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三维跨尺度碳电极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跨尺度碳电极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硅片,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层; (2)在硅片上涂覆负性光刻胶,并进行前烘; (3)用 PDMS 模板作为压印 模板,进行压印工艺,得到光刻胶半球阵列结构; (4)用氧等离子体 进行刻蚀,得到跨尺度的光刻胶阵列结构; (5)将跨尺度的光刻胶阵 列结构进行热解,得到三维跨尺度碳电极阵列结构。 该方法简单,便 于控制,重复性好,制备的碳电极阵列结构稳定,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广泛应用于微型超级电容、微型电池、生物 芯片和微型传感器等微机电系统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过碳酸钠、过碳酰胺、过氧化钙生产技术
过碳酸钠、过碳酰胺、过氧化钙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可作为织物漂白剂、消毒剂、清洗剂、杀菌剂、电镀添加剂、除垢剂、制氧剂、蔬菜水果保鲜剂等。 1. 在环境保护方面,用于代替传统的曝气,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加速细菌繁殖,增加活21化工学院科技成果性污泥量;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赤潮。 2. 在农业方面,用于水稻直播,提高产量,缩短播种周期。用于根系供氧,增产增收。用于饲料青贮,可防止腐败变质。 3. 纺织工业中作漂白剂:有良好的洗净和漂白效果,且对着色物不受影响,对白色织物能增加白度,长期使用,织物不变黄,克服了氯系漂白剂的不足。 4. 急救供氧: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水立即分解反应发生氧气,可用于急救供氧,处理简便、设备简单、安全、便宜。 5. 其它用途:水果的表面处理与保鲜剂;金属表面处理;天然橡胶硫化剂、密封剂、交联剂、引发剂等。还可用作为氧化物阴极材料以及杀菌剂、防腐剂、鲜酸剂、油类漂白剂及封闭胶泥的速干剂。 本技术采用先进的湿法连续结晶新工艺生产过碳酸钠、过碳酰胺,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易得投资少,技术条件易掌握。生产过程无三废,已工业化。与国内大部分企业相比,投资减少约30%,成本减少约20%。年产1万吨规模,投资约600万元。 本技术采用先进的氧化钙悬浮氧化反应工艺生产过氧化钙,可制取高纯度的过氧化钙(76%或85%) 。设备少、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已工业化。年产1万吨规模,总投资约12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非金属碳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是通过将柠檬酸与伯胺盐酸盐混合溶解于水中,并在160-200℃反应2分钟-4小时得到,该类碳材料目前也被称为碳量子点。此材料可用于亚甲基蓝的还原降解,以治理染料废水。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本发明克服了现有传统的金属催化剂的缺点,突破了传统必须有金属参与才能用于实现染料催化降解的瓶颈,所用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易于大量的生产和工业推广,催化效率与报道的金属纳米材料的催化能力相当,无需光照,降解速度快,常温下即可实施,具备良好的环境相容性,使用后无需复杂的回收处理,无二次污染,绿色节能。应用情况:材料制备方式简单,催化速率高。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自支撑类石墨多孔非晶碳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类石墨多孔非晶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对金属镍片衬底进行超声清洗,并烘干后放置于管式炉中;S2: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惰性气体;S3:对所述管式炉进行升温处理使其达到600℃-720℃,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氢气,并对所述金属镍片衬底进行热处理;S4: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碳氢化合物,使得经过热处理后的金属镍片衬底催化碳氢化合物裂解后生长非晶碳薄膜;S5:对所述管式炉进行降温处理,并将生长有非晶碳薄膜的镍片浸泡在腐蚀液中腐蚀掉衬底镍片后获得自支撑类石墨多孔非晶碳薄膜。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制备得到的非晶碳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和自支撑结构,可以很方便转移至任何衬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专家论证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内蒙古落实国家战略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2021-12-15
李志民:政策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 对国家发展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国家重视、社会需要,我们要坚持科研自立自强,解决成果转化“卡脖子”问题,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青年报 2022-10-1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临床转化及相关新药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调节人体发育的过程,以旁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调控血管形成,损伤修复,胚胎发育和代谢调控等一系列重要生理病理过程.FGF用于烧伤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治疗已经有新药上市应用.最近发现的以内分泌方式调控胆汁酸,葡萄糖和磷酸盐平衡的FGF19亚家族将拓展FGF家族的新功能.综述FGF在创伤修复,糖尿病,低磷血症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FGF受体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探讨FGF在中国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成果
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盐碱度、作物生理指标……这些参数关系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便可轻松“一网打尽”。 然而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电力无疑是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有限续航能力和污染风险又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是未来智慧农业一大趋势。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平建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首次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应用于农用纺织品中,并用于降雨时雨水能的收集,通过能量转化获取电能。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姜成美 ,通讯作者为平建峰研究员。 功能化纱线的制备流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把摩擦纳米发电机装进农用纺织品的纱线里 南方地区经常暴雨成灾,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农用纺织品在大棚设施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遮阴挡雨,保护农作物。 如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能源? 浙大科研人员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平建峰介绍,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功能化纱线在农用纺织品上的应用绿色能源在智慧农业中具有广阔应用 为什么雨滴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呢? 这是因为对农用纺织品的纱线进行了特殊改造。科研人员在其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化纱线收集雨滴能的原理 该聚合物能够防水并与环境中的雨水发生电子转移。而碳化钛感应电极,不仅具有高导电性能,还因其高电负性可以助力表面聚合物抢夺电子。因此在实现农用纺织品原有的农用保护材料、保温、遮阳、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种子培育基材的功能基础上,还能从农业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能源,为智慧农业提供驱动力,实现农业信息“无源实时感知”。 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易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三部门:组织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
“百校千项”行动分两批进行,实施周期为2022年底—2024年
教育部办公厅 2022-12-29
关于印发《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相关要求,我中心研究制定了《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科技部火炬中心 2023-03-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