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结合国家风电并网标准采 用改进的滑动平均法提取风电功率波动分量,计及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采用可变滤波时间常数的高通滤 波法分配波动功率,可避免储能设备的过充过放,最后以储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建 立容量配置模型,相比于传统的仅考虑一次性初始投资的方法,更符合储能系统长期运行的实际情况, 对实际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武汉大学 2021-04-14
冰箱、冰柜及车载冷链用高效蓄冷材料
本项目开发一种蓄放冷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新型蓄冷材料。 我国电力供求的不匹配导致了电网的负荷存在峰谷,这体现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不足,以及晚上发电无处可供。2010 年 10 月 25 日北京用电峰谷差更是达到 10:1 保供难度较大。此外,冰箱的使用也加大了电网供电的峰谷差。截止到 2009 年中国冰箱保有量为 1.3 亿台,家用冰箱的城市普及率已经超过 90%,农村普及率超过 16%,家用冰箱的年用电量达 6000 亿度,占居民总用电量的 25%—45%。冰箱蓄冷采用了用电低谷期积蓄冷量,用电高峰期释放冷量的运行方式,有以下优点:实现移峰填谷, 降低电费;延缓冰箱温度回升时间、冰箱内温度的波动、冰箱压缩机的启动次数,节约能源,并且可以 在特殊场合使用,如偏远山(牧)区,边防哨所,旅游景点等场所。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冰箱、冰柜及车载冷链用高效蓄冷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多能互补采暖及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多能互补采暖及供热系统,利用太阳能与建筑地基蓄能结合解决冬季采暖、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结合解决生活热水。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盘管、保温地基蓄热层、板式换热器、暖风机、空气源热泵、热水箱、膨胀水箱、蓄热循环泵、供暖循环泵、热泵循环泵、阀门等。非采暖季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生活热水储存水箱,不足时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采暖季一部分热水流入蓄热盘管储存备用或通过暖风机向室内供暖,另一部分流入板式换热器加热生活用水。当太阳辐射较弱时则由建筑地基蓄热层流入暖风机向室内供暖,空气源热泵在温度较高的白天运行加热生活热水以储存备用。本实用新型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多能互补解决了高寒地区冬季采暖与生活用热问题,可实现建筑近零能耗运行。
四川大学 2017-12-28
等离子双极电切电凝系统
可以量产/n通过系列专利技术的转化研究,打造以微创医疗器械为特色的产业化集群,联合武汉大学/武汉光谷微创医学研发平台等机构,创建以产、学、医、研、用相结合的“光谷微创医学转化工程中心”,旨在为培育建设“国家微创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武汉大学 2021-01-12
一种雨水调蓄池预选址的确定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70343.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池预选址的确定方法,属于城市排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雨水调蓄池预选址的确定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基于SWMM模型和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雨水系统节点为评价对象,以预选调蓄池的位置为目标,以节点周围的积水深度、积水范围和积水时间为评价因子,考虑节点的重要性、敏感性并加权,经转换和计算,得出各节点的综合评价指标——积水危害指数,按积水危害指数大小进行排序,最终结果,积水危害指数越大的节点确定为调蓄池预选址的地点。本发明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得到的预选址技术方案更为合理,这将为后期调蓄池布局优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初始条件(方案),将提高“分析比较(方案优化)”环节的工作效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供热、供燃气及空气调节综合型节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热、供燃气及空气调节综合型节能系统,包括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沼气池发酵系统和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可给沼气池发酵系统的换热盘管供热水,换热盘管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进水管道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出水口通过另一分支管道连通至生活热水管道和空调系统的供水管道,空调系统的水可进入到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种,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出水管道通过热泵机组换热后进入到生活热水管道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进水管道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供热、供燃气及空气调节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挠曲面太阳能聚光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智慧低温型多能源集成热泵供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背景:针对不同地区气象情况,开发研制全年自优 化控制策略系统,满足不同系统配置适应性。目前,低温型 多热源集成热泵系统核心部件存在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等 问题,其系统对季节与环境温度、太阳能照射跟踪等方面能 效利用率低、智能化低等问题。因此,为了填补国家标准空 白,实现低温型多能源集成热泵供热系统能效提升 50%,结 合系统能效目标,同步优化集热蒸发器、水箱换热等模块及 开发。未来三年销售产值在 3.5 亿元,成为国内行业引领, 并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智慧低温型多热源集成热泵 核心部件优化,主要包括集热/蒸发器、冷凝器-水箱组件, 如何减小复合换热过程湿空气的结露、结霜等现象,提高换 热效率。2.基于全工况负荷特性的低温型多热源集成热泵系 统柔性设计。当系统偏离设计工况运行后,可以减缓系统性 能参数的降低,提高直热泵系统自身适应工况变化的能力, 可以使系统在面临所有工况时的性能整体达到较优水平。实 际运行中,涉及设计的环境参数都是四季更迭的,工况点存 在季节性,采集工况以一年为周期,涵盖四季工况。3.低温 型多热源集成泵供热系统优化运行与智慧控制技术研究基 于上述研究基础上开展低温型多热源集成泵供热系统的全 工况动态特性模拟。开展动态特征下的集成热泵循环系统多约束优化研究。开展基于逆向建模的热泵循环主动调控机制 研究。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研 究基础和试验条件,能够对系统进行仿真建模,通过仿真进 行系统性能改善,优化产品设计,针对不同地区气象情况, 系统能够自识别自适应,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并实现性能提 升。合作单位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测 试及数据分析能力。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2021-09-13
长电 ERP 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