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GY-3型 He-Ne激光器
产品详细介绍物理实验用激光电源 波长632.8nm 发射功率大于1.5mW 一种单一波长的光源 可用于几何光学实验 干涉、衍射等光学实验 包括激光器和配套电源箱
天津市兆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 慧 型 交 流 电 源 稳 压 器
产品详细介绍 產 品 特 性 高精密度 高功率因素 高效率 高超載能力 低電磁干擾 低諧波污染 低噪音 體積小重量輕 模具化設計 自動電子迴路系統 適 用 場 所 SMT/AI 設備   程序控制系統 醫學監控系統 電子通訊設備 生產線設備 銀行電子設備 自動測試設備 CAD/CAM CNC 放電加工機 CNC PCB 鑽孔機 塑膠射出成型機 電子醫療儀器 實驗室電子設備 電子檢驗設備 音響與視訊設備 安全警報系統 電腦及其相關產品 辦公室 OA 設備 影印/印刷設備 多媒體設備
艾普斯电源(苏州)有限公司 2021-08-23
三屏双人座型汽车驾驶模拟器、驾驶模拟器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详情:ZG-601S3P三屏双人座型汽车驾驶模拟器ZG-601S3P三屏双人座型汽车驾驶模拟器,是我公司在2014年新款软件,全角度视角,画面清楚真实感强,功能强大,外观时尚,配有3台宽频液晶显示器,带有主被动式练习训练功能。整体画面宽大逼真,它突破了原来在行驶十字路口向左拐的视线盲区,在驾驶过程中能清楚看到左右两侧交通状况,训练时更加方便自如,从而清楚的观察车辆与路面的位置关系;并新增加“公安部123号令场地考试项目。ZG-601S3P三屏双人座型汽车驾驶模拟器,是我公司根据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安部123号令研发而成,新版汽车驾驶模拟器软件符合“公安部123号令”考评规则,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场地5项必考;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场地16项必考。 小车(科目二)场地5项分别为: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大车(科目二)场地16项分别为:桩考、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通过单边桥、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通过限宽门、通过连续障碍、起伏路行驶、窄路掉头、模拟高速公路、连续急弯山区路、隧道、雨天、雾天湿滑路、紧急情况处置。新版汽车驾驶模拟器软件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三)内容包括:上车准备(系安全带)、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挡位操作、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等训练考试项目。产品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 123 号令”及教育部新的国家机动车驾驶员训练大纲要求。本汽车驾驶模拟器分为单台模拟驾驶及与主控台联网模拟驾驶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市场上功能最全最新的汽车驾驶模拟软件。 操作错误检测项目:系统对学员操作各操作部件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如启动时是否踩下离合器、闯红灯报警等。与前面版本不同的是,区别判断“离合器松得太快”和“发动机转速过低”。13系统自动评分:最新增加了学员在每次驾驶训练后系统自动给予文字显示成绩评分。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采用标准化试题,题库里共有11套试题(共1500道试题),可以随机出题考试以可以依次考试每套试题。与现有无纸化考试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无纸化考试试题集成在驾驶模拟器系统之中,可以利用模拟器进行。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法规 :交通标志、标线包括所有的禁令标志、禁止标线、警告标线、警告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线、指示标志。交通法规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机动车登记办法、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交通违章处理程序规定。学生驾驶舱:座机由驾驶座、视屏彩电、汽车五大操作系统、核心计算机、高级进口传感器、数据采集板等组成,各操作部件通过传感器,经数据传感板传输。驾驶模式:被动式:被动式驾驶适用于初学的学员,学生可以按照电脑语音提示进行规范的操作练习。主动式:主动式驾驶与实际车辆相同。功  能:1、主视屏:显示驾驶前方道路与周围路况、使学生能感觉身在驾驶室操作着运行中的汽车。并显示档位、成绩分数。2、后视镜:能达到与真车相同的模拟效果。可升降。3、模拟仪表:显示车速、里程、发动机转速。并且可自行决定关闭或开启。4、特殊功能:通过鼠标操作可由正常驾驶室驾驶模式切换到六种不同府视式驾驶模拟.5、训练场景科目:⑴ 一般道路;⑵ 高速公路;⑶ 城市道路;(包括:行人、自行车、其它车辆、双黄线、岗亭、警察、红绿灯、转盘、交通标志标线等。)(4)炫目道路(5)泥泞道路(6)山区道路;(7)曲线穿桩、场地倒库;(8)“8”字型路;(9) 直角弯路、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匝道等。(10) 蛇形路;(11) 就位停车;(12) 顺行停车;(13)双边桥;(14)单边桥;(15)单凸桥;(16)横断桥;(17)骑越障碍;(18)立交桥;(19)隧道。6、天气:一般道路可选择四种天气:白天、雪天、雾天、雨天、黑夜。7、画面选择:可以选择“打开”或“关闭”:后视镜、向导地图、错误提示、成绩等。8、其它车辆选择:各道路分6种数目选择:3至60辆。9、车型选择:在训练中有六种车型:小轿车、吉普车、无级变速车(自动档)、大货车、大客车、农用车等。10、汽车模拟技术:汽车多自由度数学模型,实现汽车转向、制动和加速的逼真模拟。11、测试调整功能:传感器测试:方向机的测试、离合器的测试、油门的测试、制动器的测试(脚刹)、手制动的测试、变速器各档位的测试、鸣号、点火、开锁。只要打开测试界面便一目了然。并可作学员操作曲线学仿。更多产品:4D动感汽车模拟驾驶器、动感模拟器、整车改装模拟器、飞行模拟器、摩托车模拟驾驶器参考网址:http://www.bjzgjy.com/cn/          http://www.simulator.cc/                                                                 销售热线:010-67886161   010-67886262
