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轧钢流程在线能效评价系统
成果简介背景: 轧钢工序能耗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 15%-20%, 而轧钢加热炉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钢坯轧制前加热设备, 其能耗占轧钢工序能耗的 60%-70%。 随着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线能源精益化管理日显重要。 这项技术日本和台湾发展已有十年, 国内宝信公司和安工大已经进行初步研究。 该技术主要目的是 1) 发现轧钢厂用能是否合理; 2) 操作运行状态是否符合工艺标准; 3) 发现能源浪费产生的原因。 通过在线能效评价, 实现能源精益化管理, 可以实现节能 5-10%。 该技术与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复杂多环、多甲基间苯三酚类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
开发了一条高效简洁的合成新策略,由便宜的、商业可得的原料出发,利用新开发的高対映选择性的傅克类型迈克加成反应,快速构建具有较大合成挑战性的间苯三酚二聚体,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新开发的迈克缩酮串联增环反应,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合成6∕6桥环和6∕5并环笼状三元环核心骨架,只需7步,即可首次完成Myrtucommuacetalone和Myrtucommuacetalone B的不对称全合成(对映选择性大于99%),它们的总产率高达31.0%,并确定了Myrtucommuacetalone的绝对构型。此外,利用氧化[3+2]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合成6-5-6三环核心骨架,只需5-6步,即可首次完成Callistrilones A、C、D、E的不对称全合成(对映选择性大于99%),它们的总产率高达12.7-24.9%。以上分子的合成都没有使用任何保护基。此外,课题组对上述不对称合成的6个天然产物进行了抗菌活性实验,发现其中化合物Callistrilone E对耐药型的革兰氏阳性菌(如MRSA, VISA 和 VRE)抑制作用(0.25-2 μg/mL)强于万古霉素(2-8 μg/mL),具有成为新一代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的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
饮用水过程中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通常是分别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和以后,采 用适当地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加以 去除,以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臭氧活性炭技术是目前饮用水处理中最为有效和经济的 处理工艺之一,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对水体中病毒的灭活十分有效,将其作为饮用 水预处理技术,可氧化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和有效改善常规处理混凝效果。臭氧生物活性 炭采取先臭氧化后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吸附中又继续氧化,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充分 发挥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各自所长,克服各自所短。通过该工艺,臭氧能使难氧化降 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被氧化成易生物降解的低分子有机物,这不仅为炭柱降解有机物创造 了条件,也减轻了活性炭的吸附负荷。同时,臭氧氧化使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反过来 又为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生物活性炭是利用微生物去吸收 利用被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客观上起到了使活性炭再生的作用。通过长期中试和生产 性试验证实:对于微污染黄浦江原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要求和即将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试验结果处理后主要水质 指标氨氮≤0.5mg/L,CODMn≤3.0mg/L,能将 Ames 致突变试验阳性的原水转变为 Ames 致 突变试验阴性的出厂水。
同济大学 2021-04-13
高原牦牛活性胶原肽生产技术
胶原蛋白作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性等功能,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胶原蛋白可分为大分子量的胶原蛋白和小分子量的胶原肽,其中小分子量的胶原肽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而具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西北地区具有资源丰富的牦牛骨原料,据统计,全球 95%的牦牛产量和保有量在甘肃、青海和西藏三省。牦牛在高原恶劣环境下生长繁育,其进化过程赋予其抵御缺氧和高紫外线等恶劣条件,保持自身健康强壮的基因。体现在其骨骼上,牦牛骨的密度大,胶原蛋白含量高,其中所含氨基酸丰富而且全面,
兰州大学 2021-04-14
活性氧处理有机废气废水技术
