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东广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凌科技”)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金山园区,是一家集软硬件产品研发、系统集成、IT运维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广凌科技致力于打造“智慧教育领导品牌”,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软硬件研发与系统集成经验,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平台、智慧教室融合管理平台、房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系统等产品,不但技术领先、专利俱全,产品的成熟度、贴心的产品服务均获得了用户的高度好评。 广凌科技坚持“广凌,只做精品”的服务理念,始终把“让信息系统为用户创造价值更简单”作为企业目标,以智能、智慧、智造为己任,为用户提供包括空间设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实施、售后等全流程的产品和运行维护服务。
广东广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国家级科技园,针对行业痛点需求,锐取提出“场景录播”新概念,使录播进入无线便携时代。    多年来,锐取专注专业化场景的信息记录、聚焦创新性产品的技术革新、致力互联网直播的平台开发,为客户提供高清、便捷、定制化的视频分享服务。截止到目前,锐取产品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用户数量达到数千万之多,并获得了行业权威机构和媒体的荣誉奖项逾150项,拥有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0多项。    在录播行业深耕多年,锐取版图不断扩大,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汉等省会城市共设有28个办事处,海外拥有10个营销中心,并有4000多平米专业自主生产工厂。   未来,锐取将继续秉承锐意进取、简单快乐、信任、开放的企业文化,以重塑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为核心,创新场景的学习和培训,让更多人体验到互联网+场景视频之美!
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上海峰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峰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简称:峰宁股份】总部座落于上海嘉定,注册资金1452.5万人民币,是一家年额超过1个亿,累计销售额超过2个亿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上海、北京、南京、沈阳、重庆设立五大运营中心,在全国超过16个分支机构,研发基地占地约5000平米。我们公司有着非常专业的团队,团队包括销售、技术、研发、工程、产品、设计等本行业专业人才,都有超过5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公司将以最专业的解决方案来配合广大新老客户。公司于2014年12月在上股交成功挂牌上市【股份简称:峰宁股份 代码100391】。 我们峰宁股份的产品涉猎了各个行业,在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很多学校都应用了峰宁纳米触摸黑板和其它显示方面的产品,例如:黄渡小学,黄渡中学,南师大附中,上海师大、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徐汇中学等。 公司产品涵盖液晶拼接系统、大尺寸单屏显示及户外高亮液晶、透明液晶屏及触摸屏、广告机、智能标识、智能触摸黑板等显示系统的研发与生产,显示屏90%来自于三星工业面板,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政府、能源、院校、电力、电信等领域。  
上海峰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15
江苏鲸准数科信息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鲸准作为领先的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我们为大型企业、创业公司、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经济体提供从数字化到解决方案的多种金融科技服务。 鲸准致力于用数字化助力投资决策与产业创新,以“数据+产业+人才+资本”为服务体系,聚焦产业领域、专注产业创新、助推产业变革,培育信息化新兴园区。 鲸准专业服务政府、各类投资机构和园区,赋能产业创新中的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成为产业升级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的行业领航者。
江苏鲸准数科信息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21-01-23
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德拓信息立足于数据智能的科学研究,通过数据、知识、工具赋能更多的人和组织,降低数据应用复杂度和成本,促进数据生产力,帮助世界洞察更快、更准、更深。 基于多年来在数据领域的创新实践,德拓信息推出了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产品和创新产品的系列平台、系统和工具,结合不同行业对于数据创新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有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
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4
创鲁云度(青岛)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创鲁云度(青岛)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3-07-25
国科大材料学院黄辉团队在基于C-S键活化的室温交叉偶联制备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工作发展了首个利用碳-硫键活化的Stille交叉偶联聚合。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高温Stille反应难以获得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从而为合成低成本,高性能的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JACS发表新能源学院氢能团队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高性能催化剂最新成果
新能源学院赵学波教授领衔的氢能团队在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高性能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含硼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衍生的球形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A Spherical Superstructure of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Derived from Boron-Contain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我校2016级博士生曹磊、新能源学院代鹏程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新能源学院赵学波教授、代鹏程副教授、昆士兰大学Yusuke Yamauch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 丙烯是极为重要的大宗化工基础原料,后续衍生出的众多有机化工产品在建筑、汽车、包装纺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丙烯下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传统的丙烯来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亟需开发新的丙烯来源。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具有底物转化率高、工艺能耗低和无积碳不易失活等优势,极具工业应用前景。但是由于产物丙烯容易与氧化剂发生过度氧化,降低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从而让丙烷氧化脱氢工艺一直无法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催化剂,抑制过度氧化,提升产物中丙烯的选择性是推动丙烷氧化脱氢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氮化硼是目前烯烃选择性最高的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但是单程烯烃收率离工业化需求仍有一定差距。通过可控合成提高活性物种在氮化硼表面的含量和分散度是一种提升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构建分层的三维结构,尤其是基于二维氮化硼纳米片为基本单元的球状三维结构,有助于提高边缘活性物种的含量。除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外,特殊的三维球状结构促使反应混合气沿着球面进行有效地扩散并充分与活性位接触,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如何控制氮化硼纳米片自组装形成三维球状超结构仍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转换的方式制备了三维球形超结构MOFs纳米片(SS-MOFNSs),并进一步以SS-MOFNSs为自牺牲模板,制备了球形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SS-BNNSs)催化剂。 SS-BNNSs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510 ºC的操作温度下,产物中烯烃的收率达到了40.2%(丙烯,27.8%;乙烯,12.4%),远超商业化的氮化硼纳米片(丙烯,23.8%;乙烯,8.6%)和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硼纤维(丙烯,20.7%;乙烯,10.2%)。通过系统的表征可以发现,SS-BNNSs表面富含B-OH,让催化剂无须活化就可以直接催化反应进行,同时特殊的结构优势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分散度,利于反应气与活性位点快速接触和产物丙烯的迅速脱附,提升了产物丙烯的单程收率。SS-BNNSs自组装的构造过程和结构优势带来的性能提升拓宽了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该研究成果获得审稿专家充分肯定,审稿专家一致认为该工作提出的含硼MOFs衍生三维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作为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表现出的高烯烃收率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为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2-01
关于举办“科创中国”西咸新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学融合会议的通知
大会将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西咸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等需求,汇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与相关产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联通政产学研用各界,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创新合作平台、产业聚集平台和投融资对接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28
关于举办“科创中国”西咸新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学融合会议的通知
大会将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西咸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等需求,汇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与相关产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联通政产学研用各界,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创新合作平台、产业聚集平台和投融资对接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6 67 68
  • ...
  • 86 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