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废旧聚酯面料多元醇解回收利用技术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功能性纤维研究室在废弃聚酯降解及资源化利用方面有着 10 余年的研究经验,可以聚酯瓶片、纤维及面料为原料,分别利用乙二醇、丙三醇、1,4-丁二醇等溶剂进行化学降解,使其转化为可被资源化再利用的低聚物。功能性纤维研究室依据这些低聚物的物化性质,开发了包括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阻燃聚氨酯泡沫、分散染料等在内的多项高附加值产品。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36 篇,申请专利 16 项,授权 5 项。课题组在研究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处理量 40L 的乙二醇降解聚酯的中试生产线,初步实现了乙二醇聚酯降解的产业化研究。 关键技术 (1)汽车废旧聚酯面料的乙二醇解聚产率达到 80%,丙三醇解聚产物达到70%; (2)制成解聚废弃聚酯发泡材料,泡沫压缩强度>700kpa,且泡沫的网络骨架稳定; (3)制成解聚废弃聚酯环氧树脂固化剂,产率>80%,热稳定性能在 200℃前无热分解; (4)制成解聚废弃聚酯分散染料,最大吸收波长 520 nm,染色牢度强; (5)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处理量 40L 的乙二醇降解聚酯的中试生产线。 知识产权 发表学术论文 36 篇;申请专利 16 项,其中授权 5 项。 项目成熟度; 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处理量 40L 的乙二醇降解聚酯的中试生产线,实现初步产业化生产。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目前已与部分企业合作,成功降解废弃聚酯面料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热回收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
热回收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利用冷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冷媒蒸汽与水进行热交换,将耗能的热量转为可利用的热水,在提供冷气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生活热水。 机组特点: (1)节能环保:依靠机组制冷时产生的余热制取热水,完全不耗能,并且无任何排放污染; (2)安全可靠:机组可完全取代锅炉、电加热器等有安全隐患的取热装置; (3)节约成本:一机两用,在制冷同时提供生活热水,为客户节约一次性投资成本; (4)运行费用低:热水制取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制热设备; (5)智能控制:全自动电脑控制,无需人工监控,可实现远程或集中管理。 水源热泵经济效益分析: 以热回收满液式机组40STD-F1110WDB3为例,机组每小时产55℃热水量为: G=Q/t=494.3kw×1000×0.88/(55℃-15℃)=10.9m³/h=10.9T(吨) [G:热回收机组产水量m³/h Q:机组热回收量Kcal/h t:冷热水温度℃] 按机组每天按14小时,每天可产55℃热水:10.9T×14H×(空调平均负荷率)=106.8T 每年的空调季节按广东地区为例为270天,则一年可产热水:106.8T×180天=19224T(吨)
广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一种余热锅炉汽水泄漏诊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汽水泄漏诊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内容如下:(1)运行数据的采集与记录;(2)剔除运行数据中的异常值; (3)筛选稳定工况下的运行数据;(4)在异常值剔除和稳态筛选的基础 上,对各稳态段进行均值聚合。本发明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 热锅炉的运行数据特点而提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提高运行数据 质量,改善故障诊断准确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关键技术
方案1清浊分流,轻污染水(COD≤300mg/l)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其它水合并处理达标;轻污染水回用率70%,总体回用率50%,吨水处理费1.5元。   方案2混合废水处理达标,部分水深度处理达到回用,运行费用较方案1高。   轻污染水-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复合反应器-陶瓷膜-达回用标准;   部分污泥回流,陶瓷膜过滤浓水与其他废水合并,处理达标排放。   该技术的技术特点:   1、自主研制陶瓷膜和动态涂膜技术,可形成预期孔径的无机膜。   2、研制生态陶粒、活性炭等组成的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多个厂的深度处理;   3、将物化预处理、多孔陶粒过滤、曝气生物滤池、陶瓷膜等分离技术,进行优化组合,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具有设备价格低廉、能耗省、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环保效果:   分别对棉印染、针织印染、化纤印染废水进行清浊分流和混合废水回用中试(120吨/日-360吨/日)污染物削减75%以上;出水透明度>30;色度<25;高锰酸盐指数≤20mg/l;pH6-9,达到暂定的印染水回用标准,并已使用了约5万吨回用水,染色几十种织物。
东华大学 2021-05-21
脂肪酸深度开发产品及市场前景
混合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工业原料。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煤等天然物质为原料得到。近年来,随着这些天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粮油等天然再生资源成为生产脂肪酸的重要原料。由于脂肪酸的衍生物具有毒性低、易降解的优点,在工业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粮油为原料生产的油脂在品种和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向天然、纯正方向发展。这样在生产油脂的同时必然产生大量的油脚废料,如果不加以综合利用,势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用油脚肥料和生活油废料生产脂肪酸,对节约天然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由于脂肪酸市场大,用途广,而且生产成本低、生产技术易掌握,能为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混合脂肪酸由十二烷酸、壬酸等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工业油脚虽然是废物,但可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如果只生产某一种单一产品,其生产效益不高,而且还不能彻底消除环境污染,作为生产厂家,必须进行多种下游产品的开发提高原料利用率,追求较高的回报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智能隐身器件
