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构筑近红外发射的超分子人工光捕获体系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陈旭漫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题为“Efficient Near-Infrared Emissive Artificial Supramolecular Light-Harvesting System for Imaging in Golgi Apparatus”的学术论文。 光捕获过程作为将自然光进行捕获、能量转化并利用的步骤,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第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构筑人工光捕获体系对于光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构筑具有高效人工光捕获体系仍存在很大挑战。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杯芳烃诱导聚集”策略,设计合成两亲磺化杯芳烃和阳离子型萘基吡啶衍生物作为荧光给体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并引入尼罗蓝作为荧光受体分子,成功构筑了近红外发射的超分子人工光捕获体系。
东南大学 2021-04-11
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即AI语音实验套件平台
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实验套件是一款用于人工智能语音方向的AI实验套件。开发板搭建Linux系统,可自主进行嵌入式生态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支持深度的语音识别、语音唤醒、语音合成等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开发。通过这套设备的学习,可以认识了解 AI 人工智能嵌入式设备的架构、硬件部署、软件在 AI 领域中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应用上的实现,是一套 AI 前端实践性极强的学习套件。        套件配套实验清单(含知识点),由资深工程师编写,全面涵盖语音交互技术的实验过程。并提供教学指导、实验视频、实验手册、实验PPT等,便于师生更好的理解实验项目,是高职、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 AI 智能语音方向课题的专用教学实验套件。 
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2022-06-0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实训平台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IECUBE-676X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进阶套件
IECUBE-676X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进阶套件是在 IECUBE-6760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基础套件的基础上,针对已经具有一定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经验的开发者,设计的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综合项目制实验开发套件。该套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更专业、更复杂的学科场景相结合,在更开放的软硬件平台环境下,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融合。 
北京曾益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4
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天中依脉是较早专注于中医诊疗客观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脱胎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历届专家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医客观化技术”研究。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天中依脉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发展“中医云脑”智能化云中医服务,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中医文化传播与技术推广,全面支持国家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领域的中医药服务,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2009年创立至今,天中依脉与国内三十余家高校及高级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深入的科研合作关系,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等知识产权,产品服务于500余家医疗机构,成为中医智能行业的领航者。  
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2021-12-07
上海松鼠课堂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松鼠AI(原乂学教育)隶属于上海松鼠课堂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与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SRI)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成为与世界知名学府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的中国教育品牌。 我们专注于K12领域智能个性化辅导的智适应教育,通过开发出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结合国际前沿算法与中国学情的自适应学习引擎,为每一个学生智能推荐专属的学习路径,尊重每个学生的宝贵个性。解决了当前智慧教育的一大痛点,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科学的可能,并走在了当前国内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前沿。
上海松鼠课堂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高级着装式人工取便训练模型XM-37
