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核酸的分子识别和调控
围绕核酸特殊结构和修饰的动态变化,利用化学生物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化学小分子对核酸结构和修饰的识别及相互作用,探索生命过程新机制,项目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高选择抗癌领域提供新策略。主要科学发现为:1.实现小分子对非规则核酸的结构识别和调控,并揭示四链核酸新机制。通过抑制肿瘤中高表达的端粒酶,提出了小分子对G-四链核酸(G-4)识别新机制和抗肿瘤药物设计新策略;双钌配合物通过钾离子调控机制特异识别G-4产生光响应,创立了目视检测G-4的新技术;通过光诱导机制实现小分子不同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路况识别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况识别仪,所述微控制器为AT89S52,不仅能耗低,而且性能高,所述识别仪主体包括键盘模块和显示模块,便于参数设定和观察,所述支架包括竖支架和横支架,所述横支架固定在竖支架上端,所述红外发射器、反射红外接收器、红外散射接收器固定在横支架上,所述辐射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竖支架上,所述红外发射器和反射红外接收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相等,便于接收信号,该路况识别仪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生物靶标光谱指纹识别
在生物医学光学方面,本团队开展了基于低相干原理的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展了低相干眼生物测量仪的研制;实现了工程样机的制备,技术成熟度 7 级;具体如图 1 所示;此设备可以开展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直径和前房深度的测量;还开展了低相干原理下的生物折射率研究,开展了液体,固体状态下的折射率测量,因为折射率与生物体的属性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仪表智能识别物联网系统
仪表智能识别物联网系统由智能读表相机、智能应用系统云平台套件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服务组成,通过智能采控终端采集仪器仪表的各项数据,将数据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存储、整理分析,通过智能应用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控、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修改、报警等操作,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霍夫纳格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2022-01-21
DSY-C电缆识别仪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说明】    电缆识别仪由信号发生器和接收钳信号检测器及指示表三部分组成,信号发生器主要产生特殊的脉冲调制信号,通过输出线加至停止运行的被测电缆上,用接收钳在现场寻找被测电缆,当接收钳检测器测到施加在电缆上特殊信号时,信号检测器上电表指针与施加信号频率同步摆动,而其它电缆线上检测到的信号则要小很多且方向相反,通过电表指示幅度及方向,很容易判定被测电缆。接收钳信号检测器同信号发生器联合使用时,可以用于电缆带电状态判别,或辅助寻找电缆短路位置等工作【工作原理】    发射机发射的大功率特殊信号输入被测的电缆,将接收机靠近所选定的电缆上,则感应的电流脉冲的方向由电表指针标出并且反映出接收信号的幅度大小。对邻近的其他电缆由于电感或电容耦合,或由于返回电流经过屏蔽层引起的讯号,此时电表指针也将摆动,但其强度明显比被测电缆指示要小。【应用范围】    电缆识别仪适用于各种型号电缆中的停运电判别;识别所要寻找的电缆;对于电缆沟、桥架及固定在墙上的电缆尤为方便。【性能指标】信号发生器: 电  源:AC220V   50Hz输出功率:1.5KVA输出方式:间隙调制方式间隙时间:1—3S环境温度:-10℃—45℃机壳尺寸:250×130×250mm3【接收机】                            电    源:5#电池四节检测电流:2A—5A检测方式:感应式、判别方向及大小仪器特点a) 识别准确;b) 操作简单明了,无误操作;c) 指示清晰无误判断;d) 整套仪器小巧、美观;g) 适合各种型号电缆
西安广昕丰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
2020年2月15日,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研发的第一套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Tongji NCP-AIS),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门口开始试运行,可快速识别人流中个体感染者的风险。 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温度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心率监测、呼吸监检测、门禁联动、门禁数据智能更新、咳嗽检测和语音播报,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现疫情期间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针对大规模人群,可以自动发现体温不正常个体,实现拍照和跟踪,以及提醒功能。
同济大学 2021-04-10
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
项目成果/简介: 目前,公路治超主要集中在限制性的监测点或者现场人工执法,对于非限制性非现场治超才刚刚起步,技术尚不完善。在非限制性的交通场景下存在诸如车辆角度问题、遮挡问题、光照问题、车辆数据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阻碍了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治超的推广。 该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组合技术可应用于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综合治理超载超限中的货车精细化检测与识别。基于该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组合技术,可以对货车的属性进行精细化检测与识别,融合视觉信息与道路称重信息来实现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综合治理超载超限。通过该技术的升级改造,极大地提升公司的非限制性非现场治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安徽大学 2021-04-11
人类属性自动识别技术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个人的各种属性,如身份、年龄、姿态、表情、颜值、行为等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推荐系统、智能监控、安全控制等诸多领域。包括3D手势姿态识别、基于静态图像的人体行为识别等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1
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
目前,公路治超主要集中在限制性的监测点或者现场人工执法,对于非限制性非现场治超才刚刚起步,技术尚不完善。在非限制性的交通场景下存在诸如车辆角度问题、遮挡问题、光照问题、车辆数据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阻碍了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治超的推广。 该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组合技术可应用于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综合治理超载超限中的货车精细化检测与识别。基于该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组合技术,可以对货车的属性进行精细化检测与识别,融合视觉信息与道路称重信息来实现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综合治理超载超限。通过该技术的升级改造,极大地提升公司的非限制性非现场治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安徽大学 2021-05-09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芯片转让
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要求语音交互有非常好的体验感,室内环境下,当距离超过两米后,通过墙壁的反射造成的混响、音响设备的回声及其他环境噪声对语音识别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基于麦阵的声音采集与处理模块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最佳人机交互采集模块。目前成熟的麦克风阵列语音信号采集与前端处理模块尚未出现,市面上仅有少数国外厂家如科胜讯提供双麦降噪芯片。同时,语音识别应用还需要配合降噪处理,目前的方案全部采用分离设计,一颗降噪芯片+一颗语音识别芯片。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挖掘,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开始在语音识别领域进行推广运用,相对于传统的GMM模型,识别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神经网络计算量非常巨大,需要采用GPU或CPU阵列的方式来进行运算,并且需要外加语音阵列降噪模块,其方案成本高,体积和功耗大。因此市场上对一款同时支持远场语音麦阵降噪和神经网络识别,具备高性价比的单芯片需求极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8 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