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子握力计电子握力测试仪WCS-100
WCS-100型电子握力计是我公司研制的新一代电子握力测量仪器,该仪器具有测量准确、质量可靠、操作简捷、读数方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体质测试中握力数据的测量,重点面向体育、医卫、劳动、学校、科研等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用,是电子握力测试仪器的更新换代产品。 技术参数: 量程:99.9kg 显示:LCD 分辨率:1%F.S 电压:2节5号电池/直流电源供电 使用方法: 取下电池盖板,安装9V叠层电池,按正负极接牢,然后合上电池盖板。调整好握把距离,准备测量握力。 按下开关键开机,释放按键后,仪器显示0.0,即可进入状态。 受试者用力握把,此时液晶显示屏上的数据开始刷新显示,直至不再有新的测量峰值出现为止,即可读取测量数据。 当显示器显示不为0时,按下清零键即可清除当前测量数据,准备下一次握力测量。注意,在清零时不可施加任何握力,否则,测量数据将会不准。 当3分钟无任何操作时,仪器将自动关机。 当电池电压低于系统允许值时,显示器有-+欠压指示。 当握力数据大于120KGF时,显示器上有过载OVER指示。 相关产品: 电子握力测试仪 电子握力计-电子握力测试仪 本文中所有关于电子握力计http://www.xinman8.com/317.html-电子握力测试仪的文字、参数、图片等如有产品更新换代、参数变动请联系我们的销售、技术工程师。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子肺活量计电子肺活量测试仪FCS-10000
FCS-10000型电子肺活量计是我厂研制开发的最新一代体测器具,选用了进口的压差型传感器,采用了先进的微电脑技术,所测数据稳定、可靠,显示清晰。主要用于人体机能的测量,可供体育、医卫、劳动、学校、科研等部门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用。 一、FCS-10000型电子肺活量计使用方法 1、接电源:将9VDC专用稳压器插入220V电源,导线一端插入数据处理装置上的接线座。 2、开机后,肺活量计通电,LCD闪烁数次后显示0,开始第一次测试,测试完毕待3秒自动显示2,数次后显示0,开始第二次测试,依次测试3次后显示的数值是你所测的肺活量值。 3、下一位被测人员测试时先按一下红色按键LCD闪烁同上依次测试。 注:每次测试必须等显示为0时进行。 4、测试肺活量先将吹嘴在装在测压管的进气端,手握测压管手柄并保持导压管在测压管上方的位置。头部略向后仰,尽力深吸气直到再不能吸气时,将嘴对准吹嘴做一次尽力深呼气。直到再不能呼气为止。此时在液晶显示屏上可显示肺活量值,该值以ML为单位。 5、按键关机,只要LCD显示为0,即可关机。 二、FCS-10000型电子肺活量计技术参数 量程:10000ML 分度值:5ML 精度:1%F.S(气体容积以当时状态计) 电源:通过专用稳压器接220V外接电源 显示:4位液晶显示器(LCD),显示肺活量 按键:电源开关,清零功能 相关产品: 电子肺活量计-电子肺活量测试仪 电动肺活量计 肺活量测试仪 电子肺活量测试仪-电子肺活量检测仪 本文中所有关于电子肺活量计-电子肺活量测试仪http://www.xinman8.com/315.html的文字、参数、图片等如有产品更新换代、参数变动请联系我们的销售、技术工程师。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大分子胶原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混合液为原料,再利用PEG缓冲液,通过同轴微流体芯片制备得到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纤维。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加入细胞,便得到具有细胞原位装载的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凝胶纤维具有与天然神经组织相匹配的导电性、相近的力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沿水凝胶纤维方向定向排列,能够模拟天然神经组织中的定向结构;
清华大学 2021-04-10
模拟天然心肌组织结构的三维仿生支架的设计、构建及其应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脏疾病依然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心肌组织的再生能力有限,所以损伤的心肌组织很难进行自我修复和功能性重建,往往会形成无收缩和电传导能力的疤痕组织,对心脏造成更大的负担及进一步的损伤。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心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脏器官移植,但是心脏移植的供体数目十分有限,而且器官排斥的可能性很高,并且受到宗教和伦理的影响,因此心脏移植手术仍然被视为一种高风险非常规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发展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工程化的心脏补片用于心肌损伤修复,或者研发微型心肌组织用来测试心脏疾病药物的疗效,甚至在体外重建一个功能和结构完备的工程化心脏器官来治疗心脏疾病,成为心脏组织工程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和前沿领域。然而,如何制备出模拟天然心肌组织三维交错排列及力学各向异性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天津大学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给“多肽仿生材料与应用”画像
“多肽”,这个常出现在药品或者美妆品上的名词,即便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并不陌生。“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仿生矿化,则是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的矿化过程,如骨骼、牙齿、贝壳等的形成,利用生物分子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无机矿物。
