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鄱阳湖区洪涝灾害
遥感
动态监测系统
本系统针对鄱阳湖区洪涝灾害发生特点、水文特征以及全省防灾减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采用多平台遥感资料和GIS技术相结合,根据鄱阳湖流域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特征研究,建立湖体水位高程模型(WDEM),解决了鄱阳湖高分辨率数据难以获取,鄱阳湖湖盆结构复杂的技术难题;建立的鄱阳湖水位流域降水预测模型,解决了云天状况下气象卫星资料难以识别时洪涝灾害的检查预测技术。为洪涝灾害的预测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项目成果已在水利、气象、防灾减灾、湿地保护、农业开发与利用、农业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为政府防汛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一种
遥感
影像圆形油罐自动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影像圆形油罐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 MHC 视觉显著变换得 到视觉显著图,再经过数学形态学增强,得到增强视觉显著图,利用 hough 变换在增强视觉显著图上圆 检测,得到疑似油罐区域;然后,对遥感影像进行 turbopixels 过分割,根据特征合并分割块,根据似圆 特征,得到疑似油罐区域;最后,结合由 hough 检测结果和似圆特征检测结果,利用油罐圆心与半径关 系和多特征进行 SVM 分类,过滤掉同心圆和非油
武汉大学
2021-04-14
柴油车排放
遥感
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陆
地
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矿山废弃
地
煤矸石高效利用综合联用技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东北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对露天矿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生态修复团队运用综合联用技术治理矿山废弃地,该成果得到阜新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推荐,已应用于阜新海州露天矿治理中,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人工堆积形成煤矸石山,其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破坏景观环境,严重影响周边人民生产生活。本项目应用微生物技术促进煤矸石分解和植物生长,利用工业废弃物培肥煤矸石基质。以黑麦草为材料,复合微生物改良剂可有效促进煤矸石分解及养分释放,植物生长良好,产量提高了70%以上;工业废弃物古龙酸母液和活性污泥培肥煤矸石基质,既促进了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又提高了植物产量230%以上。形成了煤矸石微生物改良技术,工业有机废弃物培肥煤矸石技术。已申报发明专利5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阜新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工作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科学合理
地
把握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投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陆
地
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回声状态网络的目的
地
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回声状态网络的目的地预测方法,属于轨迹目的地预测技术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地
源热泵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模拟分析技术
项目简介近年来,在我国科技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许多北方省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是一个综合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如果设计不当,经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更有甚者系统已经报废。导致地源热泵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建设初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浅层地温能测试以及地下换热特性实验、地层岩性取芯分析,完全凭借经验参数设计,忽视了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缺乏对建筑冷热负荷的仔细计算,出现“大马拉小车”或者“小马拉大车”现象;缺乏对地源热泵系统长期性能的分析与预测,忽视了浅层地温的堆积效应;工程施工不规范;运行监测调控缺乏等等。因此,实施地源热泵空调供热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包括地下土壤热特性测试、地层岩性取芯分析;建筑冷热负荷的动态模拟计算、地源热泵系统长期性能分析与预测;规范工程施工;建立有效的地下温度场变化特性监测系统等,才能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可靠稳定运行,达到预期效果。1)地温能勘查和地下换热特性测试技术河北工业大学成功研制出了基于恒温法的地下换热性能测试装置,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系统能够获得地下温度场、土壤导热系数以及地下换热特性等重要参数的实测数据,为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该装置在天津、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市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2)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动态模拟技术通过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结合建筑围护结构、区域气候、使用特点等特征进行可以充分反映出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小时变化规律,为地下设计与系统运行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逐时负荷基础上进行地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不匹配现象。3)地温场动态分析与节能预测技术通过基于地下温度场和流体温度变化的系统运行分析,可以为实际地下管群的优化提供具体的指导,从而保证整个埋管系统的合理布局,节省建设成本。该技术先后应用于天津和河北省的国土资源部浅层地温能大调查项目。4)地源热泵地下温度场监测技术通过合理地设置地下温度场测点,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浅层地温的堆积效应,这有利于系统的运行节能,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河北工业大学已经在天津和河北等地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成功设计了大量的地下监测系统,掌握了第一手的系统运行与节能数据,这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项目负责人 王华军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122700298Email:huajunwang@126.com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轻型高速公路节
地
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7
8
9
...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