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工电磁材料
人工超材料是指亚波长尺度单元按一定的宏观排列方式形成的人工复合电磁结构。由于其基本单元和排列方式都可任意设计,因此能构造出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不能实现的超常规媒质参数,进而对电磁波进行高效灵活调控,实现一系列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奇物理特性和应用。然而,传统的电磁超材料和超表面都是基于连续变化的媒质参数,很难实时地操控电磁波。 以程强教授为核心团队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编码与可编程超材料”,提出用二进制数字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思想,通过改变数字编码单元“0”和“1”的空间排布来控制电磁波。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简化了超材料的设计难度和优化流程,构建了超材料由物理空间通往数字空间的桥梁,使人们能够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索超材料。更重要地是,超材料的数字化编码表征方式非常有利于结合一些有源器件(例如二极管和MEMS开关等),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电路系统的控制下实时地数字化调控电磁波,动态地实现多种完全不同的功能。 在该工作中,作者利用优化算法,设计相应的时空三维编码矩阵,超表面将入射波能量分散到空间任意方向和任意谐波频谱上,这一特性很好地缩减了雷达散射截面(RCS),未来有望应用于新型的计算成像系统。更重要的是,引入时间维度的编码之后,可以扩展传统的空间编码比特数,降低了实现高比特可编程超表面的系统复杂度。例如,一款2比特的可编程超表面,只要设计相应的时空编码矩阵,就可以在中心频率和谐波频率实现等效的360度相位覆盖,这是传统可编程超表面无法实现的,可用于实现波束塑形等一系列实用功能。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微波毫米波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的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实验测试工作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东南大学 2021-04-11
人工气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气道,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工气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简化对人工气道封闭气囊压力进行监测,并能实时对封闭气囊的压力进行自动安全调节,同时防止误操作,使其可以安全且稳定维持在理想压力值的人工气道,包括导管、主接头、封闭气囊和充气管,所述主接头设置在导管的端部;所述充气管一端与封闭气囊相通,另一端与压力指示气囊相通,还包括压力安全阀。当临床医务人员在充气接头处注射气体,随着注射气体的增加压力指示气囊压力,封闭气囊以及压力接口处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一旦封闭气囊和外侧压力指示气囊压力过高超过压力安全阀安全值,压力安全阀打开漏气释放压力。
四川大学 2016-10-26
人工智能
为中小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提供课程整体规划、学习空间创新建设。
造物世界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 2021-01-23
大陆尺度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分析了由于早期资料短缺和观测抽样偏性、气候序列的非均一性以及城市化对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早期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对上述偏差进行了充分评估后,研究团队利用更可靠的基准数据和更“鲁棒”的技术方法得出以下结论:20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平均气温增暖幅度已达约1.5℃,这个数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约为1.0℃)近50%;对逐年温度的排序显示,有观测记录以来中国最暖的24年出现在最近的25年中;该最新估计和地球系统耦合模式(CMIP5)集合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论文基于中国区域研究实践经验,系统地建立了“区域气候变化观测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进一步为科学认识关键区域气候变暖趋势提供参考。
中山大学 2021-04-13
