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型摆动筛式薯类作物收获机
该机技术特点是挖掘收获装置采用摆动分离筛结构,减少收获 机结构,保证与手扶拖拉机相配套作业时操作人员便于行走。本发明具有小巧、 行走灵活,耗材量少,收获损失小,作业流畅、工作阻力小,效率高的特点。 适用于丘陵山地的薯类收获。选用手扶拖拉机为配套动力,动力消耗小,便于 在丘陵山地行应用,有效提高薯土分离效果。配套动力 8.8kW;收获幅宽 700mm; 生产率为 0.10 hm2/h; 损失率≤5.0 %;伤薯率≤5.0 %。与国内外同类机具相 比具有挖掘深度调节方便、作业稳定、薯土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作物氮素和水分多传感检测系统
项目简介本成果基于作物氮素和水分胁迫时的冠层图像和冠-气温差特征,利用可见光-近红 外多光谱相机、红外温度探测器、辐照度传感器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等多传感器信息, 对冠层特征图像和冠-气温差特征进行提取,结合实时光照和温湿度信息对光强等环境误 差进行修正,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快速获取作物的氮素和水分信息。该成果处于中试研究 阶段,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010249490.0 。 性能指标 (1)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图像系统,图像分辨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作物抗倒伏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物抗倒伏测量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动力装置、连接绳、连接绳导向机构、茎秆夹、以及测量传感器,茎秆夹可夹持固定在作物茎秆上,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茎秆夹和动力装置相连,动力装置通过连接绳向作物茎秆输出拉力以拉弯作物茎秆,测量传感器可测量茎秆的拉弯角、作用于茎秆上的拉力角和拉力值,从而对作物进行抗倒伏测量。本实用新型的作物抗倒伏测量装置可实现利用拉力传感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作物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创建
传统玉米纯系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是玉米育种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陈绍江教授团队在玉米单倍体育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传统玉米纯系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是玉米育种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陈绍江教授团队在玉米单倍体育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1)在单倍体诱导的理论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发现并成功克隆2个玉米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ZmPLA1、ZmDMP,并基于诱导基因在国际行率先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番茄、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单倍体诱导体系,实现了单倍体诱导由二倍体向多倍体、由单子叶向双子叶植物的拓展应用。相关论文在Nature Plants等作物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发表,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 (2)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创建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针对传统的单倍体诱导效率低、单倍体鉴别不准和加倍困难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创建了基于双诱导基因分子标记的高效辅助选育方法并育成了系列高效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效率由原来的2%提高到15%左右;提出基于籽粒油分的单倍体鉴别技术原理,开辟了精准鉴别的新路径,实现了单倍体的自动化和精准鉴别;创建了基于幼胚组织培养的鉴别和加倍工程化技术、高效芽苗加倍技术,实现纯系全年、工厂化的高通量创制,效率提高5-10倍。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集成,成功构建单倍体工程化育种高效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病害检测关键技术
路面病害分为表面破损(如裂缝)、路面变形(如沉降)和结构病害(如层间脱空)三大类。该技术以路面检测成果为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信号,对于表面破损,其输入为多功能检测车拍摄的路表图像;对于路面变形,输入为三维检测车测取的三维路面模型;对于结构病害,输入为探地雷达信号图像。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测试,可实现上述三类病害的自动化识别、分类和测量,为路面养护工程提供数据支撑。此外,该技术在保证与人工识别结果相同的精度下,可将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千倍以上。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大鲵高效人工繁育及病害防治关键技术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丁诗华教授和重庆文理学院的孙翰昌副教授等联合开发了高效人工繁育技 术和大鋭病害防治技术,于2013年1月通过重庆市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水平鉴定为国内领先,成果登 记号为渝科成字2013YO53。本成果的特色如下:L独特亲鲵培育技术。独特营养配方确保性腺所需特殊营养,独创中草药制剂促性腺发育;攻克了精卵 质量不高和性腺发育不同步的技术难题。卵子正常率可达95%以上,精子活力达到55%以上,远优于普通大 脫繁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大鲵繁殖能力。2、 先进人工繁殖技术。准确测定催产时机,确保催产效果;改进人工授精方法,保证卵子受精;优化人 工孵化方法,促进受精卵顺利孵化。邮率、受精率及孵博都达到90%ULt,优于普通繁育技术;3、 先进苗种培育技术。建立适口饵料生物的培育方法,促进苗种生长;鋭苗成活率大于90% ,培育效果 极佳,远优拦通大鲵繁育技术。4、 中草药无公害防治技术。研发多种中草药配方,对常见鲵病的预防率大于90% ,治愈率达80% ;该 大鲵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大鋭繁育、大鲵养殖及銳病防治硏究。开发的技术还有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仿生态 养殖技术、大鲵室内养殖立体控温技术、饵料生物培育技术、大鲵工厂化养殖技术等。在大鲵研究方面经验 丰富,研发实力强。
西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图像的农作物虫害检测技术
