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药快速检测用新酶源 的筛选与鉴定
由于基于酶抑制法的农药快速 检验中所使用的动物来源的酣酶普遍存在着提取成本高,活 性不稳定, 不易于保存的间题。本团队从芸豆中筛选并纯化出一种植物酣酶。通过底
西华大学 2021-04-14
固定化重组头孢菌素脱乙酰酶生产
本项目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异源表达来自枯草芽孢杆菌中的CAH基因,发酵生产头孢菌素脱乙酰酶蛋白。由于重组蛋白表达量高,采用简单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方法即可达到很好的纯化效果,极大程度地缩减了蛋白纯化的成本。 在工业应用中,将游离酶固定在载体上可以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产物分离容易,可以连续操作。在众多固定化酶方法中,由于制备的固定化酶稳定性好,共价结合的方法在工业中最为常用。本项目采用共价结合的固定化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将游离酶连接在亲水性环氧基载体上,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力回收高,稳定性好,重复使用次数高。已完成整条工艺流程。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CAH蛋白进入中试阶段,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发酵培养基等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酶量。目前完成的蛋白纯化及固定化酶制备工艺,对产品的性能已通过相关的实验得到很好的评价结果。在不断完善发酵和固定化酶制备工艺后,即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试验规模,从而应用于工业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水酶法同时提制植物油脂和蛋白技术
项目以花生等高含油油料作物为原料,集成可控酶解、连续三相分离、膜分 离浓缩、高效破乳等技术,从油料中提取油脂与水解蛋白,工艺路线较为简单, 实验室小试条件下,游离油与水解蛋白得率分别达到 93%和 87%,中试实验中, 游离油得率和水解蛋白得率均达到 80%左右,所得花生油达到国家三级花生油的标准。该深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花生的附加值,为花生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 广泛市场前景的途径。 创新要点 (1)处理条件温和,可得到无黄曲霉毒素污染、无溶剂残留的高质量的油脂,同时有效回收原料中的蛋白质; (2)工艺绿色环保,比现行分离蛋白工艺更为节能降耗。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品质麦芽糊精的酶法生产关键技术
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法控制淀粉水解程度,从而得到DE 值处于 5-20 的淀粉水解产物。麦芽糊精的分子量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是一种价格低廉、口感滑腻、没有任何味道的营养性多糖。 高品质的麦芽糊精流动性良好,无异味,几乎没有甜度;溶解性能良好,有适度的粘度;吸湿性低,不易结团;有较好的载体作用,是各种甜味剂、香味剂、填充剂等的优良载体;成膜性能好,既能防止产品变形又能改善产品外观;极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宜作病人和婴幼儿童食品的基础原料;对食品饮料的泡沫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对结晶性糖具有抑制晶体析出的作用;有很好的乳化作用和增稠效果;有促进产品成型和良好地抑制产品组织结构的作用。由于麦芽糊精所具有的优良使用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饮料、冷冻食品、糖果、麦片、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还可应用于纺织、日化、医药生产中。
江南大学 2021-04-13
Happy-T4M酶标板离心机
性能特点: 1、微机控制,触摸面板,LCD显示。 2、采用交流变频电机。 3、可直接设定转速,自动计算RCF值。可直接设定RCF值,自动转换成转速。 4、具有10档升降速。 5、运行中可修改参数,运行参数自动记忆。 6、具有10种自定义程序存储功能。 7、具有软刹车功能。 8、具有转子号识别功能。 9、具有超速、不平衡和门盖安全保护功能,并在显示窗口显示故障信息和声音报警。
济南福的机械有限公司 2022-04-27
【高教前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拥抱人工智能,但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等问题分享了观点。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20
自复位金属耗能拉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金属耗能拉索,包括复位耗能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复位耗能单元连接的拉索筋材,复位耗能单元包括外槽、设置在所述外槽上端开口中的轴心管、并排设置并固定安装在外槽中的两个倒U形软钢、由所述两个倒U形软钢夹持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轴心托板、设置在外槽中并套在轴心管上的蝶形弹簧组。受拉筋穿入筋底连接头和筋顶连接头后两端被筋底锚头和筋顶锚头锚固,筋底连接头连接轴心管,筋顶连接头连接底端连接头,全拉索通过底端和顶端连接头与待加固结构相连。本发明能降低自复位耗能支撑的自重和成本、充分利用高强材料强度和提高支撑耗能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金属氢燃料电池
近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宏斌团队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及无人小车载新型金属氢燃料电池电堆,通过进一步降低动力系统自重提高能效,使其续航时间长达2小时,满足10000平方米空间连续作业,且搭载气瓶充气只需3-5分钟,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 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各地防疫工作迅速展开,无人机以及无人小车广泛应用于短途物资配送、消毒液喷洒、广播宣传、布控监测等多个领域。传统机型多采用锂电池系统作为动力,工作时长短且充电时间长,影响防疫工作效率。相较于锂电池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具有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充气快、安全等性能优势,能够满足无人机及小车长时间、高强度作业。 目前,汪宏斌团队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及小车搭载消毒装置,已经应用于地方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了一套以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系统、高续航、高效率的“陆-空”立体无人防控系统。 浙江省金华市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企业复工前夕,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在园区内进行了全面消毒作业。此次用于消毒作业的无人机搭载了1.5Kw金属电堆,配置了15kg消毒液,续航里程达2小时。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在金华市多个乡镇、街道、社区内进行了广播宣传和消毒作业,大大节省了防疫期间的用人成本,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点击查看原文