气候变化对于多次繁殖鸟类物候的影响
 研究发现,华丽细尾鹩莺具有很长的繁殖季,并且繁殖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繁殖期长度存在较高的个体差异,繁殖季前的17天内日夜间最低温度越高,个体开始繁殖的时间越早,繁殖期越长;繁殖季后期的97天内降水越多、30天内超过29摄氏度的天数越少,个体结束繁殖的时间越晚,繁殖期越长。对其适合度的分析发现,开始繁殖早并不能预测个体是否能够在一个繁殖季内产生独立的后代,但是对于那些在一个繁殖季内至少成功繁殖了一只后代的个体,开始繁殖越早,后代数越多。繁殖结束越早的个体在一个繁殖季内产生后代的可能性越大。然而,对于在一个繁殖季内至少成功繁殖了一只后代的个体,结束繁殖的时间与产生后代的数量则并没有联系。       该研究阐释了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同时提前个体的开始繁殖时间和结束繁殖时间,但并不一定能产生繁殖时间的年际变化。此外,气候变化对多次繁殖的鸟类的繁殖时间影响的复杂性可能被远远低估了。本研究不仅为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多次繁殖物种的物候期影响提供了可借鉴的体系,而且为预测气候变化下的物种的响应提供了新的启示。
中山大学 2021-04-13
耐候实验箱-氙灯耐气候老化实验箱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用途( Xeon lamp weather resistance test chamber ) SN型氙灯试验箱(水冷式)采用能摸拟全阳光光谱的氙弧灯来再现不同环境下存在的破坏性光波,可以为科研、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环境模拟和加速试验。 SN型氙灯试验箱可用于新材料的选择、改进现有材料或评估材料组成变化后耐用性的变化试验,可以很好的模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材料暴露在阳光下所产生的变化。 http://www.linpin.com.cn/product_show-247.html     http://www.sylinpin.com 一、技术指标http://www.hjsysb.com.cn 1、温度范围:RT+10℃~70℃ 2、湿度范围:65~98%R?H 3、黑板温度:63~100℃   ±3℃ 4、温度均匀度:±2.0℃  (空载时) 5、温度波动度:±0.5℃  (空载时) 6、湿度偏差: +2、-3% R?H 7、降雨时间:1~9999H59M,连续降雨可调 8、降雨周期:1~240min,间隔(断)降雨可调 9、喷水周期(喷水时间/不喷水时间) 18min/102min或12min/48min 10、淋雨水压:0.12~0.15Mpa 11、喷水嘴孔径:Ф0.8mm 12、氙灯功率:6KW 13、加热功率:4KW 14、加湿功率:2KW 15、样品架与灯距离:300~375mm 16、样品架:360°旋转,旋转速率1r~5r/min 17、板:75×150mm 标准样板 18、波长:290~800nm  辐射强度:≤1200W/㎡ 19、光照周期连续可调,时间:1~999h、m、s 二、加热系统 1、采用远红外镍合金高速加温(2KW×1)电加热器; 2、高温、湿度、光照完全独立系统(互不干扰); 3、温湿度控制输出功率均由微电脑演算,以达高精度及高效率之用电效益。 三、加湿系统 1、外置式锅炉蒸汽式加湿器; 2、具有水位自动补偿、缺水报警系统; 3、远红外不锈钢高速加温(0.75KW×1)电热管; 4、湿度控制均采用P . I . D +S . S . 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 四、制冷、除湿系统控制 1、压缩机:全封闭法国泰康2.75HP×1; 2、冷凝方式:水冷; 3、制冷剂:R404A(环保型); 4、加温、降温系统完全独立; 5、内螺旋式冷媒铜管; 6、斜率式蒸发器; 7、干燥过滤器、冷媒流量视窗、修理阀、油分离器、电磁阀、贮液筒均采用进口原装件; 8、除湿系统:采用蒸发器盘管露点温度层流接触除湿方式。 五、光照系统 1、黑板温度计:金属黑板温度计; 2、氙灯灯管:检测合格的国产灯管(上海曙光特种灯具有限公司制造),光照度18000LX(寿命500小时)。 六、保护系统 1、风机过热保护; 2、整体设备欠相/逆相保护; 3、制冷系统过载及超压保护; 4、超温保护; 5、水泵过热,过流保护; 6、漏电保护; 7、缺水指示; 8、故障报警后自动停机。 七、随机资料 1、合格证、保修卡、电路图; 2、说明书: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出货基本配件、维修保养事项。 八:设备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5℃~+28℃(24小时内平均温度≤28℃) 2、环境湿度:≤85 %R?H 3、电源要求:AC380V±10%   50±0.5Hz    三相四线制 4、预装容量:15.5KW 九、符合标准 本产品严格按GB/T14049-2008的技术参数设计制造。同时符合GB/T16422.2-1999、GB/T2424.14-1995、GB/T2423.24-1995等对应的技术参数要求。     