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九开关管逆变器的多功能分布式电源并网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九开关管逆变器的多功能分布式电源并网装置,当电网正常运行时,将NSI的一个输出端口经由并网变压器接入配电网,将微源产生的电能逆变成符合并网条件的交流电,并维持变流器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将NSI的另一个输出端口通过并联形式接入电网,在电流环中加入谐波电流补偿值,用于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当电网故障时,利用NSI所提供的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分布式电源的低电压穿越。相比于背靠背型的逆变器结构,本发明不仅可以节省三个开关管,降低系统成本,还可以同时对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进行补偿,实现
东南大学 2021-04-14
碳纳米管海绵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能应用
碳纳米管海绵材料具有轻质、柔性、抗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微观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能够承受大应变的反复压缩而不坍塌,同时,碳纳米管互相搭接形成高导电的三维网络。这种综合的优良力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碳纳米管海绵在功能复合材料、吸附过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日趋重视,各种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的研究如火如荼。
北京大学 2021-01-12
碳纳米管海绵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能应用
碳纳米管海绵材料具有轻质、柔性、抗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微观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能够承受大应变的反复压缩而不坍塌,同时,碳纳米管互相搭接形成高导电的三维网络。这种综合的优良力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碳纳米管海绵在功能复合材料、吸附过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日趋重视,各种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的研究如火如荼。
北京大学 2021-04-13
一种面向高温高压过滤体系的多孔陶瓷膜管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温高压过滤体系的多孔陶瓷膜管安装方法,属于多孔陶瓷膜制备及应用领域。该方法主要采用直管式多孔膜管替代传统的法兰式多孔陶瓷膜管构型,改变传统的挂烛式和压板密封方式,大大降低了高温高压过滤体系下的多孔陶瓷膜管断裂风险。本发明通过采用管板中间金属拉杆来支撑多孔陶瓷膜管,金属拉杆上下底部采用弹性密封垫作为应力缓冲,多孔陶瓷膜管底部采用弹簧紧固方式增加上下弹性晃动余量,有效解决了孔陶瓷膜管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因应力集中导致的刚性断裂问题,该法能够延长多孔陶瓷膜管在高温高压体系的使用寿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竞争性磋商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竞争性磋商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6-01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和利用装置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的充分利用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措施。其中,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是目前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降低牵引能耗,减少再生失效,抑制网压波动。北京交通大学开发了车载和地面两种类型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样机。掌握了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大功率双向DC/DC变流器、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能量管理策略等关键技术。该系统也可应用于工程机械、电动工具等其他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碳复合能源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团队以硼(B)掺杂碳为载体,通过电子供体硼(B)对铱 (Ir) 的“原子束缚工程”以及对Ir活性中心电子结构的调控,获得高活性HER催化剂Ir@NBD-C,且Ir的用量仅占商用催化剂的1/4。
郑州大学 2022-06-08
中国石油大学洁净能源与技术团队在选择性催化氧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在多元醇绿色催化氧化的研究工作中,科研人员提出利用稳定的配位环境和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来释放单原子催化剂潜力的思路,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贵金属催化剂的抗浸出失活,同时还能提高羟基酸的选择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2-05-3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转化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活性粒子,包括高能电子、离子、自由基、活性原子和分子及紫外光子等,能够激发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而宏观温度又可以保持较低水平,可以使低温下难以发生的反应得以实现。此外,等离子体技术和传统的催化剂相结合能够产生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效应。本项目面向目前亟待解决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设计研发了不同结构的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刀片式滑动电弧反应器以及旋转滑动电弧反应器等,这些反应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与传统催化等技术相结合,并且可实现工业化放大;另外开发了适用于这些反应器的交流高频、微秒脉冲和纳秒脉冲等电源,所构建的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系统可应用于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锂金属负极局部热管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锂离子电池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最先进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然而以石墨作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较低且能量密度已接近极限,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求。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6-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 95 96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