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恶臭气体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VOCs 与恶臭气体的处理技术包括催化氧化、吸附、生物处理、低温等离子等。其中,废气生物处理的 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含有的烃类、硫化氢或氨等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 的水、二氧化碳、硫酸盐或硝酸盐等物质,从而实现废气净化的目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在 国外已经有 50 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在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和韩国均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究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尤其是污 水处理行业)恶臭和 VOCs 气体处理。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与其他技术相比,生 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工艺运行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等突出优点,尤 其适用于低浓度 VOCs 和恶臭气体处理。本研究所是国内较早开展废气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针对废气生物处 理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开发,在新工艺开发(紫外光氧 化+生物过滤)和反应器结构优化、新型填料开发、高效菌种筛选和培育、营养盐配方和填 料层堵塞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已成功应用于污水厂恶臭气体、喷涂 废气和炼胶废气处理。目前,我们在该领域已获得省部级奖 2 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4 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
清华大学 2021-04-11
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
针对城市排水管网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等风险管控难题,通过机制研究、模型建立、技术研发等形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针对城市排水管网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等风险管控难题,通过机制研究、模型建立、技术研发等形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近五年共发表11篇SCI论文,包括5篇Water Research.和1篇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并有1篇发表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上,另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计算机软著1项。简短介绍如下: 1)机制研究。针对排水管网内H2S和CH4产生机制不明的问题,揭示了生物膜在下水道H2S和CH4产生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阐释生物膜内部空间结构动态演化对硫化氢浓度波动的影响机制,指明了下水道有害气体控制方向的“靶心”。 2)模型建立。针对排水管道中H2S和CH4产排规律不明及缺乏准确的预测手段问题,建立首个基于生物膜模型的城市排水管网水质数学模型BISM,首次定量揭示了复杂多变条件下排水系统中有害气体形成释放规律,为精准、高效管理控制排水系统有害气体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开发了H2S产排预测软件,牵头制定国内第一个排水管网H2S风险管理技术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城市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风险分级管理技术标准》”,并于大湾区各地试行。进一步,应用数学模型和实验证实,揭示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会带来H2S和CH4浓度剧增的风险,为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技术研发。分别从①抑制生物膜内的SRB活动。②限制生物膜中的硫化物跨相迁移。③氧化污水中硫化物和④限制气态H2S在管内聚集,四个维度研发多种适用于排水系统的H2S控制技术和实施策略,提出H2S污染治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本集成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技术,相应成果已发表在相关SCI论文上,并且其中5篇发表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中山大学 2022-08-15
挥发性有机物( VOCs)及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
1 成果简介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 VOCs)与恶臭气体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VOCs 与恶臭气体的处理技术包括催化燃烧、吸附、生物处理等。其中,废气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含有的烃类、硫化氢或氨等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硫酸盐或硝酸盐等物质,从而实现废气净化的目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有50 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尤其在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应用较为广泛。国内从 20 世纪 90年代开始研究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恶臭和 VOCs 气体处理。国内外的 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与其它技术相比,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工艺运行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等突出优点,尤其适用于低浓度 VOCs 和恶臭气体处理。 本研究所是国内较早开展废气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针对废气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工艺组合( 紫外光氧化+生物过滤) 和反应器结构设计、填料优选和构建、高效菌种筛选和培育、营养盐配方开发和填料层堵塞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已成功应用于污水厂恶臭气体、喷涂废气和炼胶废气处理。目前,我们在该领域获得省部级奖 2 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申请专利 5 项,发表论文 50 余篇。2 应用说明该技术适用于涂料与喷漆﹑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农药﹑染料﹑石油化工﹑炼焦﹑制药﹑鞋厂﹑印刷厂﹑造纸厂﹑加油站﹑养殖厂﹑污水处理厂﹑堆肥厂等的废气与恶臭气体的处理。该技术还适用于建材市场、家具城、批发城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 VOCs 处理。 可处理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脂肪烃(低级脂肪烃( 汽油) 、氯乙烷、氯甲烷)﹑芳香烃(苯、 甲苯、二甲苯、氯苯)﹑含氧有机物(醇、醚、酮、醛)﹑含氮有机物(胺)﹑含硫有机物(硫醇、硫醚)等。可处理的还原性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硫化氢、氨等。图 1 生物过滤除臭工程                         图 2 紫外-生物过滤废气处理工程 目前本课题组成果已经在北京、江苏、广东、湖南、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废气治理工程当中得到了成功应用。3 效益分析在处理低浓度的有机气体和臭气时,生物法的一次性投资是燃烧法的 1/3、吸附法的1/8-1/5、化学吸收法 1/3 左右;运行费用是燃烧法的 1/20、吸附法的 1/10、化学吸收法的 1/15。
