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然脂肪酸甲酯催化加氢技术
项目申请人所在研发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绿色化学和工程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已开发出一系列高活性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衍生催化剂。 本项目针对天然脂肪酸甲酯研制具有很强的抗硫性能的新型高活性纳米金属镍和磷化镍催化剂,同时开发先进的固定床催化加氢反应技术来进行天然脂肪酸甲酯的加氢饱和研究,促进生产进步,减少污染,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保效益。与本
南京大学 2021-04-14
合成低级羧酸酯的绿色催化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发明专利是一 种 用 于 生 产 低 级 羧 酸 酯 的 新 型 催 化 剂 ,该 类新型催化剂用于由低级醇和低级羧酸反应生产低级羧酸酯。原 料 包 括 脂 肪 族 羧 酸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新型药物中间体催化合成技术
1. 痛点问题 在传统精细化工生产中,特别是生物-化学级联法生产手性药物中间体过程中,存在酶与金属组合催化剂效率低从而导致手性药物中间体制造成本高、纯度低的痛点问题。目前,工业上应用于生物-化学级联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金属催化剂的简单组合,由于酶催化与金属催化反应条件不匹配,易造成催化剂失活。原有解决方案为将酶催化与金属催化分多步进行,存在能耗物耗大、流程复杂、环境不友好、制造过程不绿色等弊端。在“碳中和”目标下,开发绿色高效的新型药物中间体催化剂,将为解决行业现有的痛点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2. 解决方案 针对药物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中间体催化技术,构建在常温条件下同时具有高效酶催化和金属催化活性的高分子-酶-金属亚纳米团簇复合催化剂,实现了重要手性药物和农药中间体的绿色高效合成,解决了化工生产中生物-化学级联反应效率低的痛点问题,使多步的级联反应在一锅中高效进行,简化流程、提高时空产率,并减少了生产的能耗与三废的产生。
清华大学 2021-09-14
氯化氢废气催化氧化制氯技术
我国氯碱工业规模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氯作为重要的化工合成材料和化工中间体,用于合成PVC、环氧树脂、聚氨酯、多晶硅、氯化苯、氯乙酸等。然而,氯的利用率仅有0-5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磁助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助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动机、反应器、磁线圈、旋转 装置、高梯度磁分离器和磁絮凝剂回流泵,在反应器内部设置有旋转装置和紫外灯组, 旋转装置上设置有磁铁条组和刮泥板。污水从反应器进水管进入,磁性光催化剂在紫外 光照射下,通过磁铁条的搅拌和磁场作用与污水反应,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 性能指标 (1)净化效果好,本发明使污水中的污染物通过磁场、光催化、絮凝等作用得到有 效地去除,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好,去除率 90%以上;(2)成本低,能耗约是同等处理 规模的传统设备能耗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造影剂弛豫率 核磁共振造影剂驰豫率分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NMI20核磁共振造影剂驰豫率分析成像测试仪是一款经典的小核磁,专为核磁共振造影剂研究应用设计开发而成,该设备配套有造影剂专用弛豫时间测试软件,磁共振成像软件,可以直接测试得到不同浓度造影剂样品的T1、T2弛豫时间,R1、R2弛豫速率以及造影剂样品的弛豫效率r,并可完成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弛豫时间测试过程非常简单,样品无需特别配置,软件实现中英文双语选择界面,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15mm;应用解决方案:1、Gd类,Fe类,Mn类等核磁共振造影剂T1、T2弛豫时间测试,弛豫效率r测试;2、不同浓度造影剂样品成像,T1,T2加权成像,直观评价造影效果;3、细胞液弛豫测试与成像  .....应用案例一:四氧化三铁,T2磁共振靶向造影剂弛豫率测试,磁共振成像测试应用案例二:Gd+ 类T1 磁共振造影剂测试实例,T1弛豫时间测试,T1加权成像应用案例三:不同浓度磁共振造影剂对比成像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关于举办“碳达峰 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的通知
为助力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绿色发展,经研究,将于2022年8月5日在西安举办“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22
纳米晶氮碳化钛陶瓷超细粉的高温碳氮化制备法
一种纳米晶氮碳化钛陶瓷超细粉的高温碳氮化反应制备法,以纳米氧化钛和纳米碳黑为原料,工艺步骤依次为配料、混料、干燥、装料、高温碳氮化、球磨、过筛。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较一般碳热还原法节约能源,容易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保温时间、氮气压力(或流量)、碳钛配比等工艺因素可以合成各种氮含量的氮碳化钛纳米晶超细粉。用此法制备的氮碳化钛粉末为球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度为100~200NM,平均晶粒度为20~50NM,纯度达99%以上。
四川大学 2021-04-11
高容量、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为动力电池产业提供了万亿级的市场容量,到 2020 年底,城市公交、出租车及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车保有量达 60 万辆。目前使 用的石墨类伏击材料容量低,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该项目通过为动力电 池厂商提供高性能硅碳负极及其他负极材料,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 倍以上。硅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容量(~4200 mAh/g),其容量是现有商业化 的石墨负极的 10 多倍。但其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大体积膨胀(~400%)会严重影响 其循环寿命。我们团队经过数年研究,提出“清矽硅碳”使普通微米硅粉进行包 覆“均匀+可控”功能层的工艺过程实现“性能+成本”的最优产业升级。美国能 源部高度评价了该项研究成果(2015 年仅有 2 项研究成果受此殊荣)。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电磁加热含碳球团连续直接炼钢装置
(专利号:ZL 201510465862.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含碳球团连续直接炼钢装置,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炼钢炉本体,在炼钢炉本体的顶部设有布料口和煤气出口,其布料区、还原区和软熔区组成双圆台形结构,渣铁熔分区呈圆柱形结构;在布料区和还原区的炉体四周设有至少两排微波加热装置,在软熔区和渣铁熔分区的炉体四周设有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的电磁加热含碳球团连续直接炼钢装置,可以融炼铁、炼钢装置于一体,不需进行吹炼便可直接由含碳球团生产出合格的优质钢水,避免了传统的炉渣泡沫化和铁水渗碳需二次脱碳的难题,生产效率高,实现了连续炼钢,且基建成本和设备投资大幅节省。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6 77 78
  • ...
  •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