上海大学 2021-04-10
轻金属及其复合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量子金属态的证实
量子材料与量子相变是本世纪凝聚态物理与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量子相变与传统的热力学相变不同,是在绝对零度下调节非热力学参量而发生的相变,相变点附近量子涨落而非热涨落起了重要作用。作为量子相变的经典范例,二维超导-绝缘体相变以及超导-金属相变研究获得了2015年美国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在量子相变过程中,除超导基态和绝缘基态外,量子金属态是否存在于二维超导体系一直是理论与实验上争论的焦点(Rev. Mod. Phys.91, 11002 (2019))。根据安德森标度理论,由于量子干涉效应以及相位相干长度在零温下发散的特性,载流子在趋于绝对零度时会表现出局域化效应,因此理论上不存在二维量子金属基态。尽管实验上在各种二维电子体系发现了量子金属态的可能迹象,但受低临界温度的制约以及外界高频噪声的影响(Science Advances 5, 3826 (2019)),二维量子金属态的存在与否仍存在着巨大争议,是近三十年来国际学术界一直悬而未决的重要物理问题。 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王健教授、博雅博士后刘易与合作者在高温超导纳米多孔薄膜中首次完全证实了量子金属态的存在。通过调节反应离子刻蚀的时间,研究团队在高温超导钇钡铜氧(YBCO)多孔薄膜中实现了超导-量子金属-绝缘体相变。量子金属态存在的直接证据是体系的电阻随着温度降低表现出饱和特性,在高温超导体YBCO薄膜中,该电阻饱和温度高达5K,这一温度相比于传统超导体系提高了1-2个数量级,大大提升了量子金属态的稳定性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通过高频滤波器极低温对照实验表明,是否添加滤波器对体系的电阻在低温下的饱和规律没有明显的作用,有效地排除了外界高频噪声对实验的影响,为量子金属态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实验还揭示了量子金属态的霍尔电阻为零欧姆,意味着量子金属态具有与超导体类似的粒子空穴对称性(particle-hole symmetry)。 此外,实验表明量子金属态在低温下满足欧姆定律且具有巨磁阻效应,这些发现也与理论上对量子金属态的预期吻合。 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的极低温电输运测试发现,超导,金属与绝缘这三个量子基态都有与库珀电子对相关的h/2e周期的超导量子磁通振荡,这表明量子金属态与传统金属不同,是玻色金属态,揭示了库珀对玻色子对量子金属态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注:传统金属中导电是电子,也即费米子)实验发现,对于超导态的样品,量子振荡振幅随温度的降低迅速增加而发散; 对于绝缘态的样品,振幅随温度的降低先迅速增加然后在低温下衰减; 而对于量子金属态的样品,振幅随温度的降低先迅速增加然后在低温下饱和。进一步分析揭示出振荡振幅饱和对应于相位相干长度饱和,是量子金属形成的一种可能机制。有意思的是通过调控正常态电阻仅两个数量级,量子振荡振幅从超导态样品到最绝缘的样品变化了九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多孔高温超导体系具备很好的相位相干调控性。 该工作于2019年11月14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Science》上。(DOI: 10.1126/science.aax5798;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11/13/science.aax5798)。北京大学王健教授、布朗大学James M. Valles Jr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熊杰教授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杨超和北京大学博士后刘易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这一工作的主要合作者还包括布朗大学Jimmy Xu教授,北京大学林熙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研究员,清华大学姚宏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李言荣院士等。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卓越创新中心、低维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交叉科学与技术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支持。 二维高温超导体系中量子玻色金属态的证实是王健研究组与合作者继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发现以来(Science 350, 509 (2015));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3633 (2019)),在二维超导量子相变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该工作为国际上争论了三十多年的量子金属态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为研究量子金属态提供了新思路。该工作也得到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Steven A. Kivelson教授的高度评价,评论文章发表在Journal Club for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凝聚态物理期刊俱乐部)上。Kivelson教授指出:“这一工作对量子材料的理解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图一, 钇钡铜氧(YBCO)纳米多孔薄膜中的超导-量子金属-绝缘体量子相变。(A)用多孔氧化铝(AAO)模板蚀刻法制备YBCO纳米多孔薄膜的工艺示意图。(B) YBCO纳米多孔薄膜扫描电镜(SEM)图像。(C) YBCO纳米多孔薄膜的几何结构示意图。(D)不同刻蚀时间下YBCO纳米多孔薄膜的电阻对温度的依赖关系。超导态(SC)、反常金属态(AM1)、过渡态(TS)和绝缘态(INS)四种典型薄膜的电阻温度曲线用黑色表示。图二,量子金属态证据。(A)量子金属态薄膜和超导薄膜的输运曲线。其中低温下电阻的饱和行为为量子金属态的特征。(B) 量子金属态薄膜极低温输运曲线。是否采用高频滤波器并不改变量子金属态饱和电阻的特征。插图: 量子金属态薄膜的I-V曲线,符合欧姆定律,亦为量子金属态的证据。(C)典型量子金属态薄膜的霍尔电阻和纵向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霍尔电阻(Rxy)在低温下趋于零,而纵向电阻不为零,表现出量子金属态的特征。插图: 量子金属态薄膜不同温度下的霍尔电阻(Rxy)。(D) 量子金属态薄膜的巨磁阻效应,与理论上对量子金属态的预期相符。图三,库柏对在量子相变过程中的相干性衍变 (A)超导态、(B) 量子金属态、(C)绝缘态的磁导振荡图。 (D) 不同温度下,所有YBCO薄膜的磁导振荡的振幅。对于量子金属态薄膜,磁导振荡的振幅随温度的降低在5 K左右而饱和。而超导态薄膜磁导振荡的振幅在低温下发散,绝缘态薄膜磁导振荡的振幅随着温度降低先增加后减小。(E) 通过相位相干的近似模型,计算得到量子金属态的相位相干长度在低温下饱和。揭示了量子金属形成的一种可能机制。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