XM-37高级着装式人工取便训练模型   模型特点: ■ XM-37高级着装式人工取便训练模型采用塑胶材料,皮肤柔软,操作过程真实。 ■ 可穿着式设计,适合2个学生一起练习。 ■ 配以布质松紧带,可调节长度和松紧度。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教前沿】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全面变革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教师准入不再是死板的应试,而是通过虚拟实践考核实际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7-10
系列高通量换热器研制及其产业化成套装备技术
表面多孔高通量管是一种高效换热管,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在光管(沸腾侧)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烧结一薄层多孔层,显著强化沸腾传热,对烷烃、烯烃、芳烃类、醇类、水、氟利昂、液氮等多种工质均适用。沸腾传热系数可比光管提高一个数量级。目前世界上主要由美国UOP公司实现技术与产品垄断,近?年国内进口约76台高通量管换热器,约值人民币5亿元。华东理工大学从1999年起开始研发烧结型表面多孔高通量管及其换热器,2003年成功申请获得批准,联合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高通量换热器国产化研制”。开发成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烧结型外表面多孔换热管,并制成高通量高效换热器,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效换热元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多孔表面管的换热效果最高可达光管的15.6倍,能显著提高换热管的强化传热效率。项目获得国家“十一五”863课题、国家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赞助和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进行研究与技术开发,已经实现铜基粉末、铁基粉末、铜镍合金粉末表面多孔管烧结工业化生产。建成世界第二(国内唯一)的产业化基地,具备年产1000吨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和制造100台高通量换热器的生产能力;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江苏“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已开发成功碳钢管、合金钢管、铜镍合金管内外表面烧结铁基合金粉末、铜基合金粉末、铜镍合金粉末工艺技术,完成工业化烧结系统建设及批量生产。外表面铜基粉末多孔管高通量换热器在扬子炼油装置气体分馏脱乙烷塔再沸器上成功应用。采用93.4M2的高通量换热管替代了原122.7M2的光滑管,换热面积减少了27.5%,总传热系数从光滑管的230W/M2℃升高到434 W/M2℃,提高了89%,设备负荷提高了16%,所需蒸汽温度降低了23.7℃,节能效果显著。内表面铁基合金粉末多孔管高通量换热器在扬子芳烃重整加氢预分馏塔再沸器上成功应用。外表面铁基合金粉末多孔U形管高通量换热器在扬子芳烃歧化单元甲苯塔再沸器上成功应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高通量管重沸器6台。其中苯塔重沸器、抽余液塔重沸器A/B、抽出液塔重沸器、脱庚烷塔重沸器计5台重沸器(直径1800~2200mm、单台换热面积大于1000mm 2 )为立式虹吸式固定管板结构,管内塔釜液再沸,管外热流体冷凝。采用 32×3mm外表面刻槽、内表面烧结铁基合金粉末表面多孔高通量管,4m长管2500根、5m长管9000根。抽余液塔蒸汽重沸器为卧式U形管结构(直径2000mm、换热面积1470mm?),管外塔釜液再沸,管内蒸汽冷凝,采用 19×2mm外表面烧结铁基合金粉末表面多孔高通量U形管2100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一种表面多孔管低温烧结工艺”(专利号ZL03116481.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波形扁钢折流杆换热器”(专利号ZL 01253449.8)。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铜镍合金多孔表面管的烧结方法”(申请号200710043508.X)、“铁基粉末多孔表面换热管的低温烧结制备技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专利号2006200478921)等。项目成果获得了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石化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营养素中药合剂“健脑强身丸”的研制开发技术
主要关键技术:①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分离提取技术 本项目所选用的中药的有效成分基本已明确。在我们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生物提取分离技术,将进行充分研究,解决高效、经济、适合工业生产的有关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制备技术,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a、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原材料→破碎→热水提取或石油醚回流浸提→滤过→浓缩→醇提→回收溶剂→黄酮粗提液→浸膏 经药理学检验,如需要可将黄酮粗提液进一步分离制备: 黄酮粗提液→上树脂柱→水洗至无色→乙醇洗胱→减压浓缩→黄酮精制液→成品。 b、皂苷类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原材料→破碎→石油醚脱去脂质和蜡质→醇提→浓缩→大孔树脂过滤→水洗去除糖分和水溶性成分→乙醇洗脱→减压浓缩→较纯的精制皂苷。 c、多糖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原材料→烘干→粉碎→脱脂→脱单糖及低聚糖→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冷冻干燥→多糖粗制品。 经药理学检验,如需要可将粗制多糖进一步分离制备: 多糖粗制品→脱蛋白→脱色→柱分离→纯化→浓缩→脱盐→干燥→多糖精品。 ② 成品制造技术 本项目产品按营养素和中药制剂二部分分别生产包装。使用时再合用。营养素部分按其配方用西药常规技术生产片剂。 中药部分依据中药配伍原则和本产品所要求达到的功效研制成新的配方,并制备成口服液,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按配方混合各中药提取物→调配→罐装→杀菌→包装 此外,依据市场开发的需要,利用药品制造中先进的微胶囊技术也可将中药部分改制成胶囊。 ③ 质量控制标准化技术 为保证本产品的制造质量稳定、功效明确、便于拓展市场、依据第三代中药保健食品的要求,制定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化的有关参数。明确产品中起主要功效的有关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且本产品的质量符合同类产品的国家标准。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