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菊芋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和乳酸技术
菊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以在干旱地和盐碱地等边缘土地上大量种植。菊粉 (一种 多糖) 是菊芋块茎的主要组分,可以由菊粉酶或蔗糖酶降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等单糖。与纤维素 乙醇和纤维素乳酸相比,生物转化菊芋生产乙醇或乳酸的技术相对简单,更易于产业化。但目 前的菊芋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和乳酸技术需要使用昂贵的菊粉酶来降解菊芋生成单糖,进而发 酵成乙醇或乳酸;而且发酵产物浓度偏低,造成高昂的产物分离成本和生产成本使这一技术并 不具备产业化的潜力。 本项目的菊芋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和乳酸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高固体含量底物 同步糖化与发酵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整合生物加工菊芋生产乙醇技术和高固体含量同步糖化 与发酵菊芋生产乳酸技术。其中,整合生物加工菊芋生产乙醇技术使用自主筛选的具有高菊粉 降解活性的酿酒酵母同步糖化与发酵菊芋生产乙醇,并采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反应器,实现了 无菊粉酶添加的整合生物加工过程,乙醇浓度可达14%(v/v)以上,菊芋转化率达80%以上;高 固体含量同步糖化与发酵菊芋生产乳酸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含量达30%以 上的菊芋进行乳酸发酵,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比,电耗降低80%以上,发酵液中乳酸浓度可达 11% (w/w) 以上,菊芋转化率达80%以上。本技术的实施将会大大降低菊芋乙醇和菊芋乳酸的 生产成本,为菊芋生物质的生物炼制产业化奠定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氟气氟化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生产技术
氟气是一种重要的含氟资源。由电解氟化氢制备。在工业上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已完成 氟气制备多种含氟化学品和氟化试剂的制备研究,几个产品已应用于生产中。本项目成本底, 门槛高,安全系数高,完全环保,利润空间大,产品市场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环保型光固化印刷油墨生产技术
光固化是用紫外光辐照而瞬间凝固的技术,适合高速生产线连续作业,具有生产效率高、节能、污染小的特点。光固化印刷油墨是由于社会对环境要求提高,以及后石油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将替代现有溶剂型油墨,带来更高的印刷速度,更好的产品质量以及更低的综合成本,尤其是其社会效益。着色力:100(%);细度:12.5(um);粘度:7(S);流动度≥:34(mm);干性≤:0 ;固着速度≤:0.01(min)。 主要应用于网印和胶印等方面。近几年,UV油墨在国内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产量与产值都已形成一定规模。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的统计,国内UV油墨的产量达到2万吨,产值约20亿元人民币。 本技术主要以不同种类的光固化低聚物、颜料、稀释剂及常用的油墨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材料,主要设备是高速分散机、三辊研磨机、树脂溶解釜(500L)、过滤机。产品不需要后处理,不添加甲苯等有机溶剂。若生产规模为100吨/年,设备投资约300万元,厂房面积需250m2,动力5KW,操作人员约10人。产品综合成本约70000~100000元/吨,市场平均售价约110000~150000元/吨,年利润约600~800万元,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植物生产调节剂植物龙的合成工艺
植物龙亦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指从外部施加给植物,只要很微量就能调节、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试剂。除了植物激素从外部施加给植物作为生长调节剂外,更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并不存在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主要有,一是植物激素类似物,例如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吲哚丁酸、萘乙酸、2,4-D 等,与细胞分裂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激动素和6-苄基氨基嘌呤等。二是生长延缓剂,有延缓生长作用,降低茎的伸长而不完全停止茎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侧芽的生长,其作用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矮壮索(CCC)、丁酰肼(B9)、调节安等。三是生长抑制剂,也有延缓生长的效果,但与生长延缓剂不同,它们主要干扰顶端的细胞分裂,使茎伸长停顿和顶端优势的破坏,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青鲜素(MH)等。另外,由于除草剂大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因此,有人把除草剂也作为一大类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可分别用在促进或抑制植物的营养生长,促进或抑制种子、块根、块茎的发芽,防止或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生根、座果和果实发育,控制性别分化、诱导和调节开花,催熟或延迟成熟和衰老,以及杀死田间杂草等方面。植物龙是一种用于蔬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地使蔬菜增产。主要用于阔叶蔬菜(如白菜等)。采用简单催化剂,使产品成本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降低30%以上。应用在蔬菜种植。植物龙是一种在日本得到广泛推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范围广,用量大。我国正大面积推广。适合中小型企业投资,设备投资额10 万以下。按每年12 吨的产量计算,每吨成本为8 万/吨,售价15 万/吨,利润为80万余元。 合作方式包括技术转让和实施交钥匙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钢铁生产电磁搅拌用两相正交逆变器
