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科普馆设计方案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可提供的系列教育产品有:科技馆仪器、科普馆展品、科技创新实验室仪器、科学探究实验室仪器、数字化实验室探究仪器设备、通用技术实验室仪器模型、机器人实验室套件、航天航空科普馆仪器、航天航空科技馆展品、地震科普馆展品、地震科技馆仪器、安全教育科普馆展品、安全教育科技馆仪器、交通安全科普馆展品、交通安全科技馆模型、消防科普馆展品、消防科技馆仪器、幼儿园科学发现室仪器、农业科普馆展品、社区科普馆仪器、社区科技馆展品、壁挂式科技馆仪器、科普大篷车仪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配套仪器、综合实践活动室配套仪器、生命健康科普馆展品、低碳环保科普馆仪器模型、军事教育科普馆仪器模型、儿童乐园科普展品。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1 低碳环保电子翻书 套 1 2 抽水储能 套 1 3 发电塔 套 1 4 飞轮储能 套 1 5 废弃物分类与回收 套 1 6 风光互补发电 套 1 7 健身发电 套 1 8 秸秆新用途 套 1 9 墙体保温 套 1 10 算碳种树 套 1 11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套 1 12 太阳能热水器 套 1 13 污水源地源热泵原理 套 1 14 旋转屋 套 1 15 压缩空气储能 套 1 16 人体舒适度环境检测与分析系统 套 1 17 环保知识竞赛 套 1 18 环境监测与保护系统 套 1 19 垃圾分类 套 1 20 身边的污染 套 1 21 低碳环保小屋 套 1 22 节能灯PK普通灯 套 1 23 海洋能--海流发电 套 1 24 合理利用清洁能源 套 1 25 新能源综合展示模型 套 1 26 流沙发电 套 1 27 新能源小屋 套 1 28 风力发电 套 1 29 都江堰古水利工程模型 套 1 30 自动飞舞的蝴蝶 套 1 31 算算你的碳排放 套 1 32 我要低碳 套 1 33 生存危机 套 1 34 温室气体 套 1 35 大自然的眼睛 套 1 36 地球碳库 套 1 37 丰富的含碳化合物 套 1 38 丰富的含碳化合物 套 1 39 碳的迁移 套 1 40 碳循环 套 1 41 把太阳光引到家 套 1 42 节能用水方法. 套 1 43 旧衣物处理 套 1 44 食品巧加工 套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 83301983 83302681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老师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低居里点轻质柔性自控温材料
该技术针对深空探测卫星减重控温的要求、寒冷状态下单兵作战人体和武器装备的保温需求以及需要温控系统的地面工作环境,重点解决轻质高效热控材料的制备及生产示范线建设等问题,突破了制约热控技术轻量化发展的关键新材料的生产和共性问题。 提出一种热稳定性好、轻质高效的恒温加热材料制备工艺,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得到材料可替代温控整套系统,可与现有的 PID 温控技术结合,提高热控系统的温控精度,满足其可靠性和自适应性需求。与传统热控系统相比,以自控温 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温控组件,减重效果可达 90%。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本团队研发的自控温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居里温度点(低 于 50℃)和较窄的温控区间,可在居里温度点附近迅速达到较高的 PTC 强度(超过 6),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环境适应性, 可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对其进行随意弯曲裁剪,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温控精度。经测试,利用自控温材料 制备的温控组件能在模拟真空条件下,在卫星搭载安全电压(5V) 进行正常升温和温控,可用于深空探测中电子元器件的保温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
从内燃机能量平衡来看,动力输出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除了不到10%用于克服摩擦等功率损失之外,其余的余热能没有得到利用,主要通过冷却回路的散热以及排气被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将内燃机的余热能回收再利用是提高总能效率、降低油耗的一个有效途径。本项目从提高内燃机总能效率,降低油耗和CO2排放的目的出发,开展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的研究,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重点解决:①内燃机联合热力循环非稳态热能流转化规律和效率协同优化;②内燃
天津大学 2021-04-14
工业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低碳处理技术与装备
利用厌氧氨氧化菌一步去除污水中 90%以上的 NH4+-N 和 85%以上的 TN,同时耦合异养脱氮,提高 TN 去除率至 95%以上,实现工业废水自 养异养耦合脱氮,主要特点如下: 1. 总氮去除负荷高,是传统脱氮工艺的 2-5 倍; 2.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厌氧氨氧化工艺可节省 62.5%的供氧动力消 耗;3. 厌氧氨氧化反应无需有机碳源,耦合系统节省了 90%的有机碳源 消耗; 4. 污泥产量减少 90%,节省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 5. 不但可以减少 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可以消耗 CO2,综合 CO2 减排 90%以上; 由于以上特点,厌氧氨氧化技术能够大幅降低污水处理费用,是国际 上最先进的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属于绿色低碳的处理技术,对于实现 碳达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低/中介低损耗LTCC材料及流延技术
