齐全,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学院现有龙蟠校区、清流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4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3亿元。新校区龙蟠校区坐落于滁州市城南科教园区,校园环境优美,设计新颖,教学楼、图书馆、综合实训大楼、现代化运动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配套齐全。学院建有机械加工、数控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9大实训中心,下辖实验实训室9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学院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近万元,居省内同等院校前列。 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内涵建设特色鲜明。学院立足地方办学。设有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汽车工程系、食品与环境工程系、传媒工程系、基础部、体育部、安徽滁州技师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设置高职专业45个,其中有28个专业与滁州市的智能家电、先进装备、新型化工、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硅基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结构相吻合。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扶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型课程1门。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现有专任教师54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12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26人,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18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0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坛新秀9名,有1名教师入选安徽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出版专著9部,主编和参编教材215部,发表论文千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课题3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 合作办学深入推进,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连续19年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合作,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并积极探索“双元制”模式中国化的方法和途径,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充分肯定。学院加强与滁州市及所辖县市区的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合作,成立了校地合作委员会。2013年7月,学院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学院通过职教集团平台加强与区域行业企业合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师资培训、协同科研创新、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引领区域中高职协调发展。 就业工作成绩突出,服务地方成效显著。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先后两次(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至今连续八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院创建以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2344名。2009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可开展89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服务。近5年来,学校累计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23000人次,各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26000余人次。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持续提升。学院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和肯定。先后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安徽省“双师素质”软件类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滁州市文明单位、滁州市市直企业招工帮办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201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学院,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院提出“将来要争取成为全国的示范典型”的要求与期望。2015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被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院将秉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和“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精神,立足滁州,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坚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发展路径,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努力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7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第一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2014-2015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安徽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我校创业学院获批“安徽省首批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的池州师范学校和池州农业学校均于1917年建校,距今已有100年建校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现坐落在中国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池州,城市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发达。学校占地面积77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拥有图书馆、游泳馆、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等设施。校园环境美观整洁,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兼职教师35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行业专家90余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目前我校共45个专业,涵盖机电、计算机、财经、护理、学前教育、园林生物、建筑、旅游等几大类,在校生达8300余人。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8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余个,充分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有力地推动了“双证书”的实施,学校还与省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人才共育机制。 学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创业扶持,全面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一直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稳步提升,毕业生供不应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秉承“明德、强能、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大力倡导“因材施教”的教风,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风,让全体学生都能实现毕业就能就业、上岗就能上手,个个成才、人人出彩。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院校,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届省级文明单位。占地面积84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两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信息与财经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医护学院、建筑与园林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基础教学部,开设42个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83个。有全日制学生9000余人,电大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曾赴国外参加交流合作的专家学者,现有教职员工500多人,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多学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学院坚持“三个面对”的办学思想:面对学生实际、面对市场、面对资格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实体,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训、创办二级学院等措施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先后与上海晓庄集团、慈兴集团、中鼎集团、安徽动力源集团、中德诺浩、德国牙科技术协会中国投资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积极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2017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1.07%,进入安徽省高校的第一方阵。 学院的电大工作处主要从事远程开放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积极探索终身教育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与国家开放大学连为一体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为各层次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技工教育处主要从事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各类学员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服务,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地方经济和学院发展的“双赢”,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承继辉煌历史,争创美好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 “厚德、敬业、重能、拓新”的校训,树立“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德能并举、校企共育”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123”学院建设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积极融入全面推进学院快速发展的新征程,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院地址:安徽省宣城市薰化路698号 电话: 0563-3023305 传真:0563-3023305 网址: http://www.xcvtc.edu.cn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南宁职业大学,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举办、区市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CVT), formerly Nann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in 1984), i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Nann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As one of the first group of 28 colleges in the project of NationalModel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and appraised by the inspection team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Ministry of Finance,NCVT is designated a National Demonstrative Vocational College in December 2009。 学校占地面积130多公顷,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6500多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3200多人。 The school covers an area of 130 hectares, including an accommodation area for student dormitories of 500,000 square meters. On campus, NCVT now serves 16,500 full-time students and 3,200 part-time students. 学校紧跟广西及北部湾经济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来构建专业体系,开设有10个二级学院,60多个高职专业,其中室内设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应用泰国语、软件技术等6个专业为国家示范重点专业。 