北京紫光基业科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大研制各向同性全生物质仿生木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通过深入解析生物质微观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质天然纳米结构的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基于这种策略构筑了一种可持续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RGI-wood”)。该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质中天然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将其暴露在木屑颗粒表面,并使其互相交联从而构筑无需任何粘合剂的高性能人造木材。运用这种策略所制备的人造木材在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学强度,且超越了实木材和传统人造板。这种新型人造木材自下而上的制备方式使其在尺寸上将不受限制,可以克服大块实木材料的稀缺性,大大拓宽了这类木质材料的应用范围。另外,其还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性和防水性。在这种高性能人造木材中,微米级木屑颗粒的暴露着大量的纳米尺度的纤维素纤维,这些纳米纤维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以及物理纠缠等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微米级的木屑颗粒也被这些互相缠绕的纳米纤维网络紧密地结合一起形成高强度的致密结构,而无需添加任何粘结剂。这种结构特征带来了高达170 MPa的各向同性抗弯强度和约10 GPa的弯曲模量,远超天然实木的力学强度。此外,新型人造木材还显示出优异的断裂韧性,极限抗压强度,硬度,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优于天然木材的阻燃性。作为一种全生物基的环保材料,新型人造木材不仅不含任何粘结剂,还具有远超树脂基材料和传统塑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这种由纳米纤维构成的网络也为制备木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通过将碳纳米管(CNT)掺入木屑颗粒间的纳米网络当中,可以获得导电智能人造木材,因碳纳米管能够在其中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因此其具有比传统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更好的导电网络和更高电导率。基于这种智能人造木材的高导电性,它可以实现传感、自发热以及电磁屏蔽等多种应用。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表现出了出色的电磁屏蔽性能(X波段超过90 dB),可以满足精密电子仪器屏蔽标准的要求。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还可以在1.75 V低电压下(约等于两节五号电池的电压)实现自发热,可在5分钟内升至60摄氏度,这种在低电压下即可自发热木材可有效地确保自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减少能耗。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表面纳米化方法和策略,可用于构筑全生物质,不含任何粘结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复合的新型人造木材。同时,这种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生物质(例如,树叶、稻草和秸秆等),并可以实现多功能化,有望用于制造一系列绿色全生物质的可持续结构材料,将进一步推动人造板行业向绿色、环保和低碳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研制各向同性全生物质仿生木材
项目成果/简介: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通过深入解析生物质微观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质天然纳米结构的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基于这种策略构筑了一种可持续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RGI-wood”)。该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质中天然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将其暴露在木屑颗粒表面,并使其互相交联从而构筑无需任何粘合剂的高性能人造木材。运用这种策略所制备的人造木材在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学强度,且超越了实木材和传统人造板。这种新型人造木材自下而上的制备方式使其在尺寸上将不受限制,可以克服大块实木材料的稀缺性,大大拓宽了这类木质材料的应用范围。另外,其还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性和防水性。在这种高性能人造木材中,微米级木屑颗粒的暴露着大量的纳米尺度的纤维素纤维,这些纳米纤维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以及物理纠缠等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微米级的木屑颗粒也被这些互相缠绕的纳米纤维网络紧密地结合一起形成高强度的致密结构,而无需添加任何粘结剂。这种结构特征带来了高达170 MPa的各向同性抗弯强度和约10 GPa的弯曲模量,远超天然实木的力学强度。此外,新型人造木材还显示出优异的断裂韧性,极限抗压强度,硬度,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优于天然木材的阻燃性。