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5月23日·长春]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4
【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创新人才】产教融合与高素质人才培养论坛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产教融合与高素质人才培养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人才需求:市场营销人才
市场营销人才
山东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3
人才需求:化工方面人才
化工方面人才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欢迎报名 | [5月23日·长春]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6
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
产品详细介绍          《创业之星》产品详细介绍     《创业之星》主要功能:   创业之星的目标,是为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部分学生提供一个创业实践的训练平台,使创业教育真正落地。透过创业之星领先的商业模拟引擎,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空间里,全面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尽情释放才智,挥洒创业激情,放飞创业梦想!在这里,创业不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真实的体验与实践。   《创业之星》涵盖了从计划、准备到实施的创业全过程。《创业之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功能模块:创业测试、创业计划、创业准备、创业实践。   模块一:创业测试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创业者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试,帮助创业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使创业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的做好创业准备,为将来的创业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模块二:创业计划   根据《创业之星》整个训练系统平台的商业背景环境与数据规则,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者首先对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订公司章程,并编写一 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在拿到商业背景环境的资料后,参加学习训练的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组成创业公司的训练团队首先要对市场商业机会进行研究,并分析市场竞争形势,从而制订出合理的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摘要、公司简介、市场分析、竞争分析、产品服务、市场营销、财务计划、风险分析、内部管理等方面。   模块三:创业准备   当创业者有了想法,并已经做好了资金、人员、技术、场地、设备、公司名称等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后,就进入了企业的初创阶段。参加训练的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公司注册审批流程的所有工作。   模块四:创业实践   企业的生存发展如同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一样,也会经历初创、成长、发展、成熟、衰退等阶段,即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创业之星》在创业管理模块环节就是让学生实战中模拟企业的运营管理,围绕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制定各项决策,并最终推动企业成长壮大。   创业管理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训练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创业计划可行性的实践环节。通过对真实企业的仿真模拟,所有参加训练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建成若干虚拟公司,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相互竞争与发展。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虚拟公司的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研发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岗位,并承担相关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市场环境与背景资料的分析讨论,完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包括战略规划、品牌设计、营销策略、市场开发、产品计划、生产规划、融资策略、成本分析等等。通过团队成员的努力,努力使公司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在所有公司中脱颖而出。   在《创业之星》中,每个小组需要独立做出众多的经营决策,使创业企业能够逐步成长壮大。这些经营决策涉及一个创业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团队合作、沟通技巧、执行力等也是整个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是制订有效决策和最终取胜的关键。   教师端程序主要功能:   教师端程序由实验课授课教师使用,主要供教师调整模拟参数、进行开课管理、控制上课进度、查询小组数据、分析点评成绩等使用。教师在整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分析员、业务顾问等等,教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熟悉运营规则,总结经营绩效,分析管理问题等,帮助学生全面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在每阶段经营结束后,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分析经营管理状况,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学生端程序主要功能:   在《创业之星》中,每个小组需要独立做出众多的经营决策,使创业企业能够逐步成长壮大。这些经营决策涉及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研发等各个方面。同时,团队合作、沟通技巧、执行力等也是整个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是制订有效决策的关键。   所有小组组建的公司之间是相互对抗竞争的,每个公司的目标就是使公司实现经营目标,并战胜其他公司。因此,如何思考并制定出有效的各项决策,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学生端程序包括了背景资料、数据规则、实时状态、经营决策、数据分析等功能。各小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团队的力量,通过对本企业实时数据及竞争对手数据的分析,制订企业运营中的各项管理决策,与其他学生组成的虚拟企业展开竞争,并努力使企业绩效达到最佳。     《创业之星》领先优势: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仅仅传授一些创业理论知识与方法,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业实践的真实情况,对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各项事务、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等都很难有切身的体会。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创业之星》全程在模拟实战中进行,真正让学生体验创业的具体操作,增强感性认识,提升综合素质。   1、创新性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彻底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   2、先进性 设计理念先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突出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3、系统性 全面涵盖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包括创业计划书、资金筹措、企业注册、创业管理、风险控制、团队合作等各方面。   4、实用性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仿真的创业过程与精心设计的背景,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教学过程就是一次虚拟创业过程。   5、趣味性 独创的3D引擎与动态建模技术,逼真再现企业场景,学习过程生动有趣,同时又充满对抗竞争。产品支持数十人的小班教学和数千人同时进行的大规模竞赛。   6、互动性 学生全程实战,师生实时互动,动态生成图表数据,方便教师授课指导与分析点评。     《创业之星》适用学习对象:   《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适合于所有大中专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配套实践课程使用。本系统是集理论、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与创业能力,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毕业后步入创业的行列提供实践训练平台。本实践课程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一项有效措施,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基于《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平台、由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主办、金蝶软件集团承办的2009年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了全国近八百所院校参与,争夺十万元创业基金。本次大赛于2009年8月圆满闭幕,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基于《创业之星》平台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创业企业股权设计
失败的创业各有不幸,成功的创业都是相似的 一定是做好了股权设计 股权设计得好 吸引了人才 融入了资金 引进了资源 成就的是创 业 故 事!
深圳市华扬财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1-02-01
关于组织申报青海省2023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通知
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关于2023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省2023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青年学者”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26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情况,我部制定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教育部 2019-07-31
人才需求:1、基础研究人才。2、化工工艺人才。3、高端化工设计人才。4、工艺设计人才。
1、基础研究人才。2、化工工艺人才。3、高端化工设计人才。4、工艺设计人才。
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1 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