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双馈发电机输出频率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双馈发电机输出频率控 制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位置传感器,也无需知道无刷双馈发电机的 各种参数,利用采集到的无刷双馈发电机的功率绕组的电压实现对转 速的辨识,避免了位置传感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能对无刷双馈发电 机的输出频率进行有效控制;在需要无刷双馈发电机和外电网并网使 用时,也能在无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并车过程;由于无刷双 馈发电系统本身就需要采集无刷双馈发电机的功率绕组的电压构成电 压闭环以实现对无刷双馈发电机输出电压幅值的有效控制,本发明不仅能有效削减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该技术为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团队于2002年在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采用自主专利的气化多联产装置将农林生物质在不需要外加能源,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品、添加剂、催化剂的条件下同时生产气、固、液三相产物并分别进行高值化利用。产出的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炭、生物质提取液,在工业、农业和民用设置方面均有广泛用途。 创新提出了林农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肥、热的理念,攻克了其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炭等行业长期存在的产品单一、废水废渣污染(世界性难题)等问题,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1项。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一种温控加热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能源与环境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化石能源短缺三大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先进的供能系统是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落实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大需求,与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息息相关。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基于“温度对口,梯度利用”原则,是一种先进可靠的供能系统。ISCC系统中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加热给水,实现了能源互补,克服了单独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负荷变动大、需要大规模蓄热装置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创新点 为了增加变负荷下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蒸汽产量,提出从过热蒸汽管道或汽轮机中抽汽加热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蒸汽产量,提升联合循环的能量利用率且成本低。根据太阳辐射的强弱和排烟温度自动调整进入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比例和过热蒸汽管道或汽轮机的抽汽量,保证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温度达到其设计接近点温差对应的温度值,实现对能量的梯级互补和综合利用,提高太阳能联合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 市场前景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且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占比还要提高。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严重受限于天气、季节、风力等自然气象条件。 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互补利用有利于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然而燃煤电站灵活调峰能力尚且不足,现阶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以燃气轮机实现化石能向热能的转换,响应速度远快于燃煤锅炉。且集成太阳能集热器构建ISCC系统实现能源互补的技术比较成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可靠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团队成果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集成,可优化机组变负荷与太阳能辐射波动过程中的能量匹配规律,低成本实现多热源梯级利用,允许系统集成更大太阳能面积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逐步推进双碳目标。 获奖情况 2021年12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温控的复杂热力系统优化北京市优秀。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19
华南理工大学负压隔离笼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华南理工大学负压隔离笼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广咨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www.gzebid.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5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华南理工大学 2022-05-27
一种用于油气田中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稠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田中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稠化剂。本发明将具有酯基和磺基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稠化剂式(I)用于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中,得到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可自动破胶,且在剪切一小时后压裂液的粘度仍保持在50mPa·s以上。所述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具有酯基和磺基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稠化剂和交联剂,稠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5%‑4.0%;交联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5%‑1.0%。本发明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的生物降解性好,对环境影响小、耐温耐剪切性能好、破胶完全无残渣、配制简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油气田中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稠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田中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稠化 剂。本发明将具有酯基和磺基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稠化剂式(I) 用于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中,得到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可自动 破胶,且在剪切一小时后压裂液的粘度仍保持在 50mPa·s 以上。所述 的可降解水基清洁压裂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具有酯基和磺基的甜菜碱 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稠化剂和交联剂,稠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 1.5% -4.0%;交联剂的质量百分比为 0.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水压轴压联合作用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轴向加载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压轴压联合作用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轴向加载系统,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端、动力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其中,计算机控制端用于精确调控整个轴向加载系统;动力子系统用于为主路系统和支路系统提供动力;控制子系统用于调节系统压力为适用油压;执行子系统用于将适用油压转换为轴向荷载并对试件进行加载。该系统的优点是:计算机控制端、动力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形成闭环控制系统,能提供长期流变实验所需的稳定压力与持续时长,能得出岩石长期流变的变形破坏全过程特征,能实现相同试验环境下的多元同步加载,能与水围压系统共同作用模拟深部岩土体真实水环境下的流变特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测试准确、试验过程易于控制的水压轴压联合作用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轴向加载系统。
四川大学 2017-12-28
基于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测试方法,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装置和电阻率测试装置完成重金属污染成分及浓度的测定。X射线能谱分析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器,X射线探测器以及高性能滤波片。通过X射线探测分析,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成分。电阻率测试装置由外周的四个环形电极组成,环形电极之间通过绝缘层隔离,中间两个环形电极为测试电极,上下两个环形电极为发射电极,发射电极用于向土体发射电流,测试电极用于测量电位差,再结合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极周围土体的电阻率大小,通过特定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电
东南大学 2021-04-14
深深厚表土层高地应力条件地面钻井卸压瓦斯抽采成套技术
针对深厚表土层高瓦斯、低透气性、高地应力煤层群开采条件下,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的关键技术难题,系统研究了采动区钻井防断机理与控制技术、地面抽采瓦斯钻井结构设计与理论计算以及采动区地面钻井施工关键技术及工艺,创立了深厚表土层高地应力煤层群开采条件下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技术体系。 (1)构建采动岩层地面钻井剪切滑移变形破坏模型,探索关键层对钻井套管剪切变形的影响效应,寻找受采动影响不同层位岩层运动导致钻井承受最大剪应力的位置,研究保障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稳产的钻井防断理论与控制技术。 (2)破解井身贯穿不同岩层,软硬岩层交接面滑移不均匀而井身剪切破断等关键技术难题,研究获得了地面钻井井壁及其套管和筛管受弯曲、拉伸、压缩、剪切作用下的破断机理。 (3)针对地面钻井井壁及其套管和筛管受覆岩运动作用的结构特征,探索减少地面钻井受采动破坏而断裂的防护对策,设计多种钻面钻井井型结构,解决地面成井、护井和固井关键技术难题和施工工艺,建立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高产、稳产的技术保障体系。 (4)建立煤矿生产接替与地面钻井滚动部署间的优化匹配模式,保障井下采煤工作面开采与地面钻井连续抽采卸压瓦斯的协同、安全高效生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水下作业平台压载水舱进排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作业平台压载水舱进排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压载水舱的自动进排水,压载水舱由多个对称分布的子水舱构成,每个子水舱底部安装有一个该通海阀、其舱内布置有至少一个高压气阀、其顶部安装有若干透气阀、压载水舱艏艉的侧壁上还对称安装有深度计,还包括安装在控制舱中驱动阀箱,驱动阀箱与高压气阀、通海阀以及透气阀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在控制舱中还安装有进排水PLC控制器,其对驱动阀箱发出指令,使驱动阀箱控制高压气阀、通海阀以及透气阀以实现压载水舱进排水。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状态反馈的多变量模糊解耦控制方法实现对压载水舱进排水的自动控制。本发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准确,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