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体平衡运动素质测评系统
北京体育大学自主研发的“人体平衡运动素质测评系统”硬件有八个测试轨道,可实现全方位测评人体八个方向的平衡数据,控制软件界面可动态监测显示每个轨道的实时数据。
北京体育大学 2021-04-10
人体呼吸运动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呼吸运动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
温州市五星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
患者的平衡障碍因为缺乏科学的方法检测和评估而难以诊断、治疗。mtd-Balance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康复医学技术,通过对人体8种姿态时的人体重心变化进行实时检测显示、分析,提供各种有关平衡功能的数据、曲线和图形,帮助医生对人体平衡功能异常的人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同时系统具备完善的训练系统,治疗师也可根据分析报告及时掌握患者的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系统即有图形显示通过视觉反馈,又有采集数据后完善的分析功能,因此非常有利于患者自己进行平衡功能的矫
河海大学 2021-04-14
人体平衡功能测试仪
产品详细介绍         KY-1112型人体平衡功能测试仪 KY-1112型人体平衡功能测试仪是本公司的专利产品,是一种新型的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测试仪器。能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科研和体育院校教学。 该仪器采用多维力传感技术、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人体的重心坐标,提供被测人员的重心变化曲线和数据(重心变化曲线、重心坐标),从而科学地分析人体的平衡能力,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该仪器具有测试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特点,为医院康复中心、体育院校运动生物力学专业实验室,提供一种先进的测试设备。 主要技术指标:  量程:    300Kg 分辨率: ±0.5Kg 抗过载能力:200%FS; 使用电源:±9VDC(专用直流稳压电源) 工作温度:-10~+40℃ 外型面积:500 mm╳500mm; 重量:    30KG
合肥中科科源传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平衡能力评估综合测试平台
 平衡是人类的基本运动技能。人体维持各种姿势、进行各种活动以及对抗外界干扰力的能力都与平衡功能有关。下肢假肢配装不适,脑卒中以及慢性踝关节不稳等都会引起平衡功能障碍。  目前对平衡能力进行分级评估、对下肢关节手术效果评估以及恢复平衡功能的康复训练等的测试设备有测力台式和压力垫式两大类,但都依赖进口。两类系统各有特点,前者测量精度高,但对足底压力分布没有空间表达能力;后者虽然精度不如前者高,但能较好满足空间分辨率的要求。本系统实现的人体足底压力测量具有多时空分辨率的特点,集合足底压力分布分析系统和测力台系统的特点和优势,能反映下肢残障者的特殊生理特征,可同时动态测量地面反力的变化、重心轨迹的变化、足底压力各区分布的变化。有助于解决单一设备评估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欠佳问题,较好满足骨科和下肢康复等临床医生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尚没有综合集总力测量与分布力测量于一体并据此进行平衡功能评估的成熟产品。  本测量系统在多分量测量通道解耦、集总力与分布力测量同步数据采集、基于多源数据的平衡功能分析评估方法以及人机交互康复训练软件等方面的成果已通过科技部的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验收,得到国家康复辅具中心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上海仁济医院临床医生的使用认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无线人体运动信息监测系统
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只需在身体上佩戴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体运动信息如加速度,角速度,温度,心电信号,血氧等信号的实时采集和监测。可用于远程护理,康复训练,运动训练和分析,步态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人体运动增强机器人领域进展
在动力大腿假肢控制研究中,如何实现复杂环境下“人-机-环”协调控制是一个挑战性难题。现有研究主要通过各类人机交互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即期望通过各类人机界面信号识别人体运动意图以控制假肢适应环境。但目前人机界面信号难以达到期望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人穿戴假肢在环境中行走是一个典型的“人-机-环”问题,而现有研究缺少“机”和“环”之间的链路。 该研究探索假肢视觉对“人-机-环”回路的作用机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增强型人体运动康复泡沫轴
本项目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次防护功能的吸能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溃缩式吸能结构无法多次使用的问题。 该结构具有多次防护功能,将外壳套设在吸能芯子的外周(如图1),将组装好的吸能结构安装于待吸能的设备上,当设备发生碰撞,外壳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行吸能,吸能芯子受到外壳的作用力发生形变,与外壳的形变叠加吸能。该吸能结构,既能够将吸能芯子与外壳装配在一起使用,用于交通工具(如汽车)的防撞,可承受多次碰撞;也能够单独使用吸能芯子,如将吸能芯子设在复合材料(如泡沫轴)的内部,即吸能芯子作为泡沫轴的芯子,与刚性内轴的泡沫轴相比,由于吸能芯子形变能够提供额外(泡沫轴自身的形变也产生吸能效果)的吸能效果,增强了泡沫轴的吸能效果,进而与人体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促进人体肌肉及骨骼组织的运动后恢复。该结构既可以与刚性外壳的形变与反弹作用结合增强吸能效果,也可以与软性材料的可回弹形变结合增强吸能效果。该吸能结构的材质由金属或高分子聚合物组成。考虑到吸能芯子由于具有连续交错的剪刀形合页结构,使用传统铸造式成型技术较难实现,使用机械加工方式实现难度也较大,形变单元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作。 图1.整体结构示意图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0-31
人体全身肌肉运动模型XM-304A
XM-304A人体全身肌肉运动模型   XM-304A人体全身肌肉运动模型显示人体全身肌肉运动时的肌肉状态。 尺寸:1/4自然大,高5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1 2 3 4 5 6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