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电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前景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陈军团队受Nature子刊《自然评论·化学》编委会邀请,发表题为“有机电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前景分析”的综述论文。该文章深入阐述了有机电极材料的结构特征、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等,着重分析了有机电极材料的实际现状和应用前景,有助于学术界和工业界充分了解有机电极材料的实际应用潜力和待解决的问题,有望激发更多应用导向的研究工作,进而促进未来有机电池的商品化应用。文章第一作者为卢勇博士,通讯作者为陈军院士。 锂离子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社会化等方面凸显作用,并有望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无机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其中过渡金属资源大都不可再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复杂、成本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能会面临资源短缺等难点问题。因此,可循环再生的电极材料开发已成为电池领域的学术前沿和重大需求。 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而显现出可再生、绿色环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机电极材料的制备具有合成创造的特点。有机电极材料一般可以从植物中(比如玉米等作物和苹果等果蔬)直接提取或者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在有机材料提取制备、电池装配和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体现了很好的循环和可再生性。然而,有机电极材料还面临着在电解液中溶解度大、导电性差、密度低等难点问题,其材料特征、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等亟待深入理解。 陈军院士团队的综述论文围绕有机电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提出见解。文章指出,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控特点。根据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反应电位,有机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作为正极或者负极活性材料。文章首先讨论了有机电极材料本身的各种关键性质,包括材料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密度、电导率、能量效率、价格、资源可用性和热/化学稳定性。其中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是材料的基本电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会受到材料密度和电导率的影响,其他因素如稳定性和价格等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接着从实际电池应用角度分析了电极中活性物质的单位面载量和电解液用量等因素对全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软件对以有机材料为正极或者负极的实际锂电池体系进行了模拟,得出了相关电池体系的性能(如整体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价格等参数。结果表明,n型有机正极材料特别是羰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1
PMSM及其驱动系统在蓄电池机车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针对传统矿用蓄电池机车在运输的过程存在直流电机维护困难、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机车的制动和电能损耗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调速器,形成矿用隔爆蓄电池永磁同步牵引电机车及其控制系统。PMSM 及其驱动系统在蓄电池机车中的应用为解决传统矿用蓄电池机车运输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1)输入电压:根据电机车的实际电池电压。 (2)输出功率:根据电机车的力矩和功率要求。 (3)控制要求:平滑调速,性能稳定。 (4)电池管理:要求有电量指示系统,电池电量不足是自动停机并配有应 急启动系统。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汽车教学设备特斯拉高压电池热管理智联互动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山市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创新平台
中山市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创新平台是以程一兵院士及其团队在钙钛矿材料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技术储备为基础,以推进钙钛矿薄膜光伏产业化为目标建立的科研开发型基地。在钙钛矿光伏产业化技术开发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山市在灯饰、家居、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产业,服务中山市现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中山本地孵化覆盖钙钛矿光伏产业上、下游配套技术的高技术企业,持续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务实建设高水平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团队。以此在推动钙钛矿薄膜光伏产业发展进程的同时,带动中山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企业提供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和有利的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环境亲和性更好、经济性更高的光伏产业; 薄膜特性使得在建筑幕墙、车辆贴膜及表面涂层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由于其弱光发电特性,可深度融合家居、灯饰以及智能穿戴等产业。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MXY8501(Ⅱ)太阳能电池特性及应用实验仪