本成果分为叶片害虫检测和叶片伤害程度检测,害虫检测通过研究的图像建模及形态学处理等相关方法对农作物叶片上昆虫位置进行快速检测,并通过模式统计和分类识别方法精确计算害虫数量和识别类型,每张图片(参考分辨率 2448*3264)处理速度小于 1 秒(和害虫的数量相关),速度远高于人眼。叶片伤害检测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将图像进行背景、叶片、斑纹分割,通过统计像素,集合斑纹形状进行定级评价,每张图片(参考分辨率 2448*3264))进行自动检测和分析,处理速度 2 秒左右(和图像中叶片的数量相关),经过人工核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图像的农作物虫害检测技术
本成果分为叶片害虫检测和叶片伤害程度检测,害虫检测通过研究的图像建模及形态学处理等相关方法对农作物叶片上昆虫位置进行快速检测,并通过模式统计和分类识别方法精确计算害虫数量和识别类型,每张图片(参考分辨率2448*3264)处理速度小于1秒(和害虫的数量相关),速度远高于人眼。叶片伤害检测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将图像进行背景、叶片、斑纹分割,通过统计像素,集合斑纹形状进行定级评价,每张图片(参考分辨率2448*3264))进行自动检测和分析,处理速度2秒左右(和图像中叶片的数量相关),经过人工核对,检测精
扬州大学 2021-04-14
作物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
该成果突破了作物生长监测、诊断、调控一体化精确化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技术升级;并且促进了农学与遥感、信息、工程、物联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创了作物精确栽培与智慧农业的新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农业信息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带动了现代农业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应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物生产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快速无损地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并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对肥水管理方案进行定量调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环节。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团队将定量光谱分析方法与作物生理生态原理相结合,通过实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措施下多年的田间试验,构建了作物冠层和叶片水平的反射光谱库,着重解析了不同条件下的作物高光谱响应模式和时空变化规律,提取了作物主要生长指标的特征光谱波段和敏感光谱参数,构建了叶片、冠层、区域等多尺度的作物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模型;同时,定量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作物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模式,构建了基于产量目标的生长指标适宜时序动态模型,进一步耦合实时苗情信息,综合利用养分平衡原理、氮营养指数法、指标差异度法等,集成建立了多路径的作物生长实时诊断与定量调控技术;将上述监测诊断技术与软硬件工程相结合,研制开发了面向多平台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装置和基于遥感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系统等简便适用的软硬件产品,进而形成了基于反射光谱的作物生长指标快速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体系,实现了作物生长的实时监测、精确诊断和智慧管理。 该成果突破了作物生长监测、诊断、调控一体化精确化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技术升级;并且促进了农学与遥感、信息、工程、物联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创了作物精确栽培与智慧农业的新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农业信息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带动了现代农业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应用。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部。成果先后得到国内外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2011年的成果鉴定认为(罗锡文院士主鉴),该研究整体居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作为稻麦精确管理关键技术,入选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4~2015年“四主推”推介名录,团队起草的《稻麦生长指标无损监测诊断技术规程》入选2014年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技术成果已在江苏、河南、江西、安徽、河北、浙江等水稻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表现为明显的节氮和增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推进精确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一种处治膨胀土斜坡浅层病害的方法
膨胀土多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迄今已发现存在膨胀土的国家有 40 多个,我国也有 20 多个省均存在膨胀土。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以强亲水的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由于其具有显著的胀缩特性,会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膨胀土病害中,斜坡的稳定性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由于膨胀土具有与正常固结粘土一些不同的工程特性,如超固结性、裂隙性和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等,使得常规的斜坡防护与加固措施及斜坡稳定分析方法不能适用于膨胀土斜坡。包括以下步骤:一、斜坡分级开挖;二、水泥砂浆护脚施工:在开挖成的多级台阶式斜坡中的每一级斜坡的坡底均涂抹一层水泥砂浆层作为坡底护脚;三、逐级进行斜坡处治: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对所述多级台阶式斜坡中的多级斜坡进行逐级处治,对其中任意一级斜坡 Ai 来说,其处治过程包括步骤:废旧轮胎摆放及固定、混合料覆盖、土工格栅披覆和无纺布铺设;四、后期养护:按常规草本植物养护方法对所述混合料进行养护。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且治理效果好,能有效解决膨胀土斜坡表层病害问题。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