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仿生
多孔镁合金/水凝胶/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
多孔骨支架材料是修复骨缺损最有前景骨替代材料,但制约其临床应用的瓶颈是支架深部骨再生能力,本研究在复习文献,总结现有骨支架材料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仿生多孔复合骨支架材料的设想。自骨单位——哈弗斯系统结构特点得到启发,从结构与成分仿生出发,结合现有的生物合金、水凝胶及陶瓷支架的优势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镁合金/水凝胶/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支架内部由力学强度较高的多孔镁合金支架构成核心,支撑支架形态,可体内降解,且降解产物有助于成骨;支架其余部分由仿生多孔水凝胶/陶瓷复合骨支架填充,具有中央大孔和周围放射层板状孔隙结构(图1)。该孔隙结构开放度高,骨传导性强(图2);水凝胶/陶瓷支架可在体内降解,并模拟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特点,为成骨细胞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图3)。新型仿生多孔镁合金/水凝胶/生物陶瓷复合支架具有力学强度适宜,可体内降解,生物活性优良等特点,有望逐步取代现有的陶瓷或金属骨支。
中南大学
2022-11-24
类视网膜
仿生
光电和图像传感器芯片
基于事件驱动方式的仿生视觉图像传感器,用于高速场景的拍摄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虚拟增强现实(MR)技术、自动驾驶、物联网以及机器视觉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图像传感器的采集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基于“帧”扫描形式的CMOS 或 CCD 图像传感器较难满足高速运动物体的拍摄需求,若提高相机的图像采集帧率,则需要采用高性能且结构复杂的模数转换器,大量的图像会带来较大的数据冗余,此外,也会面临功耗高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光电和图像传感器,生物视网膜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可根据外界光强的变化自适应调节增益,能够感知超过 180dB 的光强范围。另外,视网膜基于事件驱动式的采集方式,仅输出场景中光强发生变化的信息,因而,能够滤除低频信息带来的冗余。在信号处理和传输上,采用异步通信的方式,通过神经节细胞将光强信息转换为时空脉冲信号,实现低功耗。 受到生物视网膜的启发,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方式的仿生视觉图像传感器,用于高速场景的拍摄。该类传感器多采用对数像素电路作为光强探测单元,因其动态响应范围宽,可随机读取。然而,对数电路在弱光环境下灵敏度低,几乎没有光响应,即仍然无法模仿视网膜弱光下的高灵敏度,除此之外,其输出受到 (Fixed Pattern Noise,FPN)的影响,降低了图像质量。 我们提出了一种兼容 CMOS 工艺的光敏二极管体偏置场效应晶体管器件(PD- body biased MOSFET,简称 PD-MOS),其结构图和等效电路如图 1所示。 利用 PD 的感光特性以及 MOSFET 的正向衬底偏置效应实现集成光强探测及信号放大于一体的光电器件。该器件可解决对数电路在弱光下灵敏度低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明暗传感器的方案以降低噪声。设计成像测试方案并搭建静态图像采集测试系统,实现静态显示,通过 MTALAB 进行图像恢复从而实现动态图像显示功能。 图 1 (a) PD-MOS 器件结构及其 (b) 等效电路图 经过商用 180nm CMOS 工艺流程制备后的器件概貌如图 2 所示,图 (a) 为三种不同像素设计的芯片实物图,从上至下分别为环形结构、条形结构及对数像素电路,将其中的环形结构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可看到图 (b) 所示的形貌,图 (c) 为4个像素的显微图。 图 2 (a) PD-MOS 成像阵列芯片的实物图,(b) 环形结构芯片在显微镜下的放大图以及 (c) 环形结构像素放大图 上位机实时显示效果如图3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两根头发相交。子图 (a) 为暗态时的 100 帧平均灰度图,子图 (b) 为暗态时的曲面图,子图 (c) (e) (g) (i) 为光态下的图,子图 (d) (f) (h) (j) 为光态下的图像数据减去暗态下图像数据的降噪图,可以发现在30nw/cm2 辐照度下已经出现头发的轮廓,当辐照度继续增加,头发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当辐照度达到 3mw/cm2,仍然可以看到头发的轮廓。 图 3 阵列芯片采集的图像 不同于传统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图像采集方式,生物视觉系统的成像由视野场景中发生的事件触发,且生物视网膜具有宽动态响应范围、超低功耗以及异步传输等特点,这为仿生视觉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物联网、自动驾驶以及安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它们对高速动态图像传感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近些年,针对这些需求,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采集高速动态信息的类视网膜相机,成为了一大热点研究方向。类视网膜相机的工作原理模拟了生物视网膜事件驱动型的采集方式及异步型的传输模式,为动态视觉成像提供了硬件基础。综上,该类传感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和深远的经济价值。
中山大学
2022-08-15
高级综合穿刺
仿生
标准化病人JC-D111
解剖结构正确,体表骨性标志清楚,关节运动灵活,可添加或替换不同的穿刺模块,可进行腰椎穿刺、髂前上棘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静脉穿刺等操作训练。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示教、住院医师培训等。 可根据用户需求在此模型身上添加新的穿刺模块。 注:模型充分体现经济价值性,行穿刺功能同时,还可定制克雷氏骨折、根骨骨折等全身各处骨折形式。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土贝母皂甙栓塞
