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车轮的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能量供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轮的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能量供能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车轮上的能量接收组件和安装在行车道两旁的能量发射组件,多个能量发射组件沿行驶方向间隔地布置在行车道上,通过能量发射组件通电在行车道两旁产生交变磁场,车辆带有能量接收组件的车轮在交变磁场中行驶产生电能为电动汽车供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收集行车道两侧发射组件发送的能量,在车轮内能量接收组件收集的能量通过电滑环输入车体内供给电池和电动机,给车辆充电并驱动车辆不间断行驶。本发明对车辆的框架结构尺寸和底盘高度等影响小,不需要改造路面,具有接收效率高、系统部署简单、车辆适用性强的特点,可用在电动公交等系统中,促进节能环保。
浙江大学 2021-04-11
稀土贮氢合金铸片产业化技术
中国生产的镍氢电池性能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这是由于工艺设备落后、材料性能较差等原因造成的,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均有待提高。日本稀土贮氢合金全部采用片铸(Strip Casting)工艺生产,我国则全部采用模铸(Mold Casting)工艺生产。在国家“八六三”计划支持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贮氢合金的铸片产业化技术,达到日本同期水平。该技术优点有:(1)可以提高稀土贮氢合金的比容量。相同成分的稀土贮氢合金采用模铸工艺生产比容量为320mAh/g,如果采用片铸工艺生产则比容量提高到340mAh/g;(2)活化速度快。模铸工艺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需要10-15个完全冲放周期才能达到最大吸氢量,片贮工艺则只需要2-3个完全冲放周期。(3)抗氧化、耐腐蚀、寿命长。片铸工艺生产的相同成分稀土贮氢合金比模铸工艺生产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200个循环周期;(4)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例如生产比容量为320mAh/g的稀土贮氢合金,采用片铸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金属钴,降幅达到30%-50%;(5)能耗降低。片铸工艺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全部有均匀细小的柱状晶组成、相分布均匀、偏析降低到最低限度、没有富锰析出,不需要热处理。模铸工艺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偏析严重、富锰相析出,因此需要热处理来消除或减弱。 LaNi5型稀土贮氢合金是1969年荷兰菲利浦公司发现的,它具有电化学容量高、循环工作寿命长、对电解液有良好的耐蚀性、对过充电时正极产生的氧要有良好的耐氧化性、电催化活性高、反应阻力(氢过电压)小、氢扩散速率大、电极反应可逆性好、在电池工作温度范围(-20~+60)内有合适的氢平衡分解压、无污染。稀土贮氢合金的重要应用是它可以被用作镍氢电池的阴极材料。镍氢电池与传统的镍镉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提高两倍,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电子、宇航、军事及民用各个方面,如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摄像机、收录机、数码相机、通讯器材、电动工具、混合动力汽车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无膜分步法电解水制氢
传统的电解工业(电解水、氯碱工业)阴、阳极会同时产生两种气体,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膜防止两种气体的混合,避免爆炸性混合气体的产生。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增加了电解的成本,此外膜内阻也增加了电解的能耗。且由于阳极和阴极室的气体压力必须通过稳定的电源输入保持平衡,很难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的可持续能源来直接为离子膜电解池供电。另一方面,电解池中的高压气体和阳极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也会加剧膜的老化降解,近一步增加电解成本。基于电池电极的分步法无膜电解技术有望为电池电极反应推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电池工业迅速发展,电池电极的制备已经非常成熟,分步法电解技术很容易利用现有的商业化电极实现产业化。
复旦大学 2021-04-10
2,3-二氢呋喃的生产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2,3-二氢呋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学品、液晶显示液,也可应用化学合成高档树脂眼镜,也是生产抗癌药依托度酸(Etodolac)、替加氟和香料等的中间体。该产品的市场在逐渐扩大,2005年国内市场每年100吨左右,国际市场每年100吨左右。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通过1,4-丁二醇的关环反应生产2,5-二氢呋喃,通过2,5-二氢呋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