天津大学 2023-03-15
一种聚乳酸纤维三维仿生多孔有序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聚乳酸纤维三维仿生多孔有序支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PLA)切片依次经过纺丝和绕纱工艺制成平行排列的纤维集合体;将松散且平行排列的PLA纤维集合体用医用粘合剂粘合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再固化,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乳酸纤维三维仿生多孔有序支架,具有较小的厚度和重量,较大的孔径和孔隙率,较好的有序度、孔间连通性、亲水性、吸水性、力学性能和对明胶的吸附能力。该有序支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在血管工程、神经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韧带基材、药物装载和释放、神经组织工程的神经再生、植入式功能性肌肉、修复膝盖损伤和骨关节炎患者、骨组织工程等方面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丝素/海藻酸钠可降解生物活性双层支架材料
研发阶段/n该成果成功制备了SF/SA复合双层结构支架材料,其在拉伸断裂强度明显增加,SF/SA50/50多孔材料的增加幅度最大,由单层材料时的48±7KPa提高到598±69KPa,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双层材料的形变量大幅度增加,双层材料的竖切面可形成定向大孔,横切面孔洞分布均匀,孔径在100~120 μm之间,薄膜与多孔材料之间紧密结合,增强了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 通过对不同实验组全层皮肤缺损修复过程的观察和评价,结果表明,双层支架组修复效果最好,其修复的皮肤组织抗拉强度为1.29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含纳米银多孔硅橡胶/聚氨酯双层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纳米银多孔硅橡胶/聚氨酯双层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人工皮肤含有真皮和表皮双层结构;真皮由疏松多孔聚氨酯制作;表皮由含有抗菌药物的硅橡胶制作,真皮层的制备是将聚氨酯溶解后加入致孔剂,脱泡后流延成膜,挥发溶剂,浸泡沥滤出致孔剂,烘干成多孔聚氨酯膜;表皮层的制备是将硅橡胶前驱体溶解,超声分散纳米银溶液,加入致孔剂,脱泡后刮涂或流延涂膜,挥发溶剂,固化成胚膜,浸泡洗出致孔剂,烘干成硅橡胶微孔膜。然后,将聚乙烯醇、酸液及交联剂涂覆于聚氨酯膜上,再覆盖硅橡胶膜,挥发溶剂,热处理成双层人工皮肤。它具有防水、透气、抑菌、杀毒,并有效吸收积液的作用。
四川大学 2017-12-28
智能电子象棋平台
完成团队简介:西北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团队成立于2006年,隶属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研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媒体计算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医疗数据分析、金融数据挖掘、地址生物信息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图形可视化技术、智能嵌入式设备、及软硬件产品开发设计等。目前有在职教师8名,博士后2名,博士、硕士生60余名,本科创新小组及毕业设计学生60余名。研究团队常年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和多家知名公司签订合作及技术研发协议,承担多项相关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年发表论文30余篇,拥有30多项国家专项、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   成果内容:智能电子象棋平台是一套包括各种棋类电子棋盘、棋子、棋盘和电脑接口、显示与报警等多个软硬件模块的综合体。其中软件系统实现电子棋盘上的棋局状态的实时显示,记录用户下棋步骤,控制电子棋盘时间同步显示,提醒违反规则等情况和将军情况;此外,还包括棋局状态分析技术,经典棋局对比技术,指导用户下棋,帮助提高棋艺。其中,电子棋盘感应器模块实现棋盘和棋子的设计;软件功能模块实现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棋局的图像识别及棋谱库搜索;通信模块实现棋局状态的实时传输。  成果成熟度:小试产品阶段(准备中试并投产)。 投资方式:合作开发、技术入股、成果转让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电子封条监控系统
北大信研院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实时智能计算实验室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研发了电子封条应用。该应用分为经济版和PRO版,PRO版在经济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实时视频监控。 该应用能够在设备端统计处理家庭电子封条发送的大量数据,同时,处理电子封条实时监控数据,并把统计数据、异常报警信息及压缩的监控数据发送到云端,再由云端下发到有权限的手机终端。该应用还支持在手机端和电脑端查看大数据报警统计图表。相比于纸质封条,该应用更加智能、可靠,实时性更好,可有效避免传统纸质封条无法实时监控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281 2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