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设备状态点检网络化管理系统
设备状态点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点检系统)是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设备状态点检信息管理的数据平台。该系统托企业内部网络,采用 c/s 与 B/S 混合体系结构,构建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设备状态点检信息自动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为用 户提供全面的数据获取手段,长运行周期的数据管理,丰富的设备状态监测功能,并利用便捷快速的网络,将企业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化并及时传递,以便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全面支持预知维修,优化设备管理,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为保障设备长期的高效、安全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了一个开放易用的信息化平台。点检系统是目前企业设备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关键,也是构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设备管理信息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构建透明化离体模型
提出了一种采用脱细胞全肝器官作为透明化离体模型对血管栓塞进行评估的新策略。近年来脱细胞技术主要应用于可再生器官重建,该研究创新通过严格控制的脱细胞灌注方法开发了透明化离体肝脏,在脱洗细胞的同时保留了肝内的细胞外基质和整个脉管系统。相较于天然不透明的肝脏,脱细胞肝脏获得了半透明的外观,其脉管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成像工具进行可视化,包括明场显微镜、荧光显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体化电动底盘
利用有限元仿真进行电动底盘模型的建立,对结构拓扑优化,CAE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科尼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2022-03-01
一体化标识网络与传统IPv4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法
一种由传统互联网与一体化标识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方法,使用接入交换路由器ASR作为传统网络和一体化标识网路的接口设备来实现该方法。当传统网络中的用户与一体化标识网络内的用户进行通信时,数据包发送到接入交换路由器,并且数据包内的接入标识和IP地址替换为交换路由标识,在一体化标识网络的核心网内传输;对端接入交换路由器将交换路由标识替换为接入标识和IP地址,将报文转发到目的节点。该方法使得传统互联网IPv4用户不用升级即可以与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用户进行通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智能化可演进网络关键技术
由以人工预设为主的人治模式逐步转向数据与知识驱动的智能模式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如何设计面向服务质量的智能化网络管控机制,是提升大规模网络效率和性能的关键。本项目从未来网络管控系统的高灵活配置、高动态适应、多元化可定制、多维度可扩展以及高性能高可用等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智能化可演进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旨在解决传统网络资源管控所面临的网络体系结构限制、网络行为认知匮乏以及服务质量保障乏力等核心难题。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在面向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的资源管控机制中的创新应用与实际部署为技术突破点重点,围绕软硬件协同网络管控原型系统开发、网络流量数据实时获取、网络状态轻量可测、管控决策按需可控等方面展开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6-21
工况巡检及网络化远程监控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系统、数据远传及控制模块、GPRS模块、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客户端软件系统、现场采集单元电路模块、传感器系统、机箱、安装系统等。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设备工况巡检及网络化传输控制。目前在助航标志遥测遥控、油田抽油井工况无线巡检、汽车调度等方面推广应用。系统工作原理及布置原理框图如图1-3。 该技术在助航标志遥测遥控应用方面于2003年4月获得省部级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相关技术已经申请多项中国专利,并在油田、交通等行业或领域推广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所以,该系统应将使用各种勘察手段所采集的铁路线路及其相关的地形、地理、地质、水文等资料加工成数字化信息,通过接口界面进行信息处理并传输到工程数据库中。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必须覆盖各专业CAD终端,各专业在集成化设计环境中共享工程数据的信息,完成本专业设计,同时输出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设计成果,供后序专业应用。设计完成后,全部CAD设计电子文件通过网络直接归档,从而实现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随着各专业设计专家系统的建成与不断完善,再实现勘测设计智能化。在一体化新的作业模式下,勘测设计的全过程可以理解为对一般数字化信息流的采集、加工和扩充的过程。外业的勘测和勘探资料是这股数字化信息流的源头,各专业的设计工作是对信息流的加工和扩充。最终完成的数字化信息就是设计成果和归档资料。设计与管理所面向的不再是原来的书面资料和图纸,而是在工程数据库统一管理下,在网络的终端上有序受控流动的数字化信息流。所以,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从以非数字化为基础的现有作业模式向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的作业模式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化需要建立新的勘测设计流程,研究解决新模式带来的一系列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关键问题。 1)勘测设计资料数字化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基础,只有后道工序需用计算机处理的资料是数字化的资料,才能保证整个设计过程形成数字化的信息流。这就需要外业勘测时尽量利用各种测量仪器的数字化功能,使第一手资料即是数字化的形式,同时资料整理必须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才能获得满足内业设计要求的数字化勘测成果。为了实现外业数字化勘测,重点应研究以下问题:充分开发利用航测、全站仪及各种遥感设备的数字化功能;研究既有地图如何实现高精度、高清晰度扫描数字化处理;开发在勘测现场的铁路线路初步设计方案比选系统,改变外业队的作业方式,建立与数字化勘测相适应的装备水平、劳动组织、作业内容和管理制度。 2)建立工程数据库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核心,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外业与内业之间、各专业这间需要共享的数据都要通过数据进行存取,所有的设计成果都由数据进行保存与管理。所以,如何开发一个符合铁路勘测设计行业特点、功能强大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本项目研究的一个重点。为此,需要研究与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做好标准化工作,制定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数据格式标准,规定每个专业的哪些数据需要进;如何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何制定适应铁路勘测设计特点的数据结构。 