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制造特性的机械系统性能仿真软件
Ø  成果简介:目前国内外CAE软件中的建模主要是基于公称尺寸或设计尺寸进行的,不包含零件加工误差、装配误差等制造特性,使得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试验结果相差甚远。针对这一问题,精密微小型制造技术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努力,攻克了制造特性参数化建模、系统集成、数据传输等难关,开发了基于制造特性的机械系统性能仿真软件,以Pro/E和Ansys为工具,结合VC及SQL Server实现带有制造特性的参数化集成仿真。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Ø&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特性多维度分析软件
已有样品/n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特性多维度分析软件是依据我国新能源分布特点和新能源出力特性而开发的一个电力系统新能源分析软件。软件主要包括新能源出力多维度分析以及新能源场景生成两大功能。该软件在考虑地区负荷特性的前提下,对原始发电出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了多时间尺度、多空间尺度、多样本类型下新能源出力特性多维度分析,完成了新能源日出力场景筛选聚类及运行模拟格式下新能源发电场景的生成。新能源特性多维度分析包括指标维度、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特性研究及测试系统
成果简介: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在电子式互感器技术完善过程中,经历了基本原理研究和实用化技术研究两个阶段。在实用化技术进程中,研究、制造、试验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在宽量程高精度测量技术、耐环境能力及可靠性技术、抗干扰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进入基于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应用阶段。 2011年,四川建设了两座220kV智能变电站。在220kV劲松变电站投产试验期间,当利用220kV断路器对空载线路充电时,先后发生了线路充电导致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误动作和线路充电导致220kV母线电流差动保护误动作。 投线路开关导致基于罗氏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产生一个附加动态分量,该附加动态分量上升时间约5ms、峰值达到约5.62A、持续时间约70ms。由附加动态分量波形特征可以看出,该分量特征不同于常见的因开关设备操作引发的输电线路暂态电流的暂态/动态过程。初步分析,该附加分量与电网操作及罗氏线圈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动态响应行为有关。 围绕事件展开的调查表明,此前已有同类事件在国内其它地区发生。各厂家对此现象的认识和处理措施存在差异,国内也未见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及开展相关性能测试的报道。 考虑到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需求、电子式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的重要作用、以及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带来的严重后果,四川省电力公司决定立项,开展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行为研究,研究影响电子式互感器动态行为的因素和动态响应特性测试方法,研制可完成动态性能测试的装置,研究改善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性能的方法。 项目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提出电子式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概念,揭示了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出现附加动态分量的一个原因:解释了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出现附加动态分量的原因。 提出了一种检测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行为的方法。该方法是用小步长(200ns—1us)电磁暂态仿真模拟输电线路电流的行波过程和罗氏线圈的暂态行为,用模拟量再现方法检测采集器和合并单元的动态响应,比较仿真一次电流与MU输出电流的差别,确定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的大小:提出一种检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动态响应行为的方法。 研制了《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特性测试系统》。利用该检测平台可以检测电子式互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宽频域范围的信号传变特性,评价电子式互感器的工频信号传递特性、谐波信号传递特性和行波信号传递特性:解决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动态响应特性测试和工频信号、谐波信号、行波信号传递特性检测手段问题。 提出利用小步长(200ns—1us)电磁暂态仿真配合《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组成三相试验系统,检测电子式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对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影响的方法:提出一项新的继电保护装置检测项目,防止因电子式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 项目的特色、先进性及技术指标 创新性:提出电子式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概念,揭示了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出现附加动态分量的一个原因;提出了一种检测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行为的方法。该方法是用小步长(200ns—1us)电磁暂态仿真模拟输电线路电流的行波过程和罗氏线圈的暂态行为,用模拟量再现方法检测采集器和合并单元的动态响应,比较仿真一次电流与MU输出电流的差别,确定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的大小;研制了《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特性测试系统》。利用该检测平台可以检测电子式互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宽频域范围的信号传变特性,评价电子式互感器的工频信号传递特性、谐波信号传递特性和行波信号传递特性;提出利用小步长(200ns—1us)电磁暂态仿真配合《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组成三相试验系统,检测电子式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对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影响的方法; 关键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建模与小步长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快速、高精度D/A转换的实现技术;高精度、宽频带、宽线性范围模拟放大器实现技术; 一种利用改变实验数据流与采集器采样时间差,自动检测电子式互感器附加动态分量最大值的试验方法; 电子式互感器宽频域传递特性自动试验技术;精确到40ns的61850-9-2报文时间检测技术。 总体性能:仿真能力:支持步长为200ns—1us的电磁暂态仿真;模拟量输出能力:通道数:6路,三路用于模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三路用于模拟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D/A转换精度:准16位;D/A转换速率:5M点/s;放大器带宽:DC—400kHz;电压(rms)输出精度:30mV—57V范围内,误差小于0.1%;测量能力:数字量通道数:百兆口,1路;千兆口,1路;模拟量通道数:1路;模拟量采样速率:10M点/s;)模拟量(rms)信号测量精度:30mV—57V,0.1%; 试验、分析功能:工频信号传输延时测量、谐波传变特性测量、行波传变特性测量,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行为测试,动态响应行为对继电保护装置影响实验。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测试仪器实物如图所示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低品位热能驱动新型高效吸收/除湿空调系统