作为一种全生物基的环保材料,新型人造木材不仅不含任何粘结剂,还具有远超树脂基材料和传统塑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这种由纳米纤维构成的网络也为制备木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通过将碳纳米管(CNT)掺入木屑颗粒间的纳米网络当中,可以获得导电智能人造木材,因碳纳米管能够在其中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因此其具有比传统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更好的导电网络和更高电导率。基于这种智能人造木材的高导电性,它可以实现传感、自发热以及电磁屏蔽等多种应用。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表现出了出色的电磁屏蔽性能(X波段超过90 dB),可以满足精密电子仪器屏蔽标准的要求。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还可以在1.75 V低电压下(约等于两节五号电池的电压)实现自发热,可在5分钟内升至60摄氏度,这种在低电压下即可自发热木材可有效地确保自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减少能耗。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表面纳米化方法和策略,可用于构筑全生物质,不含任何粘结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复合的新型人造木材。同时,这种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生物质(例如,树叶、稻草和秸秆等),并可以实现多功能化,有望用于制造一系列绿色全生物质的可持续结构材料,将进一步推动人造板行业向绿色、环保和低碳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一种新型纳米纤维素仿生结构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纤维素仿生结构材料(英文简称CNFP),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这种新材料轻、强、韧、尺寸稳定,综合性能突出,将在轻量化抗冲击防护和缓冲材料、空间材料、精密仪器结构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据介绍,这种天然纳米纤维素高性能结构材料的密度非常低,仅为钢的1/6、铝合金的一半,其单位密度下强度、单位密度下韧性均超过传统合金材料、陶瓷和工程塑料,有望替代现有的工程塑料。同时,该材料还具有极高尺度稳定性,热膨胀系数极低,远优于传统合金材料和工程塑料,即使在受到剧烈热冲击条件下,力学性能与尺寸依然高度稳定。此外,该材料还具有极高的抗冲击性能、高损伤容限以及能量吸收性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可标记和简易分离的仿生智能微针平台
利用微针技术递送药物至局部组织,是一种微创、无痛、便利的治疗新模式,随着微针设计与构建的发展与创新,其中负载内容物逐渐丰富,从单一的药物到具有功能的亚单位和亚结构,再到多种多样的生物活体。目前现有的研发较为热门的递送药物微针有实心微针、空心微针、包衣微针,但大部分都存在如下问题:1、断针等安全性问题;2、给药不准确,无法准确做到剂量的精准控制;3、暴露的微孔道有感染风险;4、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医学背景。 大多数微针贴片的基底层附着在皮肤上,可能会被汗水或环境液体浸湿而增加感染风险,并且在刮擦过程中容易导致微针脱落。而且常规微针贴片无法自发完成数据信息存储(需要信息反复利用电子设备存储和读取),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可能导致信息误差,误导医患。因此,开发具备高效药物递送和便于数据储存与访问的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成果研发了一种仿生智能微针平台(MILD),独有的仿生蘑菇形态针头可实现针尖简易分离、注射点长效标记、药物轻便递送以及药物智能响应。利用该平台,本团队以新冠疫苗为例,已完成动物试验阶段,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数据,科研成果已在ACS Nano发表,学术媒体广泛报道。 疫苗接种效果与皮下注射相当,抗体浓度≥50AU/ml,标记时间≥28天。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3-03
一种两栖仿生龟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栖仿生龟机器人,它具有四条相同结构的腿模块单元,十六个独立可控关节通过冗余驱动可同时实现陆地及水中运动,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陆地运动步态以髋关节、俯仰关节和膝关节为驱动关节,旋转关节冗余;水下运动步态则以髋关节、俯仰关节和旋转关节为驱动关节,膝关节冗余。机器人还配备浮力调节系统,能够自由控制整机在水中的上浮下潜。机器人系统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放置在机身密封舱内进行保护,关键部件的防水密封则采用浸油密封与接缝处涂抹密封胶的方法。本发明具有运动形式丰富,承载能力强、关节回转角度大,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仿生表面纳米涂覆提高PVDF微孔膜亲水性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多用途仿生螃蟹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仿生螃蟹机器人,包括顶部模块、底板模块、腿部模块、右侧钳模块、左侧钳模块、双目视觉模块,通过上述模块的组合设计,组成一套仿生螃蟹式的具有多用途的机器人,特点在于顶部模块能完成顶部重物的适应性角度顶起,且能进行圆周方向的锯切;腿部模块能适应较多的地形,实现全方位行走;右侧钳与左侧钳的单独或配合,能完成多种任务,满足一些特殊需要的场合的要求;双目视觉模块能够单独或协作的完成对周围全方位的观察,指导机器人的使用作业情况;采用液压作为动力,动力强劲,简单可靠。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42 4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