Course designs are closely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the industries involv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xi Beibu Gulf area. Ten (10) different academic faculties offer sixty-three (60) available majors. Six academic teams for key majors and other related subjects have been set up for Interior Design Technology,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tegr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Hotel Management, Applied Thai Language,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是目前广西唯一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唯一连续六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高等院校。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has been the only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xi to be awarded the National Top Quality Curriculum Course Award. Recently the school was recognized for having two National Academic Achievement Awards,one National Top Quality Major and Nine National Top Quality Curriculum Course。 学校拥有一支由国家教学名师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领军人物的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国家教学名师 1 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7个。在编在岗教职员工510人,其中专任教师 333 人。 There are 510 staff members including 333 academic staffs. Among the outstanding staffs includes one number National Academic Distinguished Teacher,two number of Provincial Academic Distinguished Teachers, one national academic team andseven provincial academic teams. All academic teams are led by a top-level Distinguished Teacher to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quality possible. 学校坚持“砺志、崇实、强技、尚新”的校训,初步形成了“校政互动、校企互融、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NCVT sets “determination,practice,ability & creativity” as the school motto, and the pattern for NCVT school-running is:Interactiv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Integration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Four- in- One System of Production, Teaching, Researching & Creation. 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融资、企业投入的多渠道形式,建立了以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建设的工业实训中心为骨干的六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2亿元,为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培养构筑了良好的基础。 The college has set up six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with investments from different fields including government funds, community funds, and enterprise funds. With the support of a Spanish government loan with a total value of 1.2 hundred million Yuan, a brand new practical use in-campus training base has been built. This area provides good training facilities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vocational technology skills.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东盟国家12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区内外10多所高职院校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与 230多家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NCVT has undertak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jects with 12 universities in ASEAN countries. Cooperative programs between the school and other 10 reg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 progress, and more than 230 well-known enterprises have establishe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chool.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5% 以上。建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输送10多万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Total graduates up to now have reached approximately 100,000 students, who enjoy a good reputation in all fields and these young talents have made their contribution for the society. In add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has been up to 95%. 多年来,学校发展得到了教育部、自治区、南宁市各级领导、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有关部委领导到学校视察,称赞学校办学有特色,有成效,并勉励学校要“成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We hereby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special thanks to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We appreciate the efforts of al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regional sectors, and the Nann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It is their earnest concern and financial support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and fast growth of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文明单位和南宁市生态园林单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西首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院校、连续15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地处南宁空港经济区,占地面积1100多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2万人(其中,有来自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生40多人)。设有农业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与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等7个教学机构,开设有53个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招生专业和招生方向,是一所一、二、三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道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广大毕业生以过硬的技术、良好的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办学50多年来,学院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7万多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630人(其中专任教师482人),兼职教师6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48人,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教师共314人。学院拥有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5个,全国、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八桂名师”1人,首届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1人。 近年来,学院在“以德立人,以技立业”校训的指引下,坚持“服务、合作、开放”办学理念,主动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涉农专业群,形成了以农类专业为特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文化艺术、新闻传播等大类专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院以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为带动,牵头成立了 “一会两集团两联盟”多元化合作办学平台,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当前,学院正在推进“双高”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建设等项目,努力向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职院校迈进。 学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成果显著。拥有自治区优质专业17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10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9门、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5个,建成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自治区级特色优势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含特等奖2项),广西社科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技术发明奖1项、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市(厅)科技进步奖15项。 (注:数据更新截止2018年5月)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祖国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柳州市,是1998年全国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100所、广西仅有的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校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区市共管。 学校占地面积75.3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约8.2亿元,图书75万册。拥有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1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级千万元实训基地2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总共142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9个,是全区实训条件最为先进、功能最为齐全的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生近1.2万人,教职工近800人,其中专任教师600多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44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314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是广西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人数最多的高职院校。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院部,开设有5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10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4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5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自建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8个。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6项,是广西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最多的高职院校。 学校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机电、汽车、计算机、经济、艺术类等40个工种的初、中和高级职业资格的鉴定培训,积极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等,每年培训和技能鉴定近2万人次。 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水平,引入国际人才培养标准。