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印发《辽宁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根据《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参照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结合辽宁实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中科院沈阳分院共同研究制定了《辽宁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社会发展科技处 2023-06-29
半干法-湿法耦合型垃圾焚烧尾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垃圾焚烧烟气具有高污染性和成分复杂性,开发高效的垃圾焚烧尾气净化技术与工艺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技术成果包括:(1)新型锥形半干法喷雾脱酸塔构建;(2)廉价吸附剂开发及吸附剂喷射装置优化;(3)垃圾焚烧炉内SNCR脱硝优化及炉后低温SCR脱硝联合脱硝;(4)半干法-湿法耦合型垃圾焚烧超低排放净化系统集成。该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大型养殖场污物零排放及沼气制备新技术
研发阶段/n利用畜禽粪污与秸秆等作为发酵原料,采用序批式两相固态发酵制备沼气的工艺与装备,可以实现大中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尿和冲洗水"零排放",同时能高效持续地产出沼气,且可将发酵后沼渣沼液开发成有机肥;发酵装备总体上由25套左右的发酵装置、行车运送装置、进料装置、出料装置、沼液输出装置、沼液回流装置和沼气收集装置等部分组成,可以便捷高效地实现养殖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应用前景:既可用于万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大型畜禽养殖场。以万头养猪场为例,整个系统建造成本约200万元,运行成本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内燃机进气、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课题组开发了用计算机采样的智能型气道稳流试验台,结合运用现代气道结构优化理论和涡流叶片高度可变装置,实现气道参数化设计,对内燃机进气过程进行分析及优化,提高内燃机气缸盖产品性能和质量。开发了性价比高的内燃机工作过程测量分析系统,结合运用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型与燃烧分析软件对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及优化,促进内燃机的设计研制和生产开发,完善内燃机整机性能。在传统柴油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湍流火焰面分形理论的内燃机现象学准维燃烧模型,应用于一台双燃料发动机。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大学 2021-04-14
环己胺二环己胺生产近零排放
环己胺二环己胺生产近零排放技术2012年获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资助,2011年获南京市科技局资助。苯胺加氢为环己胺,尾气为H2与NH3混合气,该技术利用吸收-吸附联合分离技术分离循环氢气中的氨,提高苯胺转化率的同时实现气相零排放。将NH3从尾气中有效地分离,可获得高纯度H2用于再生产,分离的NH3以氨水的形式用于硫酸铵等肥料工业生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简易控制排水渠径流排放的智能开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控制排水渠径流排放的智能开关,可用于控制农田,菜地排水渠的径流排放,能够维持初期雨水径流中的营养盐,排放出后期雨水以防过涝。该装置主要由:雨水感应器、直流电机、降雨缸、电路控制单元、外接线路及受控排水渠阀门组成。本实用新型旨在:雨量较少时,露地蔬菜地径流可以收集回用,防止N、P排放污染河流湖泊;雨量等级大到暴雨级别时,前期雨水及冲刷下来的营养盐已截留,后期雨水营养盐较少,此时径流排水渠应以泄洪为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雨量等级为小雨、中雨时,阀门紧闭,雨量等级为大雨、暴雨时,阀门打开,由雨量等级来控制阀门的智能开关。
浙江大学 2021-04-13
浙江湖州全国首创“能源碳效码”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全面推进,数据驱动创新不断向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应用和延伸,当前,清洁低碳正成为新阶段能源发展的主旋律。
浙江省科技厅 2021-04-15
碳气凝胶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应用
碳气凝胶因在同类气凝胶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5~40s/cm),以及高比表面积 而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理想电极材料.目前国外的研究集中在将碳气凝胶应用于超级电 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气体扩散电极,燃料电化学电池的电极、可充电电池电极 等,同济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已开展了近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的目标是用碳气凝胶作电极,试制海水淡化原理型装置,进行各项参数的优化 研究。本材料是典型的环保与能源材料,所以有利于保护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成 果应用于海水淡化、新能源器件等领域。
同济大学 2021-04-11
碳气凝胶应用于海水淡化技术
气凝胶(Aerogel)是一种具有超高孔隙率的三维纳米多孔材料,是目前世界上质量最轻、保温隔热性能最好、孔隙率最高、比表面积最高的固体材料。其密度极低,在3~500 mg/cm3之间可调,孔隙率高达80 %~99.8 %,比表面积可达1000 m2/g,常温下的热导率低至0.015 W/m·K,典型的孔径尺寸在1~100 nm之间。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使气凝胶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性能,例如低热导率、低折射率、低声阻抗、低介电常数、强吸附性、高催化活性等等。这些优异的物理性能使气凝胶在航空航天、保温隔热、高效吸附、隔音、催化和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气凝胶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孔洞又与外界相通,性能稳定,因此它是很好的吸附材料,可以用来吸附有害气体和过滤有机物,有利于保护环境。碳气凝胶结合了碳材料本身的导电特性与气凝胶材料多孔的结构特性,可以应用在海水淡化等领域。 目前技术采用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碳气凝胶制成电极,制成海水淡化原理型装置。通过正反接电压实现装置的连续脱盐,提高装置的脱盐效率。
同济大学 2021-02-01
碳气凝胶应用于海水淡化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同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