项目背景及主要用途: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热值是甲烷的 2.5 倍。目前,氢气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有烃类的高温催化裂解和水的电解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能耗较高。而厌氧发酵制氢可以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获得氢气能源,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方法。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先利用产氢产酸菌,在酸性厌氧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氢气和有机酸,再利用产甲烷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分别从两相反应器中回收氢气和甲烷,氢气和甲烷可进一步提纯作为替代燃料。 技术特点:生物质能产率比单相工艺提高 30%以上,运行费用较低。该技术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应用领域: 该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有机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天津大学 2021-04-11
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氢能开发应用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并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公司总部坐落于经济繁荣的江苏海安工业园区。园区内水陆空便捷,配套设施齐全,拥有多家规模宏大,能够容纳数千人的生产车间和现代化的高科技科研所。江苏华源采用国际一流技术,不断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新能源应用技术。公司占地60亩,拥有9000余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及实验室。在积极吸取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公司独立开发研究适应产业化生产需求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建成了一支高科技、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团队。公司同时聘请多位知名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为科技顾问,与国内国际多家科研开发机构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江苏华源坚持团结,务实,创新的精神,系统研究开发具有无污染,低消耗,效率高的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清洁能源产品,欢迎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1-15
一种催化合成12-芳基-8,9,10,12-四氢苯并[α]氧杂蒽-11-酮衍生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424243.8)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合成12-芳基-8,9,10,12-四氢苯并[α]氧杂蒽-11-酮衍生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反应中芳香醛、β-萘酚和1,3-环己二酮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芳香醛的7~10%,反应溶剂90%乙醇水溶液的体积量(ml)为芳香醛摩尔量(mmol)的3~6倍,回流反应时间为15~6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邢伟教授团队在团簇催化和稠环芳烃电极材料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受益于自优化配体效应和原子精度结构,Pt团簇基电催化剂表现出高质量活性、优异稳定性和抗CO毒化能力。理论计算证实,增强的电催化性能归因于三苯基膦配体的双重效应,它不仅可以调节原子级精确Pt团簇的形成,还可以改变Pt原子的d带中心,从而有利于获得*H、*OH 和 CO等中间体的良好吸附动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2-05-31
固体碱催化剂
和废盐,且催化剂不易回收。发展的趋势是用固体传统的质子酸(硫酸等)和路易斯酸(AIC1。等)催化的催化过程中产生酸酸取代液体酸、用多相催化取代均相反应, 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益。本顼目所开发的固体酸具有如下优点:(1)催化活性高、催化剂用量少;(2)易与产物分离,重复使用高;(3)生产过程中污染少。并且在酯类香料的合成中显示很高的催化活性,如:丙酸异戊酯的收率可达98.2%;丁酸苄酯的收率可达96.9%;己二酸   二丁酯的收率可达98.O%以上。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光催化消毒灭菌技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张静、李长波团队将多年研究成果“光催化消毒灭菌技术”、“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无偿捐献给地方企业,助力企业战胜疫情早日复工复产。捐赠的技术首先在抚顺铝业有限公司试行。 光催化材料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并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具备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张静教授多年研究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曾获得国家发明授权专利。采用该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氧化钛溶胶,颗粒大小合适、粒子分散度好,消毒杀菌、净化空气效果好。将其喷涂在办公场所可以有效切断污染源,避免病毒扩散传播,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对人流密集重点区域(如会议室、办公室、食堂),除了采用传统酒精消毒剂外,还可以采用光催化消毒灭菌技术进行消毒。新冠病毒可通过粪便和污水传播扩散,针对这一情况,污水处理厂通过“紫外线、臭氧、次氯酸钠”进行“三重消杀”,但是过量消毒剂会冲击下游生化系统。因此,工业企业应该在生活污水出厂之前进行预处理,保证效果的前尽量提下减少消毒剂的使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