微
囊土贝母皂甙栓塞
微
囊
成分:从土贝母中提取分离的土贝母皂甙主治: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时提瘤有栓塞指征的病人效果:抗肿瘤中药栓塞剂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于肿瘤患者术前栓塞肿瘤血管、阻断血供、杀伤肿瘤细胞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特别对无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栓塞疗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土贝母皂甙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此基础上制备成栓塞剂,具有双重的治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微
流体脉冲喷射仪及配套
微
流体器件制备仪
微流体数字化技术通过对裸结构的微喷嘴实施脉冲的惯性力,使微量流体在惯性力与黏性力交替作用下实现微流体的脉冲流动,从而实现数字化可控的微量流体的喷射,适用于液体微喷射、粉体微喷射等领域。 成熟度:基于非晶态玻璃材料毛细加工原理,进行了拉制、锻制、残余应力热处理等工序研究,制作了出微纳米级的微喷嘴、微管道。以玻璃微喷嘴制备仪为平台研究了不同拉制参数、锻制参数对微喷嘴几何形状的影响规律。基于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分别采用拉制、锻制的微喷嘴稳定地制备了均一的微液滴。 微流体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注射用鱼腥草冻干粉
针
的制备方法
【发 明 人】程建明;倪荷芳;余 黎;刘陶世;崔小兵;吴涓【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的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鱼腥草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腥草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是取鱼腥草,洗净,干燥,粉碎,通过超临界萃取,水蒸汽蒸馏,膜分离,冷冻干燥而得。本发明通过采用超临界萃取、超滤、冷冻干燥组合工艺技术制备的鱼腥草冻干粉针,去除了引起不良反应的无效杂质,生产工艺更为先进合理,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通过药理实验证明产品疗效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大大降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可视化经络催气
针
治疗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成果简介:经络催气针治疗仪是医院针灸、康复、理疗等 临床科室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风湿、类风湿性 关节炎等疾病的医学治疗仪器。 主要功能包括:经络催气针治疗仪可将针刺气感依照人体 经络循行路线催赶至病灶部位,与传统针灸相比,显著提高了 疗效;能及时调整仪器端口输出脉冲的强度,克服了一般电针 仪易耐受的缺点;可与计算机网络互连互通,在移动 APP 中可 实现智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仿生
扑翼飞行器升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446620.8)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扑翼飞行器升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扑翼飞行器技术领域。该发明主要包括连接轴、摆杆、斜杆、支架、大齿轮、小齿轮、立柱、底盘、传感器、发送器等;其中:连接轴、摆杆和立柱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连接轴固定在摆杆的下端,摆杆的上端与斜杆下端铰接,斜杆上端与大齿轮固定联接,大齿轮由轴承支承在支架的立轴上,并与电机轴端的小齿轮保持啮合,支架、立柱和底盘连接形成固定机架,发送器安装在传感器的尾部。传感器测量摆杆相对于斜杆的角位移,由数学模型计算出对应的升力。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测量范围大,测量准确度高,测试时模型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生物矿化过程模拟及
仿生
牙修复方法的建立
课题主要研究在模拟及真实口腔环境中,发展缺损牙齿和种植体表面蛋白质组装体等生物调控因子的程序化构筑和仿生矿化修复技术,并从微、介到宏观尺度探究材料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组装体介导的生物矿化机制。该研究为原位仿生矿化方法修复牙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陕西师范大学
2021-02-01
基于3D
仿生
代理的情感人机交互系统
本系统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多模情感识别与情感表达融合技术,开发了基于3D仿生代理的多模情感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具有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能够通过采集用户的视音频信号,实时感知用户表情和语音中包含的六种基本情感信息(高兴、悲伤、惊讶、害怕、生气、嫌恶),识别准确率达到85%,并通过3D仿生代理生动的语音和肢体动作与用户进行自然和谐的对话交流。系统消耗资源少,适合移动平台;融合表情和语音进行决策级情感识别,识别率高;采用3D仿生代理,交互界面生动自然。该系统及相应情感感知技术可应用于新一代情感人机交互界面。本成果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15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如下:一种鲁棒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ZL200810223211.6;汉语语音情感信息的提取及建模方法,ZL20081010454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14
15
16
...
247
2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