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纳米金球的方法,结合纳米金球合成的传统手段-柠檬酸钠还原法,采用一锅两步法发展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纳米金球的方法,该方法选择在碳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碱性水溶液体系中对纳米金颗粒进行包覆。采用本发明的包覆方法,无需引发剂活化和后续分离纯化,具有简单、高效、高产的特点,并且产物 Au@mSiO2 的大小均一,粒径大小在 20-120nm 的范围内连续可调,且在整个范围内呈现出均一有序的介孔状结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柔性闭孔珍珠岩建筑保温材料
小试阶段/n在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中,聚苯泡沫板和颗粒、挤塑泡沫板、聚氨脂泡沫全是有机易燃物,不易与建筑基层结合,保温层易空鼓剥落,不耐老化,10~15年就需重施工;普通珍珠岩吸水率高,吸水率高达本体重的6~10倍,在吸水后保温效果大部分失去。制品干缩过大且抗冻性差。玻化闭孔珍珠岩克服了普通珍珠岩的缺点,但成本高,表面玻化层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易碎裂。本技术采用柔性有机包覆技术解决珍珠岩闭孔问题、珍珠岩闭孔脆裂问题、混凝土-闭孔珍珠岩结合性问题。主要特点:1、成本与玻化珍珠岩相当,性能与聚苯乙烯类似。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
卫星在轨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需经历极端高低温环境,构件尺寸的稳定是保证卫星在轨高精度、返回高安全、任务高可靠的关键。针对卫星搭载的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极易导致的载荷在轨及返回过程中载荷接收精度不稳定、信息传输不连续等问题。我校陈骏教授团队以原创的负热膨胀技术研发了具有轻质、热膨胀系数低、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的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并研制了系列关键连接内置件、环件等高性能低膨胀构件,首次将负热膨胀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卫星上,填补了高性能低膨胀金属构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空白。该技术使得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之间热膨胀匹配性增强、界面应力大幅度减小,保证了卫星在轨与返回过程中信号高精度传输与接收,助力卫星成功返回。 图1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返回(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图2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应用于全球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和纳米孔的DNA测序装置和测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和纳米孔的DNA测序装置和测序方法,该装置包括介电泳装置、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隧穿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离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以及激光系统;传感器位于介电泳装置的内部,将介电泳装置分为左右两个空腔,且该传感器设有将左右两个反应腔连通的通孔;隧穿电流信号检测系统与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电连接;离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的两端分别置于通孔左右两侧的反应腔内;激光系统位于介电泳装置的外部,其发射的激光束照射于介电泳装置上。本发明减慢了DNA过孔速度,提高了测序精度,这些为实现单碱基分辨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介孔中空球形载银二氧化硅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介孔中空球形载银二氧化硅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苯乙烯微球加入溶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混匀后加入氨水,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所得溶液过滤、洗涤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微球包覆聚苯乙烯的复合粉体;粉体550℃保温得到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在避光条件下,将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浸泡,过滤后于干燥、升温至300~500℃得到介孔中空球形载银二氧化硅抗菌剂。本发明提高了银粒子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纳米抗菌粉体的团聚问题。同时,抗菌剂可以通过介孔缓慢释放出来,并能长期有效的保持银粒子的释放,从而起到持久抗菌的作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回转振动孔(螺纹孔)加工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回转振动孔(螺纹孔)加工技术
该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难加工材料(如不锈钢、耐热钢、高强度钢、磁钢、 钛合金钢等)的通孔、盲孔的钻、扩、铰孔加工以及螺纹孔的振动切削攻丝和振动挤压攻丝 加工。 项目概况 ⑴技术原理 该项目成果应用周向振动切削理论和内凸轮组合机构专利技术,将两个匀速转动输入转 换成为周向振动切削所需要的 sin(a t) H A ω = ω + ω ⋅ ⋅ (匀速转动与摆振运动的合成)运动 规律,实现对于内孔和螺纹表面的振动切削加工,利用变频控制技术实现振动频率的控制。 ⑵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该项目成果改变了传统振动孔加工设备的激振方式,提高了回转振动钻床的摆振频率。 调研和查新表明,该项目成果的关键技术——激振驱动器所采用的内凸轮组合机构属本课题 首创。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该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943.X)1 项; 实用新型专 利(专利号分别是:ZL012464624; ZL03218456.5)两项。 ⑶该项目成果产品在机械制造企业解决难加工材料的孔加工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有一般机械加工能力,能加工 IT6~IT7 级精度的产品,最好拥有少量数控机床的中(小) 型企业均可生产。 主要特点 研制的回转振动钻样机激振器采用立式同轴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台 X、Y 两个 方向采用数控技术能实现精密孔系的振动钻孔、振动扩孔、振动铰孔、振动研孔、振动攻丝 和振动挤压公司等加工。其外观结构型式和操作方式与普通钻铣机床基本相同。 成果样机的试验表明,可以改善孔加工的切削状态,提高孔的加工质量;振动攻丝特别 是小丝孔的振动攻丝效果显著,丝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好,丝锥不易断裂。 技术指标 振动频率:≯350Hz,变频器调频。加工精度:孔尺寸精度 IT6 或更高,螺纹孔精度 6 级或更高,表面质量 Ra1.6~3.2。 市场前景 孔和螺纹孔是构成机械零件的重要表面,是制造业中公认的难加工表面,同时也是用得 最多的表面,其加工量非常繁重,因而钻床和攻丝机的应用十分广泛。该回转振动激振技术 可以用于回转振动钻床、回转振动攻丝机、回转振动挤压攻丝机以及回转振动专用机床的新 产品开发和旧机床的技术改造等。其对于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和劳动生产率、减低制造成本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回转振动钻床等其它产品中,开发出系列振动加工设备。将会给企业带来 可观的经济效益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大量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证明,IL6是机体免疫网络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对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具有促进生长,诱导分化的功能。IL6可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和抗体蛋白的分泌,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增加IL2诱导的LAK细胞的杀伤瘤细胞的活性,可明显促进小鼠骨髓移植后的免疫功能重建,因而有增强免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高能量密度纳米复合介电储能材料及脉冲电容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性能储能装置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相比,脉冲储能电介质电容器拥有超高的可释放功率密度,高的操作电压、极快的充放电速率以及长的循环寿命,是重要的新型功率储能器件,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电网调频、可控核聚变、电磁炮等高功率脉冲技术的军民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利用新型介孔二氧化钛晶体的钌原子单分散以及电化学高效析氢
一种独特的仿生矿化刻蚀法,合成钌原子单分散的介孔单晶TiO 2 ,析氢性能极其优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元素面扫描测试结果表明,单个钌原子的均匀分散在具有介孔结构的TiO 2 晶体中。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首次证实,钌表现出异常的+5高价态而非+4价,而晶格中的部分钛原子接收来自钌的电子形成Ti 3+ 。在0.1 M KOH电解液中,Ru-TiO 2 的起始过电势仅为82 mV,通过铝还原调节样品的电子结构,其析氢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起始过电势降低至45 mV,10 mA/cm 2 的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仅为150 mV。通过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计算证明,Ru 5+ 与Ti 3+ 协同作用降低了氢吸附能,使得其与氢吸附火山顶更为接近,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08 2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