成果描述:我们研发的低/中介LTCC材料主要性能满足: 材料1: 介电常数:10±10% Qf:≥50000 烧结温度:900度 材料2:介电常数:20±10% Qf::≥50000 烧结温度:900度市场前景分析:这两类LTCC材料具有损耗低,与LTCC工艺兼容等特点,非常适合基于LTCC技术研发的各种微波集成器件应用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目前还没有厂家进行同类型材料的批量生产,主要依托国外进口,因此技术和成本优势明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低场高性能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国家“863”支持项目。采用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制造<110>轴向取向多晶棒材,在5MPa预应力和500 Oe磁场下的磁致伸缩系数达l//=950-1150ppm,重复性好,一致性高,工艺易于控制,成品率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预测 (1) 国防、航空航天和高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制造声纳用水声换能器与水声对抗换能器、线性马达、燃油喷射器、传感器、噪声与振动控制系统等,可用于航空飞行器、地面运载工具和武器等。据预测2015年此领域的世界市场额将达到3.3亿美元。 (2) 运输领域:主要用于反噪声、减振和消振、刹车系统、燃油喷射系统、阀门、泵和线性马达等。预测2015年世界需求量将达到10.5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用量最大的领域。 (3) 现代高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超声波技术、波动采油技术、海洋通讯、海洋开发与勘察、海洋捕捞等。预计2015年此领域的世界市场额将达到3.3-4.0亿美元。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低/中介低损耗LTCC材料及流延技术
我们研发的低/中介LTCC材料主要性能满足: 材料1: 介电常数:10±10% Qf:≥50000 烧结温度:900度 材料2:介电常数:20±10% Qf::≥50000 烧结温度:900度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1-14
一种碳纳米结构修饰片状有序介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结构修饰片状有序介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制作前驱体溶液: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可溶性酚醛树脂为第一组分,三嵌段共聚物为第二组分,按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前驱体溶液。(2)选用草酸钾作为基质,将其固体粉末堆积到反应器中,按比例加入前驱体溶液,利用乙醇的蒸发获得复合材料,将获得的复合材料经历低温热交联、高温分段焙
东南大学 2021-04-14
多孔油料碳吸附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
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而且面广的污染源,其排放量居各类工业废水之首。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广,其中主要有油田开采泄露原油、石油工业的炼油厂含油废水、铁路机务段的洗油罐含油废水、轧钢废水和金属清洗液、拆船厂的油货轮含油废水、油轮压舱水、洗舱水、机械切削加工的乳化油废水、以及餐饮业、食品加工业、洗车业排放的含油废水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重视,成为现代社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轻质超薄碳纳米材料柔性全固态超电容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屏幕越做越大,研发可卷曲、可折叠的便携电子产品已成为趋势。然而,固定形状的电池限制了可折叠电子产品的发展,亟需开发相应的柔性储能器件。天津大学赵乃勤教授课题组与天津工业大学康建立教授合作,研发成功了迄今最薄的碳纳米材料薄膜超级电容器,其厚度仅为A4纸的三分之一(约30微米),柔韧、轻盈,是可穿戴设备的理想电源。 “轻质超薄”是这款超电容的显著特点。为获得高的器件综合性能,该研究团队从器件结构优化设计出发,使其兼具超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他们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一步制备了一种柔韧多孔碳纳米纤维/超薄石墨层杂化薄膜,再以固态电解质封装两片杂化薄膜得到全固态自支撑薄膜超电容。 该超电容厚度只有A4纸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且有很好的柔韧性。经过优化结构设计,该器件整体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比目前已报道的同类超电容可以高出几个数量级,这对于空间有限的微电子器件来说尤为重要。该超电容每平方米重量仅为58克,未来可将多片超电容嵌入到衣服中,使得平时穿的衣服变成可以给电子产品供电的“电源”,穿在身上几乎不增加负重,且便于携带。 同时,整个器件还具有很好的抗变形性和循环稳定性,充放电循环5000次后电容量还保持在96%以上(而锂电池在充放电循环1000次左右后电极性质会发生变化,使用中会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此外,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该超电容采用全固态设计理念,当其遭受撞击或者损坏时不会有液体外泄情况发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该超电容同时具备一般超电容使用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势,在可穿戴电子器件和微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成果实现产业化后将会有力推进相关电子产业的升级换代。
天津大学 2023-05-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32 2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