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矿井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及其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该技术利用催化燃烧和气固换热的原理,将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并将其热能进行梯级利用,不仅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能带动我国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包括煤矿通风瓦斯,天然气、沼气、石油油层气、高炉煤气以及钢铁和石化生产中的可燃废气在内的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水煤浆无焰富氧燃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煤浆无焰富氧燃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炉膛、高速雾化燃烧器、供浆系统、供氧系统、烟气循环系统以及烟气排放回收系统。高速雾化燃烧器包括一次风喷嘴、二次风喷嘴、水煤浆雾化喷嘴;供浆系统包括储浆罐、输浆泵、搅拌过滤器、供浆泵;供氧系统包括氧气罐、气体加热器、气体增压泵;烟气循环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除尘器、循环风机、冷凝器;烟气排放回收系统包括 CO2压缩储存装置和烟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煤浆无焰富氧燃烧技术,将氧气进行增压升温,与循环烟气混合射入炉内形成容积燃烧,并使水煤浆通过烟气换热器换热,提高其初始温度,降低着火热,可用于解决目前水煤浆锅炉燃烧效率较低、NOx 排放高、CO2 捕集成本高等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开发具有CO2捕集功能的新型化石燃料燃烧技术是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关键。富氧燃烧技术采用大规模空分系統所产生的氧气(纯度>95%)代替助燃空气,同时采用烟气再循环调节炉膛内的介质温度和传热特性,可实现烟气中CO2高浓度富集,便于CO2的分离与捕集。该技术可以降低烟气CO2排放(约90%),同时易于实现NOx、SOx等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十余家著名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围绕富氧燃烧CO2捕集技术开展合作研究,系统掌握了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着火/燃烧、辐射传递等基础理论,揭示了新型燃烧技术的原理和规律;突破了富氧燃烧专用锅炉、燃烧器、氧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三塔空分系统等一批新型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设计原理及其放大设计规则,发明了“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兼容设计成套装备并完成了技术放大验证,为低成本规模化CO2捕集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技术需求:燃烧技术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燃烧技术提升燃气灶热效率;就金属耐高温材料、陶瓷材料、涂层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技术,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产品寿命。
山东新泰秋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 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机 基本简介: 1、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是GB/T18380.11-2008、GB/T18380.12-2008、GB/T18380.21-2008,GB/T18380.22-2008、 IEC60332-1 、 GB/T5169.14-2007 等标准规定的模拟单根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安全试验项目。 2、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是采用规定尺寸的本生灯 (Bunsen burner) 和特定燃气源 ( 丙烷 ) ,按一定的火焰高度和一定的施焰角度对呈垂直状态的试品定时施燃,以试品点燃、燃烧的持续时间和燃烧长度等来评定其可燃性及着火危险性。3、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仪主要针对导体直径大于8mm(截面积大于0.5mm2)或小于8mm(截面积小于0.5mm2)的单根电线电缆的可燃性能进行评定。适用于照明设备、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电工仪表、电气连接件和辅件等电工电子产品及其组件部件的研究、生产和质检部门。 技术参数: 1、 燃烧器:内径Φ12mm ± 0.5mm(符合GB/T18380.11)及内径Φ9.5mm ± 0.5mm(符合GB/T18380.21)本生灯各一个 2、 试验倾角: 45°3、 火焰高度:20mm ± 2mm 到190mm±1mm可调4、 施焰时间: 0-999.9s±0.1s可调 5、 持焰时间: 0-999.9s±0.1s,自动记录,手动暂停6、 燃烧气体: 95% 丙烷气( 一般情况可采用液化石油气代替 )7、 流量压力:带双流量表及压力表(燃气及空气)8、 温度测试范围:0~1000℃9、 火焰温度要求:从100℃±5℃升到700℃±3℃的时间在45秒±5秒之内10、测温热电偶:Φ0.5mm进口铠装热电偶(K型)11、试验过程:试验程序自动控制,无独立抽风12、适用标准:GB/T18380.11-2008、GB/T18380.12-2008、GB/T18380.21-2008, GB/T18380.22-2008 13、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机箱体材料:不锈钢机箱 14、工作室尺寸:300x450x1200mm(0.16立方),不带工作室门 15、设备外尺寸:600mm宽×450mm深×1450mm高 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机
欧美奥兰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低卤自交联型电缆料