江南大学安全检测与分析研究室在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治理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开发出基于活性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类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处理工艺和装备研发。以高效低耗、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实现废气/废水达标减排;研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协调的废气/废水集成处理体系,实现工程化转化;利用物联网、GPRS/3G 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企业废气净化治理状态及效能进行 24 小时在线监控,实现采集、传输、存储功能一体。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多电机驱动系统新型离散滑模跟踪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电机驱动系统新型离散滑模跟踪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属于多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据特征建模理论,建立针对位置跟踪控制的多电机驱动系统特征模型,该模型比常规动力学模型阶次更低且参数更少;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特征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投影到参数范围集合;设计一种多幂次二阶滑模面,以加快跟踪误差在不同误差带内的收敛速度;设计多电机驱动系统新型离散滑模跟踪控制方法,实现高精度跟踪控制,同时减小滑模抖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安徽中航纳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中航纳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25-06-20
一种适用于纳米材料操控的多自由度纳米操作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纳米材料操控的多自由度纳米操作台,包括底座、Z 向位移台、XY 向位移台和纳米操作臂,其中 Z 向位移台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底座上,包括彼此连接的固定部件和安装有 Z 向直线驱动电机的移动部件;XY 向位移台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在 Z 向位移台的移动部件上,并包括彼此并联滑动连接的第一至第三并联部件,其中第一并联部件上安装有 Y 向直线驱动电机,第二并联部件上安装有 X 向直线驱动电机,第三并联部件上安装有旋转运动驱动电机和纳米操作臂。本发明通过对驱动电机与位移台的高精度控制以及主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南京大学余林蔚、徐骏教授课题组在柔性衬底上“激光-液滴”自加热驱动纳米线超高速生长集成新突破
在大面积柔性衬底上直接生长集成高品质晶硅纳米线沟道是突破高性能柔性电子逻辑、可穿戴传感和显示等应用的关键技术难点。然而,高品质晶体沟道的获得往往依赖高温生长过程(>800 ℃)-- 这恰恰是柔性聚合物衬底(熔点<150 ℃)所无法承受的!为此,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余林蔚教授、徐骏教授课题组基于自主创新的平面固-液-固(IPSLS)纳米线生长模式(近期工作Refs. 1-4),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激光-液滴”自聚焦局域加热生长策略,突破了传统环境加热技术的限制,利用柔性聚合物衬底(聚酰亚胺,PI)和金属铟催化剂颗粒对特定激光(808 nm)辐照的高选择性吸收差异,实现仅在液滴/纳米线生长界面附近范围的高效局部加热,以驱动晶硅纳米线在柔性衬底上的超高速度生长:在不需要环境加热的室温“冷”环境下,其生长速度可以高达3.5 μm/s,比传统加热方式纳米线生长速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此高速生长过程中,IPSLS纳米线的生长路径依然可以被精确引导定位,并成功展示了丰富的线形调控能力。此外,由于纳米金属液滴具有极小的热熔,通过调控激光照射时序,可以对纳米线生长动态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确调控(例如,对生长液滴实现瞬间“激活和冷却”等操作),从而实现对超长纳米线的精准形貌/直径编码。基于此技术,成功在柔性PI衬底上生长高品质纳米线沟道,并制备了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其电流开关比和亚阈值摆幅分别为>104和386 mV/dec。此“激光-液滴”选择性加热生长策略有望推广应用于:在各类大面积、低成本柔性衬底上的“冷”环境中,直接定位生长和集成高品质晶硅纳米线阵列,为推动各种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的材料支撑和全新的技术路线。
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采用多谱线比值法提高激光探针分析精确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激光探针定量分析技术,具体为一种提高激光探针 分析精确度的方法,以利用多谱线比值法提高激光探针定量分析准确 度和精密度。该方法首先对被测元素和基体元素的多条谱线间的强度 比值进行优化,然后将优化后的一些强度比值作为定量分析模型的输 入值,对模型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后的分析模型实现对被测物中被测 元素的定量分析。该方法自动去除不合适的谱线比值,只留下那些能 很好地反映被测元素含量信息和等离子体状态信息的被测元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903 9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