一、仪器介绍     太阳能的利用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成为光伏技术。利用光伏技术设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有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他们主要有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结构,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为了使学生对基本特性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推出此实验仪从直流到交流,从低压到高压,从大电压小电流到小电压大电流,针对各种可能用到的电源情况,我们分成不同的实验,分块进行演示,我们这款仪器实质就是一个mini太阳能发电站。       三、实验内容 (一)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   1、了解并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结构;   2、测量太阳能电池暗特性;   3、测量太阳能电池光照特性:短路电流与光照强度关系;     以上是对单晶硅、多晶硅及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测量 (二)太阳能电池应用实验   1、同种类型太阳能电池板串并联实验:    2、分别在电池板串并联情况下对超级电容充电,记录充电完成的时间,    3、太阳能电池匹配负载实验;    4.太阳能电池板匹配输出实验;    5、DC-DC模块输出实验;   6、DC-AC逆变与交流负载试验;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碳纤维缠绕成型用系列树脂体系(耐高、低温、中常温固化、高强、高韧)
缠绕成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有效的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制造技术之一,更是实现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它复合材料高可靠性与高性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北京化工大学基于国内最先进的六维缠绕平台,开展了碳纤维(T300、T700、T800、T1000) 及其它高性能纤维(Kevlar、PBO、GF)界面相容的树脂体系及缠绕成型工艺研究,成功开发了耐高温、耐低温、中常温固化、高强高韧的系列环氧树脂体系,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宽工艺窗口、系列化的缠绕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制造技术,实现了高性能纤维的强度转化,发展了国产碳纤维(T700、T800)复合材料气瓶等系列化制品,并获授权/申请专利20余项。 试用期≥8h,粘度≤600 cps,固化温度≤150℃,拉伸强度≥80 MPa,Tg≥220℃,复合材料NOL环拉伸强度≥2200 MPa,复合材料NOL环层剪强度≥70 MPa,复合材料的高温(160℃)力学强度保留率达70%。 碳纤维缠绕成型可充分发挥其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低密度的特点,可应用于压力容器、大型贮罐、高压管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国防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经济效益。以缠绕复合材料气瓶为例,预计国内未来复年需求量在5万只,产值至少约为5亿元/年。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低温春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低温春化装置,包括壳体、温度传感器、培养基、吸风电机、温度控制装置和气流通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盖内部设置有透明玻璃盖,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右侧设置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后侧设置有电源输入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层保温层,且壳体内侧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三层培养基,所述底座内部右侧设置有吸风电机,所述吸风电机左侧连接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底座内部通过气流通道与壳体内部相通,该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低温春化装置能为蔬菜种子的人工春化提供温度、水分、养分和氧气条件,使种子完成春化作用,在春播时也可以正常开花结实。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低钒脱硝、脱二噁英双功能低温锰钛催化剂的研发
小试阶段/n1. VOx /TiO2 体系的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分解 NOx 和氯苯各项指标性能的评价。研究添加 W、 Mn、 Sn、 Ce 等组分,载体 TiO2 的晶型和形貌和制备方法(包括干混法、等体积浸渍法和湿法浸渍法)对催化分解 NOx 和氯苯性能的影响。。 2. 筛选的低钒催化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优化实验。研究添加不同种类过渡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机理。。 3. 对上述所得到的低钒含量催化剂体系做进一步的配方和制备工艺的优化,。并进行低温催化还原 NO 和催化氧化氯苯的活性研究。。 4. 制备低钒含量,且具有高的低温催化活性的成型蜂窝状催化剂。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低温下即具有极高反应活性的fcc相Ru纳米粒子催化剂
该研究工作首先使用DFT理论计算了fcc相与hcp相Ru的Wulff平衡结构模型里各个表面的CO解离势垒。CO解离通常被认为是费托合成的决速步,而CO解离势垒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活性。计算结果表明hcp相Ru(0001)面的Step-B台阶位具有最低的CO解离势垒,但在真实纳米粒子体系中较难暴露,而fcc相Ru具有(100)、(211)面以及(111)面Step-B台阶位等一系列CO解离势垒较低的表面,有可能具有非常好的费托合成催化活性。   根据DFT计算结果,设计合成了以fcc相Pt纳米晶为核,外延生长fcc相Ru的Pt-Ru core-shell结构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在393-433 K的较低温度下即表现出远高于hcp相Ru的费托合成催化活性,433 K下活性可达 37.8 molCO·molRu-1·h-1 ,这是目前相同温度下报道的活性最高的费托合成催化剂。同时该催化剂也具有非常好的产物选择性与稳定性。经过对催化剂结构的详细表征,利用STEM、XAFS、XRD等手段对该fcc Pt-Ru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模拟重建,证实了该催化剂具有超高活性位密度,表面大量暴露Ru(100)、(211)以及(311)等具有优异的CO活化能力的结构,   其活性位密度是此前最好的hcp Ru催化剂的1-2个数量级以上。证明了fcc Ru催化剂相比hcp Ru具有更好催化性能的本质是具有更密集的催化活性位点。
北京大学 2021-04-11
低温无压烧结纳米陶瓷用高烧结活性复合纳米ZrO2粉末微球
研发阶段/n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无压烧结纳米陶瓷用高烧结活性复合纳米ZrO2粉末微球的一步合成法,其利用乳浊液法控制团聚粉末的形状(球形),利用均匀沉淀法控制一次纳米颗粒的大小、团聚和粒径分布,利用共沉淀法控制团聚粉末的成分与结构的均匀性,从而一步合成复合纳米ZrO2(CaO,MgO)软团聚粉末微球,将制粉和造粒过程一步完成。本发明涉及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低温无压烧结制备纳米陶瓷这一难题,大大加快纳米ZrO2陶瓷的实用化进程。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7 78 79
  • ...
  •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