主营产品: 盐雾试验箱/ 二氧化硫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高温试验箱/ 低温试验箱/ 温度冲击试验箱/ 恒温恒湿试验箱/ 紫外耐候试验箱/ 氙灯试验箱/ 换气式老化试验箱/ 砂尘试验箱/ 箱式淋雨试验箱/ 摆管淋雨试验装置/ 滴水试验装置/ 臭氧老化试验箱/ 霉菌试验箱/ 盐雾试验室/ 高低温试验室/ 振动试验台/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箱/ 精密干燥试验箱/ 高温箱/ 真空烘箱/ 大型步入式试验箱/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 台式氙灯老化试验箱/ 盐雾恒温恒湿高温试验箱/ 温度老化室/ 盐雾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恒温恒湿试验箱/ 温湿度振动试验箱 主要客户有:大学;研究院;质检所;航天机电;汽车配件厂;化工厂;电子厂;印刷厂;配件厂;五金厂;机电厂等
上海高低温试验箱机械设备厂 2021-08-23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智能感知平台
本项目研究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数据智能产业需求,尤其是对智能制造、公共安全场景提供高效的视频流在线推理和管理平台,研发了一个通用性的智能中台架构,支持视频流和智能模型模块化管理,支持全程可视化操作交互式界面,支持视觉智能感知模型在线推理快速部署,支持感知与识别结果实时推送、预警和报警。
重庆文理学院 2025-02-21
人工智能喉
在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教育部清华大学自主研究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掌握了多种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创新性开发出石墨烯人工智能喉,利用多孔石墨烯的优势,制造出一种收发同体,适合穿戴的集成声学器件,有望在未来解决聋哑人的说话难题。 这种集成声学器件,利用石墨烯的热声效应来发射声音,利用石墨烯的压阻效应来接收声音,实现了单器件的声音收发同体。器件使用的多孔石墨烯材料具有高热导率和低热容率的特点,能够通过热声效应发出 100 Hz-40 kHz 的宽频谱声音。其多孔结构对压力也极为敏感,能够感知发声时喉咙处的微弱振动,可以通过压阻效应接收声音信号。因此,这种器件能够准确感知聋哑人低吟、尖叫等特殊声音,并将这种“无含义声音”转换为频率、强度可控的声音,有望在将来转换为预先录制的语言。
清华大学 2021-04-11
人工掌指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世界三大难治病之一。常累及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关节被破坏,导致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在手术方法上,关节融合,滑膜切除,韧带修复,关节切除成形等有一定疗、但在缓解疼痛及功能重建方面均不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可靠,所以我们研制了人工掌指关节。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可移植人工角膜
角膜(Cornea)作为眼部的重要组织之一,不仅承担着屈光、维持眼部正常结构的功能,对外界的病原体及尘埃颗粒也起到阻挡作用。然而,角膜同时也容易受到诸如细菌或病毒导致的眼部感染、化学或机械性损伤,以及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因角膜而引起的失明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盲原因,主要治疗方法就是角膜移植。当今全球单侧角膜失明人数约2300万,双侧角膜失明人数约490万,但每年角膜供体供应量只有约10万。此外,如果受体患者出现角膜血管化或先前排斥史,移植失败率可高达70%。因此,寻找临床上可大量获得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郭琼玉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Anirudha Singh,美国工程院、医学院两院院士Jennifer H. Elisseeff合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现了蛋白多糖类似物对胶原蛋白纳米纤维结构的有效调控(图2)。 据悉,角膜胶原纤维的直径大小与排列方式对角膜材料的透光率和机械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研究发现,环糊精类环状低聚糖能够调节胶原纤维的玻璃化、排列和超微结构,尤其是β-环糊精添加到I型胶原蛋白中后产生了与供体角膜相似的纤维层状结构,从而得以获得一种具有优越透明性和机械韧性的人工角膜植入物,并且在体外和兔角膜部分切除术模型上验证了该仿生人工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和手术性能。这项工作为体外制备具有临床转化前景的仿生人工角膜研究奠定了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