电磁搅拌两相电源拓扑结构及大电流快速跟踪控制方法,解决了其快速换相的难题,将大电流电磁搅拌换相时间从国外2秒缩短到1秒,使连铸钢水搅拌次数增加了10%。提出的整体式克莱姆环形绕组电磁搅拌辑结构、磁场定向控制、多电源同步控制技术,解决了电磁搅拌辘漏磁、搅拌力相互抵消的国际难题。首创我国兆瓦级方圆坯电磁搅拌电源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2007年研制出我国首套1.7m 宽厚板坯高密度磁场多辗搅拌系统,与国外领先的ROTELEC公司产品相比,电磁搅拌力提高120%,能效比提高140%。研制出世界首套2.8m 、350mm 辊式板坯电磁搅拌系统,在南京钢铁成功投运,使我国进入该领域世界领先行列。
湖南大学 2021-04-11
化工生产中的热泵精馏节能技术与装备
项目背景简述:化工生产中存在大量的蒸发、浓缩、精馏、结晶、干燥等分离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作为塔釜热源,同时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将塔顶蒸发产物冷凝成液态。本项目针对这一背景,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此类工艺过程的节能改造技术,其基本思路是用压缩机对塔顶气态物料进行压缩,使其温度提高后用于塔釜液态物料加热,同时使塔顶物料冷凝为液态产物,形成一套压缩式热泵精馏(蒸馏)工艺及其成套装置设计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沥青改性三元丁橡胶生产防水卷材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以有机塑解剂、沥青和超微细活性碳酸钙复合改性废旧三元丁橡胶,有机塑解剂在剪切力和热的作用下有利于丁基胶囊网状分子的快速增溶、解缠、断链,从而,提高了丁基胶囊的塑解度和物理机械性能;沥青显著改善了丁基橡胶的柔软性、加工性和卷材的着色性及表面平整度;超微细活性碳酸钙大幅度降低了防水卷材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生产的防水卷材经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满足JC/T645-1996《三元丁橡胶防水卷材》标准要求。经济效益:三元丁橡胶防水卷材是分子中不含双键的橡胶材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生产技术
低聚合度多聚甲醛(PF)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纯度高、水溶性好、解聚完全等特点,便于储存和运输,是工业甲醛理想的替代品。我国低聚合度多聚甲醛主要应用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熏蒸剂的生产, 约占多聚甲醛总消耗量的70%。PF每年总需求量在5万吨以上,其中80%依赖进口,1999年共进口多聚甲醛2.98万吨,2000年增加到3.5万吨以上。国内该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起步于70年代,但发展缓慢、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甲醛含量在92%以下,且溶解性能不好,含量95%的PF尚不能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均采用37%的工业甲醛作原料,经多步真空浓缩脱水、再经聚合得到。生产中有大量10%~15%稀甲醛副产无法利用。真空浓缩对设备要求较高,耗蒸汽量大,浓缩中少量甲醛生成甲酸对设备腐蚀严重,每吨产品要耗工业甲醛4吨左右,有的厂家消耗定额高达5吨,原料成本就高达3500~4000元/吨,总成本在6000元/吨左右,而国外产品进口价在6000元/吨以下,生产成本无法与国外产品抗争。本研究是在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八五”攻关课题“甲缩醛氧化制浓甲醛”成果基础上,着重研究由70%左右的浓甲醛经催化聚合、干燥制备低聚合度多聚甲醛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进行模拟放大试验,为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的工业化试验和生产提供设计数据。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筛选了大量的聚合催化剂,优化了聚合和干燥的工艺条件,模拟试验了三种不同的聚合干燥设备,并进行了微波加热制PF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部模拟试验工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L-乳酸生产工艺及产业化
L-乳酸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工业、日用化工、化妆品、造纸、生物农药、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发展与应用L-乳酸聚合物技术生产的聚乳酸产品替代部分或大部分塑料制品,一方面可缓解目前因大量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目前化学合成法生产乳酸均为DL型,无法达到聚L-乳酸的要求。本技术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通过离子注入诱变得到了高产菌株,其发酵浓度达200克/升,L-乳酸光学纯度产物达99.5%,为国内外最好水平。该成果已成功转让给一家乳酸生产企业,目前在该企业已完成30吨发酵罐的工业化生产实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及产业化
番茄红素( Lycopene )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植物黄金之称,被誉为“21世纪保健品的新宠 ”由于天然提取法价格昂贵且无法满足需求,化学合成法成本下降但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技术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通过离子注入诱变得到了番茄红素高产菌株,其3吨发酵罐水平达到1.6克/升。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让给两家企业,预计在新技术投产后将在同行业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