自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教育部-DMG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FANUC数控系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项目、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SGAVE)项目、英国现代学徒制项目、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柳州市德国AHK职业培训中心项目。2017年,成为欧洲侍酒师学校中国项目首家合作院校,并与马来西亚成功礼待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等达成合作意向。同年,启用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与培训中心。2018年初,“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印度分中心”在印度成立;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与柳工、沙特卡坦尼集团合作筹建的卡坦尼学院招生在即。 学校积极开展双主体办学。与企业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华育中航学院、恒企管理会计学院、百捷互联网学院和尚云客软件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幅提升现代化管理质量。在广西高校首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响应、全方位覆盖。引入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立云计算中心和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学校连续十七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培养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华、房九林,“当代张海迪”袁茵等一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首批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广西优秀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唯一)、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实施“国际引领、内涵升级、六化并举,建成特色鲜明高职名校”发展战略,不断向“成为受人尊重的高职名校”的愿景奋力迈进。 (注:数据更新截止时间:2018年6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甘肃酒泉风电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东起兰州、西至乌鲁木齐2000多公里辽阔地域高职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学院于2001年经甘肃人民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酒泉教育学院和酒泉地区工业学校基础上创立。2003年以来,相继整合了酒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酒泉农林科技学校、酒泉市财经学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等职教资源,步入转型跨越发展时期。2008年,入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扶持院校;2010年,跻身该项目骨干高职首批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甘肃省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13年,挂牌成立“兰州理工大学酒泉校区”,并先期开办新能源学院及新能源类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逐步架构起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一体化办学格局;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牵头组建了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 截止目前,校园占地1912亩,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适用图书66.97万册,固定资产约4亿元。设置“九系”(新能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教育艺术系、医护系)“一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四部”(本科教学部、继续教育部、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14个教学部门。拥有专任教师424人(不含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其中,教授、副教授128人,占比30.2%;硕士及以上学位(含在读)教师181人,占比42.7%;双师型教师201人,占比47.4%。获评全国模范(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3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4个,取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2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等)20项、国家专利授权57项。开辟战略性校外实训基地169个,建成新能源、机械制造、化工、土木工程、农林、旅游烹饪、汽车技术、电工电子、物流管理、医护、学前教育、信息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中心)12个,配备实验实训室(实训车间)96个,实验实训用房近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逾6100万元。 学院现设高职专业66个、开办49个,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等16个大类。拥有国家示范(骨干)专业6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4个,入选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1个,形成了以新能源为品牌,以土木、化工、机电、农牧、旅游、财经、医护、学前教育等为支柱,各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架构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重点专业梯状体系。建成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部级17门、院级69门,出版教材273部。全日制在校生11410人(其中高职7966人、中职2878人、应用型本科566人),成人在册生5238人,总体规模逾1.66万人。 近几年来,学院以创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体”“甘肃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多项荣誉,逐步奠定了区域性职教龙头的地位。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总校区、雁儿湾校区、桃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462亩,建筑面积22万平米。设3个学院、7个系、4个教学部、1个中心。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744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27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82人。2011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商技师学院。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内涵发展,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现设有16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全国,服务兰州、甘肃产业结构需求,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等2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3个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团队、CAD/CAM应用技术团队等6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建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等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依托校企校研合作平台构建光伏特色专业模式”等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4月,学院成立省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着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人。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汽车技术、生物制药、动漫设计、物流技术、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等128个校内实训中心。近3万平米的实训大楼已建成。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动漫设计实训中心、物流技术实训中心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被国际太阳能研究所确定为太阳能技术示范与国际培训实习基地。 学院与德国BOSCH(博世)、麦特奔腾、费斯托(中国)、巴斯夫、奔驰、陆科斯德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开展汽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和培训,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惠普网络实验室、微软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成为甘肃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的首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的专业。 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生就业“一把手”负责制,倡导学生“体面就业”,与广西柳工集团、北京21世纪教育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宁波方太集团、深圳恩斯迈、联邦制药、甘肃紫金等百余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订单班,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保持学生高就业率。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近三年,有500余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8中国机器人焊接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3D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10余家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180余次。 学院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根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师资、专业、教学条件等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社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学院教师多次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为中国航天510所、中国航空兰飞总厂、兰州瑞德机电公司、兰州申誉精密仪器公司加工高精度零配件。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客沙龙和省级众创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兰职”已上线运行,实现了人、财、物、事的高效快捷管理。 学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梯队。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组建了9个“大师工作室”。学院教师有70多人次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园丁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金城文化名家等荣誉称号。12人入选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151”人才工程。近年来,学院课题立项8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3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84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0余篇。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中,把文明建设的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构建兰职特色德育体系。打造《兰职讲堂》校园文化品牌、实施校园文化“双百工程”、连续开展“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孝道文化教育”等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中国梦”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节”、“创新创业活动月”、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月、志愿服务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着力打造文明校园。学院还紧贴大学生思想实际,与甘肃预备役某部合作组建汽车连、工化连,创新构建“军旅文化大学文化融合”的育人模式。 学院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是江苏省第一批高职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江苏仅两所),2017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在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四。2018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爱尔兰学院。目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下设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华飞航空学院和爱尔兰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800多名,教职工800余人。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844 8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