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何旭辉
何旭辉:男,工学博士,教授,贵州遵义人,现为中南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轨道交通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和古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科学带头人、湖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获中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于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2009年5月-2010年7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访问学者。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国际桥梁工程协会(BEI)执行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铁道学会桥隧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副主编,《土木工程学报》《铁道学报》《振动工程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dvances in Bridge Engineering》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桥梁工程、桥梁风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点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持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主持1项)、中国铁道学会特等/一等奖3项(主持1项)、詹天佑贡献奖和成就奖、腾讯“科学探索奖”、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和铁路教育科研专项奖等。
何旭辉 2023-03-31
何金波
何金波,男,1988年生于湖南郴州。现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2018年6月毕业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指导老师为范息涛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席教授, 量化研究方法学家,美国教育研究会会士,谷歌学术引用频次大于17000,h 因子 = 53)。
何金波 2021-12-31
何军
吉林大学理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博士。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研究。2009 年评为中南大学教授,2010 年聘为中南大学升华学者,2011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 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 年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超快非线性光学、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类石墨烯二维材料与器件。在以 Phys.Rev.Lett.、Adv.Mater.、Nano Lett.、ACS Nano 为代表的国际期刊发表 SCI 论文 210 余篇SCI引用 6000余次,h-index 45。2017 年以来,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 SCI论文 70 篇,其中JCR 一区论文 45 篇、影响因子 10 以上论文 13 篇、单篇最大影响因子 30.85。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验证了半导体纳米结构电荷空间分离可以调控电子或空穴自旋弛豫速率的概念。近年来在二维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效应、飞秒激光制备微纳条纹结构、二维材料神经形态晶体管等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项(排名第1)二等奖项(排名第 1),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项(排名第1)。入选2019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材料类全球排名前 1%高被引学者。荣获中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科协所属学会优秀共产党员、宝钢优秀教师奖、湖南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担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青年编委,《中国光学》、《光电工程》、《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奖会评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会评专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会评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湖南省纳米光子学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物理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物理学)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学位论文受邀评审人;AIP、ACS、0SA 等国际知名学会的期刊审稿人。 曾任职中南大学先进材料超微结构与超快过程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超微结构与超快过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物理与电子学院副院长、院长,本科生院院长。
何军 2023-03-31
杜旭
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与教育大数据分析、智慧学习环境与移动学习、教育资源组织及智能服务、多媒体网络系统及应用、无线网络及应用、嵌入式智能系统及应用等。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杜旭 2023-03-02
郭旭升
社会活动丰富,在投资和科技届人脉广泛。作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理事及北大工学院“工行天下”项目业界导师,连续三届培养了近30位北大工程管理硕士,就创新创业进行教育和辅导,其中多位获得北大校长奖学金等多项奖励。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康旭东
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大连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主任)、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常务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西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讲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工程伦理课程,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多次担任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及省市科研基地和项目的评审专家,主持和参加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以及省、市的战略研究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全国高校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政策制度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最高论文单篇他引196次,撰写各类研究报告20余份,其中主笔起草的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建议》等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采纳。
康旭东 2023-02-22
黄辉
十余年时间专注于企业管理及创业投资,在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辅导等方面具有资深经验。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黄辉
黄辉,男,1974年,博士,教授,博导。200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到华侨大学任教,201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现任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制造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现任Me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Abrasive Technology (ICAT)(国际磨粒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全国光整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超硬材料工程》杂志编委。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脆性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获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入选福建省 百千万领军人才工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期从事脆性材料加工及超硬材料工具的教学与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获奖人)1项,省部级科研一等奖3项。主持了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40余篇,申请专利15项,获批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黄辉 2021-06-23
李辉
李辉,男,1979年7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籍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现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兼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主任。环境科学、环境毒理学和场地修复领域专家。 兼任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科创启明星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多介质环境协同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壤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环境健康损害评价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品公共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环境保护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技术中心委员等;兼任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副主编,Frontiers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编委,Applie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编委。 长期从事化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健康风险和修复机理及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磷系、溴系阻燃剂、环境激素、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暴露的生态毒理新机制及健康风险新规律,构建纳米零价铁与微生物耦合材料消减健康风险新技术,为环境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预警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至今,全力推动新兴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消减机制与实际场地修复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对应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
李辉 2023-03-10
周辉
周辉,男,曾任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鹏城实验室主任助理。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科技管理、技术转移
周辉 2022-01-13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