清华大学 2021-04-13
五部门:开展智能光伏与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领域交叉技术研究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融合发展、快速兴起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制造强国和能源革命的重大关键领域。
人民网 2022-01-05
基于高效聚光与金属网基波纹管相变蓄热的太阳能锅炉节能成套技术研发
成功开发出了在正常太阳能辐射强度条件下能满足全天供热的锅炉-太阳能耦合工作的技术,保证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开发出了高效太阳能集热阵列(增加基于涂料分解反射聚光效应的高效集热器技术);研发出一套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深入实验、改造能力的金属网基波纹管结构的相变蓄热样机;提高系统单位安装面积的集热量,保证全天候预热软水出水温度80-95℃并可产生不同温度蒸汽;开发出相应的锅炉结构、管线改造技术,精简锅炉结构;设备使用寿命20年。 首次将太阳能光热技术全天候昼夜应用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例如:石化行业、皮革行业、印染行业;开发基于涂料分解反射的聚光技术及相关高效集热器技术高效太阳能集热装置,强化提高单位面积的产热量,适应工业化安装需求;将太阳能装置与锅炉耦合,不需要对厂区原来的设备进行大面积改装;使用自然对流+强制循环系统,满足部分行业(如石化行业)的生产要求;国内外首次开发就金属网基波纹管相变储热、换热装置,提高系统效率,改善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保证装置连续运作,符合大型工业的需求;可连续自动运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前期投入可在5-8年内回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含重金属工业污泥低能耗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城市污泥产量必然越来越大。污泥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潜在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减少环境公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污泥处置和利用的各种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我国污泥处理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同时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将经过稳定 化、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土地循环利用,是我国污泥资源化利用较有前景的一种途径。鉴于污泥土地利用所涉及的研究与利用等方面的种种问题,要想达到安全有效的目标,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环境保护部门同农业部门开展污泥土地利用方面
南京大学 2021-04-14
新型铼功能材料在清洁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采用萃取及氧化/萃取工艺装置处理某石化公司催化裂化汽油,使其硫含量达欧 V 排放标准,同时提高燃油收率;优化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降低成本,便于工业化应用;合成新的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提高萃取选择性,达到深度脱硫标准;将离子液体萃取与氧化技术耦合,研究氧化/萃取脱硫技术难点,如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制备高效的催化剂等;优化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液的产生,进一步探索离子液体循环利用的新方法;完善工业化应用所必须的各种基础数据。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催化剂循环利用。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等技术手段。
辽宁大学 2021-04-11
吾驾之宝:新能源汽车分布式驱动控制技术领军者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吾驾之宝汽车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任彦君 注册时间 2021.05.13 注册所在省市 江苏省南京市 组织机构代码 MA260MX1-4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汽车零配件零售;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专业设计服务;五金产品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后街6号 获投资情况 暂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任彦君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2020.9/博士在读 冯斌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 2020.9/硕士在读 柏硕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 2019.9/2022.7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殷国栋 教务处/车辆工程 教务处处长/教授 车辆动力学及控制 王斌 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 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庄伟超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系主任/副教授 混合动力汽车 五、项目简介 智能电动汽车已成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主战场,其基础载体和底盘构型正在向分布式驱动转型。本项目研发了分布式驱动专用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突破了高动态牵引力控制技术、多模式动态协调控制系统、一体化智能集成架构三大核心技术,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16件。核心技术成功入选全球新能源汽车八大前沿技术,斩获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金奖、国际自主车辆竞赛一等奖等荣誉。产品通过中汽研权威检测,与国内外竞品相比具有超高性价比优势。本项目由东南大学博士团队主创,团队成员多学科交叉,技术实力获江苏省工信厅权威认可。目前,本项目已于2021年5月13日注册成立吾驾之宝汽车技术(江苏)有限公司,与奇瑞新能源、南京金龙、速羽动力等3家整车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320万元,与徐州重工、中国中车、中兴、华为等大型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完成了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应用场景的全领域布局。公司采取“软件+服务”模式,为整车研发全流程提供高性能驾驶控制系统与一站式配套服务。预计到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将突破2亿元大关,带动上下游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在引领教育方面,团队得到东南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院的设备支持和人才供给,团队还反哺于东南大学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建设。