3)建立铁路勘测设计集成化设计环境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关键,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全部内业设计均在集成化设计环境中进行。设计集成化环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工程数据为核心,设计流程管理为主线,各专业设计软件与程序数据库接口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集成应用体系。为此,需要研究与解决以下关键技术头题:建设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研究出一种适应各种软件和各种数据需求的专业设计软件与工程数据库的接口方案;开发设计流程管理系统,保证整个设计在受控,有序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实现完全消除专业间书面资料的往来传动,每个设计人员在自己的计算机站点上就可完成设计和前后工各种间的信息交换。 4)建成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重要内容,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全部电子设计文件采用光盘存储并由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档案管理可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直接检索、查询、浏览和下载电子档案文件,并为电子设计文件重复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此,需要研究与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正确处理管理型软件与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就是说,所编的档案管理软件应满足行业的需要,适应各设计院在档案管理上存在种种差别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让各设计院改变档案管理方式来适应所编的软件;能浏览各种格式的电子文件,使软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5)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铁路勘测设计智能化的主要途径。传统CAD技术的特点是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计算与绘图,没有智能功能。总结国内外经验后,我们认为,以专家系统、智能CAD为主要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是实现铁路勘测设计智能化的主要途径。铁路选线是带全局性的非常错综复杂的设计问题,一直以人工以验为主进行设计,只能对有限的方案进行研究,设计周期长,推荐方案往往不是最优的。所以,必须要研究铁路新线设计智能CAD系统,以提高设计质量。采用综合地质勘探方法来解决特定的工程地质问题被证明是行这有效的。由于综合地质勘探模式有几十种,采用哪一种模式来解决某一个具体工程地质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模糊的。采用的模式不适合,就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要研究铁路地质综合勘探方法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以显著提高地质工作质量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原铁路一体化电力自动化系统
铁路电力系统主要为编组站、车站、检修工厂、机务段、车辆段、通讯、列车行车信号等动力和照明提供用电,它虽工作于电网的末端,属于电力、输、供三个环节中的供配电环节,但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却非常高。近年来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直接与行车有关的新工艺、新设备无不要求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青藏铁路平均海拔超4000米,其环境达零下25度,使普通电器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其大气压力远远低于正常海拔值,使普通电器设备的耐绝缘、耐冲击、继电器触头及印制板的设计性能等均不能满足要求。同时,青藏铁路沿线恶劣的自然环境,给设备进行现场试验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一体化的系统来综合解决这些问题。该系统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保护、测控装置的新硬件平台。2)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视频监控系统的铁路电力远动高度系统。3)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铁路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4)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5)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变(配)电所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和二次设备的在线监测。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焊接结构内外一体化智能检测装备与自主评估技术
焊接作为工程机械领域的关键技术,直接决定着国之重器的安全可靠性。目前,智能焊接与检测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对于大型、复杂焊接结构,焊后焊缝质量智能检测在整条焊接产线上属于空白。本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发了大型焊接结构内外一体化智能检测装备及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建成了国内首条内外一体化焊接智能检测与评估生产线,在徐工挖掘机上获得应用,并在央视CCTV2制造中国节目中播出。 图片 内外一体化焊缝智能检测与评估生产线获央视CCTV2报道
吉林大学 2025-02-10
一体化演播室
  现场全才,快速出片   一台为EFP所设计的新型一体化演播室系统,集传统演播室中的多台设备的功能于一身。   拥有传统演播室中节目信号切换、声音调整、字幕叠加、节目播出、信号录制、虚拟布景、流媒体发布等您所需要的一切功能。 只需轻松简单的将信号连接上,即可迅速完成各类活动的现场节目制作和发布。   监看、操作,一“幕”了然   软件界面监看、操作两不误。节约空间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触控操作方式,显示布局完全自定义,需要切哪路信号就触摸哪路信号,简单快捷,大大降低导播工作压力。10分钟即可完成安装调试,20分钟即可熟练操作。   多种信号,全面兼容   最高8路SDI信号输入,高标清,数字模拟全兼容,一个BNC接口就可接入HD SDI、SDI或复合信号,最大限度的支持各种前端设备。   ● 2路视音频素材通道   ● 1路图片素材通道   ● 1路字幕素材通道   ● 1路iVGA输入   ● 1路流媒体输入   硬编码,体验速度极致   采用Espresso硬编卡与Redbridge 系列板卡结合。16bit超高精度处理,HD-SDI抖动较国际标准提升5倍。视音频Attach技术,整个视音频处理过程中,时刻保持声画同步。   ● 最高8路全高清广播级格式录制   ● 多路广播级H.264、MPEG2混合编码   记录点滴,不遗漏任何细节   无论录制任意信号,还是多通道信号编组同时录制时,当节目录制被打断时,通过“录制暂停+保护”技术可避免录制文件的不连贯。多次暂停\继续后,仍只输出一个文件,便于后期制作时的文件拷贝和剪辑。若突遇断电事故,录制保护技术可使之前录制的节目不受影响,避免录制文件不完整或损坏等问题。   紧凑机身,内有乾坤   机箱结构精巧,双层铝合金强固型机身,3+1讯道高标清数模全接口,高性能硬件平台。配备17.3寸全高清电容触摸屏,嵌入式触控板,超薄键盘。   ● 便携式工作站,采用专门设计的提拎式机箱,并标配专用拉杆箱,让您随时随地轻松带走。   ● 桌面型工作站,采用军工级滑轮式航空箱,抗摔抗震,可容纳通话、Tally、遥控面板等辅助设备。   与非编无缝链接,快速出片   录制完成后,自动记录导播切点、形成分镜头故事板,直接导入非编进行精编,极大提升节目的后期编辑效率。真正实现现场制作,现场剪辑,快速成片。
北京中广上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96 2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