成果介绍目前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热源温度往往需要100℃以上才能满足要求,且装备体积大。当采用与溶液除湿有机结合的热湿独立处理方法后,热源温度75℃以下,系统高效运行,且体积小。 本技术从溶液除湿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相似点出发,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使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对除湿后的部分稀溶液进行再生,节省了再生器的占用空间。市场前景本技术可由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75℃以下热源驱动,相比一般的溶液除湿系统能效可提升30[[%]]~40[[%]]。本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建筑工位空调或者废热较丰富的场合。该技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东南大学 2021-04-11
低品位热能驱动新型高效吸收除湿空调系统
目前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热源温度往往需要100℃以上才能满足要求,且装备体积大。当采用与溶液除湿有机结合的热湿独立处理方法后,热源温度75℃以下,系统高效运行,且体积小。 本技术从溶液除湿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相似点出发,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使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对除湿后的部分稀溶液进行再生,节省了再生器的占用空间。 本技术可由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75℃以下热源驱动,相比一般的溶液除湿系统能效可提升30%~40%。本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建筑工位空调或者废热较丰富的场合。该技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东南大学 2021-04-13
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低 NOx 燃烧系统
进行了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低 NOx 燃烧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了 以煤的气化气作为再燃燃料进行煤粉低 NOx 燃烧的关键技术,进行 130 吨气化煤 制气再燃低 NOx 燃烧系统工艺设计,开发研制了煤粉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实验系 统,煤粉燃烧脱硝效率达到 70%左右。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上海市科学技术 发明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
高速永磁电机无需借助维护困难、体积庞大的齿轮增速箱即可同轴连接至风机、压缩机、真空泵、透平膨胀机、燃气轮机等高速负载或原动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并可实现无油驱动。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题组紧紧把握这一契机,在高速永磁电机的电磁设计、温升分析与冷却设计、转子结构分析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设计并应用了36000转/75kW, 24000转/140kW, 18000转/300kW工业鼓风机/空压机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退磁技术
本技术基于脉冲充退磁的原理,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型永磁电机进行整体充退磁的新方法,能够在磁极装配至转子表面后再对其进行充退磁,极大地提高了大型永磁电机的充退磁效率和容错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因高功率密度等优势,永磁电机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工业驱动与控制等领域,且市场潜力巨大。譬如,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直径超过4.3米,高度达1.5米,共有84个永磁磁极,每个磁极由20多个磁钢块拼装而成,传统制造过程中通常需对单个磁钢块充退磁使其带磁性后再由人工组装到转子表面,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一旦有充退磁不完全的小磁钢被装配成磁极,便会影响整个发电机组的性能,这时若想重新进行充退磁,便只能将整个磁极拆卸后再次充退磁,操作繁琐且容错率低。 本技术基于脉冲充退磁的原理,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型永磁电机进行整体充退磁的新方法,能够在磁极装配至转子表面后再对其进行充退磁,极大地提高了大型永磁电机的充退磁效率和容错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BEX-8511 巨磁电阻效应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巨磁阻是一种量子力学效应,它产生于层状的磁性薄膜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铁磁材料和非铁磁材料薄层交替叠合而成。当铁磁层的磁矩相互平行时,载流子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小,材料有最小的电阻。当铁磁层的磁矩为反平行时,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强,材料的电阻最大。   仪器概述 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对巨磁电阻GMR模拟传感器的磁电转换特性、GMR磁阻特性、GMR开关(数字)传感器的磁电转换特性的测量及探究,对运用GMR模拟传感器测量电流的探究,对GMR梯度传感器的特性探究及应用,以及学习磁记录与磁读出的原理与过程。   仪器特点   独立的实验模块:A、巨磁电阻GMR基本特性测量模块;B、巨磁电阻GMR测量电流模块;C、巨磁电阻GMR梯度传感器测量齿轮的角位移模块;D、巨磁电阻GMR磁卡读写模块。   丰富的实验内容:(1)测量GMR模拟传感器的磁电转换特性曲线。(2)测量GMR的磁阻特性曲线。(3)测量GMR开关(数字)传感器的磁电转换特性曲线。(4)测量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曲线。(5)用GMR传感器测量导线电流。(6)用GMR梯度传感器测量齿轮的角位移,了解GMR转速(速度)传感器的原理。(7)通过GMR传感器实现磁卡记录与读出的原理。 便捷的数据采集接口:实验电源配置4个模拟数据采集接口,可以连接电压传感器和PASCO数据采集软件,可以实时地采集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测试结果,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及典型数据 实验1:GMR模拟传感器的磁电转换特性测量   实验2:GMR磁阻特性的测量   实验3:GMR模拟传感器测量电流   部件清单 可调直流 (恒压恒流) 电源I,12V/1A   BEM-5055 直流电压电流表I,2V/20mA   BEM-5056    巨磁电阻基本特性测量模块   BEM-5717    巨磁电阻测量电流模块   BEM-5718    巨磁电阻角位移测量模块   BEM-5719    巨磁电阻磁卡读写模块   BEM-5720    连接导线,香蕉插头,0.8米,红   BC-105084   【4】 连接导线,香蕉插头,0.8米,黑   BC-105083   【4】 连接导线,mini 八针导线   BC-105243    电源线   BC-105075   【2】 用户手册   CD-M-BEX-8511B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17
交替极无刷永磁电机及基于该电机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极无刷永磁电机,用于电子助力转向系 统中,该电机包括:呈中空筒体状的定子铁芯,其内壁开有槽,定子 绕组放置在对应的定子槽内;呈中空筒体状的转子铁芯,同轴套设在 定子筒体的中心通孔中,其外表面开有多个槽,且槽数为电机运行磁 场极数的一半;以及多个磁钢,其分别一一对应放置在转子铁心的各 槽内,且相邻槽的磁钢极性相同,使得转子磁钢只存在单一极性,形 成凸极结构,从而能够实现降低永磁用量的同时保持电机的输出转矩。 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本发明的装置对永磁电机 的转子结构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571 5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