目前团队正在积极完善运营管理体系,以成为引领民族汽车工业振兴的“无价之宝”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东南大学 2022-07-26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创建于2009年4月,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4238)。学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办学条件。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校舍面积37.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3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411.71万元。2019年11月,全日制在校生10585人。专任教师50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0.12%,双师教师占50.6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0.98%。学院办学设施齐备,管理架构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办学质量优良。学校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2014年以来,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检查评估;成功承办全国首届电梯安装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学校被列为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获批国家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教育部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等领导人先后来院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建有能源与智能化特色专业集群。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加快建设内陆开放之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发展要求,对接重庆市“8+3”行动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工程、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0个专业大类47个专业。其中,电梯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被列为重庆市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电梯工程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专业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向产教融合型深化的专业。学院与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工程职业学院等公办高校签订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协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院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重庆市建设行业技能岗位鉴定分站,更好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学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育”基本思路,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百余家。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深度融合,成立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牵头成立“全国电梯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共建光伏发电“校中厂”、新能源汽车4S店、梯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大数据运维中心、电梯智能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市安全乘用电梯科普基地等,正在积极建设重庆电梯产学研园区,致力于构建物联网模式下新型电梯安装维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重庆地区电梯运用智能化升级。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后被重庆市科委、市教委、市工商局授予“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市级孵化园”等;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铜奖2项、重庆市金奖3项。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为办学宗旨,坚持“三化育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3年来,学校获得国家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10余项;全国行业竞赛一、二、三等奖30余项;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奖项4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率91%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93%以上。学校稳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中泰职教联盟和中柬(重庆—金边)职教联盟等联盟成员,国际交流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队伍规模合理、结构科学,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积极借助平台资源和力量,主动携手拥有海外业务的中资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互访交流,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和巴基斯坦高校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柬埔寨、泰国、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金砖国家探索合作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正与俄罗斯院校和电梯行业协会合作筹备金砖五国电梯技能大赛,首批20名南非学生即将来校留学。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全院师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坚守“自强,乐学,团结、进取”的校风,秉承“厚德、笃学、铸能、思源”的校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朝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断奋进!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2021-02-01
能源装备在线检测平台
已有样品/n我国能源工业(水电、火电、核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处 于世界第一大地位。能源工业属于重工业,其涉及到大量的设备,这些 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能源工业的效率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全面 完善的在线检测显得尤为必要。而专注于能源装备材料性能的在线检测 机构,全国没有一家。目前国内计量校准行业,由于检测设备原因,以 用户送样至校准机构实验室为主,而很多大型装配无法通过整机送检的 方式进行计量校准,从而采取停机、拆下相关计量部件送检的方式实施, 由此造成大量的产能损失。该项目旨在成立能源装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955 9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