光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光子学》报道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智能隐身器件。在不依赖任何人为操控的情况下,快速地动态适应变化的背景环境,从而与背景电磁环境特征融为一体,实现自适应隐身。论文审稿专家认为:“这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及时而杰出的工作,它连接了变换光学、电磁超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智能光子材料和器件这个新兴领域树立了很好的标杆,也将大大促进其他智能电磁器件的发展。”自然界存在两种“隐身”策略。一种是在变色龙和章鱼生物中常见的拟态隐身,使自己融于周边环境;另一种是透明隐身,即光透过物体时不产生任何散射,例如海樽和水母。科学家近年来提出的变换光学隐身方法则区别于上述两种策略,它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来控制电磁波,使其绕过被隐身的区域,按照原来的方向传播,从而使物体完全隐形。与自然界的“隐身衣”相比,人类的“隐身衣”多数只能工作在单一的环境背景和既定的入射波条件。如果稍加改变外界环境或者入射波,隐身效果便会大幅度降低。“理想的隐身衣应该和章鱼和变色龙一样,能够快速自动地适应于变化的外界刺激和背景环境。”陈红胜说。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章鱼有色素细胞,我们有可重构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单元;章鱼有中枢神经,我们有深度学习方法;章鱼有光敏细胞,我们可以搭建电磁波和环境探测器。”论文第一作者、课题组成员钱超说。当前,深度学习已经开始渗入电磁材料领域,但是主要偏重于理论上设计优化人工电磁材料。如何在实验上实现新型的智能电磁材料、构建新一代智能隐身系统并实现快速有效的自适应隐身,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在此之前还未见成功实验的报道。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陈红胜研究团队组在充分研究隐身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的基础上,在微波段成功实现了智能自适应隐身器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小车智能隐身实验——小车身披一层超薄的可重构的超表面隐身材料,这件“隐身衣”由智能芯片控制,集成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根据输入的电磁信息快速做出决策,改变“隐身衣”的电磁响应。探测雷达随机改变着入射波的频率、极化和入射角,而小车的任务就是动态适应变化的探测信号,对雷达“隐身”。当环境发生变化,变色龙大约需要6秒时间过度到环境色;而当电磁环境发生变化时,披着智能隐身衣的小车只需要15毫秒就能自动地实时“换装”。陈红胜教授表示,智能隐身成功地融合了新型电磁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其采用硬件手段实现用于隐身调控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应用中只需单次前向计算即可做出合理的决策,大大地缩短了响应时间,这一方法对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其他应用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浙江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回声状态网络的目的地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回声状态网络的目的地预测方法,属于轨迹目的地预测技术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质燃料品质识别系统
已有样品/n1)主要技术特点:该成果的特点是针对生物质燃料的光谱图像,利 用深度特征学习方法,建立生物质燃料的水份和灰份含量的传感函数模 型,然后,针对现场获取的生物质燃料光谱图像,利用训练好的传感函数 模型,自动检测和评估生物质燃料成份和品质。与现有生物质燃料成份检 测系统相比,具有生物质燃料品质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2)主要技术指标:(1)水份和灰份含量检测误差:<1%; (2)水份和 灰份含量检测速度:<2 秒/样本; 3)应用范围: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厂生 物质燃料品质评估,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高效深度处理技术
目前,农药、造纸、精细化工等企业及普遍存在的工业集聚区(园区),其废水大都是难降解含盐工业废水,现有生化法治理达标难度很大,亟需高效低耗的提质达标保障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随着国家“水污染行动计划”(俗称“水十条”)的颁布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解决长江黄河乃至全国重点流域内“重化工围江(河)”的难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目前,农药、造纸、精细化工等企业及普遍存在的工业集聚区(园区),其废水大都是难降解含盐工业废水,现有生化法治理达标难度很大,亟需高效低耗的提质达标保障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一种深度图上采样边缘增强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像素统计特性的深度图上采样边缘增强方法,包括:对低分辨率的深度图进行上采样得到高分辨率的深度图;对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深度图分别进行直方图统计,得出每个像素值对应的像素点个数,对比分析得到高分辨率图中新增的像素值,利用低、高分辨率直方图统计结果对这些新增像素值进行校正。本发明使得上采样之后的深度图边缘的模糊、锯齿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从而得到更清晰的高分辨率深度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358 3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