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成本高精度的PCie 时频板卡
项目简介 : 高精度的频率源(如氢原子钟、艳原子钟和钏原子钟等一级频标 )能够为测控与通信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基准 , 但价格高, 难以普及使
西华大学 2021-04-14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校准方法研究
项目背景 授时、定位、导航是以北斗卫星为核心建立的 PNT 服务的三大要素,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学研究诸多领域发挥广泛的支撑作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时间比其他物理量要高出至少四个数量级,是当今测量准确度最高、应用最广泛、唯一实现全球高精度传递的基本物理量。 西方国家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对我们实行封锁和禁运,2019 年 8 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其公开版《国防部定位、导航与授时体系战略》报告。报告明确了以授时为核心的定位、导航与授时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内外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所建立的不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础工作,其中最关键的设备---精密时频设备(原子钟)远程实时在线计量、测试和校准工作的必要性也日渐展现出来。 目前国内外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时频系统之间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特别是纳秒量级、亚纳秒量级时间同步一直无法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时频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惑。原子频率标准的频率校准与计量,特别是在线校准与计量一直无法解决。 我国有若干个时频实验室和若干个时间统一系统,按照规定,每间隔一定的周期,需要对这些系统的时间同步能力和守时能力进行计量、校准和评估,因此,急需建立一种远程计量校准平台对时频系统时间同步、守时能力进行计量、校准和评估。 本项目基于 NTSC 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开展基于卫星共视/卫星双向的时频设备远程在线计量、测试和校准方法研究,解决各卫星测控基地、雷达站、各武器试验靶场及海军长河二号系统守时实验室等全军武器装备建设中的精密时频设备(原子钟)的远程实时在线计量、测试和校准困难的问题,为军用时频体系建设中高精度时频系统计量校准研究做铺垫。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要对时间频率进行测量,根据时间频率量值传递基本方法,可采用直接与已知的标准信号进行比较和通过接收机接收参考标准信号然后比较两种方法。要实现时间频率的计量校准,根据相关国军标规定,在对频率稳定度进行测量时,标准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应优于待测频率源频率稳定度的 3 倍,对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等其它指标进行测量时,标准频率源的相应指标应优于待测频率源一个数量级。 据此要求,我们拟研制基于卫星共视的远程时频计量校准平台,共视主站外接国家授时中心钟房主钟信号,共视副站外接一台铷原子钟,根据时间频率量值传递要求,通过共视接收系统接收 BDS/GPS 卫星信号,一方面通过 BDS/GPS 共视比对实现对时频设备的校准。另一方面可利用共视比对数据对副站的铷原子钟进行驯服,使其通过 BDS/GPS 共视比对同步到UTC(NTSC),作为待测时频系统远程在线计量校准可靠的参考频率源。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示意图如图 1 所示,时间频率基准采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在国家授时中心放置卫星共视设备和卫星双向设备,在主要节点的时频系统放置卫星双向设备,在次要节点的时频系统放置卫星共视设备,使各个时频系统与国家授时中心之间建立远程的高精度时间比对,然后根据钟差比对结果完成时频系统的远程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功能。 图 1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示意图 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装置包括 GNSS 接收机模块、卫星双向传递终端设备、卫星共视比对数据处理软件、卫星双向远程比对数据处理软件及远程在线计量和校准软件,接收机天线等模块组成。 时间频率源远程校准采用共视比对法,原理如图 2 所示。主要指标包括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频率漂移率。 图 2 共视比对法原理框图 本项目中远程用户时频系统本地时间向 UTC(NTSC)(或 UTC(CMTC))的溯源采用 BDS/GPS 共视时间比对与传递方法实现。卫星共视比对数据处理软件最后将 GNSS 卫星的星历数据、电文信息、相位测量值、GNSS 共视数据及共视比对结果以文字、图形显示。 我们利用已有条件搭建了如图 3 所示的卫星双向高精度时间比对与传递平台的调制解调器部分,并进行了 100 米电缆自环试验,得到了初步结果。 图 3 卫星双向高精度时间比对与传递平台的调制解调器 (三)关键技术 本项目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时频系统的溯源方法 2.单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在线计量技术 3.单点对多点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的 C/S 结构设计 4.自适应同步校准驯服算法 5.多线程技术研究 6.时频系统实时在线计量和校准系统 7.基于 UTC(NTSC)远程时频校准方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25
