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广东先进水泥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支持下,由武汉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于2018年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旨在以信息化手段改变混凝土生产行业当前 效率低、劳动密集、产品质量波动大的业态,尤其将目标瞄准在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在混 凝土生产中根据原材料质量波动智能调控材料配比的功能,从而大幅提高产品稳定性,帮助企业降 本增效,以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公司目前拥有一支由教授牵头的核心研发团队,包含教授2人,博士3人,硕士2人。公司作为 广东先进水泥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目前已同多家联盟成员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机 制,并在传统生产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同中铁大桥局、保利长大等企业就混凝土、稳定土生产智能化达成实质性合作。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青岛弘毅天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地信空间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7-16,法定代表人为周培希,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0211MA3Q78WG00,企业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峨眉山路396号光谷软件园50号楼2楼201室,所属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营范围包含: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评许可经营);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网站建设及技术服务;技术进出口;弱电工程施工;经营其它无需行政审批即可经营的一般经营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青岛地信空间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在营(开业)企业。
青岛弘毅天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10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信息终端TM-03
场景物联:内置物联网关,可以接入无线物联设备,实现灯光、风扇、空调、窗帘等用电设备管控,同时支持无线麦克风接入功能,实现教室无线扩声,一师一麦,根据场景进行自定义。 校园广播:支持图片、音频、视频广播播放功能,可将融合平台推送的任务信息进行解码播放,任意终端收到的任务信息以后自动运行播放。 课堂直播:主讲教室进行一键开启直播功能,听课教室设备自动开启,学生可同步观看主讲教室的推送的课程内容。 远程对讲、报修自如:内置IP对讲模块,通过融合平台实现语音呼叫、远程监听、监控联动等功能,在线完成督课巡课;本地实现一键故障报修。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信息终端TM-H
内置工业电脑,强劲性能,搭载HDBaseT端口,支持信号传输,性能稳定,运行流畅,功耗更低; 音视频解码,定时推送,可将融合管理平台的音视频任务进行解码播放,任意终端收到任务信息都会自动运行播放,任务结束后设备自动关闭,实现自动化管理; 智能联动:内置无线物联网关,可以接入无线物联设备;支持无线麦克风接入,实现教室无线扩声; 反向扫码,语音对讲功能:对接校园IC 卡,可插卡、刷卡、扫码或者反向扫码开机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信息终端NC-MINI
轻量化设计,极简操作:轻量化设计,一键开关所有多媒体设备;支持与麦克风智能连接; 音视频解码,定时推送,智能化管理; 智能联动:内置无线物联网关,可管理灯光、空调、风扇、窗帘等用电设备; 强电管理,能耗监测。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燃气天然气的热气机能源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该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高,一般均可达到70﹪以上.本文阐述了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热气机的天然气能源岛系统.并指出充分推动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应用,对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能源安全以及资本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04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成果
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盐碱度、作物生理指标……这些参数关系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便可轻松“一网打尽”。 然而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电力无疑是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有限续航能力和污染风险又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是未来智慧农业一大趋势。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平建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首次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应用于农用纺织品中,并用于降雨时雨水能的收集,通过能量转化获取电能。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姜成美 ,通讯作者为平建峰研究员。 功能化纱线的制备流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把摩擦纳米发电机装进农用纺织品的纱线里 南方地区经常暴雨成灾,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农用纺织品在大棚设施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遮阴挡雨,保护农作物。 如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能源? 浙大科研人员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平建峰介绍,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功能化纱线在农用纺织品上的应用绿色能源在智慧农业中具有广阔应用 为什么雨滴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呢? 这是因为对农用纺织品的纱线进行了特殊改造。科研人员在其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化纱线收集雨滴能的原理 该聚合物能够防水并与环境中的雨水发生电子转移。而碳化钛感应电极,不仅具有高导电性能,还因其高电负性可以助力表面聚合物抢夺电子。因此在实现农用纺织品原有的农用保护材料、保温、遮阳、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种子培育基材的功能基础上,还能从农业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能源,为智慧农业提供驱动力,实现农业信息“无源实时感知”。 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易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一次回风溶液除湿系统、空调制冷剂循环系统、余热储能溶液再生系统。本发明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能改进电池散热效果,有效控制电池组温度;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可以高效回收并可控地输出冷凝热和电池散热,实现余热利用,减小电动汽车整体能耗;通过溶液除湿技术实现除湿环节和控温环节分离,不需要将空气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来除湿,大大减小空调的控温负荷;通过一次回风模式,将新风与回风混合,既保证了空气品质,又减少了空调的控温负荷;同时除湿溶液可反复再生,使用寿命长。
浙江大学 2021-04-11
动态云服务请求下数据中心多能源的在线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云服务请求下数据中心多能源的在线控 制系统,包括系统状态监控模块、负载调度模块和多源供能系统管理 模块,负载调度模块包括延时敏感型请求调度子模块和延时容忍型作 业调度子模块,系统状态监控模块用于每隔一段时间接收来自用户的 云服务请求,判断云服务请求是延时敏感型请求还是延时容忍型作业, 并在云服务请求是延时敏感型请求时将该云服务请求发送到负载调度 模块的延时敏感型请求调度子模块,在云服务请求是延时容忍型作业 时将该云服务请求发送到负载调度模块的延时容忍型作业调度子模 块。本发明能够优化数据中心供能系统的长期运营开销,并且不需要 提前获取任何系统数据或者假设任何的稳态分布。 完成人:金海、刘方明、邓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86 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