以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电缆的耐热性比聚氯乙烯高,它可以在90℃下长期使用,短路时的 耐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50 ℃ ;绝缘电阻高,介质损耗角正切小,基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交联聚乙烯一旦发生电缆燃烧散发出的是二氧化碳 和水,而PVC 电缆燃烧时产生的是氯化氢有害气体;此外,交联聚乙烯的密度比PVC 小40 % 左右,可以明显减轻架空线的重量。茂金属聚乙烯 (MPE) 是在茂金属催化体系的作用下乙烯 与α-烯烃 (如1-丁烯、l-己烯和1-辛烯) 共聚得到的。与传统的聚乙烯相比,MPE因具有很窄的 分子量分布和短支链分布,使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如高弹性、高强度和高伸长率) 和良好 的低温性能;另外它的分子链是饱和的,所含的叔碳原子相对较少,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热老化 和抗紫外性能。对于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来说,可以避免含卤阻燃材料在燃烧时所带来的二次污 染,它是阻燃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迄今,开发低烟无卤阻燃剂仍是一个技术难题。目前,电 工行业主要使用的无卤阻燃填料是粒状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而镁铝水滑石起始分解温度可分 为低温段和高温段,拓宽了阻燃温度范围,具有阻燃、消烟和填充3种功能,兼具了氢氧化铝 和氢氧化镁阻燃剂的优点,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是一种高效、无毒、低烟的无卤阻燃剂, 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阻燃填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
甲醇制烯烃(MTO)是最有希望替代传统石油裂解制取烯烃路线的新兴工艺,而MTOI艺的研究重点在于催化剂的开发。本技术以甲醇制烯烃反应为对象,开展了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并基于筛选确定的最优催化剂,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本征动力学实验研究,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良好相容的本征动力学模型。采用水热法合成SAPO-34分子筛,晶化温度为200℃,晶化时间为48h,动态晶化。在一定的原料配方下,通过性能评价和XRD、SEM和TPD等表征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双模板剂配比、硅铝比、磷铝比对SAPO-34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双模板剂配比范围内均能合成出SAPO-34分子筛,合成的分子筛具有相对最好的MTO催化性能,总低碳烯烃(乙烯+丙烯)收率达到87.7%。在双模板剂下过低的硅铝比会影响SAPO-34分子筛的晶相结构,导致SAPO-5混晶的生成,相对适宜的硅铝比为0.4。磷铝比影响分子筛合成的初始凝胶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SAPO-34分子筛MTO性能的提高,相对适宜磷铝比为1.0。以原位合成法考察了La、Ce和Y三种稀土金属离子对SAPO-34的改性作用。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低熔点金属提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金属提纯方法,所述方法为:①将MAX相粉末与含有A金属组元的被提纯合金按比例混合,并于球磨机中球磨;②将上述经过球磨的粉体冷压成薄片;③将薄片置于热处理炉中,在接近A金属熔点TA温度下热处理1~300min,然后自然降温;④在室温下放置1~30天,待试样表面生长出A金属晶须;⑤收集样品表面的A金属晶须。本发明的提纯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提纯所得金属纯度高等优点,解决了目前金属提纯技术中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藠头多菌种低盐发酵技术
研发阶段/n藠头经腌(浸)制发酵后,清脆爽口,具有乳酸发酵的自然芳香,且营养丰富,并有多种药理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我国生产的发酵藠头已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但是由于我国藠头加工工艺落后,目前主要是以半成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本项目首先研究了藠头自然浸泡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从发酵蔬菜样品中分离鉴定得到了肠膜明串珠菌、小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等8个种。以这些菌株为复合菌种,探讨了低盐多菌种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氨基态氮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
使用不添加助剂的 Fe5C2 催化剂,在光照和常压的条件下可使 CO 的转化率达到 50% ,在烃类产物中可以得到 56% 的低碳烯烃(烯 / 烷比高达 11 ), CO2 的选择性低至 18% ,且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首先 Fe5C2 催化剂在整个太阳光谱中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出色的光热效果(在光热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温度可以升到 ~500 oC )改变了催化剂 对产物的 选择性。相 比较 ,传统热催化转化合成气反应在 该 温度下,烷烃产物却以甲烷为主(选择性为 95% ), CO2 的选择性高达 36% ; 其次 Fe5C2 催化剂表面在光照条件下原位形成了微量 O 原子修饰的 Fe5C2-O 异质结构,该独特的结构 以及催化剂对光电吸收 促进烯烃 快速 脱附,避免其进一步加氢生成烷烃,从而提高烯烃的选择性。通过比较基态(热催化反应)和激发态(光催化反应)下烯烃和烷烃的吸附能量值,发现表面 O 原子可以 改变 Fe5C2 表面的局部电子结构和光学带隙,使反应更趋向于低碳烯烃的生成。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52 3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