递一时间(原味)
临沂格瑞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30
低介低损耗LTCC微波介电材料及流延技术
成果描述:我们研发的低介低损耗LTCC微波介质材料主要参数满足: 烧结温度:900度 介电常数:5.8~6.5可调 Qf:≥50000市场前景分析: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LTCC天线、滤波器等微波集成器件领域和LTCC集成模块的封装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好。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目前国内还没有该类型的产品问世,相应研究所和企业主要是购买国外的Ferro公司的A6材料。由于A6材料价格昂贵,且主成分为玻璃体系,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本成果材料主要为陶瓷体系,与LTCC工艺的兼容性很好,且成本低廉,优势明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清华大学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DMB-T 系统所开发出来的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在国务院应急办领导视察时获得了好评,并已经在国内部分地区获得了应用,反应良 好,有效地解决了特殊情况下图像信息的传输和发送问题,如在反恐演习、奥运安保、2008 年雪灾、地震灾害的现场图像回传中发挥了作用。该系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治安、 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针对 当前频率资源紧张的现状,提出了图像传输带宽可变的新一代系统。该方案已经被公安部正 式接收成为其标准技术方案之一,未来不少要害行业和部门(公安、消防、电力、卫生、水 利、森林防火、库区大坝安全等)都可能需要配备该系统。我们愿意与当地企业合作,根据 需求进一步做好系统优化并完成产品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产业化成 熟度高的产品。
清华大学 2021-04-11
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
安全传输现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应用随处可见。由于 TCP/IP 协议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信息安全传输的问题,网络中的所有数据都是通过明文的形式传输,带来了诸如信息泄密,身份难以确认等等安全问题。尤其是数据安全传输的问题在网络数据交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上述应用所依赖的互联网平台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交互双方的数据如何避免被他人截取和篡改,以保证其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这都是网络安全传输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1 成果简介清华大学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DMB-T 系统所开发出来的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在国务院应急办领导视察时获得了好评,并已经在国内部分地区获得了应用,反应良好,有效地解决了特殊情况下图像信息的传输和发送问题,如在反恐演习、奥运安保、 08年雪灾、地震灾害的现场图像回传发挥了作用。该系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针对当前频率资源紧张的现状,所提出了图像传输带宽可变的新一代系统。该方案已经被公安部 正式接收成为其标准技术方案之一,未来不少要害行业和部门(公安、消防、电力、卫生、水利、森林防火、库区大坝安全等)都可能需要配备该系统。我们愿意与当地企业合作,根据需求进一步做好系统优化并完成产品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产业化成熟度高的产品。2 应用说明在公安、消防、救灾、反恐、卫生、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中均可应用,预计年产值在1000 万元以上。
清华大学 2021-04-13
JoMobile 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
1 成果简介( 1) 绕射能力强,采用 340MHz 频段,具有更强的绕射能力,可在非视距环境下工作。适应突发事件下应急通信的各种复杂环境要求。 ( 2) 覆盖范围广,在典型的城市环境下单个中心站的覆盖范围可达到 15~20km。 ( 3) 抗干扰能力强,采用 CDMA 系统的全数字调制解调方式,扩频增益达到 8dB;采用前向纠错编译码,再获得编码增益 2dB( BER=10-5),使载噪比低于-10dB 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接收端采用非相干解调技术,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 4) 抗衰落能力强,采用了 CDMA 系统的 RAKE 接收技术,具有更强的多径分集作用,特别适合城市快速移动的工作环境;采用空间分集、时间分集等多种先进的分集技术,极大增强系统的抗衰落能力。上述先进技术的采用保证了产品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具有优势的接收灵敏度,接收电平-100dBm 时仍能保证误码率<10E-5,误帧率<1%。 ( 5) 传输数据率高,灵活可调:双向带宽 1Mbps,满足多媒体传输要求;采用 ARQ差错控制机制,链路自适应调节,大大增强无线链路传输质量;传输数据率灵活分配,可实现上下行全双工、半双工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6) 优异的移动性能:通过全面的系统总体设计和多项先进技术的实施,设计移动速度可达 10000km/h;目前实际环境下的路测速度 240km/h,特别适应在机载、车载、舰载等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工作要求,满足不同用户的工作需求。 ( 7) 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个人背负式到车载远端站到中心站端到端的整体集成解决方案,实现移动环境下远距离、大范围内的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高速、实时、同步传输。 ( 8) 接口多样、灵活:提供调试、业务等多种数据接口和本地状态监控,使用灵活方便。对外提供几个以太网标准接口( 10/100BASE-T 自适应),可以方便和图像编解码器和语音编解码器连接,另外还可以提供宽带数据业务接口。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视频和语音信号接口,连接多种视频源,更方便用户使用。 ( 9) 保密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强:产品采用了无线宽带扩频加密技术,实现全数字信号处理;同时使用了超大容量 FPGA 设计,提供了系统的集成度;这些都保证了系统保密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强。 ( 10) 采用 12V 电源供电,满足车载电平的要求。 ( 11) 充分考虑了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抗震性、温度、湿度等适合野外工作环境的产品特征。 ( 12) 设备安装简单、方便,周期短、难度小。2 应用说明JoMobile 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俗称“动中通”,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在车载、机载、舰载和背负条件下均可正常工作。在 110 公安指挥系统、部队野外作战、 119 消防救灾、银行运钞车跟踪、 112 交通处理及舰载指挥、机载传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 JoMobile 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已在多个项目得到了应用,并且效果良好。现给出其中一个应用实例以做参考。 北京军区驻山西某部,以 JoMobilePP 1000 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和部队其它军用电台共同组建了一套完善的军用指挥通信平台,为部队的野外训练、军事演习和后勤保障提供了准确、实时的第一手战场资料,加强了部队上下级的指挥协调,提高了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不久前举行的军事演习中, JoMobilePP 1000 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经受了实战化的考验,将战场上各个战斗单元的图像、声音和数据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作战指挥中心,为部队首长的及时决策、命令下达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1 成果简介清华大学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DMB-T 系统所开发出来的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在国务院应急办领导视察时获得了好评,并已经在国内部分地区获得了应用,反应良好,有效地解决了特殊情况下图像信息的传输和发送问题,如在反恐演习、奥运安保、 08年雪灾、地震灾害的现场图像回传发挥了作用。该系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针对当前频率资源紧张的现状,所提出了图像传输带宽可变的新一代系统。该方案已经被公安部 正式接收成为其标准技术方案之一,未来不少要害行业和部门(公安、消防、电力、卫生、水利、森林防火、库区大坝安全等)都可能需要配备该系统。我们愿意与当地企业合作,根据需求进一步做好系统优化并完成产品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产业化成熟度高的产品。2 应用说明在公安、消防、救灾、反恐、卫生、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中均可应用,预计年产值在1000 万元以上。
清华大学 2021-04-13
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1 成果简介清华大学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DMB-T 系统所开发出来的应急双向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在国务院应急办领导视察时获得了好评,并已经在国内部分地区获得了应用,反应良好,有效地解决了特殊情况下图像信息的传输和发送问题,如在反恐演习、奥运安保、 08年雪灾、地震灾害的现场图像回传发挥了作用。该系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针对当前频率资源紧张的现状,所提出了图像传输带宽可变的新一代系统。该方案已经被公安部 正式接收成为其标准技术方案之一,未来不少要害行业和部门(公安、消防、电力、卫生、水利、森林防火、库区大坝安全等)都可能需要配备该系统。我们愿意与当地企业合作,根据需求进一步做好系统优化并完成产品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产业化成熟度高的产品。2 应用说明在公安、消防、救灾、反恐、卫生、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中均可应用,预计年产值在1000 万元以上。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